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江南文化」活動報導

 
時間: 2014 年 7 月 30 日(三)至 8 月 10 日(日)
地點: 蘇州、揚州
上課及討論地點:蘇州第十中學(蘇州織造署舊址)報告廳、揚州大學文學院教室
撰寫人: 何幸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本屆研習營學員)
 
第四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江南文化」活動報導
 

  「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自 2011 年開辦以來,如今已邁入第四屆。本屆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系及歷史學系、蘇州大學文學院和揚州大學文學院合辦,以兩岸四地文史相關科系的博士生與年輕學者為招募對象。在課程與討論的設計走向上,深受華南學派影響,採用田野與文獻結合之地方研究取徑,重視探討地方因素與時代背景對在地社會與文化的形塑。其基本宗旨,一是培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士生及年輕學者,前往中國大陸進行田野調查的興趣與習慣,透過田野考察與地方視角,進一步理解地方文獻的內容及其意義;二是藉由營期密集的課程,促進兩岸相關科系的博士生及年輕學者之間的認識與交流。

  過去該營隊已先後和四川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合作,籌辦以「巴蜀文化」、「徽州文化」、「山西文化」為主題的研習活動,而本屆營隊則將關注地域移至江南,以蘇州、揚州兩地為核心,並擴大招生,最後錄取五十一位來自臺灣、中國大陸、港澳、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地,大學或留學歐美的文史相關科系博士生與年輕大學教師。此次營隊既強調文獻閱讀與田野考察並重,亦試圖透過結合不同學術視野與學科訓練,以更廣闊、全面的角度解釋江南的社會與文化,故在師資、課程規劃以及錄取學員的學術背景各方面,都涵蓋了歷史、文學、戲曲、建築、藝術等不同面向。十二天的營期,扣除來回的兩日,共有六天的講座課程和四天的田野考察交錯進行:講座於上午、下午各辦一場,晚間則安排了小組及綜合討論;田野考察則是全天性的活動,一天下來通常會跑三至四個地點。此外,營隊編有蘇、揚兩地相關文獻的讀本,作為上課、考察時的參照,以及分組或綜合討論時的依據。讀本中所錄材料,以地理條件、空間資訊和社會史相關者為多,這也反映了此營隊對上述層面的重視。

  七月三十一日,是課程進行的第一天,由王德威教授的講座「桃花扇底誦江南:明清文學與江南意識」揭開序幕。王德威教授現為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講座教授,長期研究晚清與近現代中國文學。本場演講以文學作品的角度出發,由地理位置、歷史現場、文化傳承、感覺結構等層面討論「江南」的意義,並以戲曲《桃花扇》作為貫串明清「江南」意象發展的線索。王教授首先梳理文獻中「江南」一詞的發展,指出其所指涉的地理範圍時有變動,接著討論文學中「江南」的「感覺結構」,是以當地風光及歷史興亡為主,而後者在《桃花扇》中即頗有呈現。這種感懷到了民初時期又再次興起,出現了幾部引用該劇意象或再行演繹的作品;至於夾在上述兩段時期中間的晚清,其小說作品則呈現出對明清時期「才子佳人」故事的反動,帶有濃厚的寫實主義氣息。

  下午的課程「蘇州園林的藏.回.遊:以留園的空間法則看意境形塑」,由龔書章教授主講。龔教授現為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本身也是一名建築師,其演講內容主要以留園的設計為例,探討江南園林建築法則的建立與實踐。龔教授梳理了明清時期的造園理論,歸納出蘇州園林在設計上的幾項原則:在極小環境中創造極大想像空間(藏、顯),有機、多元、計畫性的遊園動線(回),生活、實質感覺層面的重視(遊)。他認為清代園林建築其實在晚明的基礎上,做了非常多新的嘗試。龔教授結合造園與遊園者的角度,細緻地講述了留園中各種建築、景觀的設計理念與觀遊感覺,使學員在實際考察留園的過程中得以產生更深的體會與共鳴。

  當天下午還另外安排了一場題為「春盡江南」的座談,由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李孝悌教授與王德威教授主講,暨南大學中文系黃錦樹教授擔任與談人。李教授認為所謂的「江南」,其指涉地域不僅會隨著時代產生變化,在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也都有所不同;此外,包括秦淮河在內的一些「江南」地景意象,在後世不斷被複製,從而具有跨越時空的影響力。王教授則透過一系列近現代中國文學作品對於「江南」的書寫及其意象符碼的運用,指出有關「江南」的想像一直是變動不定的,到了晚清乃至當代仍持續變化。最後,黃教授總結二位老師的論點及關注面向,指出「江南」由傳統中國直至當代,歷經各種劫難,卻又不斷重生,而無論是地理指涉、文學意象的歧異,還是其背後牽扯、影射的時代問題,都彼此息息相關。

