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宗教實踐、知識產製、圖文流動的交叉探問」場次會議報導(二)

 
時間: 2021 年 12 月 15 日(三)上午 9:00 至 12 月 17 日(五)下午 6:00
地點: 視訊會議
撰寫人: 黃品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陳穎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賴庭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宗教實踐、知識產製、圖文流動的交叉探問」場次會議報導(二)
 

第一場
明清儒學與宗教

主持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賀廣如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魏月萍教授(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中文系)
發表人:魏月萍
論 題:靈山與書院:陸光祖的儒佛思想實踐
發表人:呂妙芬教授、林峻煒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論  題:晚清的地方儒教:鄧逢光與徐謙的奉聖之學
發表人:魏綵瑩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論  題:四川劉氏家族的儒學宗教化——以劉沅、劉咸炘為討論中心

  魏月萍教授討論明代士人陸光祖 (1521-1597) 的儒佛思想。陸氏向來被視為佛教大護法,熱衷於募捐推動佛經刊刻等事,亦與朝鮮學者尹根夀 (1537-1616) 論辯朱陸,展現融合折衷思想。陸氏身處在經世與出世思想交涉為普遍的思想氛圍中,如何調合對於儒佛的關懷,在靈山與書院之間取得適切的位置。通過梳理陸氏思想與實踐圖像,得以勾勒出與佛教淵源深刻的理學家如何衡定儒佛關係,以及二者之間的張力與調合等多重問題。

  呂妙芬教授與林峻煒博士探討鄧逢光、徐謙 (1871-1940) 的奉聖之學,及其體現的民間儒教性格。鄧氏主張三教合一,是基於肯定三教始祖、批判三教後學,內容與當時盛行救劫思想相應。他一生以實踐並傳講正宗學術為己任,深信為學目的是追求己心與聖靈相通,最終達致天人合一之境。鄧逢光去世後,通過門生徐謙的講學與出版等活動,不僅讓奉聖之學走出江西地方儒教的格局,也呈現晚清一種融合儒學、宗教、乩壇、講學、心性修養與神靈啓示為一的獨特學問風貌。

  魏綵瑩博士從「地方」視野出發,研究四川劉氏家族兩位學者如何與主流學術互動,並藉此呈現時代思潮的多元樣貌。劉沅 (1768-1855) 雖一生在蜀地,但乾嘉之交曾多次赴北京考試,故有接觸乾嘉學風的機會。尤其著作中的疑經辨偽、反省學宗程朱等思想,以及對韓愈、朱熹等諸多批評,無疑具有乾嘉儒者思想之影。在理學傳統下教人「越程朱而學孔孟」,正是惠棟、戴震之精神,以孔孟思想涵攝三教,也是劉沅一生的思想與志業。其孫劉咸炘 (1897-1932) 在科玄論戰背景下論述天道與儒釋道會通思想,主張人類皆應有神道信仰,並與新文化派學者進行對話。

第二場
明代前期的政治與佛教文化

主持人:陳玉女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副校長)
評論人:陳玉女教授、徐維里博士、曾堯民教授、李志鴻博士
發表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姚廣孝《諸上善人詠》中神聖敘事初探
發表人:曾堯民教授(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論 題:姚廣孝與明初僧官制度的發展
發表人:李志鴻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級研究人員)
論 題:明代前期的王權、佛教與政治文化:從姚廣孝談起
發表人:徐維里博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與文化學系博士)
論 題:姚廣孝與明初江南佛教

  「黑衣宰相」姚廣孝 (1335-1418),法號道衍,為靖難之變至關重要的功臣。前人多關注姚氏與明初政治關係,本場次則以道衍論著、僧官制度、佛教政治、江南佛教等議題,以期呈現姚廣孝多元的面貌。

  廖肇亨教授以《諸上善人詠》作為討論對象,指出該書的神異敘事與傳統善書略有不同。雖以淨土為主題,敘事卻少有禎祥瑞相,反多強調常修與懺罪。《諸上善人詠》反映道衍對淨土詩傳統的改造,同時關注禪門宗匠,展現自我定位的認同。

