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視訊會議室 3」場次會議報導

 
時間: 2021 年 12 月 15 日(三)上午 9:00 至 12 月 17 日(五)下午 6:00
地點: 視訊會議
撰寫人: 黃品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陳穎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賴庭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2021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視訊會議室 3」場次會議報導
 

S 3.1
Script, Space, and Spectacle: (Re-) Envisioning Heterodox Cultural Sit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主持人:郭安瑞教授(Andrea S. Goldman,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評論人:郭安瑞教授
發表人:盧盈秀教授(東海大學國際學院)
論 題:晚明男色短篇小說中的性別、身體政治與性道德:以『情烈紀』、『情奇紀』、『月集』為例
發表人:王越凡(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博士生)
論 題:虛構與現實:明末清初的紙上造園實踐
發表人:馬旭教授(Religious Studies, Lafayette College)
論 題:Textualized Temple: The Domestication of Deities and Religious Rituals in Two Ming Books
發表人:辛兆坤教授(Lecturer of Chinese Languag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論 題:紙上廟宇:明代宗教類書對祈神空間與儀式之世俗化重構

  盧盈秀教授主要分析三篇收錄於《弁而釵》及《宜春香質》的晚明男色小說:〈情烈紀〉、〈情奇紀〉、〈月集〉,進而探討晚明男色文化、性別規範、性道德三者之間的角力。小說文本將被動者戀人的身體視為演繹非典範女性性別的場域,故事情節褒獎女性化的模範男性戀人,並恢復了他們的男性氣質,同時懲戒了放蕩者的縱欲和性別越界,從情感肉欲世界進入自然景觀想像視域。

  王越凡討論明遺民黃周星 (1611-1680)《將就園記》,檢視特定文體與明清新文學理論對紙上園林的文本空間之建構與操控,進而探討明清鼎革之際士人對於園林的愛好所出現的轉向。《將就園記》是一部關於烏有之園的小品文代表作,呈現士人不再追求實體園林的規模,與十七世紀實體園林的規模縮減與文人好物之風相和。在創作觀念上,黃氏將想像的園林建立在「意」、「趣」這兩個含義豐富的術語上,進而實現世俗之地與奇幻異域的融合,紙上園林可視為一種修辭性場域,是社會、政治、文化變遷的縮影,亦是作者對時代風氣的積極回應。

  馬旭教授以明代出版的兩本宗教類書《祈神奏格》和《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為例,回應韓明士 (Robert Hymes) 關於漢人神祇兼具官僚與個體兩種模式的論斷。明代繁榮的印刷業及激增的宗教文本,對傳統宗教權威產生衝擊,化解過去為神職人員及官方所壟斷的權威,促成宗教知識與科儀的普及化,進而賦予信徒(讀者)自主的能動性。大量文本反映著信徒多樣的宗教實踐與神祇想像,這些「紙上廟宇」承載並見證公共空間與個人體驗在宗教世俗化趨勢中的融合與統一。

  辛兆坤教授以《點石齋畫報》主筆吳友如 (1840-1893) 在晚清石印報刊中的戲曲空間想像為中心,審視兩個空間在視覺想像中彼此滲透與侵蝕,並闡述吳友如涉及戲曲空間的畫報設計中「觀者為景」與「演者自觀」的獨特構想,進一步論述其中戲曲搬演與觀賞空間如何互相囊括、對峙甚至侵吞的緊張關係。

S 3.3
清代小說「抒情、抒欲」之幻滅與焦慮

主持人:林盈翔教授(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評論人:林盈翔教授
發表人:林子龍教授(Henry Lem, Defense Language Institute Foreign Language Center)
論 題:英雄時代之「忠」、「情」、「誓」:以《三國演義》為例
發表人:盧秀珠博士(Aude Lucas,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East Asian Civilizations Research Centre [法國東方文明研究中心])
論 題:豔遇及文才:表達欲望時語言的雙重性
發表人:郭雪梅教授(Loredana Cesarino, Department of China Studies,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論 題:樂鈞《耳食錄》當中的可怕欲望

  本場次聚焦於清代抒情文學所揭露的焦慮與盼望。受到明代文學「抒情」、「抒欲」風格影響,清代文學作品對「情」產生更為細緻的描述,以抒情的寫作方式呈現對感情及欲望的明顯焦慮。

  林子龍教授探討《三國演義》中,「忠」與「情」的衝突如何影響「結義」,並梳理「誓」與忠、情脈絡間的關聯及複雜性。同時討論《毛批三國》對儒家倫理道德及「情」之詮釋,聚焦毛宗崗 (1632-1709) 對劉、關、張三人言行的閱讀,以及其中顯露出對忠與情之焦慮。再者,《三國演義》經毛氏修改後,成為更複雜、精緻的「文人小說」。

