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與殖民:近代滬上的上海總會

 
 
主講人: 張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20 年 11 月 05 日(四)上午 10:12 至 上午 6:00
相關連結: http://www.mh.sinica.edu.tw/UcEvent00_Detail.aspx?eventID=1619&tableName=Event&tmid=21&mid=57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摘要:

  如將上海殖民社會比喻成一張地圖,攤開後細細檢視其結構,便會發現在公部門(如公共租界工部局、法租界公董局)與私人之間,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志願性組織,分別以clubsocietyassociation為名結社。在華外人祇要溫飽無虞,似乎必定屬於某個社團,在公餘之際為該會或該社無償地付出時間與精力。撇開護衛租界安全的萬國商團不論,殖民社會中的菁英份子多加入「上海總會」、「斜橋總會」、「美國總會」、「法商球場總會」等;地位較低的巡捕則加入「共濟會」;就連因躲避迫害來滬的猶太家庭,也在邁入小康後,在「猶太總會」的例行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些會或社所提供的似乎不僅是休閒,更重要的還有認同與位階,殖民社會係依賴這些縮小版的公民社會,才能在海外屹立不搖。

  為進一步瞭解此一公民社會運作的情形,本文選擇以通商口岸中最具影響力的「上海總會」為標的,藉分析其會所空間、會員制度、會員組成,以及總會位階,觀察其公眾性、排他性以及有如證券交易所般交換商情的特性。由於上海租界並非一純英人的世界,在討論上海總會的同時,也將旁及其他非以英人為主的總會,包括與英人並駕齊驅的「德國總會」、二十世紀初始成立的「美國總會」、一戰後因接收德國花園總會而驟然崛起的「法商球場總會」,以及華籍銀行家模仿其成立的「銀行俱樂部」等,以觀察總會與殖民間複雜幽微的關係。
 

請遵守主辦單位相關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