  八月一日為營期首次田野考察,上午先後考察了虎丘、留園和山塘街等處,下午則是參觀蘇州博物館、碑刻博物館和滄浪亭。蘇州博物館的展品,充分反映了明清時期江南文人生活的雅緻面向;與其相連的忠王府,也展覽了不少太平天國時期的文件與文物。碑刻博物館則收藏了大量於蘇州地區發掘的碑刻,其中包含許多農工商業及社會史的材料,有些碑刻甚至仍未整理出版。可惜當天參觀時間有限,學員多僅能以走馬看花的方式瀏覽,未及一一細讀。

  八月二日上午,由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胡曉真教授講授「明清彈詞與女性」,由女性的角度檢視明清彈詞的特色與相關創作的發展;演講後半段則舉出幾部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介紹其內容、作者與寫作形式。胡教授認為,彈詞作為結合講唱藝術的一種文學類型,除書場外,藝人亦可受邀至家戶之內演出,於是便成為女性接觸此類作品的重要管道之一。其與聲音文化結合的性質及由此產生的感染力,是女性選擇以彈詞進行創作的主要原因;而女性彈詞小說的特點,則包括創作的自覺、女性經驗的自傳性表述、生活細節的描寫、家國意識與歷史關懷的展現、對現有體制屈從與抗衡心態的反映、同一載體的多元表現等。

  下午的課程,由蘇州大學周秦教授主講「《牡丹亭》——從臨川筆下到崑曲場上」。周教授是崑曲研究專家,也是當代崑曲藝術的推動者。此次講座中,周教授介紹了《牡丹亭》的創作結構與劇情梗概,並論及該劇演出後的社會效應,以及改編為崑曲後產生的變動和引發的爭議。周教授在演講中,也與學員分享了他近十年來參與《青春版牡丹亭》籌備與巡迴演出的歷程。

  八月三日上午的課程,由南京大學歷史系范金民教授主講,講題為「賦稅甲天下——明清江南經濟的發達」。范教授長期從事江南地區的研究,江南地域文化為其近年關注的領域。此次演講主要談論明清江南賦稅的概況與重要性,以及明清江南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其對當地文化的影響。范教授指出,江南在明清兩代皆是朝廷的賦稅重地,為確保稅糧徵收順利,朝廷設有針對當地的人事規定,中央和地方之間在相關規定上時有博弈。此外,范教授提到明清江南經濟的發展,既得利於農業、手工業、加工業及商品流通的發達,亦具有城鄉互相支撐、推崇精品名牌和坐擁廣闊商品生產基地等特點,凡此皆催化了文化發展、世風轉變、士商合流等現象,進而使江南具備了文化中心的地位。

  下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邱澎生教授在其演講「明清蘇州經濟的制度變遷」當中,與學員分享他近年有關明清經濟史研究的一些思考。邱教授回顧了明清經濟史研究的現況,進而提出展望,列舉出隨著研究範式轉移而形成的幾種書寫架構。演講中,邱教授以明清時期的蘇州為例進行討論,不僅由全國性的長程貿易體系和「豪商」制度來檢視蘇州的商業發展,甚至將視角延伸至全球史的範圍,以此考量十八世紀後中國經濟的發展。此外,從經濟制度史的角度切入討論明清蘇州,認為現有認知中「經濟有變,法律未變」的雙元架構實有待評估,因為從十八世紀的商業訴訟中,即可看見中央與地方政府、商人、訟師等彼此互動而形成的法律多元現象。邱教授指出,透過檢視明清蘇州經濟的制度變遷,可以從經濟組織、法律、意識形態等層面,反思目前對明清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認知與評價,對於近代所謂的「落後」之說,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八月四日進行第二次考察活動。上午的行程是參觀桃花塢木刻年畫工藝展覽。此種年畫在明清時期主要反映城市生活,與文人文化關聯密切;至近代逐漸走入農村,轉而以農民生活為主題,從展覽中即可明顯看出此種變化。下午則前往太湖東山的陸巷古村考察,參觀重點在於園區內保留的地方家族廳堂和洞庭商人文化展覽。當日最後一項行程,是參觀紫金庵著名的泥塑彩繪羅漢。蘇州的課程至此暫時告一段落,營隊的活動區域以及學員討論與考察的主題,也隨即移往揚州。

  八月五日上午,在揚州大學的第一堂課由香港城市大學鄭培凱教授主講,講題為「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余懷與姜氏兄弟的園林天地」。鄭教授以園林作為明清江南城市生活與文人文化的面向之一,透過余懷 (1616-1696) 入清後的失國之嘆與姜埰 (1607-1673)、姜垓 (1614-1653) 兄弟的遺民活動,指出園林興衰與文人生命境遇、感懷息息相關,以及園林作為江南文人生活空間與集會場所,在反清活動進行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換言之,清初江南以園林等空間開展出的逸樂活動,其背後可能也涉及政治性的意涵與目的。鄭教授也指出,詩作是研究此類文人入清之後心態的極佳材料,其中反映出許多因時代壓力而必須隱晦的內容,頗值得深入探析。

