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第二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明代課子圖初探
屈大均和他的妻妾
明清宮廷比較研究
主講人: 劉詠聰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
盧葦菁教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歷史系教授)
毛立平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 林麗月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召集人: 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7 年 7 月 15 日(六)上午 10:30 至下午 2:0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文 20 教室
撰寫人: 林晉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第二次討論會紀要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此次舉辦「明清性別史座談會」,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林麗月教授擔任主持人。座談會邀請到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劉詠聰教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歷史系盧葦菁教授,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毛立平教授演講。

  劉詠聰教授為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長期以來研究傳統中國女性的「才」與「德」,著有《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談論女性治學及才德相妨的議題,近年來又有新作《才德相煇:中國女性的治學與課子》,聚焦於古代中國女性如何充實自身學識,並側重母親教育兒子的思想與故事。劉教授著作甚豐,除關注婦女之外,也對幼兒多有探討,著有《中國古代育兒》一書,同時更編纂《中國婦女傳記辭典‧清代卷》。此次講題為「明代課子圖初探」。

  劉教授首先說明,課子圖有許多不同稱呼,也並非清代獨有,但在清代發展較盛;若欲追溯,較早出現的課子圖為閻立本〈明皇訓子圖〉,在許多畫目裡也可看到有目無圖,或有圖卻找不到目的現象。在拍賣會、文集、序跋中多能見其蹤影,即可證明其存在。整體來說,課子圖的發展高峰集中於清代,並成為一個流行文化。首先,在傳世圖畫部分,清代課子圖有獨立圖卷,也有刊刻成冊,以題詠集的形式出版,許多文人將課子圖作為送禮、行孝、追思之用,於清代頗為盛行。在多元化的清代課子圖中,也可找到部分資料,如〈夜紡授經圖〉、〈鳴機夜課圖〉,從中可見其版本、圖記、人物,且製圖過程等皆有詳細記載。這類資料在清代十分常見,也據此得知兒子為母親作圖或出版之情狀。有清一代,也有女作家以圖明志,如〈自題寒鐙課子圖〉、〈自題秋燈課女圖〉等,更有〈行年七十屬畫師余倩雲昭繪課孫圖〉提及「此圖無問是與非,但願繪出胸中意,子子孫孫永寶藏,須知而母苦辛事。」表明流傳的心意,得見女性具主體性之表現。

  除此之外,也有傳世題記、畫目著錄,如劉璟題〈教子圖〉、程敏政題夏永仁〈夜績教子圖〉,為明代較早的記載。在傳世文物的部分,則有教子圖畫像磚、青花開光教子圖桃形倒裝壺、宣德青花釉裡紅三娘子圖水壺、萬曆青花仕女教子圖梅瓶等。綜合而論,劉教授認為雖然繪製課子圖的全盛期在清代,但明代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傳世明代畫作中除了有風格嚴肅的作品,也有優雅閒適意趣的作品。再者,清代與明代不同之處,在於清代紙本課子圖較少帶有仕女畫或嬰戲圖的內容和風格,至於陶瓷藝術上的明清課子圖,風格則較為接近。另外,明清兩代詩文集中之課子圖題記,明人作品遠少於清人之作。最後,劉教授指出課子圖文化發展史中,是否由表揚父教為主逐漸走向彰顯母教,抑或是清代女性以圖明志,努力建構自我在父系文化中的話語權?這些都值得繼續研究。

  盧葦菁教授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歷史系教授,近年出版《矢志不渝: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一書,書中運用大量文集、方志及男性文本分析明清時期未婚守志的貞女,涉及層面廣泛,包括國家與社會的反映,以及家庭與社會的互動,如貞女的選擇是否與個人自主情感、家庭期待及個人利益衝突等有關。今日講題為「屈大均和他的妻妾」。

