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氣”抑或“驗氣”?從歐洲溫度計在清廷的引看中西宇宙觀的碰撞

 
 
主講人: 韓奇金女士(德國圖賓根大學漢學系博士候選人)
主持人: 張哲嘉教授(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
主辦單位: 中研院近史所知識史研究群
時間: 2024 年 10 月 28 日(一)下午 2:00 至 下午 4:00
相關連結: https://www.mh.sinica.edu.tw/UcEvent00_Detail.aspx?eventID=2255&tableName=Event&tmid=21&mid=57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摘要:
“溫度”這一概念在漢語中的實際運用可追溯至十九世末,而溫度計的普及則更在此之後。事實上,在清代宮廷中,溫度計曾不止一次被來自西方的耶穌會傳教士進獻給皇帝,與許多其它科學儀器一起,成為激發當權者們的興趣並進一步確保天主教在華傳播事業得以發展的策略性工具之一。關於這類交流所留存下的文字記錄向我們呈現了全球化早期跨文化交流中怎樣的知識傳播模式?又展示了中西方圍繞“氣”這一概念的宇宙觀的何種碰撞?本場報告將嘗試探討這些問題,並期待各專家學者的提問、建議與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