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二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解讀《中國商業指南》(Coming to Terms with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
報告人: Evan Lampe(美國紐約州立大學 Albany 分校歷史學博士)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6 年 2 月 26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二次讀書會紀要
 

  今日讀書會邀請 Evan Lampe(藍培)博士演講「解讀《中國商業指南》」(Coming to Terms with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與諸位學人分享初步研究成果。內容摘錄如下:

  《中國商業指南》的作者是長年在中國傳教的美國傳教士衛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12-1884)。衛三畏 1812 年生於紐約州由提卡 (Utica) 的新教家庭。1833 年 10 月,衛三畏到廣州,開始傳教工作。1842 年英國與清朝簽訂通商條約以後,衛三畏成為美國外交官,參與中國條約口岸商務工作。1846 年,衛三畏接任《中國叢報》第三任主編。1854 年,他獲美國海軍司令培里 (Matthew Calbraith Perry, 1794-1858) 邀請,前往日本,擔任翻譯,參與美日貿易談判;而後在美國駐華使團任職。1877 年,衛三畏獲聘為耶魯大學漢學教授,致力讓美國人認識中國。

  《中國商業指南》第一版在 1835 年廣東出版,作者是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之子),目的在幫助外國商人了解中國貿易訊息。此書第二版在 1844 年出版,改由衛三畏寫作。衛三畏具有傳教士、外交官、漢學家的身分,他在第二版添入 1842 年以後中國與英國、法國、美國通商條約內容,條約口岸航線及增訂中國風土民情,幫助到中國貿易的外國人,了解相關政令法規、商業制度、風俗、地理、物產。這本書的第二版出版之後,熱銷一空。而後,第三版在 1848 年,第四版在 1856 年、第五版在 1863 年相繼發行,後續版本仍由衛三畏寫作,不斷增修若干內容。

  以 1863 年的版本來說,《中國商業指南》分為七章。第一章,羅列中國與英國、美國、法國、俄國通商條約。第二章,說明外國與中國進出口貨物的稅則,及進出口貨物的中英文名稱。第三章,介紹中國各地條約口岸,及其貨物稅、風俗物產、航程航路、勞僱薪資,例如:廣州、泉州、海口、廈門、福建、淡水、寧波、上海、揚子江、登州、天津、牛莊、香港、澳門。第四章,敘述外國與日本通商。第五章,解說中國貨幣類型、度量衡、計數方法。第六章,簡述安南、西貢、暹羅、荷屬印度、菲律賓、馬來亞、緬甸、印度的風俗民情、度量衡。第七章,各地流通貨幣匯率、貨物價格、貿易日期、度量衡換算。

  《中國商業指南》對十九世紀外國人在中國經商具有指標作用。對現代史學研究而言,在清朝官方檔案之外,它也是了解近代中國條約口岸及商業活動的媒介。例如:進口、出口貨物的現代稱呼與過去不見得相同,透過中英文對照,可以了解貨品來源、種類、數量,及中國人與外國人的消費習慣與文化差異,間接地描繪出近代中國與全球貿易網絡的圖像。

  其次,從外國商人在中國各條約口岸與日本、東南亞各國的港口往來,可以知道近代東亞的海岸訊息、氣候風土、法令制度、商業組織。再者,比較版本之間的差異,可了解中國與外國長時期貿易情況的變化和法規制度的變遷,尤其是 1842 年條約口岸開通、1858 年通商條約修訂後,外國人在條約口岸及其腹地的商業活動,與本地商人合作與競爭關係。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