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帝國規制、殖民接觸、跨界秩序的多重考掘」場次會議報導(一)
|
|
開幕式
主持人:許雪姬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致詞人:黃進興院士(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本次會議為期三天,共安排 45 場論文發表,二百多位來自各國的學者共襄盛舉,發表論文近 170 篇,會議主題涵蓋數個學門,研究議題多元,顯示明清研究群成功吸引跨領域、跨學科的學者投入。本次研討會受疫情影響改為全視訊會議,黃進興副院長感謝與會學者的配合與協助,並期望明清研究成果的多元性、當代性和國際性,能夠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學者及學術新血一齊參與明清研究的行列。
第一場
十八世紀的滿洲特性之再評估
主持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施靜菲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論 題:從《活計檔》中的器物製作看乾隆皇帝要求的滿洲特色
發表人:長谷川正人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清乾隆年間清語與朝鮮使臣的對外意識
發表人:馬騰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乾隆皇帝對滿文奏摺的語言改正
發表人:林士鉉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從不蠻到漢人氣:清乾隆年間國語政策的再檢討
清廷如何在十八世紀積極擴張國家版圖的同時,於多元的文化、族群、物質層面上,重塑與維護國家的滿洲特性,實有深入探究的空間。本場次發表由四個不同主題著手,重新評估十八世紀清代中國的滿洲特性。
施靜菲教授探討乾隆朝重塑、維護的「滿洲舊俗」,如何體現於器物之中。據《活計檔》記載乾隆皇帝對器物製作的抽象要求及與實物的關聯,再納入可能影響器物製作的其他因素,如仿古、性別或晚明以降的鑑賞觀等考量,進而分析乾隆朝器物製作中的滿洲特色。
長谷川正人教授以朝鮮使者書寫的《燕行錄》為核心史料,探討滿文在清代中朝關係中扮演的角色。朝鮮與清朝建立宗藩關係後,除了培養清語譯官,亦編纂清語校本及辭典。《燕行錄》即揭示朝鮮使臣的清語印象,以及對乾隆朝時期「滿文危機」的評論。
馬騰教授分析乾隆皇帝改正滿文奏摺的六十六個案例,重探當時滿文的運用狀況。乾隆皇帝對奏摺的修正傳達了對旗人官員滿語水平的質疑,然而考察實際書寫內容,皇帝的批評多為奏摺本身複雜的編撰過程導致,或是官員所書不符合皇帝的理想語句。此現象顯示乾隆朝推動的滿文規範化不易達成,而皇帝過於追求細節的批評,不代表旗人官員的滿文能力退步,也並非是他們已經喪失使用滿文撰寫奏摺的能力。
林士鉉教授考察乾隆年間的滿文詞彙「漢人氣」(nikacilambi),及其指涉的現象。「漢人氣」是乾隆年間使用的新詞彙,此字原先以「不蠻」 (nikacilarakū) 的形態使用,意指滿語流利的人。至乾隆朝後期,「漢人氣」則轉為用來指責或自責某些違反滿洲特性的狀況,此種形容方式又較「沾染漢俗」一詞更具滿洲特色。
第二場
檔案與清史研究
主持人: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許富翔教授(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論 題:清末內蒙古東部的食鹽運銷
發表人:王惠敏教授(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
論 題:「傳統的反叛」:清代(開埠前)漢口大眾消費文化管窺
發表人:王士銘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
論 題:十九世紀中葉俄國商人在漢口的茶葉經營
發表人: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清代陝甘官茶引地與地方財政
本場次使用清代檔案發掘過去較為人所忽視的邊疆問題,諸如邊地物產、財政收支及城市消費等面向,討論範圍則遍及蒙古、甘肅及漢口地區。