  曾堯民教授就姚廣孝與季潭宗泐 (1318-1390)、南洲溥洽 (1346-1426)、雪軒道成 (1353-1433) 的事蹟,關注永樂朝僧官制度是否產生新的變革。明代僧官制度成形於太祖時期,僧官品秩有善世、闡教、講經、覺義之別,分設左右,共計八名。其中,宗泐薦舉姚廣孝,宗泐是否同時擔任左善世?道成與姚廣孝同時皆有出任左善世的紀錄,究竟為同時出任,亦或是道衍已卸任,有待討論。

  李志鴻博士利用書籍與知識文化的視角,探討道衍於明代前期政治文化上所扮演的角色。永樂年間,成祖有意涉入佛書製作,進而建構其佛教聖王形象。姚廣孝則藉由印刷文化流通經典的功能,從而向信眾傳播佛教思想。

  徐維里博士藉由官修正史、寺志材料等史料,不僅梳理出姚廣孝高僧、名宦、陰謀家的形象,亦建構道衍與江南佛教的人際網絡。徐博士認為姚氏對明初僧史材料貢獻甚高,或僅次於宋濂 (1310-1381)。因此,姚氏雖然與一般僧侶人生道路不同、毀譽參半,卻對明初江南佛教的存續產生實質的貢獻與影響。

第三場
宗教信仰與風水文化

主持人:吳永猛教授(國立空中大學名譽教授)
評論人:吳永猛教授、陳清香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兼任教授)、陳省身教授(國立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發表人:陳省身教授
論 題:明清應赴僧經懺文化在臺灣儀式僧齋醮法會的展現
發表人:林惟翔博士(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
論 題:明清時期的堪輿理論與發展初探
發表人:邱延洲(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清領晚期至日治初期臺灣鸞堂信仰的建構

  本場次論文聚焦明清時期至當代臺灣,宗教信仰與風水地理文化的變遷。

  陳省身教授透過經典文獻與田野調查比對,探討明清「儀式僧」如何將經懺文化展現於臺灣齋醮法會之中。所謂「儀式僧」,係指包括「香花僧」與「經懺僧」等「佛教儀式專家」,他們在臺灣各水陸法會儀式因地制宜,編纂出最合時宜的法會科儀。此現象與庶民社會相互呼應,從而有助於佛教信仰通俗化發展。

  林惟翔博士聚焦於明清時期的堪輿學,藉由堪輿理論的義理內涵,構築堪輿學的發展面向。中國堪輿學自先秦卜宅,直至唐朝楊筠松 (834-904) 所建構的九星論鸞頭、以理氣論立穴等,堪輿學基本知識體系逐漸完備。林博士指出,明清時期的堪輿學在原有知識體系下,進入驗證階段,進而開展玄空學的里程碑。

  邱延洲探討清領晚期至日治初期臺灣鸞堂信仰的建構脈絡。臺灣鸞堂信仰體系的建構,主要受到道光二十年以降,中國西南新式鸞堂的影響。因為承接新式鸞堂的「關帝救劫論」,以致於出現臺灣稱「鸞堂」而不稱「乩堂」的思路。同時亦因聚焦於救劫、勸善,並作「善書」,進一步建立起鸞堂即「儒教」的直觀邏輯,從而形成以儒為宗、以神設教的信仰體系。

第四場
近世僧人書寫中的文體類型與文化交涉樣態

主持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廖肇亨教授、鄭雅尹博士、黃郁晴教授
發表人:周玟觀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撥轉乾坤在一堂:晦山戒顯 (1610-1672) 像讚文中晚明佛教圖像文化意涵
發表人:劉家幸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非屬學院全校不分系學士學程)
論 題:南源性派 (1631-1692) 與《鑑古錄》:一種佛教文學類型的觀察
發表人:鄭雅尹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論 題:晚清來華佈教僧與中國文人的漢詩文往來:以北方心泉 (1850-1905)的上海、江浙活動為中心
發表人:黃郁晴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論 題:挺身實踐的改革者:日治時期留日僧證光法師 (1896-1955) 探論

  本場次以中日文化交涉的視角出發,透過明清至近代的四個僧人文學書寫的案例,說明近世東亞僧人的跨域移動具有地理與文化上的意義,亦對近世東亞的文學生產與文化交流造成影響。

  周玟觀教授以具有遺民僧、禪門尊宿身分的晦山戒顯 (1610-1672) 所著文集為材料。從晦山的人物像讚書寫可見其與師友、文士往來交流的人際網絡,另可從晦山對當世人物的圖像描繪,思考人物於佛法興替、法門傳承所扮演的角色與意義,亦是晦山對宗門與文士的人物品鑒與理想典範之投射。

