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視訊會議室 5」場次會議報導
|
|
S 5.2
Seeing, Hearing, and Tasting Words: The Sensory World of Late Imperial Chinese Novels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胡曉真教授
發表人:余文章教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論 題:Beefy Outlaws: Cattle Slaughter and Beef Consumption in Water Margin
發表人:劉瓊云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閱讀聲音:《型世言》的文本構設作為社會話語空間
發表人:許暉林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論 題:Politicized Sound: Reading a Musical Scene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發表人:吳逸仙教授(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s,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論 題:Garden of Displacement: The Artist Yang Lingfu 楊令茀 (1887-1978) and her Daguan yuan 大觀園 Model
余文章教授探討《水滸傳》文本關於牛隻的宰殺與食用,指出食用牛肉的場景在書中反覆出現;相較之下,小說時代背景的宋代,最常食用的羊肉卻鮮少提及。由於宰殺牛隻在宋代被嚴格管制,一部分是作者為了突顯角色「法外之徒」的性格而刻意為之,另一部分則是對明代現實的投射,可以從中理解明代如何看待宰殺、食用牛肉。透過對傳統中國章回小說的文本分析,得以開拓飲食文化方面的課題。
劉瓊云教授以小說《型世言》為例,透過書籍史視角從「製作」與「閱讀」聲音的雙層向度出發,說明小說文本不僅是被閱讀的對象,同時也是展演眾聲(眾生)的空間。《型世言》作者陸雲龍、陸人龍兄弟除了配置豐富的插圖,更在每回正文周邊編排眉批、回前回末評,還賦予每回評議者不同的身分。這些豐富的副文本 (paratext) 設計,製造出一種「多音」效果,使小說文本不僅是被閱讀的對象,同時也是展演眾聲(眾生)的空間。
許暉林教授討論《老殘遊記》中音樂的政治性。對於讀者而言,小說第九回至十一回神秘且令人費解,不僅有難解的詩謎和術數預言,更提及《海水天風之曲》。這首曲子合奏方式講究不同樂器差異音調間的配合,是一首合於儒家道德中「和而不同」境界的「合成之曲」。許教授從《海水天風之曲》作為音樂本身的觀點切入,說明該曲對於我們理解小說敘述的意義。從第十回音樂演奏的場景,說明音樂如何作為媒介,讓劉鶚 (1857-1909) 得以連結自身對於太谷學派的認同以及政治參與的想像。
吳逸仙教授討論晚清女藝術家楊令茀如何理解傳統小說文本,進而打造《紅樓夢》的大觀園模型。楊令茀活躍於晚清民初,不僅是一名傑出的畫家,對於文學詩詞亦有一定造詣。楊氏的大觀園模型並非是親自閱讀《紅樓夢》,而是通過他人口述。由於時局動盪而耗時十年製作,完成後模型被送至上海以及加拿大展示,最終成為美國一間美術館的館藏。楊令茀的事例得以探討《紅樓夢》如何透過藝術品等非傳統文本形式呈現,而在跨國語境中為世人所理解。
S 5.3
儒學的東亞傳衍與概念流轉
主持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林月惠教授、游騰達教授、鄭宗模教授
發表人:游騰達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
論 題:論中韓儒者〈人心道心圖〉之圖式結構與義理探析
發表人:鄭宗模教授(安東國立大學東洋哲學系)
論 題:甘泉與退溪的天理觀比較研究
發表人:金玟(韓國學中央研究院太學士課程生)
論 題:韓儒丁若鏞的宗教關懷——以與明末清初地方儒者謝文洊之比較為中心
發表人:陳繪宇博士(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論「理發」思想在朝鮮儒學的發端——以李退溪對程敏政《心經附注》的承繼為線索
本場次藉由中國、朝鮮儒者思想縱向、橫向的比較,以探討中、朝儒學思想於明清之際交錯的樣貌。
游騰達教授探討〈人心道心圖〉的圖式結構與義理。朝鮮〈人心道心圖〉的發端,源自對於王柏〈人心道心圖〉的困惑。因此,朝鮮儒者開始嘗試不同的構圖形式,以切合朱子對於「人心道心」的說法。朝鮮鉅儒李退溪、李栗谷即分別研製出「一體中坼」與「直出橫生」的構圖形式,從而形成朝鮮「圖像論理」的傳統。