許富翔教授探討清末內蒙古東部的食鹽開發與運銷。蒙鹽在康熙年間已有運銷,至清末新政時官方始積極開發。辦理蒙鹽的特性在於必須兼顧當地多民族的治理政策,而民初口北蒙鹽局的成立,則是當地既有運銷制度的延續與擴展,有其繼承意義。
王惠敏教授聚焦於清代開港通商前的漢口鎮,探討漢口的大眾消費文化特色,及作為商業移民市鎮的內在活力。漢口的消費文化受晚明以來商業快速發展影響,市民崇奢黜實的消費傾向表現在建築、宴飲與服飾方面,並牽動著商業與手工業的發展。漢口街巷則成為大眾消費文化的展演空間,茶館、曲藝文化皆有雅俗之分,各階層市民均可參與其中。
王士銘博士透過檔案材料梳理十九世紀中葉後,俄國商人在漢口經營茶葉的情形。1861 年漢口開埠後,俄商即前往漢口設置據點,從事茶葉產銷。受限於條約,俄商與本地商人合作,並出資聘請本地商人代為營運茶莊、茶棧。此外,在商業往來中,俄商須與地方官員交涉稅務事宜,也曾經和本地商人產生財務糾紛,或涉入地方社會案件。
賴惠敏教授討論清代陝甘官茶經營,以及茶引對地方財政的挹注。陝甘茶引之茶葉出自湖南安化,然官茶品質、銷路不佳,行銷蒙古的引地又為歸化取代,導致茶葉積存問題嚴重。地方官員致力於改善積茶問題,使得商人有利可圖。再者,茶引收入佔甘肅地方財政的三分之一,成為衙門重要經費來源,用於支付養廉銀、茶司衙門陋規銀、驛站馬匹等經常性支出。臨時性支出則是修繕營房、寺廟等項。
第三場
清代商業活動與地方社會的能動性
主持人:陳國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評論人:陳國棟教授
發表人:李佩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論 題:清末臺灣釐金改革與商人對策——以劉銘傳推行百貨釐金為例
發表人:黃麗君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級專案研究員)
論 題:清至民初 (1759-1946) 北京房產交易的契約型態與政府管理策略:以史語所檔案館藏谷氏家藏文書為核心
發表人:蔡松穎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論 題:清代歸化城的短陌錢
商業活動以逐利為本,官民之間的矛盾較其他場域更為明顯,本場次即從商業視角切入,以北京、歸化城與臺灣為例,觀察地方社會與國家在權力場域的互動,進行傳統政治與經濟活動的對話。
李佩蓁教授探討劉銘傳 (1836-1896) 改革百貨釐金制度時與臺灣商人之間的角力。光緒十二年,臺灣巡撫劉銘傳以籌措撫番經費為由實施百貨釐金,主要目的在於徵收糖釐。此項規定遭到洋行與糖商的質疑與反對,經過地方官員與糖商磋商後,成功調降釐金。洋商亦希望透過外交壓力迫使劉銘傳撤銷釐金徵收,以確保其依靠洋船仲介在砂糖貿易中的獲利,惟經過五年協商,仍無法撤除安平地區的釐金。
黃麗君博士使用史語所檔案館藏谷蘭瀅女士捐贈的房產土地契約,探討清代至民國的房地契約交易模式之變化。谷氏家藏契約文書涵蓋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期的房產交易記錄,可見清代北京城內的旗人產業成為民人產業的歷程。文書留存內容涉及買賣、測量圖像、房屋修繕、使用、分租與官司等事宜,呈現近代北京城市空間、經濟生活的微觀樣貌。
蔡松穎博士著眼於「短陌錢」(歸化城錢)在歸化城的創造背景與運用情形。歸化城商人為避免清代銀錢雙本位制度造成貨幣間需求不足的比價波動,故虛擬出「短陌錢」這一沒有實體的貨幣,藉著操控此貨幣與官方貨幣兌換的浮動匯率,使歸化城免於受到清末銀錢比價大幅變動的金融衝擊。民國成立後,短陌錢依舊成為當地民眾認可的信用工具。短陌錢價值並不取決於可互兌的制錢或銀兩多寡,而決定於城中商人所提供、可與之兌換的貨物與勞動力。
第四場
16-19 世紀南臺灣山區海域的外人接觸與族群關係
主持人:康培德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評論人:康培德教授、詹素娟教授
發表人:施雅軒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論 題:1582 年臺灣船難的再議——一個歷史地理學運用的個案
發表人:康培德教授
論 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中央山地南段人群劃分知識體系
發表人:詹素娟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論 題:17-18 世紀劃界政治與鳳山縣境的空間分化、人群關係
