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明清風華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時間: 2015 年 12 月 4、5 日(四、五)上午 9:00 至下午 5: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二館 224 大講堂
撰寫人: 呂佩珊(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再現明清風華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 2015 年適逢中大百年校慶,特以「再現明清風華」為主題,於 12 月 4、5 日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東亞各地學者共襄盛舉。會議內容豐富多元,涵蓋了文學、歷史、藝術各個領域;此次特別納入的跨文化交流、滿族文化研究,更是擴大了明清研究的視野。會議第二日主題演講邀請淡江大學中文所榮譽教授王邦雄先生主講,題目為「從明清到現代的老莊解讀」。兩日會議共 8 個場次,23 篇論文。茲記錄各篇摘要如下:

12 月 4 日 第一場

主持人:陸寶千教授(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汪榮祖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
論 題:高瞻遠矚者的寂寞:郭嵩燾與晚清政局
評論人:陸寶千教授(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盧秀華教授(嘉南藥理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教授)
論 題:遺民僧與遺民的相遇——熊開元與徐枋之交誼考
評論人:徐一智(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汪榮祖教授研究晚清駐外使節郭嵩燾 (1818 -1891) 的駐外經驗與其對西方思潮的遠見,認為其思想應可讓當時清朝有一番改變;然郭嵩燾的高瞻遠矚卻與當時的保守派相左,使其不僅不能獲得支持,甚至遭到辱罵與批評。汪教授以為,郭嵩燾個人的生命挫折可被視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的挫折。陸寶千教授認為此篇如能補述郭嵩燾人生轉折的關鍵期,討論郭嵩燾之所以能夠平心面對西方文化的天朝觀念為何,應能更加細密的呈現郭嵩燾的生命歷程在此時代的特殊性。

  盧秀華教授考察江南明遺民徐枋 (1622-1694) 與遺民僧熊開元 (1599-1676),從康熙四年 (1665) 至康熙八年 (1669) 兩人的交誼,試圖繪寫出在明清易代之際,明遺民與遺民僧這兩類遺民之間交往的歷史圖像。

12 月 4 日 第二場

主持人:顧盼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發表人:何曉芳教授(遼寧省民族宗教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
論 題:民族交往與交融:從清代歷史變革看今日滿族來源
評論人:蔡偉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培育學員)
發表人:呂萍教授(長春師範大學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論 題:清代東北第一水師:吉林水師營
評論人:張華克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發表人:朱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
論 題:災荒中的風雅:海寧州勸賑唱和詩的社會文化情境及其意涵
評論人:顧盼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何曉芳教授認為滿族並不只是人類學概念,而是個變動的歷史概念,此詞彙應來自於人民的共通意識。本篇論文從民族學概念出發,結合清代歷史變革,以理解今日「滿族」所涵蓋的意義。

  呂萍教授討論吉林水師營在清初時期對於清朝防禦東北地區的重要性,吉林水師營的建制為八旗建立水師的開端,官兵來源由八旗披甲到選拔流人,水師戰力大增。然如此重要的水師營卻沒有在清代中後期持續盛行,反而少有人提及,此為需要深入討論地方。

  朱滸教授以社會文化史的角度仔細梳理嘉慶年間成書的《海寧州勸賑唱和詩》,從救荒與詩集兩個主題的文獻為發端,理解此書在史學、文學領域中的文獻地位與存在價值。朱教授認為,解讀時應尊重文獻的文本內在屬性,探究文本得以生成的具體情境與實踐邏輯。

12 月 4 日 第三場

主持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龍亞珍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師)
論 題:《陶庵夢憶》中的名物與其比興
評論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論 題:明代南京城的空間流轉與文藝場景
評論人:孫玫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陳殿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講師)
論 題:明清景德鎮青花混水畫法與器形之關係研究
評論人:曾肅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所教授)

  龍亞珍教授認為張岱《陶庵夢憶》所憶述的地理、園林、木石等名物內容,使用中國傳統的「比興」手法,傳達深刻寄寓與象徵意義,因此擬分析《陶庵夢憶》中所傳達的寓意,希望開啟張岱小品文研究的另一視野。