鄭宗模教授藉由湛甘泉 (1466-1560) 與李退溪 (1501-1570) 進行橫向的比較,進而探討其「天理觀」的異同,並指出就天理觀而言,甘泉強調天理與本心的「交互主體性 (intersubjectivity)」;退溪則從天理能動性的視角,處理天理與本心的統一。就工夫論而言,二者皆以客觀天理與主觀心的合一為最終目標。
金玟以朝鮮儒者丁若鏞 (1762-1836) 與明末清初小儒謝文洊 (1615-1681) 的宗教、儒學觀點出發,並比較二者的異同。朝鮮儒者丁若鏞因否定「理」,遂長期被套以「反朱子學」、「近代化」的解釋框架。金玟女士指出二人雖然曾接觸天主教,卻對「理」的詮釋產生相異的軌跡。前者展示「合儒」的典型;後者則從「合儒」、「補儒」進而發展為「超儒」的階段。
陳繪宇博士聚焦李退溪對於《心經附註》的承繼,從而論證李氏「理發」思想的發端。李退溪受到《心經附註》的影響,對「敬」的重視並非僅止於工夫層面,而是認為「敬」的作用主宰著心的活動。因此「敬」與「理」雖不能直接同等看待,但二者卻有著頗為緊密的關係。
S 5.4
道統循繹、天使衍嬗:義理發微及其轉譯
主持人:林維杰教授
發表人:黃敏浩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論 題:劉宗周論陳白沙與孫慎行
發表人:林熙強教授(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論 題:明清之際基督宗教文獻中「天使」形象的流播賡衍
黃敏浩教授重新爬梳明末大儒劉宗周 (1578-1645) 的相關文本,以回應近年來學界對劉宗周思想的研究成果,諸如孫慎行 (1565-1636) 對劉宗周的影響,及劉宗周晚年對陳白沙 (1428-1500) 的評價是否有所轉變等論題。黃教授認為,劉宗周的某些觀念可能曾受孫慎行啟發,然而是否影響深遠仍有商榷空間。再者,劉宗周晚年亦有批評陳白沙之語,對陳白沙的正負面評價在其早年著作《皇明道統錄》中已經出現。因此,對陳白沙的評價並非在晚年才發生轉變。
林熙強教授探討明清之際耶穌會士的神學著作中對於「天神」本質的闡釋,再由明清時期的基督教譯著出發,討論相關譯著中「天神」至「天使」的詞彙衍繹,以及「天使」形象在中文語境的建構與轉變。這類以析論教義為主的聖書類著作與真教辨護類著作,闡釋了教義中天神的本質。而宗教文學類作品再以此為依據,使「天神/天使」以使者、守護者兩種形象,演化成清末民初故事中的各種角色。
S 5.6
明清類書的流傳和東亞知識的重構
主持人:毛文芳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林桂如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博古存什:會稽商濬《稗海》之出版與東傳
發表人:鄭雨峰教授(高麗大學校國文學科)
論 題:從《萬寶全書》的受容看知識的大眾化與通俗化
發表人:朴英敏教授(高麗大學校民族文化硏究院)
論 題:朝鮮後期女性的明清類書受容與《清閨博物志》的著述
發表人:楊沅錫教授(高麗大學校漢文學科)
論 題:十九世紀朝鮮類書《五洲衍文長箋散稿》與漢字學知識的流傳
林桂如教授闡述晚明筆記類書《稗海》東傳之情況,主要以書商商濬刻書、鈕氏藏書及其交友關係,及《稗海》的內容架構進行分析。《稗海》不僅傳至日本,所收筆記亦以單行本形式於三都(京都、大坂、江戶)書肆刊印,得以從中探索於日本刊行情況,以及觀察《稗海》對日本唐土故事集之影響。東亞傳播方面,目前僅處理版本部分,至於在日本是如何被吸收、統合、創作等諸多問題,則有待進一步搜羅分析。
鄭雨峰教授主要探討明清日用生活百科全書《萬寶全書》於韓國的流傳情形。《萬寶全書》是風行於明清時期的日用生活百科全書,約成書於晚明時期,由追求實用知識的學者和出版業者所編寫。不僅限於中國,在朝鮮和日本也廣泛流通,朝鮮時期的譯本為《萬寶全書諺解》,透過考察版本的不同,可從中得知流通情形,以及理解大眾對它的解讀。《萬寶全書》作為生活百科全書保有一定的影響力,且持續到近代,或能進一步探討《萬寶全書》在近代轉換期的接受相貌。
朴英敏教授討論朝鮮時代女性著作《清閨博物志》,憑虛閣李氏 (1759-1824) 作為現存朝鮮類書中的唯一女性作者,文本顯示朝鮮的女性知識擴大至對形上學、虛構的領域等廣博知識的追求。儘管與同時代男性重視實用、具體的知識方向發展不同,但從朝鮮後期的知識範疇皆向外擴張來看,發展軌跡可謂一致。憑虛閣李氏在收集資料、進行分類和體系化的過程中,欲盡力指出資料的原出處,說明她在考證學上的治學態度。而她所建構的知識,背後存在著對中國類書的接受與學習,或能從中開展與明清類書的關聯性、朝鮮時代女性知識範疇的擴大等延伸課題。
楊沅錫教授討論十九世紀朝鮮學者李圭景所著類書《五洲衍文長箋散稿》。此書篇幅龐大,收錄天文、地理、人事、經史等類別,更有豐富的考證與辯證內容,大量介紹中國對各方面學問的成果與知識,其背後反映的是十九世紀東亞各國透過密切的學術交流和活躍的書籍流通,對彼此需要的知識進行吸收並實現回流。透過探討《五洲衍文長箋散稿》中與漢字學相關的內容,以及書中提及、引用的各種書籍,得以考察十九世紀漢字學知識的東傳情形與意義,以及中朝之間漢字學知識所具有的異質性、同質性及影響關係。
