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地方志史料研讀會」第二次討論會紀要
|
|
沈玉慧教授,日本九州大學人文科學府博士,研究專長為東亞交流史、琉球王國對外交流史,著有〈朝鮮王朝海外知識的形成與累積——以朝鮮《輿地圖》中的琉球圖為例〉、〈近世東亞海域之使節交流與情報網絡——以朝鮮對暹羅、南掌、緬甸、蘇祿等國之情報蒐集活動為例〉與〈清代朝鮮燕行使による琉球情報の収集―使節交流を中心として―〉等數篇論文。沈教授長期從琉球的視角觀察東亞,本次演講集中討論以下問題:日朝漂流送還制度之形成與發展、漂抵朝鮮的薩摩船、薩琉隱蔽政策與朝鮮。
關於琉日關係隱蔽政策,是指琉球國隱蔽與日本之間的關係。關鍵事件為 1609 年薩摩藩企圖與明朝通商往來,而出兵琉球。當時的中日交流即是以琉球為中介與明朝往來。在這個情況下,就必須讓琉球成為表面的「自主之國」。因此,琉球國在明朝中後期就已經推行隱蔽政策。明清交替期間,滿清頻繁遣使琉球國,促使薩摩藩與江戶幕府必須面對來自清朝的朝貢請求。薩摩藩與江戶幕府決定以清琉關係為優先,延續明朝以來的隱蔽政策。1684 年,清朝實施展海令後,漂流事件增加,暴露琉日關係的風險,因此琉球國推行更嚴厲的隱蔽政策。隱蔽政策的對象是中國,實行者是琉球國,但背後受到薩摩藩監管。隱蔽對象雖以中國為主,但與中國相關者,如朝鮮,也是隱蔽對象之一。
關於日朝漂流送還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可以上溯到 1350 年代的東亞海域倭寇問題,這一時期是東亞王朝的更迭時期。高麗王朝末期主要是被擄人送還交涉,1392 年朝鮮王朝成立,對於倭寇問題則採取懷柔政策。這一部分可以從以下兩點說明,第一是厚待降倭,認可日人定居朝鮮,給予田產、奴僕,可與朝鮮女性結婚。或是授予降倭頭目武職,並允許貿易。第二是獎勵和平往來,因貿易、漁撈前來朝鮮者,可於朝鮮半島南部沿海自由活動。若送還被擄人、提供倭寇情報者,停留期間由朝鮮支付渡航及停留費用。之後懷柔政策奏效,倭寇劫掠減少,但是朝鮮財政與治安負擔增加,於是限縮懷柔政策,比如限制停靠港,透過圖書、歲遣船定約、文引(渡航證),使交通者固定化,送還朝鮮漂流民成為日本拓展對朝鮮往來的手段。
而在日本方面,對馬國大名宗氏企圖維持、拓展甚至壟斷對朝鮮的往來。朝鮮透過宗氏要求送還朝鮮漂民,欲與朝鮮交通商貿的大名則透過宗氏中介。在 1438 年開始實施對馬島主文引制度,十五世紀中葉,以對馬宗氏為中介的日朝漂民送還體制成立。十六世紀,日朝漂民送還原則上就以宗氏單口因應。至 1630 年代起江戶幕府的漂流政策,為將漂抵日本的異國人一概送至長崎。至於漂抵朝鮮的日本漂民送還程序,則是從漂抵地經東萊府(現釜山廣域市)、釜山倭館,至對馬藩、長崎,才回到出身藩屬。在這些過程中會有簡單的問訊,問訊內容主要有漂民的漂流經歷、原居地、姓名、年齡、漂船大小、裝載貨品、是否持有出航許可等,並留下相關紀錄。這些記載可見於《備邊司謄錄》、《同文彙考》、《通航一覽》等史料。
沈教授透過比較日朝漂民問訊紀錄,考察這些記載的出入,發現薩摩藩的隱蔽政策措施。其中薩摩船漂抵朝鮮的隱蔽策略並不一致,這可能因為隱蔽主要對象為中國,次要對象為朝鮮。
關於薩琉隱蔽政策與朝鮮互動,朝鮮自 1610 年即掌握薩琉關係。1634 年,琉球國被視為幕藩體制下的「異國」,此後漂抵日本的異國人原則上皆須經由長崎送還。朝鮮即曾由漂抵奄美大島的朝鮮人得知該島遭薩摩藩奪取,即自1697 年起,漂抵琉球的異國人不以薩摩-長崎的路線返還,而是直接送往清朝,此後朝鮮亦決議不另對琉球致贈表示送還漂流民感謝之意的咨文。
演講結束後,與會學者熱烈討論。就涉及隱蔽政策的各方態度,提出詢問。如清朝與朝鮮對於薩摩藩與琉球國的隱蔽政策心知肚明,但仍採取較不積極的態度與措施。那麼,隱蔽政策的存在意義為何?我們應該採什麼樣的框架來理解這個問題?隱蔽政策的穩定與否,會如何影響東亞海域的國際關係?在東亞各國交往過程中,明清中國、朝鮮、日本、琉球等,有無存在制度性或非制度性的情報交流網絡?此外,對待漂流民是否會因國別而有所差異?送還漂流民的費用由誰支付?
沈教授回應,在十七、十八世紀時,隱蔽政策已經行之有年,朝鮮、清朝雖然知道隱蔽政策的存在,但並沒有積極的作為。就目前所見記載,尚未看到因為隱蔽政策出現破綻而引起嚴重紛爭的狀況。清朝與朝鮮對於隱蔽的訊息並不在意。另外,明清中國不讓隱蔽政策的相關問題浮上檯面,也可能是為了避免朝貢體系發生問題;對於朝貢國而言,他們並不能明確知道宗主國的態度與做法,只能藉由臆測宗主國的想法,因此選擇較為曖昧的態度來因應,以免挑起制度與禮儀上的衝突。這些考量都使得隱蔽政策呈現弔詭的情況,沈教授推測,這與當時東亞海域沒有外交往來,且各有各的外交體制,可能就是與檯面下的處理方式有關。直至十九世紀中後期,在現代化與西方勢力影響下,這一類事件才成為紛爭,或是國際關係的談判籌碼。總之,從漂流民的視角看隱蔽政策、東亞海域與東亞關係,其實是一個具有挑戰的課題,由於相關史料龐雜,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