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館藏清代檔案讀書會」第十二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
|
今日讀書會,邀請國立臺北大學助理教授林士鉉先生講演「內蒙商道考察與體驗」。 2012 年 7 月 10 日至 14 日,林士鉉老師參加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舉辦「近代中國邊疆社會變遷——以內蒙古為中心」學術研討會,發表〈《滿蒙漢三文合璧國文教科書》與清末滿蒙語文教育初探〉一文。內蒙古師範大學新校區在呼和浩特市郊,該地舊稱盛樂,曾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
林士鉉老師向與會學友摘要地說明他的論文如下:清末新政改革,教育是重要的環節,除了中國本部之外,廣大的邊疆地區亦被納入新式教育推行範圍。他以《滿蒙漢三文合璧國文教科書》為例,討論時人編修目的、編譯背景以及現代化課題,以反映近代蒙古社會形塑歷程的初步階段。
接著,林老師表示主辦單位除了第一日會議行程之外,其餘四日,一行人由北而南,考察呼和浩特、二連浩特、錫林浩特、正藍旗(元上都遺址)、張家口等地。由於這些地點相隔甚遠,有的甚至得坐車七、八個小時,約行走一千五百公里。是故,每個地點僅能重點瀏覽,紀錄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以下,即林老師是次考察之旅的分享。
這次會議安排的考察路線與波茲德涅耶夫的《蒙古及蒙古人》一書記載的遊歷路線有一部分重疊 ,田野與文獻相互參照,收穫更多不在話下。波茲德涅耶夫在 1892 年受俄國外交部指派,前往中國蒙古地區進行為期十五個月的實地考察。波茲德涅耶夫返國之後,將這次考察所蒐集到的資料整理出版為《蒙古及蒙古人》二卷。第一卷紀錄光緒十八年 (1892) 六月至十二月在外蒙古的考察活動,路線從恰克圖到庫倫、烏里雅蘇台、科布多,返回庫倫;再從庫倫到張家口。第二卷敘述光緒十九年 (1893) 三月至八月在內蒙古的考察活動,路線從北京至張家口、呼和浩特歸化城、經張家口到承德、多倫諾爾、經棚、庫倫、烏勒混卡倫。波茲德涅耶夫詳細描述內外蒙古的政治、經濟、庶民生活、沿途的各寺院、廟宇以及喇嘛等情況。
古今對照,人事已非,考察過程中多了幾許惆悵。幾日搭車看見的景象全是青青草原,不時見到牛、羊、馬在草地上覓食,端的是「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考察團搭乘的巴士在現代化的公路上奔馳,很難想像過去的蒙古商道與商業活動是什麼樣貌。
波茲德涅耶夫表示,從張家口到庫倫的商路,主要有三條:一是達爾罕扎姆(扎姆,jam,道路),二是貢珠音扎姆,三是巧伊林扎姆,文獻中只存名稱。幾經實地考察可以打聽到有十條道路。但這也僅限於一般外地人對蒙古商路的了解。事實上,從張家口到庫倫的商路遠不止十條,而是多達百餘條。應該說,達爾罕扎姆、巧伊林扎姆和貢珠音扎姆是三條主要商路;所有其他的道路都是這三條幹道的分支。因為蒙古運輸工人,特別是趕大車的(即蒙古族勒勒車),在張家口裝載運往俄國的茶葉後,無論他們老家的牧地離張家口多遠,總必先帶著茶葉回家一趟。例如,巴林人或者克什克騰人總是先拐到張家口東北五百俄里的家鄉,然後再從那裡去庫倫。基本上,蒙古的商道沒有一個正式的、規範化的道路。商路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例如:巧伊林扎姆,每年最早的幾批駱駝隊都是走這條路,因為它的路程最短;等到他們的駱駝把沿途的草都吃光了以後,後面的車夫就走別的道路,也就是走達爾罕扎姆或者貢珠音扎姆,究竟走兩者之中的哪一條,這要在考慮了種種利弊得失之後才能決定。