  盧秀珠博士以清代文人沈起鳳 (1741-1802) 代表作《諧鐸‧十姨廟》為例,對文本的欲望表達進行精神分析。沈氏透過書寫書生與「十姨」的豔遇情節,隱喻人物真實存在卻無法達成的欲望,故事的詩句均富涵暗示意義,整體傳達出一種幻滅理想,亦是沈氏透過詩歌及語言對典型文人形象的追求。

  郭雪梅教授以清人樂鈞所著的志怪小說集《耳食錄》第一編中的故事為材料,探討其中所呈現複雜的男性欲望。郭教授指出主角時常因耽溺欲望或違背傳統性別角色而產生「恐」、「懼」之情,實反映出樂鈞自身對欲望威脅社會秩序的恐懼與焦慮。欲望亦可被解讀為清中葉文人,在政治上的疏離及意識型態的邊緣所產生的焦慮隱喻。

S 3.4
學術與世變:明中葉以後的政治環境與學術流變

主持人:李焯然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研究副修課程主任)
評論人:朱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李焯然教授
發表人:耿勇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
論 題:從《綱目》到《綱鑑》:明代後期科舉策問的「去義理化」與《綱鑑》類史讀物的流行
發表人:賀晏然教授(中國東南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重修儒脈:五經博士與晚明先賢奉祀制度的發展
發表人:李焯然教授
論 題:聖人之學:從《聖學格物通》看明後期的内聖外王之學

  耿勇教授指出,洪武至弘治年間,程朱理學在科舉的策問佔據強勢的主導地位。然而正德、嘉靖以降,隨著王學興起以及相關人物的介入,考生應試方向從綱目類到綱鑒類讀物,開始重視史實的理解與掌握。科考出題呈現「去義理化」的趨勢,民間出版商轉向編輯和刊行義理氣味較為淡薄的《綱鑑》類歷史讀物,成為士子準備科考的參考書,影響明代後期知識階層的知識結構和歷史認知。

  賀晏然教授透過晚明幾個先賢家族求取五經博士的個案,說明奉祀制度由朝廷主導轉向家族主導的過程。明中葉後,奉祀祠受中央重視而逐漸制度化。在此過程中,關於聖門後裔是否應授、設置、承繼等問題,於朝廷展開激烈討論,最終形成以孔府、先賢家族和地方學政等合力主導的授職方式。

  李焯然教授討論湛若水 (1466-1560) 的《聖學格物通》,探討明代「內聖外王」之學的發展。湛若水為嶺南心學代表人物,《聖學格物通》編纂目的在於「明聖學」,並認為「聖人之學」在於「格物」,並認為「內聖」、「外王」兩者相通而密不可分,對內聖外王之學提出獨特見解。李教授認為,透過探討《聖學格物通》,得以思考明後期內聖外王之學的發展及其與心學的關係,以及調和朱、陸兩派的作用。

S 3.5
帝國中心秩序與邊緣族群的多元歧異

主持人:馬騰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Aaron Molnar(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論 題:Tartar Official or Barbarian Caitiff: The Ming Great State and Bureaucratic Nomenclature of Submission for Ming Mongols during the Hongwu and Yongle Eras
發表人:艾敏慧教授(Jacqueline Armijo,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NYU-Shanghai)
論 題:Networks of Resilience, Networks of Survival: Strategies Developed by Chinese Muslim Communities from the Ming through the Qing Periods
發表人:Minju Kwon 教授(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Chapman University)
    Inho Choi(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論 題:Qing as the Multinatural Empire-s: Encounter of Chosŏn Envoys and Tibetan Lamas
發表人:孔令偉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 題:蘇寧阿《萬里回疆圖》與十八世紀後期清朝的新疆地理認知
發表人:陳牧謙(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Revisiting Li kitabi (c. 1880): The Global Production of Legal Knowledge in Late Qing Xinjiang

  Aaron Molnar 以《明史》、《明實錄》等材料,探討洪武、永樂年間明朝對臣服蒙古人的命名方式,並指出明朝定鼎中原以後,蒙古族群的影響並未完全自中國消失。明朝藉由「達官」與「蠻夷」等命名的靈活運用,從而形成界定臣服與否的標誌,並將蒙古族群收歸己用。

  艾敏慧教授以明代穆斯林社區的發展為例,探討中國穆斯林社群的生存策略,並指出中國穆斯林學者透過「漢克塔布」(Han Kitab) 與「經堂教育」,令穆斯林得以更容易閱讀伊斯蘭文本。同時以清真寺作為慈善機構、旅店客棧,進而促進社區網絡的聯繫。