  王鴻泰教授討論南京城在明代的發展,從明初因政治而空間管制嚴格,後因明成祖遷都而使其一度進入衰敗、蕭條;然在嘉靖年間,因經濟的發達而使消費遊樂空間構畫出城市的繁華景況,形成南方的城市代表。

  陳殿教授藉由文獻與圖片記載,加以自身的專業實踐,試圖了解明代青花瓷畫工經由經驗所獨創的畫胚混水畫法與瓷器器型之間的關係。陳教授針對出土及傳世的混水畫法青花瓷,觀察其不同器型與尺寸,進行復原比對,使畫法與器型之間的關係更為明確。

12 月 4 日 第四場

主持人:徐亞湘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
發表人:李元皓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論 題:從《洛水悲》到《洛神》
評論人:侯雲舒教授(國立政治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發表人:侯雲舒教授(國立政治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論 題:千古梨園未有之奇——晚清汪笑儂《瓜種蘭因》對京劇的新實驗
評論人:徐亞湘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
發表人:黃思超教授(實踐大學應用中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明清之際——《南詞新譜》、《九宮正始》的另一研究視角
評論人:林佳儀教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李元皓教授以明雜劇《洛水悲》、清雜劇《凌波影》與京劇《洛神》三個劇本的演變,探討「洛神」題材如何進入戲曲,以及此題材在古典戲曲中的轉變。李教授試圖重新檢視《洛神》此一文人劇所承載的理念,理解其所具備的時代意義。

  侯雲舒教授認為京劇版的《洛神》極度表現內心情感,但這篇論文所探討的汪笑儂卻讓戲曲肩負社會責任,走到社會寫實的行動實踐。侯教授認為,汪笑儂的實驗劇本《瓜種蘭因》開啟了中國戲曲之時裝劇、洋裝劇的新頁,也是改變傳統戲曲表演程式的起點。

  黃思超教授探討《南詞新譜》、《九宮正始》此兩部曲譜,互見其中曲牌俗唱記述的細節,並試圖歸納明清之際曲譜中,被「訂正」的曲牌創作與演唱習慣。經由比對此二曲譜,黃教授發現曲牌所有的規範為一不斷變化的過程,因此曲譜編纂者所持的立場與方法,便成為理解曲牌俗唱的重要材料。

12 月 5 日 第一場

主持人:周芳美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發表人:蔡家丘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論 題:近代日本對明清繪畫的再現與重構:以畫家小衫放庵 (1881-1964) 為例
評論人:巫佩蓉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發表人:許凌凌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教授)
論 題:從呈給孔德親王的一本畫冊看中國風尚在法國工藝的具體呈現
評論人:謝佳娟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發表人:王舒津教授(佛光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論 題:從寫真到寫實:晚清民初視覺語彙的轉變
評論人:周芳美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蔡家丘教授以日本畫家小杉放庵 (1881-1964) 到中國遊歷的經驗為例,探討當時日本畫家中國繪畫觀念的形成,指出此時對日本繪畫影響最多的為元四家與明清畫家的畫風。蔡教授希望能藉由小杉放庵的經驗,理解當時日本畫家如何吸收中國繪畫的風格,以及如何在他們的繪畫中再現明清風華。

  許凌凌教授從一本 1735 年呈給法國孔德親王的《中國畫冊》,理解十八世紀中國風尚在歐洲的流行。許教授從畫冊的製作緣起、典藏狀況、其中的中國意象以及部分圖稿對於當時法國工藝品所產生的影響,多方掌握十八世紀的工藝面貌。

  王舒津教授以中國晚清民初的畫報為主要材料,觀察當時西方寫真技法與攝影在中國的流傳。透過「寫真」與「寫實」的擬真特性互譯轉化,了解當時中國對於寫真、寫實、攝影、寫生等外來詞彙與舊有語言之間的關係。

