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惠敏教授演講「清宮金屬工藝的技術和傳播」紀要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今年舉辦第 26 屆歷史研習營,主題為:「世界史視野中的匯流:思想、文化、人群、工藝與制度」,其中關於工藝與制度部分由賴惠敏教授主講,講題是「清宮金屬工藝的技術和傳播」。透過此次演講,賴教授想讓學員思考清朝皇帝有沒有科學的觀念?清朝宮廷工匠如何做實驗?當時的材料特性與技術為何?清朝宮廷工匠組織結構為何?等問題。
賴惠敏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賴教授專攻清史,主要關注清代家族史與政治的關係、內務府制度、八旗制度與清代邊疆貿易等領域。賴教授多年來利用大量的清代族譜、檔案、契約文書進行深入且細緻的研究,有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相關著作有《天潢貴胄: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清代的皇權與世家》、《但問旗民:清代法律與社會》等。2014 年賴教授的《乾隆皇帝的荷包》一書更獲選為科技部的年度傑出研究獎,並於 2016 年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簡體字版,在中國大陸學界引起廣泛迴響。
演講一開始,賴教授就指出過去學界認為清朝時期中國人口膨脹、耕地面積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可是清朝時期的金屬材料研究卻一直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其次,清朝時期的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那在技術層面是否也有新的發展跟提升?清朝宮廷在營運上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加上十八世紀是一個國際交流時期,當時的技術有些是從西方或西藏傳入,並不是中國原有的。另外,清初時期中國的銅因為產量不足,需要向日本購入,但是雍正皇帝推行「改土歸流」後,可以大量開發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當地的銅礦,這些銅礦運送到北京鑄錢,讓銀、(銅)錢的比價產生了變化。賴教授還分享她考察雲南會澤至四川宜賓的「滇銅京運」路線上沿途的會館與碑刻記載的豐富銅商資料。
清宮利用銅製作器物大多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驟,這些規範載於各種《則例》中,譬如〈養心殿鍍金作則例〉、〈圓明園內工廣儲司磁器庫銅作則例〉、〈圓明園鍍金作則例〉討論鍍金的材料和工匠;〈雜項價值則例〉、〈物料觔兩例〉、〈圓明園萬壽山內庭匯同則例不分卷〉詳細記載各種材料數量、價格,以及工匠的人數和工價,明訂工程的人員和材料,說明清朝管理工匠人等有一套如官僚體制的運作規範。內務府的工匠稱為「家內匠役」,又稱為「食糧匠」,父子技藝傳承,除了每月的錢糧外,每日領有飯菜蔬等。此外,內務府雇用了大量的工匠,他們由有身家的夫頭具甘結,每人帶腰牌進宮。北京的山西人的爐房商會,從事金銀的鎔化;蘇州承攬宮廷飛金活計,成立圓金公所。內務府工匠的編制有庫掌、催長、副催長、匠役等,乾隆年間內務府事務繁多,工匠數量高達一千多人,每天早上都要逐一點名並發腰牌,然後進入內務府造辦處,晚上下班時再將腰牌交回。從內務府的組織可看見工匠管理類似官僚體制,有各種階層。
傳統認為鈶鈒是在銅皮的表面敲打、鏨成的雲龍紋,稱「鈶鈒」做法。羅文華教授認為應該在元代就有「鈶鈒」這種技術,到清代仍然持續在傳承,而且,從鍍金的流程可以發現鈶鈒技術的運用更為細膩。第一、鈶鈒匠在銅板的背後塗上一層松香膠泥填充中空部分,讓物品堅固、不變形,然後再貼上木板,並用膠泥固定銅板的邊緣。如果物品是立體的,填入松香膠泥,內部中間填入木塊,以節省松香的使用。雕刻工作完成後,松香膠泥用鏟子輕敲即可剝落。第二、鈶鈒匠在鍍金之前將物體用黑炭、松香研磨,避免傷害器物本身。乾隆朝內務府銀庫庋藏三、四十萬兩的黃金,鍍金不僅用於器物上,許多藏傳佛教寺廟亦使用鍍金的屋頂。元代本身號稱黃金帝國,清朝為了要統治蒙古,將屋頂鍍金,使蒙古王公一到北京見到金頂,便生產崇敬的心理。
