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新儒家的早期社會實踐與社會正義──以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為例〉
〈論反省檢驗在德性與德行間動力發生的意義:回應倪德衛儒學詮釋所衍生的幾個問題〉
〈朝鮮後期儒者鄭齊斗的華夷觀〉
報告人: 梁奮程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
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安城秀(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呂政倚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23 年 2 月 24 日(五)下午 15:00 至 19: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 線上視訊
撰寫人: 梁奮程、賴柯助、安城秀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梁奮程教授〈新儒家的早期社會實踐與社會正義──以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為例〉一文,探討早期新儒家梁漱溟 (1893-1988) 社會實踐中的規範與價值意涵。本文把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放在國家與社會關係架構中理解,這種想法與唐君毅、Iris Marion Young、Daron Acemoglu、James A. Robinson 等現代學者有相當的結合。其次,本文試圖以白永瑞的雙重課題論,即「適應近代(現代)和克服近代(現代)的雙重課題論」(the double project of adapting to and overcoming modernity) 以及「雙重周邊的視角」來定位鄉村建設。最後,本文檢視梁漱溟鄉村建設與傳統鄉村的傳承關係,以及賦予鄉村建設下列當代意涵:第一,民主實踐;第二,在 Martha Nussbaum 能力取徑意義下的賦能意涵;第三,呼應當今台灣各大學的社會實踐。

  與會者提出幾點疑問:一、文章似乎忽略了對市場的關注。二、Acemoglu 與 Robinson 主張儒家推崇皇權至上,但這似乎與儒家關注的道統,亦即主權歸屬的問題存在差異,例如:孟子所主張的人民主權便不同於皇權至上。三、文章提到的大學地方實踐,是出於教育部由上而下的要求嗎?又是如何跟鄉村建設有所關連?四、梁漱溟描述的區域是北方鄉村,這可以適用於華南嗎?報告人回應指出,一、市場不在本文的關注中,梁漱溟當時也對市場相對忽略。二、報告人亦同意,Acemoglu 與 Robinson所理解的儒家並不全面。三、雖然大學地方實踐是來自國家的要求,但是實際上的作法卻必須讓社區自主,而不是要滿足諸如 KPI 的指標。四、即使有著南北差異,但不影響梁漱溟鄉村建設中的規範意涵。

  賴柯助教授〈論反省檢驗在德性與德行間動力發生的意義:回應倪德衛儒學詮釋所衍生的幾個問題〉指出,在中文世界與英文世界相關儒學的研究中,不同詮釋者可能因為文化背景、學術興趣或取徑不同,而對相同的儒學理論 (以孟子學為例) 提出各自不同的詮釋版本。其中有些概念的歧義或可相容,又或者無礙理論的基調,但有的差異則使孟子學被導向不同的理論型態。例如在倪德衛 (David S. Nivison, 1923–2014)、萬百安 ( Bryan Van Norden , 1962 -)、黃百鋭 (David Wong, 1949–) 等幾位先生的詮釋下,孟子的「人性論」為「一層論」的人性觀,不同於當代新儒家的「二層論」。借萬百安對孟子「人性論」的理解,一層論這個詮釋的結果,使孟子學的立場,無法與其同時代的論敵作出本質上的區分。雖然倪德衛《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針對包含孟子在內的中國道德哲學家,所主張的道德動機、行動與意志軟弱等問題作出了精彩的論析,但他提到的「德的弔詭」,以及對於「由仁義行,非行仁義」的詮釋卻非恰解。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在於倪德衛理解儒學「德性」與「德行」的意義與關係值得商榷。

  德性與德行之間藉由前者所蘊含的動力而有內在的連結,而動力的發生與完成有一程序。賴教授認為,具體展開「動力發生程序」對於把握與比較各個道德理論有重要意義,尤其在面對中文世界,或者中文與英文世界的儒學研究之詮釋歧義時。藉由清楚說明德性、判斷、動力與德行之間,在道德實踐過程中的意義與定位,有助於釐清不同詮釋之間的思考,也可以對比出跨文化之間在儒學詮釋上同調與否的因素。為回應上述詮釋歧義的問題,賴教授欲論證儒學中「反省認可檢驗」的意涵與理論奠基,及其在「動力發生程序」的作用。

  安城秀〈朝鮮後期儒者鄭齊斗的華夷觀〉一文,探討朝鮮陽明學的巨擘鄭齊斗 (號霞谷,1649-1736) 的華夷觀與同時代儒者視角之異。根據既有的研究成果,朝鮮獨尊朱子學及其中華意識。明清更迭後,華夷之辨大幅提升,以往的「小中華」意識逐漸演變為「朝鮮即為中華」的思想。爾後,透過清國的德化政策或清國的赴京使儒者,「清乃為夷狄」的印象產生巨大的變化。安城秀則認為,朝鮮後期的中華意識,不能以「小中華」一詞一概而論。另外,他也質疑學界區分「華」與「夷」的三個要素「種族」、「地理」、「文化」,是否就可以有效說明朝鮮後期各種華夷觀。文中聚焦於鄭齊斗的華夷觀,從三個層面探討:一、對夷狄的看法。二、判別「年號」與「拜跪」異同問題。三、西方世界地理知識,進而提出需要從更多角度理解朝鮮儒者中華意識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與會者提出幾點疑問:一、文中採取鄭齊斗發現陽明學弊端任情縱慾的時間點是 23 歲而不是 83 歲。韓國學界大部分如何看待?另外,鄭齊斗有無將西學看作屬「夷」。二、對朝鮮而言,如何看待清朝很重要,「人性物性」之辨也因為清朝才掀起。既然如此,當時朝鮮朱子學者又是如何看夷狄的性?三、明末清初,清儒王船山的華夷意識強烈,朝鮮儒者有無參考王船山?四、關於朱熹對「夷」的看法,文中引用《朱子語類》部分,是否只有分判「人」、「夷狄」、「禽獸」的秉性,而與「中華」比較無關?報告人回應,一、根據文獻分析,崔在穆認為是 83 歲,朴連洙則說 23 歲,但在韓國學界尚未有共識。另外,鄭齊斗對西學的看法,尚未找到任何線索。二、朝鮮後期人性物性爭論中,的確有儒者認為「夷狄」之性為「物性」。另外,朝鮮後期的儒者中,也有人認為朝鮮是「夷狄」,故需要更細膩分析朝鮮不同儒者的看法。三、關於朝鮮儒者對於王船山學說的理解,還需進一步梳理。四、需要全盤了解朱熹對「華」或「夷」的論述。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