  盧教授將其近來對屈大均的研究作報告,演講背景主要在於妾的研究,以及屈大均的研究。妾的研究可分為兩個面向,一個是由社會史的角度切入,關注妾的來源、社會身分、家族結構中的地位,另一面向是藉女性妒忌和男性享樂的議題,開展文學研究者與婦女社會性別史以家為主的討論,包括文學作品中妻妾關係再現的探討。盧教授的重點是從文人自身敘述和私人生活的角度考察,可謂微觀歷史的一種,並透過闡述私人記述了解妾的存在與現象背後的文化價值,以及其社會性別的意義。盧教授對屈大均研究側重在觀察其政治觀念、政治活動、寫作成就、叛清活動和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貢獻等方面。相關前人研究有汪德方〈明清易代之際女遺民形象的書寫與建構〉,從屈大均懷念第二任妻子王華姜的作品中,發掘其遺民觀。盧教授發現對屈大均的家庭及生活史稍有忽略,有必要再度討論。

  首先,盧教授敘述屈大均的家庭背景及妻妾關係,可知其妻妾成群,其中特別關注王華姜對屈大均的影響,就屈大均的詩文探討他對妻子王華姜的懷念,以及和其他妻妾的互動。屈大均一生共有六個女子作為其妻妾,前後娶妻是因生活變故,但娶妾則取決於個人選擇,可從中理解十七世紀中國文人娶妾的觀念。其中,王華姜是明代忠臣的後代,故深受屈大均喜愛,但在屈大均對王華姜的敘述中,未見其有「不妒」的描述。然而,娶妾是男子的特權,明清時期男子年滿四十而無子即可納妾,或許屈大均遵循傳統儒家文化的條規,第一次納妾確實在四十歲,且於詩文中急切表達欲得一子的訴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屈大均如何解釋自己娶妾甚多的處境,除表述自己是多情之人,對妻妾一往情深,可見其一邊展現深情形象,同時也顯現文人享樂的生活。屈大均嚮往的理想家庭是有妻有妾、子孫滿堂的大家庭,甚至在遊歷期間也攜帶妻妾同行,確實是其家庭理念的體現。

  毛立平教授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長期以來研究清代社會史及性別史,2007 年出版《清代嫁妝研究》,毛教授同時也從事清代皇后嫁妝方面的研究,以及公主府財政權的議題,涉及面向廣泛。近年透過四川南部縣衙門檔案進行法制與社會史研究,探究下層社會婦女與地方官的互動與下層婦女的法律觀,作有〈「婦愚無知」:嘉道時期民事案件審理中的縣官與下層婦女〉一文。此次講題是「明清宮廷比較研究」。

  毛教授首先就秀女的選拔與管理角度切入,明代后妃主要是來自華北、京師附近的民間漢女,清朝秀女則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有一說法是為求保全皇族血統,但毛教授認為較主要是為了保持宮廷旗人文化之故。明代選秀分為選宮女、后妃和女官三種,清代則僅有選后妃和選宮女,《清史稿‧后妃傳》中即可見「宮女子侍上,自常在、答應漸進至妃嬪」的現象。其次,比較明清后妃之間的位號與地位,明代位號繁雜,其中洪武年間出現皇妃封號,景泰年間出現皇貴妃封號,人數無定制。相較之下,清代在總結經驗教訓之後,后妃封號就簡單得多。同時,有關皇后一系列的禮儀也稍有限制(如先蠶禮),明清兩代的共同點是鮮有皇后實際進行先蠶禮,因為皇帝不希望皇后與命婦之間建立女性階層秩序,將皇后權威延伸至宮廷外。

  最後,則從「宮壼肅清」的明清宮廷作討論。明朝后妃和太后的權力遠勝於清代,可以說明代從始至終,都有后妃於政治上活躍的身影;清代則不同,除了在初年和末年有兩位太后干預,在皇權穩固的時期,不太有后妃干政的問題。原因包含皇權對後宮控制較嚴格,以及清代從雍正實行秘建儲君制度,從根本上切斷母妃的出生與皇子繼位的關係。整體而言,清朝後宮與明代相較之下顯得較無生氣,儘管仍然會有鬥爭,但其隔絕之制做得較好,可見有關制度宮規的規定,確實有效的避免了後宮爭鬥的情形。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