  Minju Kwon 教授與 Inho Choi 先生聚焦於 1780 年朝鮮使節與六世班禪喇嘛 (1738-1780) 的相遇,藉由朝鮮使節朴趾源 (1737-1805) 的《熱河日記》,探討清帝國的多元秩序。文中指陳儘管清朝致力於建立多元而向中心統一的政治秩序,但秩序的外圍參與者卻抱持相異的認知,而形成一種內部分化且異質的東亞秩序型態。

  孔令偉教授以乾隆三十八年《萬里回疆圖》為基礎,結合清代滿文、漢文與察合台文等多語種文獻,探討清代地圖繪製與西域地理知識的發展,並指出《萬里回疆圖》的繪製,反映十八世紀後期清朝版圖的發展。《萬里回疆圖》地理資訊來源複雜,地圖中多元的知識傳統亦形塑了清朝官員的天下地理觀。

  陳牧謙結合中西多種語言史料,探討 1880 年清朝在新疆翻譯、刊行的漢察合璧《附律易解》,並指出新疆是中國與伊斯蘭世界聯繫的節點。突厥語書寫者對於清代行政有著不俗的認知,進而探討當「全球化」早已成為新疆日常時,地方史料能否毫無疑問代表「在地」,而非「帝國」或「全球」的視野。

S 3.8
世紀末的華麗:清季的經史學

主持人:林志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林志宏教授
發表人:佐藤仁史教授(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
論 題:被歌頌的地方記憶:從水域社會史解讀《南匯縣竹枝詞》
發表人:區志堅教授(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明遺民在民初的遭遇:以《船山學報》為例
發表人:李帆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論 題:王朝國家與民族國家:雙重認同的歷史書寫——以清季歷史教科書對清代歷史的敘述為例

  本場次主題承續王德威教授 Fin-de-Siècle Splendo(世紀末的華麗)論證清季文學創作千樣萬態的觀點,而將視角推移至經學與歷史學,關注二者在清季文人筆下同樣多元、繽紛的樣貌。

  佐藤仁史教授考察江南地方士人倪繩中 (1845-1919) 的《南匯縣竹枝詞》,觀察詩詞呈現的地方歷史與記憶,並分析地方社會的集體意識如何體現在竹枝詞類型的詩歌材料。《南匯縣竹枝詞》展現清末民初至新文化運動興起後,地方社會的鄉土意識曾經抗拒新時代的潮流,然而當地的科舉士人地位卻逐漸被邊緣與非主流化。

  區志堅教授探討清末民初復行的「明遺民」概念。明遺民代表人物王夫之 (1619-1692) 的著作在晚清不斷重刊,且民初時船山的政治、道德思想頻受湖南知識份子提倡,船山學社因而成立,並於 1915 年創辦《船山學報》。《學報》除了作為湖南知識份子發表對時局及船山思想看法的平台,並用以發揚湘學之外,亦有重新闡釋、運用船山思想,欲藉其解救道德淪喪、政治鬥爭不斷的民初社會。

  李帆教授討論清末歷史教科書對清王朝歷史的書寫,説明當時編者編寫的內容及歷史教育的目標。當時流通較廣的教科書多著重於康、雍、乾三朝的文治武功,除了彰顯皇帝功業,更凸顯清朝承襲歷代正統的統治正當性,強化學習者對清代作為多民族統一國家的認同意識。教科書編撰者在清末民族國家認同意識強烈的語境下,又必須在教科書中落實傳統中國「大一統」的理念,對編者而言是兩難的考驗。

S 3.10
女足之痛、性密病體、強武國魂:流動於性別與身體之間

主持人:李貞德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丁威仁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
論 題:儒醫的性學——明代醫家萬全房中思想研究
發表人:季雯婷教授(昆山杜克大學語言文化中心)
論 題:足與痛——彈詞小說《再生緣》中的女性身體與痛感建構
發表人:蔡祝青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傅蘭雅「時新小說」徵文活動的文類思考與纏足論述
發表人:劉繼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
論 題:武術的國家身體:以武術塑造國民與國魂,從近代尚武之風說起

  丁威仁教授討論晚明儒醫萬全 (1495-1585) 的醫學論著,透過本源論、功能目的論、方法論與藥方的系統性等角度,探討「儒醫」面對欲望和倫理道德的矛盾時如何進行調和。萬全以婦科、兒科聞名,與同時期的李時珍 (1518-1593) 齊名,撰寫書籍甚多,後人輯為《萬密齋醫學全書》,是研究明代中醫學的重要書籍。關於房中術的論述,萬氏梳理傳統中醫與氣化論的思想脈絡,闡述房中思想的根源;另一方面,在民間三教合一的影響下而大量援引儒家、易學、禮學以及朱子學思想,將道德理性置於房內感性論域,對偏於宗教神秘脈絡的部分進行修正,並揚棄不符醫理的看法。