12 月 5 日 第二場

主持人:楊祖漢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
發表人:鄧秀梅教授(環球科技大學副教授)
論 題:新儒家熊、唐二氏之論大化流行
評論人: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發表人:賴柯助(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德行、幸福、德福一致:以牟宗三先生的論述為線索
評論人:黃瑩暖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發表人:蔡家和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論 題:羅近溪對《大學》的詮釋——從三綱領到誠意
評論人: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鄧秀梅教授整理熊十力與唐君毅兩位新儒家大師對於「大化流行」之論述,希望藉由儒家形容天地萬化生化演變現象的「大化流行」,理解熊十力與唐君毅的宇宙觀。

  賴柯助博士希望對於大陸學者楊澤波對牟宗三《圓善論》所提出的質疑做一新回應,楊澤波認為,「牟宗三未能解決康德意義的圓善問題」,賴博士則認為於此問題有幾重誤解,藉由重新梳理康德與牟宗三的「德」、「福」概念,再做一全新的討論與回應。

  蔡家和教授指出,羅近溪依循陽明思維,以〈大學古本〉為主,而摒棄朱熹的新本。除了取本不同外,羅近溪雖如陽明、朱熹皆視《大學》為大人之學,卻又有自身的全新詮釋。蔡教授針對〈大學古本〉與朱熹新本的相異處——〈誠意章〉之前的部分,說明羅近溪的思想論點。

12 月 5 日 第三場

主持人:康來新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金鮮教授(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中文系講師)
論 題:張珍懷《清代女詞人選集》中的苦難與死別
評論人:王力堅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發表人:毛文芳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論 題:迎/拒美色:明清文人畫像「郎與多麗」圖式文本的抒情演繹
評論人:康來新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徐雁平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論 題:用書籍編輯世界:黃金台日記研究
評論人:趙飛鵬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金鮮教授梳理韓國女詞人張珍懷所編纂的《清代女詞人選集》,指出其整理選錄的標準,認為選錄標準與選集所讚揚的女詞人,應反映出其自身生命歷程所遭遇的苦難與死別。

  毛文芳教授藉由觀察明清文人陪侍麗姝的圖像文本,指出當時觀者對於此種圖像有一「美色」交相迎/拒的心理,此心理來自於自然人性的愛好,也混合著道德壓抑對美色的渴望。當此種圖像樣式不斷被複製、編造,同時也混合著文人的關照與創作。毛教授認為「郎與多麗」圖像繼承了中國詩史的抒情傳統,也影響晚清的啟蒙論述,在中國的文史脈絡中成為一種「新感性」。

  徐雁平教授從道咸時期浙江中下層文人黃金台 (1789-1861) 的日記出發,試圖藉由梳理日記,從中觀察黃金台對於書籍的撰著、編輯、買賣、贈送等紀錄,勾勒出嘉慶至咸豐年間,中下層文人群體的書籍世界。

12 月 5 日 第四場

主持人:王基倫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發表人:李宜學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姚培謙《李義山七律會意》文獻校改
評論人:徐國能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發表人:鞏本棟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論 題:茅坤《唐宋八大文鈔》與「唐宋八大家」文學史地位的確立
評論人:王基倫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發表人:吳振漢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論 題:翰林史家黃景昉的明史論述
評論人:朱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李宜學教授整理南開大學所收藏清代姚培謙所著《李義山七律會意》,加以校改,並與姚培謙較後期所註解的《李義山詩集箋註》加以比對、覆勘。李教授希望能夠完整梳理《李義山七律會意》的版本問題,讓姚培謙對於李商隱詩的箋註內涵有更深一層的文獻基礎。

  鞏本棟教授從《唐宋八大家文鈔》出發,梳理「唐宋八大家」於中國文學史上的接受過程。茅坤從「本色論」出發評論文章,肯定了「唐宋八大家」的歷史位置。自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以後,各式「唐宋八大家」文章選本層出不窮,更確認了其地位。

  吳振漢教授以黃景昉為例,試圖理解易代史家的生命歷程與思想。明末清初,黃景昉於進士及第後進入翰林館,在明亡前入閣成為大學士。明亡後,黃景昉成為在野史官,用自身所學與政務經驗重新檢視明代的歷史,撰著《國史唯疑》。吳教授從黃景昉《國史唯疑》與其兩部著作《宦夢錄》與《甌安館詩集》中,進一步探討其史觀與思想的變化。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