發表人:吳玲青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論 題:山豬毛與 19 世紀的臺灣南部隘務
本場次論文以十六至十九世紀為時間跨度,藉由南臺灣的西南海岸、山地與恆春半島等地域、人群的互動,探討近代臺灣知識建構、邊界性質、地方社會與人群關係。
施雅軒教授探討 1582 年葡萄牙人臺灣船難發生地點。1582 年葡萄牙人在臺灣附近海域發生船難,是歐洲人首度登陸臺灣的重要事件。然而,受到史料限制,關於事件地點素來眾說紛紜。施教授透過颱風路徑、沿海地形與人文條件,重構 1582 年船難的時空環境,進而推斷出現今高雄的「堯港」(Ioucken) 即為是時船難發生的地點。
康培德教授探討中央山地南段人群知識體系的形成過程與山區人群的實際關係。康教授認為關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中央山地南段人群劃分,以往多集中研究 1640 至 1650 年代編製的〈村社戶口表〉,但 1630 年代末東臺灣卑南覓駐地人員 Maarten Wesseling 編製的備忘錄,不僅反映雇員對於山區人群的理解,亦奠定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對南段人群知識體系的基礎。
詹素娟教授以康熙、雍正朝為研究時段,從方志、地圖與黄叔璥 (1682-1758)〈番俗六考〉等文獻資料,探討十八世紀「番界」政策落實以後,地域切割、制度規範與現實世界原住民村落關係的交互變化,並認為〈山後圖〉的圖象資訊,確實立足於現地實察,而非止於想像而已。儘管資料有限,卻說明清朝初期的官、民對於臺灣東部的認識仍在滾動式地發展。
吳玲青教授以南臺灣「山豬毛」一地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南臺灣隘務的發展。並指出「山豬毛」一詞本指稱山名、番社名,後逐漸延伸為隘口近山一帶的指稱。「山豬毛」一詞的擴大,反映漢人在番界近山地區的發展,與漢番關係的變化。
第五場
帝國海疆:清代臺灣的海岸社會與族群互動
主持人:陳宗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評論人:陳宗仁教授、鄭螢憶教授、盧正恒教授
發表人:鄭螢憶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北臺灣三貂社的族群互動與海岸社會變遷 (1685-1920)
發表人:楊朝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戴潮春事件與鹿港海岸社會的秩序重整
發表人:吳景傑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清代臺灣海岸社會視野下的口書與澳甲
發表人:盧正恒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論 題:海洋環境史下的塹南族群與清代海岸社會
近年來清代臺灣區域史研究有著「沿山轉向」的趨勢,然而臺灣海岸地帶亦形塑出異於沿山地區的社會、族群網絡之特質。本場次論文即探討清代臺灣海岸社會族群互動下的歷史變遷,以期補白現今臺灣的區域史研究。
鄭螢憶教授以三貂社為個案,藉其族群互動與宗族化過程,從而探討東北海岸社會的歷史變遷。十八世紀以降因漢人移墾,致使三貂社與漢人的互動漸增。隨後社人仿照漢人設置宗祠,並在祖源記憶中滲入「中原山西說」。然而三貂社人的選擇,並非簡單的「漢化」即可概括,而是在面對族群互動與官方政策下,所形成的生存策略。
楊朝傑透過戴潮春事件 (1862-1864) 對於鹿港社會的影響,探討臺灣海岸社會面臨動亂衝擊下的運作機制。事件期間,鹿港未直接受到戰火摧殘,但其腹地彰化平原的戰禍,亦連帶波及鹿港郊商。因此,郊商藉由重訂規約以因應動亂,並透過祖宮重修以完成秩序重整與社會統合。
吳景傑博士透過淡新檔案,探討口書、澳甲與竹塹社會的聯繫與互動。清代竹塹地區設有口書、澳甲,分別負責港口收稅、緝查的事務。關於口書、澳甲的認充,以往先由商人呈狀請求保結,並附上認充狀。其後,漸有主動呈狀從而保結、認充順序倒置的情形。可見港口主導權漸由竹塹商人轉向地方社會,從中反映國家制度向地方社會傾斜的過程。
盧正恒教授以海洋環境史的視角,聚焦於清代塹南海岸社會的「石滬」,與走私、漁業、商業、信仰等十七世紀以降社會活動之間的關係,並探討十八世紀以來,隨著帝國港口管理與軍事制度的更替,海洋環境對於塹南海岸社會所產生的衝擊,及地方群體的應對之道。