  季雯婷教授討論清代彈詞小說《再生緣》對於女性身體與疼痛的再現。小說講述主人公孟麗君女扮男裝、斬獲功名,並拒絕回復女裝的故事。《再生緣》關注女性纏足實踐帶來的肉體之痛,並以此揭示主角的身分認知危機以及精神之痛。《再生緣》致力於將纏足經驗與女性身體及心理最隱密的部份作連結,纏足之痛昭示女性在多重社會角色與身分認同之間的掙扎。肉體與精神的痛感,共同為前現代中國女性提供一副框架,使她們能夠憑此經驗外界,認知自我,並解讀自身存在的可能性與局限性。

  蔡祝青教授探討晚清傳教士傅蘭雅 (John Fryer, 1839-1928) 如何從報紙徵文,來理解中國民間習俗並宣揚放足理念。傅氏於 1895 年透過《申報》、《萬國公報》以鴉片、時文、纏足為題,發起小說徵文活動,時間與天足會徵文時間相近。蔡教授指出能透過獲獎小說的「纏足」篇章中,檢視晚清時人如何理解傳教士倡議的天賦雙足概念,以及天足會所謂「移除一種時尚」的觀點中,重新審視「纏足」的意義,並透過小說敘事提出革除弊病之方。

  劉繼堯教授梳理近代中國尚武思潮背後的思想脈絡。近代中國由於國力疲敝及外部侵略,使得民眾的身體受到關注,並且被認為與國家強盛與否有所關連。武術作為建構近代國家觀念與民族意識的方式之一,亦承載國魂與塑造國民的論述。與此同時,尚武之風與近代體育發展匯流,使得武術備受時人關注,武者的形象亦得到重塑,從赳赳武夫蛻變為尚武愛國、具有民族意識的楷模。通過對清末武術家論述的考察,除了發掘一種隱沒的聲音,亦能探索武術家如何賦予武術新意義,激發武術在新時代的功能,同時塑造近代中國武術的多元圖像。

S 3.11
陵衛、軍機、慈善、里甲:帝國宏規在中央與地方

主持人: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尹敏志(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生)
論 題:明洪武元年浙江里甲考論
發表人:金蕙涵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講師)
論 題:明代陵衛制度研究
發表人:沈蕾教授(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檔案系)
論 題:基於檔冊角度的清代軍機處文件管理方式考察
發表人:王一樵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扶救災黎,教養終身——晚清余治的慈善思想與其「報應勸善劇」相關詩文創作

  尹敏志透過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宋刊明印本《漢書》中的洪武元年戶籍冊殘件,指出早在洪武元年,浙江地區即已成立里甲組織。洪武年間,江南至少有浙江里甲、直隸里甲、全國里甲三種里甲組織,並依戶登記人丁、徵收稅糧。明初,隨著對元戰爭的進展,里甲制始自浙江、直隸試行,進而推廣至全國各地。

  金蕙涵教授以禮制的視角,藉由明代陵衛制度的變遷,探討陵衛在明代皇室喪葬禮制中的意義。歷代帝陵雖然皆設守衛,唯明代陵衛一度是直屬皇帝的親軍。學界對於陵衛的研究以往集中於軍事功能,金教授指出明初設陵衛,有其軍事安排的考量,但自長陵衛設置以降,即便軍事功能下降,陵衛卻儼已成為皇室喪葬禮制的一環。明代陵衛的設置,或可為明代帝陵於軍事、禮制位階上的提升,提供一個可供思考的面向。

  沈蕾教授透過各種史料分析,指出清代軍機處的「檔冊」,為按照傳統會計活動記帳方式形成的「帳冊」。中國自宋代起,即已用「賬」的形式管理重要文書。清代軍機處則利用三帳體系,實現收發文書、辦理、匯抄存檔的管理,並在乾隆朝開始強化其記事的功能。是以清代檔冊兼具存史、輔政的功能,是清代中央機構與八旗軍事衙門普遍採用的文書管理方式。

  王一樵教授聚焦於晚清慈善家余治 (1809-1874) 的各類創作,並分析其作品反映的慈善思想。余治的慈善思想頗受其師李兆洛 (1769-1840) 的影響。但相較李兆洛鳥瞰、針砭時局的作風,余治更傾向於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實、規約的形式改善社會。《江南鐵淚圖》更是圖文並茂地寫出晚清時人的感嘆,並藉「報應勸善劇」,以宣傳勸善的道理。透過余氏,不僅可觀其淑世的行動與理想,亦可見其故事如何提供時人一個安放心靈的地方。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