  劉家幸教授選擇晚明渡日僧人南源性派 (1631-1692) 所著《鑑古錄》,分析其人物事蹟、書籍的創作背景及時代意義。南源性派致力以史勸善、以道德教化僧俗兩道。再者,南源性派修改、增添《鑑古錄》內容,使其更適於教化、符合日本讀者喜好,有利於在日本的傳播與流通。

  鄭雅伊博士考察日本淨土真宗僧人北方心泉 (1850-1905) 兩次來華佈教的影響及文學交流。北方心泉在華期間,曾撰寫漢詩文及酬贈詩作,與中國文人多有往來,尤與俞樾 (1821-1907) 交往最密。俞樾編選《東灜詩選》時,心泉曾寄出詩集數種供俞樾編選,《東灜詩選》卷三十六至三十九皆為僧詩,收有僧人 114 位,可展現北方心泉選評僧詩之觀點。

  黃郁晴教授透過日治時期僧人高執德 (1896-1955) 的生命歷程及其在《南瀛佛教會會報》發表之文章,探討其如何推動佛教事業。高執德從高校教員成為赴日留學之僧人,在「中教事件」後確立其批判儒學的思想。返台後,服務社會的入世色彩鮮明,積極投入地方佛教事務;皇民化運動期間仍貫徹改革理念,持續宣揚「在家佛教」的理念。

第五場
明清時期儒、道宗教儀式的創構與競合

主持人:謝世維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評論人:王崗教授(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語言文學文化系、宗教系)
發表人:謝世維教授
論 題:轉宗的女神:十四世紀至十七世紀斗母摩利支天的道教化歷程
發表人:張超然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論 題:躋進仙階:元代民間神祇的道教化——以靈濟真人崇拜為例——
發表人:高振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製作經科:明代道教與東嶽信仰的發展
發表人:蔣馥蓁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紀慎齋 (1746-1825) 祈雨文》的儒家本位與佛道實踐

  謝世維教授探討密教女神摩利支天轉化為斗母的「道教化」歷程。斗母祠、斗母廟的崇拜在明代已開始發展,宮觀當中的斗姆閣也在清代開始普建,民間禮斗與斗母信仰的擴展亦與之相關。民間斗母祠的普建,加上清朝皇帝在各地建斗母宮,標誌著清代斗母信仰的全面普及。藉由討論斗姥閣、斗母宮、斗母廟的建立,以及斗母信仰實踐的狀況,得以從儀式、經典、崇拜三個角度探討道教化的現象。

  張超然教授討論道教與民間信仰的互動,進而探析神祇如何取得國家賜封、列入祀典,以確保祭祀的合法性。道教賜封在元代以後已逐漸形成風氣,地方神祇同時在天界與人間帝國都能佔有一席之地,道教化過程不僅表現在神祇封號之上,也見於專屬道教經典與儀式的編纂,用以符應其仙官神格並且完善道教形式的朝拜、醮謝禮儀。張教授以靈濟真人(二徐真人)崇拜在元代的發展為例,說明這位民間神祗「道教化」的過程,及其所反映的另類成仙模式。

  高振宏教授以解構的視角重新省察南宋至元明時期,二徐真君信仰的發展歷程。透過對扶箕團體的考察,可以得知元代以至明清時期,越來越多祠廟和神祇透過扶箕建構、重塑神祇的信仰發展史。二徐真君信仰的確立,在於元代至元年間因洪恩靈濟宮重修,透過扶箕興起的信仰復振運動,逐步建構二徐真君之世系及顯應靈跡。

  蔣馥蓁博士討論清代士人紀慎齋所作祈雨文及相搭配儀式,說明儒士官員在面對民間需要,參與造作儀式時採取的態度與知識。紀慎齋在山東、四川等地擔任地方官,留下許多關於祈雨文的紀錄,從壇式安排、儀式操作的設定或誦文中,足見其易學長才,可學以致用轉化為福國裕民的大格局。易學通行於清代知識份子之間,此現象呈現出士大夫嘗試融攝佛道,但仍堅持儒家本位的特殊案例。