第六場
家族、經濟與法律
主持人:曾文亮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評論人:曾文亮教授
發表人:陳韻如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論 題:作為行動策略的「非典型」家庭:《淡新檔案》招贅婚之官民實踐
發表人:李佩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論 題:想像中的「公司」:1905 年和興公司破產的訴訟策略
發表人:林映伊(史丹佛大學法律科學碩士候選人,國立臺灣大學法學碩士)
論 題:Family Businesses and Their Estate Dispute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aiwan (1870-1895)
發表人:陳韻如教授、朱耿佑(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研究助理)
論 題:清治臺灣與律典的距離:以死後立嗣及其在地多樣性為例
本場次關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臺灣的「家族」,並以招贅、立嗣、家業等例,探討在內、外部經濟需求的誘因下,家族如何在法律框架中調整自身的行動策略。
陳韻如教授以行動策略的角度,從《淡新檔案》中關於「招贅」的紀錄,指出清代臺灣不僅存在親女招婿,寡婦、養媳招夫尤為多數。「招贅」反映了家庭組成形式的多元,同時呈現「契約性」強的特點。「招贅」婚姻中,女性能動性較低。與此同時,相對於嫁娶婚妻子,招贅婚贅夫則有更多的籌碼。
李佩蓁教授以臺灣「和興公司」破產的訴訟策略進行個案分析。清末臺灣「公司」的本質是傳統的合股組織,而和興公司則屬於家族企業。過去研究多著重討論和興公司的發展與經營,李教授則分析和興公司股東為規避債務而於訴訟過程中策略的轉變,進而探討臺灣人如何理解、吸收並運用現代法。
林映伊以《淡新檔案》中關於「遺產」、「家業」的文書與訴訟檔案,探討清治時期臺灣家族的商業活動與法律實踐。有別於近代「公司」的定義,清代「公司」有著頗不相同的意涵,而更近於承繼家族公共財產的單位。
朱耿佑藉由「死後立嗣」的紀錄,檢視清治臺灣常民法律生活與律例正統的距離。死後立嗣以權利與義務的連結為核心,通過爬梳紀錄,可見諸多非正統、變動的實踐。與律例正統的背離,對女性而言實利弊相參。藉由案例的觀察,或可重新審視過往關於死後立嗣對女性平等繼承不利的論調。
第七場
從開港到殖民地:十九世紀末的臺灣社會及其再現
主持人:陳偉智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陳偉智教授
論 題:測量「未知的領域」:十九世紀中葉後西方人對臺灣東部的調查與知識生產
發表人:陳冠妃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晚清臺南府城教會的置產活動
發表人:黃寶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論 題:從淡水海關報告重探清法戰爭之封鎖線
發表人:林欣宜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日美關係中的台灣:1904 年聖路易博覽會中的台灣館
本場次關注十九世紀臺灣從開港通商到成為日本殖民地的歷史發展。十九世紀後,臺灣與外國的互動日益密切,透過知識再現、傳教、貿易、帝國間的競爭等事例,考察臺灣本地社會及涉外關係上展現出的各種型態。
陳偉智教授著眼於西方人對蘇澳灣的調查及後續影響。外國對宜蘭蘇澳灣的海岸線、港灣、潮流狀況進行調查,亦記錄港口周邊的自然環境及周邊村落,後繪製成港口詳圖,成為重要的臺灣東部航行指南。蘇澳灣的航海知識在英國倫敦建構而成,後隨著地圖複製、水路誌的翻譯又重回東方,成為日本與清末中國再生產臺灣東部知識的資源。
陳冠妃教授運用臺南府城教會的地契資料,探討長老教會在府城的置產活動。臺灣因與廈門語言接近,成為長老教會拓展傳教版圖之選項,然而開港初期傳教士在府城的傳教活動屢受抵抗。至 1869 年,長老教會才逐漸在府城取得土地。置產過程中與地方官員、紳商、社區及領事多所角力及合作,最後成功在大東門內購地建造「新樓」,以作為南臺灣的傳教中心,直至日治初期仍在擴張。
