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四次讀書會紀要
|
|
「中西檔案讀書會」2018 年度第四次讀書會,邀請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楊玉君教授演講,主題為「民俗版畫的整理與研究」。主旨在分享楊教授近年所見之各種民俗版畫,以及這些材料可能的研究方向,謹將內容摘要如下。
楊教授首先說明目前年畫研究的現況,回顧區域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如王樹村於 1970 到 1980 年代出版的相關書籍,但內容上多屬重複排列組合。另外一位是馮驥才,他在中共文化部服務,於 2001 至 2011 年進行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其蒐羅層面廣泛,除了畫作本身,同時也找刻版與製作工程人員,進行口述訪問,並將成果匯集為《中國木版年畫集成》。另外,天津地區是民俗版畫的出版重鎮,故一直都有出版品。楊教授也介紹了幾套工具書,使聽眾可以按圖索驥的找到入門階。
最早開始研究與收集中國民俗版畫的國家為俄國。從現存十九世紀俄國的畫作,可以看到中國民俗版畫的蹤跡,可能是俄國人看過該種材料,甚至有所了解後,把這些素材納入畫作背景之中。楊教授以為,這與俄國人到中國旅行有關,並進一步以漢學家阿理克 (Vasily Mikhailovich Alexeyev, 1881-1951) 為例說明。阿理克最初接觸版畫時,並不了解其內容意涵,又求教無門,後來才出現轉機,其到北京、華北的旅程中,購買收集並請人寫下對畫作內容的說明,整理成一份筆記。取得足夠的知識後,阿理克辦展覽與傳播知識,寫作研究,最後收藏於機構中。阿理克之後,有李福清進行相關研究,李氏師承 Propp 與 Alexeyev 兩人,但之後就少有人承繼。
1951 年阿理克過世,其收藏品納入俄羅斯境內三大博物館:冬宮博物館、彼得大帝人類學民族博物館與宗教歷史博物館,也導致學者要研究這些材料時,得分別跑到三個博物館,是較為不便之處。三處博物館中,楊教授以宗教歷史博物館的阿理克藏品內容為例,說明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及特色。首先,由於收藏的年畫與解說的文字是分開儲放的,因此需要重新整理找到彼此對應的作品。其次,可以利用《1907 年中國紀行》一書找到協助阿理克撰寫說明的漢文先生資料。最後,從內容來說,阿理克與漢文先生的交流,採筆談問答,這可能由於他口語交流相對弱,這些筆談目錄是以畫作主題的類別編成。其中較為有趣的,是阿理克皆以硬筆書寫提問,漢文先生則以毛筆書寫回覆。
演講第二部分是辨識民俗版畫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楊教授依據其經驗,提出幾個面向,供未來研究者參考。第一,民間版畫之繪畫方式,往往會用同一套方法、樣貌呈現物件,而與實際物品不一定相像,因此需要分辨。其次,民間版畫反映的是相對較底層的文化,觀者看畫之後未必真的理解,例如畫中同時有芭蕉葉與寶物,需將之理解為「招財」之意。再者,研究時也可能出現誤讀。誤讀的狀況一方面是圖像本身的呈現方式所造成,但也可能是因觀看者本身的知識所導致,因為觀者本來有其知識庫,但未必與繪圖者相重疊,因此產生錯誤解讀。
第三部分則介紹版畫中所呈現的民間信仰。楊教授說明,民俗版畫中有許多民間教派信奉的神衹,亦有行業神的肖像,且畫中也繪出行業技術的相關工序內容。其次,從神的名稱可以推斷畫作所反映的區域,例如三姑神對應南方蠶織業;而北京旗人信仰則有「狐黃白柳灰」,實指狐狸、黃鼠狼、白刺蝟、柳蛇、灰鼠,此亦可於民間版畫中看出端倪。而民間版畫繪製的人物,也有因應時勢的狀況,如中日戰爭時期有抗日門神,或國共對戰期間亦有對抗共產黨的門神畫樣。以上可見民俗版畫的多元性。對此,楊教授也提出日後值得再深入的研究方向,例如各地區的戲曲特色在民間版畫上如何呈現;又如家內擺設的物質特性、寵物、格子地板等,都屬物質文化、歷史學可以探討的議題,如捷克學者包傑已針對民間版畫中抽菸的人有所研究。
演講結束之後,與會學者提出相關心得。近史所賴惠敏教授首先提到,歷史學往往利用文字為主,但可能圖畫也是需要利用的素材,例如楊教授提到的《北京民俗畫》(清末北京市井生活)或相關民俗版畫作品中,有不少我們不了解的民俗工藝製法,可能有益於歷史研究。
順著可能的研究方向,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李華彥教授向楊教授請教相關研究該如何開展?楊教授回應,相關研究多還在萌芽階段,就其個人經驗,初步都會盡可能猜想,再慢慢實證。賴惠敏教授補充道,楊教授所提供的畫作中,有抽菸的景象,這可能與北方天候相關,這可以參考《兒女英雄傳》。另外可以參考商號資料庫、民國的報紙與調查,可能會看到相關線索。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林敬智教授也對如何利用民間版畫研究有所回饋,他認為圖像反映了人如何想像景況,再回頭與文字對讀時,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落差,主要的原因是越便宜的民間版畫,或與基層更為貼近,這點是研究時務必留心的地方。林教授也說明他正在進行相關藏品的數位化工作,希望一步步擴張;並期許透過這樣的方式,開放觀眾互動解讀,進一步增添理解。對此,楊教授也認為需要多將現有的藏品開放予更多人觀覽,進而得到更多回饋。最後,楊教授補充展示了一些網站上的解讀工作,指出國立歷史博物館亦有不少民俗版畫,網站上有檢索功能(如胡三爺會有相關資訊,詳見國立歷史博物館網址:https://www.mygoods.com.tw/Search/Search_info?id=8101),期望日後有更多人投入民間版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