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十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任土作貢——清代蒙藏藩部的進貢
報告人: 林于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時間: 2017 年 12 月 29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謝仁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十次讀書會紀要
 

  2017 年「中西檔案讀書會」最後一次讀書會,由林于量先生報告,題目為「任土作貢——清代蒙藏藩部的進貢」,此為林先生之研究構想,茲將內容與討論摘要如下。

  報告人首先針對主標題稍作解釋,並提出研究動機。「任土作貢」一詞,所指是朝廷要求各地進貢在地物產,但實際上這些進貢品,多屬貿易而來。清代朝貢制度,雖承繼明代,但清代版圖不同於明代,直接控扼的區域有所別,故並非全然的延續。例如此研究計畫關心的蒙古與西藏兩地,清代為此新增置的內務府與理藩院兩機構,便是明代沒有的對外窗口。

  有關朝貢議題的先行研究不在少數,說法也各有差異,是以報告人花了較大篇幅說明相關研究成果與反思。自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提出朝貢制度的理論框架後,學者對此多有討論與修正。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化,對於朝貢的類型、清朝中國內地行省、藩部,乃至於外國的貢物項目,以及清朝對朝貢的管理機關、制度的變革等等都有更深的認識,作為藩部之西藏、蒙古的特殊性也開始被注意。然而在研究之初,對於清朝與蒙、藏往來的假設,多採取「厚往薄來」或者「懷柔遠人」之說。據報告人梳理認為,厚往薄來說促成蒙、藏入貢的貿易誘因。而懷柔遠人,則顯示清朝政府對於蒙、藏兩地有特別的待遇。

  報告人認為,這其中較需再深入探究者,係厚往薄來之說。其疑點在於若認為厚往薄來是一種貿易誘因,那麼對於清朝朝廷而言,是否會因為不平衡的往來關係,導致自身的財政負擔?而對於蒙古與西藏藩部而言,即便有利益誘因,但清朝對藩部規定的朝貢制度,是否也會讓各藩部在往返該部與北京之間,產生過度經濟負擔?報告人認為,現有的理論架構,無法看出實際互動的變化,是以欲以雙方在朝貢貿易的經濟考量為主軸,進一步梳理貢物的產出、流動與消費。

  報告人進一步分享目前在奏摺中看到的一些現象,說明所提問題之有效性。如清朝官方對於蒙藏兩地的進貢,的確有逐步規範化的傾向,故厚往薄來之說不足以涵蓋全貌。其次,貿易路線的議題亦值得思考。報告人以乾隆朝 (1736-1795) 四川打箭爐成為貿易出入口為例,認為官方既然設計貿易路線,則相關的路線維護、駐所亦會有所考慮,並且認為清藏間的貿易,不會只有打箭爐一路,應有其他路線,但目前未見資料,未來須另行關注。此外,在梳理貿易路線時,報告人也留意到貿易的人群,除了西藏僧官會於進貢路程中買賣物品,也從奏摺裡找到辦理西藏事務的清朝官員走私貿易的案例。報告人注意到,清朝官方對於前者採寬容的態度,但認為後者是違法之舉,因此也得考量不同人群的差異。

  最後,報告人以實際的案例說明貢物的流動與使用。由於清朝收到的貢物種類繁多,從土產到高級貿易品都有。此次僅說明三個案例,藉以說明清朝對貢物的使用變化,這三項分別為:氆氌、番紅花與藏香。講者以氆氌的流通為例,簡單說明物品由西藏進貢到北京之後,收入宮中,而清朝君王會再進一步賞賜給蒙古王公,因此該物流入蒙古地區。紅花進貢之後,則可見於宮廷禮儀之中。上述兩者的考察尚嫌初步,還須發展。第三樣物品為藏香,藏香較能看出進貢之後的再利用,從一些紀錄可知也有在漢地製造的藏香,故可知這一物品有較廣泛的使用。而這樣的情況,可能與乾隆皇帝個人的利用有關。就官方祭祀體系的利用來說,最初用於水神,爾後擴展到其他祭祀活動中。

  講論結束後,在場學友對講者所提出的研究計畫紛紛給予意見。中研院近史所賴惠敏教授首先指出,此計畫目前的細部枝節稍多,加之又希望兼論蒙、藏,然就現有材料考量,建議只研究西藏一地,並挑選幾樣物件為案例,便能達到一定的學位論文規模。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李今芸教授則提出,朝貢貿易的物品,使用的範圍到底有多廣?或者其實只在北京運用?報告人的企圖心很大,但所舉的案例是否真屬「民生所需」要再考量。其次,若要找到報告中所舉物品的使用者,除了看中國區域外,恐怕也需要看西藏當地的狀況。而報告中所述「沿途貿易」一題,清朝政府對於轄下官員和入貢藏人的態度有所別,亦值得深入比較。據上述脈絡,應能清晰的找出自身的研究定位,並對學界有所貢獻。最後,賴惠敏教授補充以雍和宮滿文檔案為主體,搭配內務府題本,或許就能討論出一個案例的成果。而從策略上來說,像何新華教授的相關研究就非常完整也廣泛,不過我們可以轉從細部的區域差異,或者土貢物品為討論重點,透過細緻化的梳理,便能夠對相關研究有所補充。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