黃寶雯使用淡水海關報告,重探清法戰爭時法艦對臺灣的封鎖所造成的影響。過往記述多強調清法戰爭對北臺灣的衝擊與影響,如英商陶德 (John Dodd, 1838-1907)《北臺封鎖記》記述彼時戰火猛烈、商貿斷絕,然而淡水海關報告卻反映出淡水與大稻埕仍然蓬勃的商貿景象。通過海關報告,說明了清法戰爭或許暫時阻斷北臺灣的對外貿易,但是戰爭結束後經濟快速復甦,海關稅收反而增加。
林欣宜教授探討 1904 年美國聖路易博覽會中臺灣館的設置,以及參與博覽會對日本在政治、外交及商貿上的意義。雖然當時正值日俄戰爭,參加博覽會對日本而言仍有助於對外宣傳與商業推銷,並趁時進行「皇室外交」,在戰爭事務上獲得美國的理解與認同,亦表明日美兩國將在亞洲局勢上緊密合作。再者,博覽會中的臺灣館是臺灣成為日本「地方」定位之展示,日本推出臺灣烏龍茶品牌及介紹臺灣的英文出版品,亦是臺灣走向國際的契機。
第八場
地圖、知識與權力的互動關係:明清時期各類地圖的審視、比較與分析
主持人:鄭永常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評論人:許毓良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進修部歷史學系)
發表人:何沛東教授(廣東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
論 題:清代方志海圖的發展與特徵
發表人:李朝凱教授(廣東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
論 題:明清鼎革下的地理知識遞嬗:以林謙光《臺灣府紀畧》為例
發表人:蘇峯楠博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
論 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 1875 年《水沙連六社全圖》的地景與空間圖像
何沛東教授透過對清代浙江、福建、廣東三省方志海圖的整理,探討清人的海洋管理與海洋意識。清代方志中的海圖,直觀地反映時人的海洋認知和海洋管理理念;其中以海防圖占比最大,體現了清代統治者以「海防為重」的觀念。海圖的繪製方法以形象示意畫法為主,從繪圖者的落款看來,海圖繪製者的地位有逐漸提高的趨勢。而海圖的方向選擇和文字注記等標注形式均表現出較強的實用導向,包含著豐富的歷史資訊,特別是對「海界」的標識,而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
李朝凱教授透過考辨《臺灣府紀畧》版本的差異,探討清領時期地理知識的遞嬗。《臺灣府紀畧》的地圖與地方治理息息相關,其版本眾多,就中以「華鄂堂集本」尤為重要,附圖影響之後高拱乾的《臺灣府志》。附圖象徵新近納入王朝治理下的海疆,具有展示王朝版圖、介紹地理新知等功能。過去認為康熙至雍正年間的方志地圖,多承襲自高拱乾的「臺灣府總圖」,實則源於《臺灣府紀畧》的「臺灣府全圖」,而圖資來源應是參考沈光文 (1612-1688) 的《臺灣輿地考》。此外,附圖文字也透露出由明至清地理知識的遞嬗過程。
蘇峯楠博士討論清領至日治時期水沙連地區的〈水沙連六社全圖〉之繪製內容,及圖像背後的社會人群網絡。觀察構圖與題款,可發現該圖乃出自一名在當地活動甚久的漢人地理師黃仁裕之手。圖中可見許多具有龍穴砂水構圖套式的風水圖像,即是黃氏以堪輿學視線所描繪出來的特定知識空間圖像。〈水沙連六社全圖〉歷經不同人群、政權的解讀與運用,從圖像的說明文字得以發掘其豐富的地方社會圖景。
第九場
朝鮮實學儒者對傳統四民關係與華夷秩序的反省
主持人:張崑將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
評論人:張崑將教授、藍弘岳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蔡至哲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論 題:十八世紀朝鮮儒者論士商問題——以柳壽垣《迂書》思想為中心的觀察
發表人:任洧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朝鮮儒者洪大容的實學與虛學——與朱熹的實學觀比較考察
發表人:安城秀(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論 題:朝鮮後期儒者鄭齊斗的華夷觀及其實學傾向
