2021-04-28 |
|
魔神仔的民俗學研究與人類學想像 / 林美容(中研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丶台灣宗教學會創會會長) |
2021-04-28 |
|
古文字考釋與清華簡研讀工作坊 |
2021-04-27 |
|
帝國、市場與能源:十九世紀中葉東亞沿岸的輪船用煤 / 朱馬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2021-04-27 |
|
清代科舉硃卷的研究—以臺灣的會試、鄉試硃卷為例 / 許雪姬女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
2021-04-27 |
|
宋代的「流浪精英」們:從尚醫士人看宋代醫學的發展 / 陳韻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
2021-04-27 |
|
人權史與戰後台灣 / 林果顯(國立政治大學台史所所長) |
2021-04-26 |
|
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與文化交流 / 李志鴻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後) |
2021-04-26 |
|
中世紀晚期與近代早期的噤聲、地圖和歐洲所建構的北非概念 / 梁元禎 先生(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
2021-04-25 |
|
盈盈流轉──女性史工作坊會後座談會 / 衣若蘭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2021-04-24 |
|
共同在──柯慶明《沉思與行動》讀書會 |
2021-04-24 |
|
冷戰與新宗教組織——同善社與軍統關係的討論 / 羅士傑(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
2021-04-23 |
|
公共史學與博物館—「人人都是自己的史學家」的實踐之道 / 黃貞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
2021-04-23 |
|
與「中國」相遇:關於世界化中國的研究札記 / 王智明(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 |
2021-04-23 |
|
中日女尊圖像的起源?—唐代宗朝金剛波羅蜜多菩薩像 / 賴依縵 女士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
2021-04-23 |
|
反思臺灣社會科學的本土化 / 瞿宛文教授(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