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之雜音?非漢民族宗教信仰研究之深思
|
摘要:
本報告旨在透過歷史學與民族誌的角度,考察近代湘西苗族地區漢人與非漢族群儀式傳統之間的交涉,並且重探道教與當地儀式傳統共同參與以及塑造地方宗教文化的方式。這些現象不只包含神祇、經典、科儀的傳佈,也牽涉到地方信仰與實踐的存續和演變,個人認為可用「跨雜糅性」(trans-hybridity)來加以理解。此外,透過湘西的案例,有助於檢視過去研究地方社會的學者所提出的觀點,如華生(James Watson)的「標準化」(standardization),勞格紋(John Lagerwey)的「以廟宇為中心之社會」(temple-centric society),周紹明(Joseph McDermott)的「鄉村四重奏」(village quartet)等。
請遵守主辦單位防疫事項
本報告旨在透過歷史學與民族誌的角度,考察近代湘西苗族地區漢人與非漢族群儀式傳統之間的交涉,並且重探道教與當地儀式傳統共同參與以及塑造地方宗教文化的方式。這些現象不只包含神祇、經典、科儀的傳佈,也牽涉到地方信仰與實踐的存續和演變,個人認為可用「跨雜糅性」(trans-hybridity)來加以理解。此外,透過湘西的案例,有助於檢視過去研究地方社會的學者所提出的觀點,如華生(James Watson)的「標準化」(standardization),勞格紋(John Lagerwey)的「以廟宇為中心之社會」(temple-centric society),周紹明(Joseph McDermott)的「鄉村四重奏」(village quartet)等。
請遵守主辦單位防疫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