  下午,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藝術史系徐澄琪教授主講的「畫說揚州八怪」,則由「揚州八怪」群體的建構、清代揚州畫壇與鹽商的關係、「揚州八怪」的繪畫風格與畫作主題等層面,搭配實際畫作的展示,為學員構築出一幅清初至盛清時期的揚州畫壇圖像。徐教授指出,「揚州八怪」這個群體,實出於後世的建構,其成員在各家論述中不僅說法不一,在其所處時代亦非畫壇主流。明清書畫市場的發達應可視為文人文化商品化的一個面向,商人成為以書畫創作維生之文人重要的贊助者,也從而引發文人畫家對身分地位及自主性喪失的焦慮。即使如此,文人畫家仍往往在其商業作品中,透過多重意象、文字遊戲的手法維持其能動性,而清代揚州一些盛行的繪畫主題及呈現傾向,除了繪畫傳統的脈絡外,亦與畫家本身的個人境遇密切相關。

  八月六日,上午考察瘦西湖、平山堂,下午則參觀漢陵苑、个園和東關街。瘦西湖的營建歷程與清帝南巡的關係相當密切,不過今日園區內許多相關景物皆是依據文獻修復、重建的現代產物。平山堂在清初曾為地方官員刻意經營,透過與宋代名宦歐陽修 (1007-1072) 及其文化意象緊密結合,成功地串聯起當地文人群體的文化認同,至盛清時期則因清帝南巡時之重視,成為鹽商積極營建的地點之一;而平山堂所位處的大明寺,作為唐代鑑真 (688-763) 弘戒之所,在近現代則因中日交流和佛教的發展而更加受到重視。个園亦是清代揚州鹽商營建的園林,作為鹽商家族的生活及遊賞空間,該處的建築與景觀也明顯反映出士商之間身分的轉換與意識形態的交融。

  八月七日上午,由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王振忠教授主講,題目為「明清兩淮鹽業與揚州城市文化」。王教授首先回顧中國歷代鹽政制度的發展,探討明清時期兩淮鹽業與揚州鹽商的興起及其歷史基礎;接著談到兩淮鹽商與揚州城市發展的關係,特別是清帝南巡期間,由鹽商主導的園林、城市建設及演劇活動都很興盛。作為清代兩淮鹽政的主掌者,揚州鹽商在清帝南巡期間擔負接駕、出資之責,從而與皇帝建立密切的關係。但隨著清代中期以降,國家許多重大支出皆須由鹽務負擔,鹽政改革也對兩淮鹽業產生衝擊,促使揚州鹽商逐漸沒落,連帶造成了園林與城市建設的衰微,當地各種產業亦深受其害。王教授也談到揚州鹽商崛起後產生的負面社會觀感,以及部分鹽商家族嘗試扭轉形象的努力。

  下午的課程,由中研院史語所王鴻泰教授講述「明清江南的士商關係與士人文化」。王教授綜論此一議題的多種面向:文人文化部分,共分為文人身分、俠遊心態、生活經營、男女情感四個層面;士商關係部分,則談及商人對文人活動的參與、贊助與籌辦,商人與文人之間的身分轉換,以及玩賞文化的興起、商品化和「雅俗之辨」的提出等問題。王教授認為,明清江南文人文化是以江南地區為中心,以城市生活和士商之間的互動為動因所形成的文化,其中涉及文人群體成員的生命歷程、自我表現、社會價值與意識形態,以社會場域作為舞臺,透過生活形式的樣態展現,進而造成文化上的流行。

  八月八日,上午的行程是參觀揚州雙博館,接著便返回蘇州;下午則安排了網師園的考察。揚州雙博館係由揚州博物館和雕版印刷博物館組成,前者展示揚州地區從史前時代直至近代的發展概況;後者則以揚州為中心,展示中國雕版印刷工藝的技術、成就及現存作品。網師園相較於之前所參觀的兩座園林,規模明顯較小,卻仍做出了層次分明的空間布局,呈現出迥異於前二者的風貌。

  八月九日是研習活動的最後一天。上午參觀位於平江路的崑曲博物館,並欣賞評彈崑曲的專場演出;結束後為自由活動時間,讓學員自由參觀平江路。下午則為總結整個營期的綜合討論時間,由每位學員輪流發表研習心得。

  整體而言,此次研習營主要聚焦於蘇州、揚州兩地城市生活與文人文化,這是目前現有研究成果最為豐碩的一面,確實能夠帶給學員許多收穫;而涉及賦稅、法律、鹽政等課題的講座,以及讀本中有關鹽政的史料,亦多少補充了江南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制度因素。此外,課程設計上涵蓋歷史、文學、經濟、法律、建築、藝術等多種面向,加上讓來自不同學術領域學員彼此討論,亦有助於學員更加了解其他領域知識與研究成果。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