第六場
Intercultural Metaphors: World Making in the Works of Missionar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主持人:李奭學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李奭學教授
發表人:陳姿瑤(中原大學應用外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論 題:清初宣教士翻譯的《和合本聖經》譯本中保羅的《哥林多前書》和《哥林多後書》中比喻修辭格的漢語修辭及希臘修辭之會通
發表人:朱雯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兼任講師)
論 題:Worlding Metaphors--Traversing and Transcending Cultural, Linguistic, Historical, and Temporal Boundaries in Alfonso Vagnoni’s Pixue
發表人:李佩瑛(天主教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生)
論 題:晚明異邦人形象探勘——談《破邪集》
發表人:葉蕙依(天主教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生)
論 題:宣教寓言:論李提摩太英譯《西遊記》

  明清時期,基督教傳教士藉由翻譯將西方的比喻修辭東傳。與此同時,嶄新的比喻修辭也透過中國對於基督宗教的回應與西方碰撞。本場次論文即關注比喻修辭如何透過翻譯的跨文化傳播,並理解其如何塑造明清中國異質的文化和語言世界。

  陳姿瑤聚焦於中文《聖經和合本》中東、西比喻修辭的會通。《聖經和合本》是現今華語基督教會最為普遍的《聖經》譯本。陳女士以《哥林多前書》與《哥林多後書》為例,認為《聖經和合本》嫻熟運用中國文學中的比喻修辭格,並適切地將保羅 (Paulus, 3-67) 的比喻修辭技巧傳遞給讀者。

  朱雯琪以耶穌會士高一志 (Alfonso Vagnoni, 1566-1640) Pixue(《譬學》)一書為例,探討西方的比喻與中國的對比,如何透過轉譯產生碰撞。朱女士指出《譬學》中 601 條轉譯的格言,多以古希臘羅馬人物與歷史為題材,並借鑒儒家經典,融入基督教主題。中西文化思想的交會,不僅在詞義有所推進,亦為明清時期的文化成長奠定基礎。

  李佩瑛以反天主教文獻《破邪集》為例,探討晚明知識階層對於傳教士的觀點。明代晚期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宣教,雖然企圖融入中國社會,但其引入的知識、文化與作為,仍對知識階層帶來不少衝擊。因此,徐昌治《破邪集》即收錄諸多知識階層各異的觀點,並在否定天主教之際,同時論述自身的世界觀。

  葉蕙依以「譯者/譯入語」本位的角度,重新檢視清末傳教士李提摩太 (Timothy Richard, 1845-1919)《西遊記》譯作。李提摩太跨宗教的研究成果常被視作邪說,尤以「援佛入耶」的論述遭受抨擊尤深。葉女士則認為李提摩太實因《西遊記》與西方宗教文學經典多有相似,故以「援佛入耶」的「索隱」之法英譯《西遊記》。因此,其「創譯」應有更為正面的評價。

第七場
明清時期的知識生產與傳播

主持人:戴彼得教授(Peter B. Ditmanson,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歷史學系)
評論人:戴彼得教授
發表人:蕭琪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論 題:元明之間老人養護知識的傳衍:以《壽親養老新書》為核心的考察
發表人:何幸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明代官方修史與私人纂述的互動——以翰林史臣的書寫活動為中心
發表人:謝仁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乾隆朝南巡路程圖說的製作與利用
發表人:黃聖修教授(廣東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特聘研究員)
論 題:假以亂真——阮元《儒林傳稿》的挫折、流傳與影響

  十六世紀以降出版業蓬勃發展,明清兩代亦建立起更加複雜的知識編纂程序與文化網絡。本場次論文分別自醫療、史學、統治與學術史的面向,探討書籍作者、出版商與官方如何應對急遽變化的出版與讀者市場。

  蕭琪博士以《壽親養老新書》為核心,進而重新理解元明之際「養生」、「養老」知識的分野與互涉。北宋以降,陳直撰成《養老奉親書》;元代鄒鉉將該書收入《壽親養老奉親書》,於明代獲得國家、士人的翻刻與傳抄。《壽親養老奉親書》的出版,雖有效延續養老知識體系的生命,但其增補卻模糊「養老」、「養生」的界線。

  何幸真以名臣錄著作為中心,自「歷史知識傳播」視角,探討明代官方與私人纂史的互動關係。以往學界多認為明代前期史學有著持續衰弱、趨於僵化的特點。但是,通過對翰林史臣群體的研究,則是反思明代前期史學的一條重要線索。何女士指出內閣、翰林院透過制度運作逐漸形成的關係,令史官私自修史成為可能。其筆記、文集等亦成為各種官私史籍的資料來源,並為明代史學注入資源與產能。

