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4 |
|
利瑪竇思想與中國 / 葉維廉(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比較文學所教授) |
2018-12-14 |
|
Quadratura and Qing lllusionistic Painting in Eighteenth-Century Beijing: New Explorations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s / Prof. Marco Musillo(Kunsthistorischen Institut in Florenz) |
2018-12-14 |
|
無明的野火:文學革命為何走向了革命文學 / 楊儒賓 教授(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
2018-12-13 |
|
清前期滿洲社會度量衡演變探析 / 馬偉華 教授(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
2018-12-13 |
|
二諦、雙面真理論與禪宗 / Robert Sharf(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與文化系) |
2018-12-13 |
|
太極與萬物一體:利瑪竇對宋明理學的詮釋與批判 / 林月惠(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
2018-12-13 |
|
「帝國、邊區與流動:18、19世紀臺灣沿山社會秩序」國際學術研討會 |
2018-12-12 |
|
重估袁世凱 / 唐啟華(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 |
2018-12-12 |
|
臺灣日治時期的傳統詩社和現代礦業:以基隆顏家的顏雲年為中心 / Timothy Robert Clifford(柯靖銘)博士 (傅爾布萊特博士後研究 Fulbright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
2018-12-12 |
|
天律、道封與諸神 / 李豐楙(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
2018-12-12 |
|
明鄭亡後無中國:天下意識下的台灣 / 楊儒賓 教授(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
2018-12-12 |
|
個案與大歷史:城市、性別、知識與西學 聯合歲末工作坊 / 詳參議程 |
2018-12-11 |
|
抒情精神與摩羅詩力 / 陳國球(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暨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總監) |
2018-12-11 |
|
Cultural Envisagement of Being Chinese: The (Ethnic) Experience of Chinese Indonesians living in Indonesia and Taiwan / Setefanus Suprajitno博士(印尼佩特拉基督教大學印尼華人研究中心主任、臺灣獎助金學人/本專題中心訪問學人) |
2018-12-11 |
|
雛鳳清聲:文哲青年學者冬季論壇 / 梁奮程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羅聖堡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