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委員會簡介
明清研究通訊
學術活動
專題計畫
出版資訊
相關連結
學術活動
研討會
學人訪談錄
專題報導
演講活動
明清研究通訊目錄
位置:
首頁
>
學術活動
> 演講活動
演講活動
孫慧敏教授演講「外僑東來與開埠後上海房屋租賃市場的勃興」紀要
主講人孫慧敏教授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長期從事近代上海社會文化史研究,本次演講內容主要出自她正在撰寫的專書中的第一章。評論人加藤雄三教授目前任職於日本專修大學法學部,對近代中國涉外法權研究造詣深厚。孫教授在研究民初上海律師業的過程中,注意到房屋租賃糾紛是上海律師的大宗業務,從而察覺近代上海租界地區民眾普遍賃居的現象。她最初...
(觀看全文)
周如怡博士演講「從另類醫學看現代醫學的興起——以十九世紀英國順勢療法的藥典改革為例」紀要
本場演講由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主辦,邀請周如怡博士分享其博士論文的一部分。周博士擁有臺灣大學歷史所世界史碩士、倫敦大學學院科學與科技研究所 (UC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博士,以及在歐洲創立健康食品公司等經歷,目前在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人員,...
(觀看全文)
鄭維中教授演講「從新出版《費爾堡長官報告與東印度對談》談荷文史料的出版、翻譯與應用」紀要
鄭維中教授為荷蘭萊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本次新出版《費爾堡長官報告與東印度對談》,為鄭教授與韓家寶 (Pol Heyns)、歐陽泰教授 (Tonio Andrade) 共同編輯合譯。〈費爾堡長官報告〉與〈東印度對談〉原是分別被發現的史料,後經剖析,編者認定兩者當初極有可能一起出版。為還原情境,而將兩份史料合二為一...
(觀看全文)
費德廉 (Douglas Fix) 教授演講「看不見的藝術家和他的視界:十九世紀晚期臺灣中部的圖像」紀要
費德廉教授 (Douglas L. Fix) 任教於美國理德學院歷史學系,本次演講的主題在於分析 1870 年代攝影家的視界及其所拍攝的照片之意義,研究素材以福爾摩沙中部地區的照片圖像為主,探究這系列照片對於十九世紀攝影史之意涵。 演講伊始,主持人許雪姬教授提及 1988 年 9 月費教授曾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候選人身分...
(觀看全文)
菊池秀明教授演講「跨界的族群:十九世紀兩廣、臺灣的大械鬥和社會變遷」紀要
菊池秀明教授,本科畢業於早稻田大學,之後在東京大學開始以太平天國為研究對象。菊池教授不僅關注太平天國本身的問題,更探究其形成過程中與華南社會變遷的關係。藉此幫助我們注意許多華南社會變遷大環境的問題。 菊池教授首先指出中國南方是個漢人與邊疆少數族群不斷流動、衝突而形成的移民社會。其次,在兩廣及臺灣的歷史中相當普遍發生的械鬥,學...
(觀看全文)
黃頌文博士演講「杜德之首創臺茶精製廠與華洋競合背後的英美角力 (1865-1878)」紀要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社會經濟史」研究群本次邀請黃頌文博士,演講英商杜德 (John Dodd, 1838-1907) 的臺茶經營及其背後的英美角力。主持人林玉茹教授在開場時介紹,黃博士的碩博士論文〈清季臺灣開港前後英商杜德與寶順洋行的崛起 (1850-1870)〉、〈華洋競合下英商杜德與怡和洋行的臺茶經營 (1867-1881)〉...
(觀看全文)
蔡名哲博士演講「聲音、學術與統治合法性——《滿洲源流考》中的滿文考據學與正統論述」紀要
蔡名哲博士,中研院近史所博士後研究人員,研究專長聚焦清史、滿學、民族史等領域。本次演講蔡博士以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命纂的《滿洲源流考》為中心,梳理該書背後所調和呈現的清朝正統論述,以及討論該書修纂過程中,乾隆運用滿文語音考訂過往的漢文史籍學術方法,能否為當時知識分子所接受等議題,藉此呈現語言、學術與政治之間的複雜關係。 ...
(觀看全文)
上一頁
最前頁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最後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