  謝仁晏聚焦乾隆時期南巡「路程圖說」的製作與利用。「路程圖說」是說明南巡路線、里程與皇帝駐紮地點的圖像,通過梳理嚮導安排路線的過程與地方督撫提供的情報,從而論述「路程圖說」在巡幸與以後的使用情況。

  黃聖修教授聚焦於阮元 (1764-1849)《儒林傳稿》的撰寫與傳播。《儒林傳稿》是清代第一部官修儒林傳稿,但自阮元完稿後,即遭到國史館大幅修改;假阮元之名的《國史儒林傳》,則在市場大量流傳。《儒林傳稿》的撰寫,固然反映阮氏企圖藉由官方重建漢學譜系的意圖,然而挫敗的結果卻也預示著嘉慶朝的學術即將出現轉向的徵兆。

第八場
知識的形製:明清文言筆記的編創策略與知識書寫

主持人:劉瓊云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黃莘瑜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發表人:劉柏正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著書之理,亦有體例《閱微草堂筆記》的敘事策略與知識理趣
發表人:賴信宏教授(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雜纂、類編與說稗跨類——晚明商業出版下文言筆記之取向與新變
發表人:邱怡瑄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子之末」與「史之餘」的詩史技藝:論《花隨人聖盫摭憶》之述學型態

  文言筆記自魏晉發端,於明清時期發展出不同的樣貌。本場次論文以明清時期文言筆記為討論對象,藉由出版文化、知識論述與學術典範轉向等面向的探討,思考筆記文體所呈現的多層意義。

  劉柏正教授自清中葉知識論述切入,探討紀昀 (1724-1805)《閱微草堂筆記》的敘事策略與知識理趣。透過《閱微草堂筆記》於「物事」與「人事」的交疊,從中梳理出紀昀以筆記「收藏回憶」與「展演知識」雙體共構的敘事策略。

  賴信宏教授以晚明出版文化為起點,探討晚明筆記屬性的因革與轉變。晚明文言筆記得力於出版市場的蓬勃而出現若干新興類型,商業市場上出現一系列雜纂、類編的著述,部分士人基於個人興趣而進行小說書寫的類型化開展。晚明筆記不僅跨越傳統目錄學的分類,亦與當代出版物相互調節,尋找新的邊界與出路。

  邱怡瑄教授以黃濬 (1891-1937)《花隨人聖盫摭憶》為研究對象,藉由述學載體與知識體系等觀點,探討「文言筆記」在晚清、民國之際的學術史與文學體類意義。透過「文言筆記」面臨新舊典範調和的矛盾,往回溯源觀察,思考知識形製的古今轉換。

第九場
近世中國與東(南)亞性別/圖像的環流視野與知識考掘

主持人:施靜菲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評論人:施靜菲教授、郭劼教授(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語言文學文化系比較文學)
發表人:毛文芳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末清初才女黃媛介《為月人沈夫人畫冊》初探
發表人:李定恩博士(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
論 題:鑑藏與擺飾——明清文物知識的圖像化與歐洲傳衍
發表人:郭劼教授
論 題:女性凝視?——視覺手段、知識建構與伊莎貝拉.博德的東南亞旅行
發表人:王秀娟教授(馬來亞大學文學院中文系)
論 題:印尼漢姝雙璧——歐普蘭與王碧華建構的知識圖像

  本場次以性別、圖像為焦點,分別就才女畫冊、文物圖式、旅行筆記、報刊文章等文獻進行考掘,凝聚一個來源多樣、系統繁複、雅俗相參的討論範疇,探究近世中國與東亞地區知識視覺化的趨勢。

  毛文芳教授以才女黃媛介繪製的《為月人沈夫人畫冊》為對象,探究其形制內容、主題結構與贊助流傳,並展現明代文人如何受禪學影響。藉由黃媛介的藝文生產途徑,分析明末清初江南才女的社群郊遊與商業贊助狀況,再將其放入東亞女性畫家的美學實踐中互相參照。

  李定恩博士關注明清時期的文物利用與陳列如何發展為圖示,進而大幅流行的過程。「新文物圖像」係指由筆墨紙硯、瓶罐碗盤等器物陳列後使用西洋畫法繪製而成。此現象始於明代萬曆年間,版畫開始以文物陳列為題材,後又成為器物上的裝飾紋飾。這些圖示再現於書籍、瓷器、家具等不同媒材上,使文物知識擴大為擺飾學。又透過繪畫與藝術品的外銷,「新文物圖像」成為「中國壁紙」傳衍於十八世紀歐洲貴族宅邸。

