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念書,卻很想學習——論進城務工青年的「移動學習」

 
 
主講人: 方怡潔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時間: 2020 年 11 月 09 日(一)上午 10:00 至 下午 12:00
相關連結: https://www.ioe.sinica.edu.tw/content/EventReg/content.aspx?SiteID=530167135246736660&MenuID=530377762456441046&MsID=1073237033451331023&View=1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舊館三樓第一會議室
摘要:
   Paul Willis 提出傢伙們表述清晰的「反學校文化」來闡明工人子弟在看穿學校機制之後的反應,本文要以農民工的案例來描繪捕捉另一種看穿之後的反應,即繞開、修復與移動學習。透過分析深圳電子廠內一群「不想讀書但很想學習」的青年農民工遠赴深圳工廠打工所展現的學習策略,本文提出移動學習—一種不挑戰原有體制,但又能夠為行動者帶來想像、產生可能性的學習方式—來說明農民工如何以此來修復學校體制失靈的承諾。
   放棄學業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並非「壞學生」,此標籤既無助於了解他們的處境,用盡資源讓他們成為「好學生」也無法解決問題。農民工並非落後、無法學習、缺乏動力不想學習,而是早看穿他們在教育結構中的不利位置,移動成為為學習尋找替代方案的結果。這反而展現他們在對抗不利結構時的修復能力與能動性。在「移動學習」中, 生活、勞作與學習的界線模糊,也無教與學的二分,農民工透過現場觀察、旁聽、模仿、默會、實作、競爭與合作以及經驗分享等來習得知識與技術,一方面到其他城市「合法邊緣參與」該社會場域的知識與技能,拼貼組裝成學習資源,為未來「當老闆」所用;另方面則透過移動產生城鄉之間的結構縫隙,挪移文化品味、社會經驗與象徵符碼成為回鄉後主體轉換的資本,藉「見過世面」向上流動。然而,移動學習仍有侷限性,學習所需的資源、機會與每一步的銜接,皆非制度性過程,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等待、巧合、主管的賞識和學習者自己的額外勞動(例如表現忠誠,苦幹,勤奮 等)。

本場演講限制參與人數,請預先報名。 報名方式,請見: https://www.ioe.sinica.edu.tw/content/EventReg/content.aspx?SiteID=530167135246736660&MenuID=530377762456441046&MsID=1073237033451331023&View=1

請配合主辦單位相關防疫措施。

 

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