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報告人: 許惠敏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陳佳銘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李慧琪教授(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103 年 7 月 4 日(五)下午 3:00 至 7: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蔡家和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繪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生)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此次討論會,總共有三位青年學者發表論文,其他與會成員也參與熱烈的討論,茲依序報導如下。

  首先,許惠敏教授所發表的〈甘泉居樵時期思想探析——以《樵語》、《新論》、《知新後語》作為考察對象〉一文,旨在探討湛甘泉(若水;1466-1560)思想的內涵,並以西樵退隱時期的作品作為論述材料,以期對湛甘泉思想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許教授指出,湛甘泉雖被黃梨洲(宗羲;1610-1695)評為「仍為舊說所拘」,但甘泉自身是反對朱子理氣二分、心性情三分,且認為王陽明的良知說「恐以知覺為性」,因此試圖在這些論說外,提出他認為較恰當的學說。就理氣而言,甘泉以為天地生物只是一氣,氣之中節處即是理。理氣雖有形上、形下區分,但理氣只是「一體」,由此反對朱子理氣二分。從理氣到性氣,甘泉言性即天地之性,在人而言離開了氣質,天地之性「不可得而見矣」。另一方面,氣既是有形,有形就會成物,物相感就會產生欲望,就會蒙蔽天地之性。蒙蔽不代表消失,只要恢復到氣之中正,就會無欲,就可以見天地之性。甘泉以此說明人不善之因由,及工夫用力所在。

  至於心性情的概念,性以生來規定;心是知覺,由性而生,不同於聞見之知;情雖是性之動,但不是性,與性亦「非二」。不論是性之生或性之動,都可以說源於性,但又不是性(甘泉以此反對以知覺為性)。理氣也是如此;理無形、氣有形,但理就在氣之中正處見,因此許教授以「相即」概念來說明這非一非二的關係,並由此說明湛甘泉工夫論的內涵。

  關於此文的討論,與會學者提出:以「相即」來說明理氣、心性情關係,未必能清楚表明湛甘泉思想的內涵,且仍未能說明甘泉言心究竟是道德本心(心即理)?還是只是氣心(性即理)?另外也有學者提出:甘泉試圖建構不同於朱子、陽明的論說,其實反而讓自身理論陷入不周全的境地。許教授回應,「相即」概念的使用是個嘗試,至於湛甘泉理論可否自圓其說,也是她努力想解答之處。

  其次,陳家銘教授所發表的〈聶雙江歸寂思想的「超越的體證」型態之研究〉一文,試圖對聶雙江(豹,1487-1563)思想,提出新的詮釋。牟宗三先生於《從陸象山到劉蕺山》一書中,特別處理了王龍溪與聶雙江之間的論辯,並把雙江視為王門爭論中的失敗者。此文認為雙江思想的確不屬陽明,但仍有成立的可能。因此,陳教授分別以「歸寂以體證性體」、「雙江不否定本體的活動性」、「歸寂工夫亦可於發處上做」三大論據,來證明聶雙江哲學可以自圓其說,且應歸於「超越的體證」之哲學型態。

  關於此文,有與會學者提出:聶雙江的確如此文所說,在「主觀面心體」的掌握有所不足,卻又重視性體發用流行的意義,如此則會導致他的「活動性」不從良知心體之活動上立足,此即其哲學思想不通之處。有學者認為:此文既說雙江重視〈定性書〉,則應非如作者所言他的歸寂是一種「超動靜」的工夫。蓋因雙江言歸寂時,是離於「感」的,所以只能是靜坐後所達至的一種境界。另有學者則提醒:應留意雙江「動於欲」與「動於天」的分別,雙江的「未發之中」,應當是在求不動於人欲而「動於天」之本體。

  針對與會學者的問題,陳教授回應是:雙江的「未發之中」追求一無私欲的超越性體,他只是反對「見在良知」,而不當視此即是割裂心體。不過他的哲學只重「性」而忽視作為主體性的「心」,此一問題直至羅念菴才能獲得解決。

  最後,李慧琪教授所發表的〈劉蕺山的養氣工夫〉一文,主要透過劉蕺山 (宗周;1578-1645)對《孟子》、《中庸》義理的詮釋,來探討蕺山從養氣說工夫時所表現的特色。許教授指出,順孟子所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來看養氣工夫,主要表示養氣是一種證體工夫;而此證體的方式,在於復還內心本具浩然之氣的流行,顯現出一種保任心體流行無間斷之意。欲達於此,一方面須時時集義有主,一方面又須以勿忘、勿助存之。

  另一方面,順著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義的詮解來看養氣工夫,對所謂使本體無間斷的流行之意,有更進一步的展開。蕺山以為,之所以有間斷,是因為氣之流行有過與不及而造成偏滯,所以用功之法同樣是直接復歸一氣本然之流行,日用間只要一覺有間斷,自然戒慎警覺,而使之恢復無間斷。且此自覺有主的工夫仍不是究竟,工夫須到自然而然無可著力處才圓滿俱足。

  與會學者所提出的疑問與建議,多與保任本體無間斷的養氣工夫有關。包括此是否為一個工夫進程,還是不同根器所用的工夫?為何有間斷,如何體會養氣工夫?蕺山與孟子養氣工夫的不同等。

  陳教授回應,雖工夫本有自覺到自然的進程,不同根器之人入手處亦有不同;但從無間斷來說工夫的三義,並非強調一種工夫進程,而是指明用功關鍵,強調隨時從間斷處回復本體活潑潑的作用。然為何會有間斷?此間斷並不是從本體上說,而是落於經驗的呈現上說,一旦日常動靜語默中有所虧欠,便是氣有所滯、本體不顯,若當下能自省自覺,便能重新恢復本體的流行,此即為養氣。所以蕺山的養氣工夫,可以說是養心工夫、養性工夫,並非只是培養心氣之不紊亂,故與孟子毋暴其氣之義有所不同。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