另外賴教授也強調,中國傳統鍍金技術受到西藏影響,運用重複鍍金手法,使之均勻。其次,傳統鍍金後用梅洗,而清宮改用西藏傳入的紅花清洗,色澤更為亮麗。當時有許多駐京的西藏喇嘛從旁協助,擔任技術指導員。在檔案中就有皇帝曾經詢問這些駐京喇嘛要如何鍍金的紀錄,而這些駐京喇嘛也會向皇帝報告西藏的相關技術,可見中國佛像技術有融入西藏技術的成分。現存許多清宮佛像是根據西藏的佛像仿造,最著名的是紫金佛像,係按照駐京喇嘛的配方,清宮廷工匠一再實驗、模仿而成。清朝皇帝亦將宮廷製作法器賞賜給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或哲布尊丹巴,向外傳播。
清宮的外僱工匠主要來自山西省。山西人製作銅器的歷史從明代即已有之,山西潞安人在北京經營銅、鐵、錫等行業,並成立有潞郡會館等組織。潞安人在北京經營銅、鐵、錫等行業,相當有名。清宮鑄爐處常有招商鎔化水銅,應該就是山西商人。根據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晉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宋麗莉、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張正明兩位教授的研究,明初官營鐵冶轉歸民營後,潞安境內鐵冶迅速發展,潞州鐵鍋出現在張家口馬市,大量銷往漠北蒙族地區。蒙古游牧民族按季節遷徙,黃銅器較鐵器輕,又具有不鏽的特性,行銷極廣,北京和多倫諾爾是清代兩處重要的銅器生產中心。
賴教授生動的演講引起在場同學們的興趣,演講結束後爭相提問。澳洲國立大學東亞研究系博士生方金平首先提問,他認為清代中國沒有大象,那這些大象是如何進入清朝?同時這一千多名的內務府工匠有沒有其他少數民族在裡面?賴教授回應,她在雲南曾見過〈貢象路線圖〉,所以當時的大象可能是從暹羅那邊進貢。而清代的畫作常出現「太平有象」來凸顯當時的盛世,且北京在六月六日也有「洗象」的習俗。至於內務府的三旗包衣,有蒙古人、俄羅斯人,必要的時候從新疆或尼泊爾進工匠,故少數民族所占的比例非常高。
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生何峰請教關於內務府外來工匠的問題。賴教授指出,內務府從蘇州或粵海關來的工匠稱為「南匠」,因為每個地區的工匠專精技術不同。例如:廣州的工匠專精琺瑯或是紫檀木雕刻,蘇州工匠則專精於玉石、繪畫。其實內務府會依據宮廷需求徵集許多外來工匠,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就有收藏與刺繡相關的繡匠家譜冊。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的博士生范楨詢問清代皇帝有沒有自我造神的活動?而自封為某些佛是否有特殊含義?賴教授表示康熙皇帝被譽為「無量壽佛」,而乾隆皇帝則是「文殊菩薩」轉世,乾隆佛裝像都把自己畫在佛像畫的中心,周圍是各地的呼圖克圖。清朝皇帝為了統治蒙古、西藏等地區,所以利用佛的形象,將自己塑造為宗教領袖,以方便統治這些地方;至於漢人則是穿著漢裝,所以皇帝的圖像有很多不同的詮釋。
四川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劉歡則向賴教授請教關於西藏鍍金技術的配方,其具體來源是哪裡?是西藏的駐京喇嘛向西藏當地的匠人學習,還是清廷透過蒙古的關係去學習而來?賴教授表示,她根據檔案資料上的記載,推斷就是這些呼圖克圖來北京值班時提供配方;至於和蒙古的關係,因為目前看到的資料並不多,因此也沒有看出有多大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朱佑霖向賴教授請益,想知道在研究清宮藝術時要如何閱讀檔案,以及整理與運用的方式。賴教授表示這需要大家攜手合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這幾年一直建立相關的資料庫,也歡迎大家常來利用。她特別指出,關於內務府造辦處的相關檔案有很大的開拓性,雖然每個人研究的主題不盡相同,但可以在閱讀資料時互通有無、相互幫助。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崔玲向賴教授提出兩個問題:一、皇貴妃、皇太后的裝扮都會有一些裝飾品,也具各自的風格與樣式,那這些工匠如何處理?這些工匠絕大部分都是漢族人,還是有其他少數民族的工匠?二、銅器應該包含禮器與酩器,那禮器與酩器是否為分開製作,還是由同一部門協調製作?賴教授回應,這方面要參考清人允祿等編纂的《皇朝禮器圖式》,因為這本書記錄了清代宮廷禮器的規範。至於製作這些禮器是哪一個民族的工匠,她認為要看製作的禮器而定,例如製造金器的工匠多來自新疆回民,這也顯示關於內務府工匠的研究很值得深入探討。特別是《內務府奏銷檔》資料非常豐富,幾乎可以讓學者研究一輩子。
雖然在場仍有許多學員想要透過這次機會與賴教授對話,可惜受限於時間無法有更深入的討論,最後仍按既定課程表時間結束了本次精彩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