7 月 11 日,一行人從呼和浩特出發,往北經過大青山、四子王旗,前往二連浩特考察。呼和浩特,蒙古語意是「青色的城」,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在清代,它是由兩個城組成的:一是八旗軍隊駐防的「綏遠城」,二是平民居住的「歸化城」。清廷在綏遠城內置綏遠將軍,管轄漠南蒙古王公與大同、宣化的駐軍,強化西北邊防。蒙古人均信仰喇嘛教。途中參訪了大昭寺。大昭寺是明代蒙古土默特阿拉坦汗在明萬曆七年 (1579) 建立的,明朝賜名「弘慈寺」,清代改稱「無量寺」。
波茲德涅耶夫說「大昭」,在蒙古語稱「伊克召」,意為「大」。伊克召是呼和浩特所有召廟中最重要的一座寺廟,總管所有呼和浩特的寺召;皇帝為此特賜大印,掌印扎薩克達喇嘛便居住於此。大召寺法定喇嘛是八十人,由清廷供養。除了大昭寺之外,呼和浩特尚有六大召與八小召。召寺的劃分不是取決於召廟的大小和當中喇嘛的人數,而是取決於是否得到官方認可。當地的喇嘛統計有十五個召,但這個數字不太準確,因為它同時包括城裡和從城裡分立出去的召廟。喇嘛在此地影響力很大,他們出租召廟閒置空地、房舍讓內地來的漢族商人作生意;但由於不少喇嘛總唯利是圖,年年提高租金,致使漢人在此生存不易,與在地蒙古人產生了不少摩擦。
二連浩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與蒙古國扎門烏德市相望。《蒙古及蒙古人》沒有記載這座城市,因為它是一座新興城市。自 1956 年「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鐵路開通之後,1966 年中國國務院設置二連浩特市作為邊境口岸城市。二連浩特國門可以開放參觀,國門建築內闢建展廳,展出除介紹當地歷史交通演變,亦分區介紹中國全國邊疆國門。二連浩特是蒙古語音譯,「二連」原名「額仁」,沿用市郊「額仁達布散淖爾」,即「二連鹽池」之名。「額仁」蒙語意即:花花的,有人認為是牧民對荒漠戈壁景色的描述,有海市蜃樓的意思。在「二連鹽池」附近,出土許多白堊紀時代恐龍化石。這次還參觀了國家地質公園,內有恐龍挖掘現場的展示,以及伊林驛站遺址博物館,館內展示了這一帶長期以來作為商旅要道的特徵。參考宣統元年印製的蒙古地圖,此方位標示有「伊林苦水湖」、「伊林塔拉草地」等地名。
波茲德涅耶夫路經「額仁達布散淖爾」或稱「二連達布蘇諾爾湖」。這個鹽湖,方圓約有二十俄里。據當時蒙古人說,湖里盛產大塊湖鹽,這種湖鹽色白味美,聞名於蒙古與整個華北。不過這裡的湖鹽並沒有得到正規的開採,附近的蒙古人,不論是誰,不論需要多少都可以隨意掘取。
7 月 12 日,一行人繼續前往錫林浩特的蘇尼特左旗考察,先參觀蒙元文化博物館。錫林浩特是錫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蘇尼特左旗,位於錫林郭勒盟西北部,即內蒙古自治區東蘇尼,簡稱東蘇旗,北與蒙古國接壤,素有「駝鄉」之稱。這裡產一種名為蘇尼特的羊,據說肉質鮮美,肥瘦相間,為清代宮廷之用。錫盟有「中國馬都」之稱,當地還有騎兵營。