S 5.7
明清道教文學中的宗教修行與實踐
主持人:李豐楙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評論人:李豐楙教授
發表人:Noga Ganany 教授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論 題:鄧志謨聖傳三部曲中的文學、宗教及晚明出版文化
發表人:王萌筱教授(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
論 題:文道之間:晚明文人屠隆的宗教修行與文學轉型
發表人:賴思妤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傳經與教戰:《水滸傳》中九天玄女的武神意象及其道教遁甲傳統
發表人:趙佳靜博士(Andrea Kreuzpointner,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Institute for Sinology,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德國慕尼黑大學漢學系])
論 題:The goddess Wusheng laomu as an epithet of Xiwangmu? A re-evaluation
Noga Granny 教授研究晚明文人鄧志謨的三部作品,考察晚明小說敘事中文學與宗教之間的相互作用。三部小說敘述了三位備受崇拜的神聖人物,分別為《鐵樹記》的許遜、《咒棗記》的薩守堅、《飛劍記》的呂洞賓。這三部敘事皆具顯著的聖傳特質,故事情節遵循一循環軌跡,主要基於「謫仙」的比擬──始於從聖域貶謫下凡,終於主人公登升天界。此一模式並非鄧志謨的三部曲所獨有,晚明時期運用此種模式的修行小說已頗為風行,而此類敘事模式提供的架構,使鄧志謨得以理解許遜、薩守堅與呂洞賓傳說的多重面向,並傳播自身對三人在信仰崇拜上的詮釋。
王萌筱教授討論晚明文人屠隆的「文道關係」,進而探析明清時期的三教思想。晚明三教思想盛行,熱衷修行的文人常以標榜戒絕文辭為尚,屠隆便是代表人物。前人研究多視屠隆為晚明文學由復古向性靈過渡的代表,較少留意掙扎於文道之間的矛盾心態,以及對文風新變的影響。屠隆自中年以來,有意從雕蟲之作向論道之文轉變,撰述以參合三教為本的著作。他反覆自省的寫作狀態,本身也構成了修行生涯的重要部分,而屠隆對文學轉型的自覺推進及深刻反思,體現了宗教修行與文學創作相輔相成的張力。
賴思妤博士探討九天玄女在明清小說的形象,九天玄女在明清傳統小說中常以女武神、女師形象為主角指引修道之路。若欲追溯此形象,應當注意道教遁甲術數傳統,如《水滸傳》的宋江經由玄女的啟示及穿插神妙,扭轉乾坤,功成後亦建廟還願。此類主題及敘事場景,皆與《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靈寶六丁祕法》等道經中,有關請神、授度儀、陪祀、飲食祭品等祭儀敘述高度雷同。玄女信仰與遁甲術在明清小說中作為指標性的文學詮釋,與九天玄女自宋代以來地位提昇的背景有關,九天玄女在明代更成為國家認可的守護神。因此,透過探討明清時期祭儀操演與經典敘述轉入文學敘事結構的情況,得以探索此時期宗教實踐在文學作品上呈現的不同樣貌及特殊意義。
趙佳靜博士嘗試梳理無生老母、西王母的歷史脈絡。自先秦以來,西王母便有著眾多的名號,戲曲中常被稱為「金母娘娘」,文學作品則稱作「王母娘娘」。明清時期出現的「無生老母」則帶有佛教元素以及女媧的創造能力,與傳統的西王母形象不符,據推測可能源自於明清秘密宗教團體。西王母的標誌是桃,無生老母的標誌象徵是如意,西王母一般被描繪成一個賜與長壽的美麗女人,而無生老母的形象則是一個惦記子女的老婦人,較偏向佛教思想,兩位女神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晰。明朝密教寶卷中突然出現的無生老母,極可能是三教思想盛行的背景下,由民間教派「發明」的一個新女神。
S 5.8
永恆音韻的再現之道:聲音的本質、考證、詠歎與傳承
主持人:楊玉成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蕭麗玲教授(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論 題:Ontology of Qin Music as Reflected in Five Ming Paintings
發表人:李美燕教授(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論 題:莊臻鳳〈琴聲十六法〉與徐谼〈谿山琴況〉之比較研究
發表人:李蕾教授(Leigh K. Jenco,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cience)
