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著有《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稻鄉出版社,1999),《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荷西明鄭時期)》(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等書。
康培德的《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討論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南島語族之間的歷史。內容觸十七世紀荷蘭人對島上原住民的「文明人」與「野蠻人」論述係如何形成與演變?又發展出哪些不同的「文明化」地理空間?東印度公司對不同地區的島民遷徙、移住與部落整併有什麼具體作為與理念?陽盛陰衰的歐洲人殖民地如何解決婚嫁問題?另一方面,公司統治島民用的藤杖、親王旗等信物,島民如何看待與使用?書中並藉由北臺灣一名原住民頭人,勾勒出當時與荷蘭人之間微妙的互動;以及討論南臺灣新港社族人與荷蘭人的互動過程與歷史記憶,如何創造出兩百多年後的「紅毛先祖」。
序 包樂史 序 歐陽泰 緒論 第一章 「文明」與「野蠻」──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臺灣原住民的認知與地理印象 一、前言 二、驚鴻一瞥 三、領地擴張下的福爾摩沙「文明人」 (一)衣著與社會階序:瑯嶠人 (二)明理與歸順:哆囉滿人 (三)西班牙人特質:淡水、雞籠人 四、遭妖魔化的噶瑪蘭人 五、馴服之道 六、野蠻人的「文明化」:小琉球人後裔 七、平原與教化 八、「文明化」的地理印象 (一)以熱蘭遮城為中心的城鄉差距 (二)對應平原地區的山地蠻族叛社 (三)三個文明性程度的地理空間 九、小結 第二章 離島淨空與平原移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臺灣原住民聚落遷移政策 一、前言 二、離島哀歌 三、良婦、學徒與贌島 四、小琉球第二? 五、內陸擴張的極限 六、山區的紛擾 七、平原移住的成效 八、小結 第三章 部落整併──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聚落人口政策 一、前言 二、部落遷徙與領地控管 三、部落整併的理念 四、實施過程與成效 五、部落權力結構與村社規模:大武郡社與打猫社的案例 六、部落整併的尾聲 七、小結 第四章 親王旗與藤杖──殖民統治與土著挪用 一、前言 二、親王旗與原住民統治 三、原住民眼中的親王旗 四、藤杖與與原住民統治 五、原住民眼中的藤杖 六、小結 第五章 殖民與牽手──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歐亞跨族群婚姻 一、前言 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婚姻政策 三、唐人與原住民牽手 四、1650年代以降臺南一帶的臺歐婚姻 五、小琉球後裔的婚姻 六、教會、官方與獵財 七、鶼鰈情深? 八、小結 第六章 歪哥兼帶衰──北臺灣雞籠Kimaurij社頭人Theodore 一、前言 二、從通譯到頭人 三、首次大員之行 四、北臺灣的中間人 五、出使噶瑪蘭與哆囉滿 六、採煤事業 七、會歪哥的工頭? 八、公司在噶瑪蘭的商務代表 九、Jan Pleumen之死 十、討價還價 十一、尾聲 十二、歷史的機緣:為什麼是雞籠一帶的Kimaurij人? 十三、小結 第七章 紅毛先祖?──新港社、荷蘭人的互動歷史與記憶 一、前言 二、異質的部落歷史經驗 三、族人的改宗 四、竄升的部落位階 五、牧養教堂劃分 六、與異族通婚的差異 七、小結 結論 後記 林仔社人與西班牙人 一、前言 二、Diego de Aduarte筆下的林仔社人 三、十七世紀世界史下「無歷史人群」的歷史 四、越過「無歷史人群」的門檻 五、後記 引用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