朝鮮實學以往常被視作「反朱子學」的學風,本場次論文關注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朝鮮實學,分別就朝鮮儒者柳壽垣 (1694-1755)、洪大容 (1731-1783)、鄭齊斗 (1649-1736) 等儒者進行探討,以期呈現朝鮮實學的不同面貌。
蔡至哲博士聚焦以往較少為學界關注的朝鮮實學儒者柳壽垣,以其《迂書》為核心,探討朝鮮儒者對於「士商互動」的論述。朝鮮王朝自立國初期,即有東亞地區獨一無二的「庶孽禁錮」等各式制度、文化的限制。柳氏強調朝鮮社會應放下各種形式的不平等,令士商甚至所有四民關係皆有更多轉化的可能。
任洧廷透過洪大容《湛軒書》、《毉山問答》中對於「實學」、「虛學」的討論,指出洪氏與朱熹 (1130-1200) 的見解雖有不同,但大體並不互相牴觸。洪氏所追求的實學,以實踐朱熹的精神為目標;其批判的虛學,則主要針對當時士大夫假裝學習聖賢之道的偽善。因此,洪氏與朱子學細節的相左,僅在於修訂朱子學不符科學知識的部分,而非批判朱熹或者否定朱子學的價值。
安城秀聚焦於鄭齊斗的華夷觀,從而比較鄭氏華夷觀與其他視角的異同。鄭氏雖未主動提出華夷分別的觀點,但是從鄭氏對夷狄的觀點、年號與拜跪的異同、西方世界地理知識的看法,可見其與朝鮮主流儒者截然不同的認知。因此,若欲探討朝鮮華夷觀,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作進一步的觀察。
第十場
晚清時期異域、異文化經驗的思辨與書寫
主持人:黃錦珠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黃錦珠教授
論 題:東、西異國的罅隙:以《中國新女界雜誌》的女權論述為例
發表人:陳俊啟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晚清時期留美留歐學生的現代性體驗及其文化主體的建構
發表人:顏健富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異域形象的投射:論黃楙材《印度劄記》之觀察
晚清以降,中國浮現各種關於「異國」、「異域」的思辨與書寫。本場次論文不僅聚焦於晚清中國人群的移動經驗,亦透過其異國觀察與經驗,進而闡發近代「中國」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等複雜紛呈的關係。
黃錦珠教授以二十世紀初留日女學生燕斌 (1869-1931) 為例,觀察燕氏於《中國新女界雜誌》是如何描摹東、西異國的女權樣貌,並探討此類論述的意義與罅隙。黃教授指出,關於女權的論述,燕氏強調借鑑「歐美」,尤以美國為典範,然而燕氏對於異國的想像,表露出自我的冀望與認知的偏差。
陳俊啟教授以晚清時期留美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留美學生群體的自我認同與文化主體性 (cultural identity) 的形塑、轉變與折衝。陳教授認為留美學生在異地的親身經歷,相當程度地形構其文化觀與群體性。回國以後,留美學生的「認同」,因環境變遷又不得不重新調整。留美學生複雜的經歷與心路歷程,或為探討「自我認同」與「文化認同」的最佳例子。
顏健富教授以黃楙材《印度劄記》一書為例,探討以黃氏為主的晚清人士,如何透過親身觀察,翻新往昔歷史地理學下的印度觀。傳統教育出身的黃氏,是近現代中國官方派遣到印度的第一位出訪者。黃氏以日記與劄記形式,記載其所見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器物、文化與制度。《印度劄記》一書不僅記載其印度見聞,亦潛伏著群體的命運遭遇與認同危機。
第十一場
華工 華裔 華官:西葡世界淸代華人移民個案研究
主持人:周麟教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評論人:周麟教授
發表人:湯熙勇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論 題:晚清政府改變華人外移政策之努力及其限制——以 1881-1895 巴西招募華人移工為中心
發表人:李毓中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論 題:混血生理人 Mestizo Sangley 的研究回顧與現況
發表人:伍漢騏教授 (School of Area Studies, History,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論 題:不可能的任務?拯救在古巴華人的滿清外交官