論 題:Chen Di's "Investigation of the Ancient Pronunciations of the Mao Odes"(1606)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Yangming Learning
發表人:余佳韻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上附風騷」與「用廣新聲」——清初自度曲現象的文化考察
發表人:林玟君博士(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國際交流基金招聘學者)
論 題:「詩」的「古跡」——「黃鶴樓」文史意象之形塑與在東亞的流布
蕭麗玲教授以「聲的永恆性」為題,指出圖畫在中國文化中經常作為創造聲音永恆性的媒介。蕭教授藉由兩種不同類型的明代古琴圖畫,分別是張路 (1464-1538)〈聽琴圖〉及唐寅 (1470-1524)〈琴士圖〉,呈現音樂家彈奏古琴的樣貌;而陳洪綬 (1598-1652) 的兩幅圖畫中,琴仍在琴囊裡。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對琴樂之聲存在本質的不同反思。
李美燕教授首先釐清〈琴聲十六法〉的作者究屬元末明初的冷謙,抑或是清初莊臻鳳 (1624-1667) 的疑義。再將明末清初徐谼的〈谿山琴況〉與〈琴聲十六法〉進行比較,探討二者在古琴演奏美學與風格意境之異同,最後在古琴美學上的傳承與流變,指出清代文人琴家莊臻鳳受到徐谼的影響。
李蕾教授探討明代陳第 (154-1617) 的《毛詩古音考》與陽明學之間的關係。李教授指出,陳第與泰州學派的焦竑 (1540-1620) 均認為,文本應是由特定的歷史語音及敘事特徵所呈現的真實情感體驗。透過對陳第思想進行分梳,說明陳第的語言學研究可能受到陽明心學影響。
余佳韻教授以清代詞學的「尊體説」解析清初自度曲現象的形成及內涵。首先在聲學角度下,余教授認為自度曲更重要的是音律本身隱含的政教作用。再者,自度曲的創作與交遊結社結合,促進了詞曲創作普及與文人之間的共識,達到「用廣新聲」的作用。
林玟君博士蒐集明清時期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各地與黃鶴樓有關的詩歌作品,解析黃鶴樓詩歌在不同地區的創作方式、內容理解及意象運用,並使用數位人文工具 KH Coder 分析東亞黃鶴樓詩歌的興詠主題,以數位化圖表呈現各種意象的發展過程,釐清意象流變間的詞彙延伸問題。
S 5.9
淑世載道、果應評俗:文學書寫的廣面詮釋
主持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鍾志偉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末布衣學者蔣之翹及其《唐柳河東集》的文學批評
發表人:陳康濤(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科舉、商業與詩學:從晚明詩歌世俗化現象重探竟陵派的早期傳播史
發表人:許麗芳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經典的對話與文本的融通:以金批《水滸傳》的天倫想像與解釋為中心
發表人:羅秀美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文學與科學的交織——清代女詩人王貞儀《德風亭集》的跨文類書寫
鍾志偉教授以明末學者蔣之翹 (1596-1659) 輯注之《唐柳河東集》為分析對象,首先探討蔣之翹的生平與文學思想,再考察蔣氏對柳宗元詩文的批評實踐。通過對柳宗元的詩、文批評,建構蔣之翹文學批評的基本架構,而分析《唐柳河東集》的箋注與評點,亦有助於理解柳宗元作品在明末被重新校注的意義。
陳康濤從傳播史的角度,重探晚明竟陵派產生廣大影響的原因。陳先生認為竟陵派的傳播可能經由科舉、商業與詩學三個場域之間的互動所促成,竟陵派的代表人物鍾惺 (1574-1624)、譚元春 (1586-1637) 所編選的《詩歸》,是晚明商業出版中十分風行的應舉書籍,是以在晚明詩歌世俗化的背景下,《詩歸》成為下層士人重要的詩學資源,由此造就了竟陵派詩學對下層士人的廣泛滲透。
許麗芳教授透過金聖歎 (1608-1661)《水滸傳》評點中對史進、宋江等人的孝悌言行之批評,分析金聖歎筆下特定的天倫想像與解釋方式。許教授強調評點者如何結合敘事自覺與抒情內涵以主張特定價值,並分析其如何運用文史文本進行對話,凸顯評點的批判角度與價值意識,成為主體性突出的另一種創作。
羅秀美教授以清代才女王貞儀 (1768-1797) 的《德風亭初集》為主要文本,討論王貞儀兼及文學與科學的跨文類書寫。王貞儀豐富的行旅閱歷開闊其書寫視野,亦奠定跨文類寫作之信心。除了詩文創作外,另撰有天文、地學、算學與醫學等主題的科學論述,展現出明清才女的多元才華。然而,跨文類書寫也造成王貞儀在自我認同與讀者反應之間的矛盾與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