波茲德涅耶夫的《蒙古及蒙古人》記載,直到其遊之五年前 (1887),蘇尼特右旗還把大量的「二連達布蘇諾爾湖」湖鹽運往克克伊力根(武川)、呼和浩特、豐鎮和隆盛庄。那時候蒙古人以一斗鹽向漢人換一斗黍子。這兩種斗的計量是不一樣的,漢人量鹽的斗折合四十斤,而量黍子給蒙古人的斗卻只有二十八斤。然而蒙古人並不爭論,因為這是相沿已久的老規矩。後來山西北部連年歉收,一斗黍子的價格從四百文漲到一千四百文,就連這樣小斗換大斗的交易也停止了,蘇尼特人幾乎不再運鹽到中國去。漢人卻大批到二連達布蘇諾爾來採鹽,每採一斗鹽向蘇尼特右旗繳納六分銀子(約合十二個銀戈比)。旗署收了錢,把三分之一給王公,其餘三分之二充作旗的經費。湖邊住紮旗裡派來的一位官員,另外還有幾名旗丁,他們的任務是守護鹽湖和徵收稅款。對於蒙古人,不論是屬於哪個旗的,蘇尼特右旗人都聽任他們隨便取用二連達布蘇諾爾的湖鹽。
7 月 13 日,由錫林浩特前往正藍旗,下午考察元上都遺址。正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距離北京只有一百八十公里。1256 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此地選址建城,1259 年城郭建成,命為「開平府」。1260 年,忽必烈在此登基,將開平府作為臨時首都;1264 年,改燕京(今北京城)為中都,後稱大都;1272 年,元朝擴建上都。元朝歷代皇帝每年四月至八月都到上都,避暑行獵,處理朝政。元朝滅亡後,上都幾經戰亂損毀,僅留存幾許斷瓦殘牆,供後人憑弔。
7 月 14 日,驅車前往張家口。張家口,位於中國河北省西北部,地處京、冀、晉、蒙交界。明清時期,它是扼制中國內地進出蒙古的重要邊境城市。著名的「大境門」就在張家口古城內。張家口是峽谷盆地,地形北窄南寬,大境門坐落在這個峽谷的中樞位置,控制南來北往的人群。波茲德涅耶夫的《蒙古及蒙古人》提到,張家口分成二個部分:上堡、下堡。從庫倫方向來,首先來到上堡。大境門位於上堡邊上,是通往下堡的重要入口。買賣城是清廷在上堡的商品交易區,幾乎所有的俄國呢絨和各種絨布、俄國出口的全部毛皮製品都是先運到買賣城的貨棧,然後再批發給下堡。清廷在這裡設立稅關,課徵在張家口和買賣城出入的貨物稅。並且,大境門周圍聚集了許多店舖,市井十分熱鬧。在這裡經商的中國人大多數是山西人,例如:買賣城內銷售茶葉的商號:祥發永、匡全泰、恆隆廣、大盛裕、裕慶成、興隆永、萬慶泰與公和全。他們運往蒙古、恰克圖的磚茶達三萬箱。
清代的張家口是通往庫倫的貿易口岸,也是前往歸化城的重要城市。豐鎮是位於張家口與歸化城之商路中最大的城市。豐鎮的運輸業很發達,有一種職業被稱為「老倌」。波茲德涅耶夫說:他們是商行裡專門用牛車給人拉貨、趕車的人,都是山西人。所有的老倌目前在豐鎮約有大車二千一百輛,且全是運茶的。俄國每年至少有一萬二千箱茶葉是由老倌從張家口運到庫倫去的。現在專門從事運茶的商行主要有十家:復合成、福興永、復元店、廣盛店各有三百輛大車;崇和合、天合勝、天泰永、崇和泰、恆慶店、復合永各有一百五十輛大車。
考察團參訪完張家口時,已近傍晚,大家兵分二路,一路向西直行回呼和浩特,一路經宣化回北京,結束旅程。
[1] 考察路線,可參考《蒙古及蒙古人》(第一卷第九章:從庫倫到張家口、第十章:張家口;第二卷第一章:從北京到張家口、第二章:從張家口到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