明清時期華人出洋不絕於途,但過往華人移民研究多聚焦於東南亞、北美一地,他處的華人移民則較少獲得關注。本場次論文即是關注晚清華人移入西葡世界的個案,並藉此探索各地華人移民的異同。
湯熙勇教授以十九世紀晚期巴西政府招募華人移工與清政府的反應為例,探討晚清政府維護華人移工態度、反應的變化。十九世紀晚期巴西禁止奴隸貿易,遂改自中國招聘華人以從事勞動。由於中南美洲地區發生多起華人受虐的事件,清政府改變往昔漠不關心的政策,採取較為積極的態度。但隨著甲午戰爭的落敗,中國國際地位下跌,間接影響清政府保護華人的立場。可見清政府雖有意改變華人海外移民的政策,但是不得不在現實環境下進行必要的調整。
李毓中教授探討華菲混血人 (Mestizo Sangley) 在菲律賓社會的歷史發展。西班牙殖民菲律賓以降,定居菲律賓的華人移民被當地人稱為 Sangley(生理人),又與菲律賓原住民通婚產生的族群則被稱作 Mestizo Sangley(土生仔)。關於 Mestizo Sangley 的相關研究仍有不足,李教授回顧並展望未來可能的方向。
伍漢騏教授以晚清外交官的活動為主軸,重探一向被視為消極、失敗的晚清外交。晚清時期華人大量自廣東、福建移民古巴,成為當地產糖的勞動力。然而初時華人並無任何保障,直到 1874 年清政府首次派駐外交官,華人在古巴乃至拉丁美洲的基本權利始受保護,並奠定華人融入當地社會的基礎。
第十二場
帝國的「滿洲空間」:清、日本與滿洲國的學知分析
主持人:陳瑋芬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呂紹理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劉龍心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唐屹軒教授(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論 題:「根本重地」與「邊境地域」的二重奏——十九世紀上半葉清朝皇帝與士人的東北論述
發表人:林文凱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論 題:打造「帝國空間」:日本帝國「滿洲地志」的學知分析 (1872-1915)
發表人:陳瑋芬教授
論 題:日本帝國的滿洲風物敘事——「滿洲旅行案內」與日本青年的滿洲遊觀 (1900s-1910s)
發表人:林志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擇善而從?——滿洲國大同學院生的「日本視察」
中國東北地區為清朝的龍興之地,十九世紀後歷經俄國與日本擴張、晚清新政及奉系政權的近代化經營,1930 年日本扶植「滿洲帝國」,各個階段均生產出各種有關滿洲空間的學知。本場次即關注帝國學知的生產與交流,進而檢視帝國/殖民主義如何展現權力與政治之關係。
唐屹軒教授梳理嘉慶、道光兩朝,皇帝及時人著作中所留下的東北論述。透過隨扈東巡、遣戍流人、私纂志書與士人著作等四種範圍的記述,可見嘉道時期士人的東北論述中,多將之視為邊境而非根本重地;東北舊俗仍為士人記錄的重點,卻未有更深入的調查與認識。而滿人積極投入編纂地方志,對保存與譯介滿洲文化十分用心,相較之下漢人則未有濃厚興趣,多半當成例行公事。
林文凱教授探討從明治初期至日俄戰爭結束期間,日本編譯、調查與生產滿洲陸地與海洋地志學知,並藉由「滿洲地志」學知,逐步將滿洲打造成日本的帝國空間。滿州學知成為日本統治滿洲所運用的空間學知,其中清朝的傳統滿洲地志,與歐美、俄羅斯的近代滿洲調查,均對日本的帝國學知產生重大影響。
陳瑋芬教授分析 1900、1910 年代出版的數本《滿洲旅行案內》,書中編寫旅遊活動進行的空間、時間及觀看角度,使滿洲旅遊制度化;也透過書寫及圖像,讓原屬化外之地的滿洲,成為日人觀光的新選擇。當時日本鼓勵青年親自遊歷、實察以認知世界,攜帶「旅行案內」遊覽該地者,可透過讀書、踏查認識日本帝國逐漸擴大的地理疆域,再落實為紀行文體的書寫,並在過程中形塑青年的自我認同。
林志宏教授分析滿洲國高等官僚培訓機構——大同學院的日本視察旅行,並探討其意義。1934 年,大同學院安排第二部院生訪日視察,視察旅行團由官方主導,參觀路線旨在呈現日本帝國多元的現代樣貌,深化院生對日瞭解。此外,農業經營及司法精神的訪察,可供院生反思滿洲國的行政治理缺陷及改善之道,並能認知日本富強的原因。藉由視察行程進而體會現代化物質與精神,強化大同院生對日本殖民統治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