  郭劼教授聚焦於英國旅行家伊莎貝拉.博德 (Isabella Bird, 1831-1904)《前往金色半島》對馬來半島漢人社群的視覺紀錄,探究性別是否影響女性探險家的視野。博德運用嫻熟的視覺手法進行考察,相較於女性/個人的觀看角度,在作品中則大幅採用帝國視角記述在地見聞,以超越性別的視覺描述參與大英帝國對東南亞地區的想像及知識建構。

  王秀娟教授討論兩位活躍於印尼文壇的漢人女性,分別是受到漢文化、荷蘭文化、印尼文化薰陶,且曾經為了拯救被拐賣的中國女性而投書撰文的歐翠蘭,以及創辦多語刊物《妻子與夫人》的王碧華。在二十世紀中葉印尼推行排華同化政策、毀棄漢字檔案的時代背景下,歐、王二人努力突破國家與父權的壓抑,透過文字建構知識圖像。

第十場
模組、新樣與風潮:明清工藝中的物質文化

主持人:蔡玫芬教授(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獨立研究員)
評論人:蔡玫芬教授
發表人:胡櫨文(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論 題:想像的「景泰藍」:十七世紀掐絲琺瑯的紋飾母題與仿古意識
發表人:王亮鈞(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論 題:紫砂器的模件化生產——以模印貼花裝飾技法為例
發表人:陳慧霞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研究員)
論 題:清代鈿子的相關問題

  德國學者雷德侯 (Lothar Ledderose),提出以模組概念 (Module) 理解中國藝術的觀點。明清時期商業繁盛,匠人即運用模組技術產製工藝品,從而形成當下的時尚風潮。本場次即就明清時期不同材質的母題與形制,探討匠人如何因應市場的需求與變化。

  胡櫨文女士以掐絲琺瑯紋飾的變化為研究主軸。元明之際,掐絲琺瑯為贊助宗教而作,故紋飾受藏傳佛教影響,以纏枝番蓮、花卉或葡萄紋為主。約於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與青銅器相關的夔龍與獸面紋則逐漸流行。與此同時,掐絲琺瑯被視作富貴奢侈的象徵,不再是贊助廟宇的祭器。紋飾轉換不僅反映當時古玩市場的好尚,亦體現掐絲琺瑯由供奉至鑑賞的差異與過渡的情形。

  王亮鈞先生以紫砂器模印貼花紋飾的變化,探討紫砂器的模件化生產問題。十七、十八世紀江蘇宜興窯飾以模印貼花的紫砂器,外銷至歐洲、日本與琉球等海外市場。其紋飾繁複、器型多元,與內銷市場素淨的紫砂器形成強烈對比。然而看似紋飾繁複的紫砂器,其實是宜興陶工因應歐洲消費需求,妥善利用模印貼花技法排列、組合,進而大量產製。

  陳慧霞教授探討清代鈿子的構成與傳播。鈿子是清代滿洲婦女盛裝時的冠帽,陳教授透過珠翠花鈿的形制與模組化,指出清代鈿子不僅吸收明代宮廷婦女鈿冠與滿人冠帽風俗的裝飾元素,同時亦透過吉祥、花卉主題裝飾元素的交叉運用,發展出一套足以因應社會需求的風格樣式與製作模式。

第十一場
流動中的副文本——晚明書籍的生成、傳播與閱讀

 

主持人:楊玉成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楊玉成教授
發表人:許建業博士(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邊緣與典律——題李攀龍《唐詩選》典律化進程中副文本的作用和意義
發表人:羅珮瑄(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閱讀的秩序——明代唐人小集的刊定與題跋
發表人:林小涵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科技部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公共與私人——論晚明卓發之的創作、評點與出版
發表人:許明德博士(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文化風尚與實用價值的平衡——論尺牘專集《謀野集》副文本的流變

  許建業博士以李攀龍 (1514-1570) 所輯《唐詩選》為例,說明內、外副文本 (paratext) 理論。副文本向來用作理解正文本的門檻,《唐詩選》先後在中國和日本成為唐詩選本的經典,在其複雜的版本系統與典律化的進程裡,包括序跋、箋評、例言、附錄等,大量副文本或存或亡,逐漸形成了詮釋的規則和框架。同時因版本的流變,文本之典範意義往往受編者的文學主張和當世文化風尚更易,瓦解其權威性。

  羅珮瑄以明代唐人小集為題,說明十六世紀後半以來文人群體熱衷於鑑賞與品題的現象。唐人小集的刊刻標誌明中葉以降的古籍消費市場,藉由收藏、鑑賞與重刊來塑造「宋本」的價值,這股風尚延續到了清代。明人銳意蒐集與整理宋元刊本,形成一套對「善本」的品味與鑑賞方式,從而追求文學作品的「定本」,並且透過摹刻、影刊、校訂、叢編等出版活動建立了權威文本。

  林小涵博士以晚明江南士人卓發之為例,觀察晚明商業書籍出版與文人詩社交遊的景象。卓氏長期在南京活動,《漉籬集》為參與雅集、宗教活動時的詩文創作,有不少抒發其對晚明國運、社會動蕩感慨的篇章,亦不乏對私人情感、記憶的書寫。創作為印刷術建構的公共領域染上私密色彩,而私人的回憶、情感經由刊行進入公眾視野以後,開啟了對印刷文化視野中「隱私」概念的討論空間。

  許明德博士以明人王穉登 (1535-1614) 的尺牘專集《謀野集》為例,研析這些副文本的流變。《謀野集》經刊行便盛行於市肆之間,王氏利用書中序言與編排,刻意強調交遊對象迎合文人趣味,以便提供談資,達到雅俗共賞效果。藉由書中序言與編排,得以探討不同時代、地域的人如何閱讀,透過變動書籍設計以左右讀者的詮釋。

第十二場
疾病書寫與醫療機構:明清之跨時代對話

 

主持人:陳秀芬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評論人:陳秀芬教授
發表人:陳韻如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 題:宋代與明代醫書中醫療案例記載的比較
發表人:曹育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論 題:虛弱的身體:以「女性手淫」為核心的考察
發表人:劉世珣博士(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
論 題:醫療、制度與隱喻:清代蒙古大夫再探
發表人:侯家榆(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論 題:清治到日治臺灣精神醫療機構之延續與轉變

  陳韻如教授考察宋代醫書中醫療案例的特色,並與明代醫療案例比較。宋代醫療案例記載數量大幅增加,醫案的書寫與明代差異頗多。首先,宋代醫書注重療法,醫案則為附錄;明代醫書的案例成為條目重點,療法則融入敘述。其次,宋代醫案的記載者多為士大夫,此與宋代士人喜好記錄自身見聞的趨勢相關,醫案是為宣稱療法的有效性而作。相較之下,明代醫案作者主要是醫者及門生,書寫醫案的目的是為了證明醫者及其所屬流派的醫術高超。

  曹育愷關注「女性手淫」的病理化現象,如何呈現在晚清對「新女性」的討論以及民國時期的女性情慾論述。「手淫為病」在清末民初救國論述「醫療化」的背景下產生,對女性手淫行為的探討從文明、禮教、精神管理,再到已婚女子手淫會產生生育問題。女性手淫的討論雖然未直接與救國連接,卻是清末民初對女性個人精神、情緒和情慾論述的重建。

  劉世珣博士梳理蒙古大夫在清朝的建置、技藝與形象轉變,重新詮釋蒙古大夫的疾病觀與治療方式。最晚於康熙朝後期,清廷已在上駟院設置蒙古大夫職缺,因蒙古大夫熟悉骨法,可在骨傷頻繁的戰事中提供即時的正骨療法;除了外症,蒙古大夫亦通內症醫治,治療病症廣泛。晚近以來,蒙古大夫的形象越趨負面,與其自清初以來既醫人也醫獸的形象有關,又因其療法不被主流醫學認同,故被操作為醫術不佳的隱喻。

  侯家榆探究臺灣從清代到日治時期精神醫療機構的設置與延續。清代臺灣以家庭為監禁精神病患的空間,監獄及救濟機構成為無家的精神病患者的最終歸宿。到日治初期,無家者仍由救濟機構收容,1920 年代以後則有醫療機構與慈善機構;1930 年代開始創立公立精神醫療機構後,醫療與慈善機構仍呈現混雜與雙重性。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