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七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
|
本次「明清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討論會於 2012 年 8 月 30 日假中央大學儒研中心舉行,發表人為黃瑩暖教授與許惠敏博士,共十七人出席。黃瑩暖教授的論文是〈朱子論「知覺是智之事」〉。本論文探究「知覺」在朱子思想中的意涵,並討論其是否有作為道德動力的可能。文中指出,朱子所賦予「心」的「虛靈知覺」的特質為「心」得以作為一身之主宰的重要關鍵,亦為其「格物窮理」工夫的樞紐。從文獻的內容看來,此「知覺」同時包含了「無善惡定向」與「蘊藏道德動能」兩種涵義。若從心學的定義來說,道德本心即天理,是能自我立法並能自求實現的;朱子言「心」的「知覺」不具善惡定向時,此「心」即不能等同於道德本心。但朱子所說的「知覺」應不能以全然的形而下之氣視之,因為朱子曾說「理與氣合,然後知覺」,朱子弟子陳淳亦有「心是理氣合」之語。再者,朱子論「喜怒哀樂之未發」時的狀態是「知覺不昧」,其所主之未發涵養工夫,即在持守此不昧之知覺;就此而言,「知覺」雖不等於性理,卻有含具、呈顯、保有性理的能量。復次,由朱子說「知覺是智之事」與「智藏」之相關言論來看,亦有以「知覺」為「智德之動能」之義。因此,朱子所論心之「知覺」雖非心學系統一般而言的道德動能,但亦不宜只被視為形氣主體的認知與感應活動,其中所具有的道德動能義仍不應抹殺。
與會學者提出許多寶貴建議:有學者認為,若以「氣」來談心之知覺,恐無法證立其具有道德動能,必須就「心(知覺)是理氣合」的說法方有可能。有學者提到「知覺是智之事」並非朱子思想的主要論題。有學者則持與本文相同之立場,認為朱子可謂宋明最重視智德的儒者,此與其所提出之格物致知工夫有關,而「知覺」即是其智德的表現。有學者提醒,論證「朱子之心不是沒有道德本心義」較之論證「朱子之心為道德本心」為較可行的策略。有學者則抒發其研究感想,認為朱子文獻具有多義性,要論證其說,皆需深入文獻。
許惠敏博士的論文為〈伊川言『理』之探析—以《周易程氏傳》作為論述對象〉。目前學界對伊川言理之詮釋主要有三:牟宗三先生的「理氣二分、心性情三分」;唐君毅先生的「性理是『直感一當有當然者』[1]」;勞思光先生的「理是就各類不同存在自具之特性而言」。《周易程氏傳》既是伊川晚年之作,更是他畢生苦心經營學問的成果,理當最能用來說明伊川言理之意。許博士論文意在前人論說基礎下,進一步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本論文提出,伊川所說的「理」,是指一「當然之則」,並且此理是內在於人,同時又作為一切存在的根據。其次,就文獻看來,伊川認為人是可以而且必須體現此「當然之則」,並進而成就天地萬物的存在。因此本論文提出,伊川此說是建構一道德的形而上學。最後,本論文指出,伊川思考道德實踐固然是從「應然之理」賦予其理論基礎,但仍強調「理」本身就具有道德實踐的動力;此論說補充了唐君毅先生「性情之論,則原於人對其道德之省察」的主張。
與會學者提出《周易程氏傳》主要在講氣化之事,哲學性不高,用它來說明伊川的哲學思想,不如選擇伊川的語錄與書信會更為適切。也有學者認為,伊川的《易》學思想要和其心性理氣諸說分視而論,且認為通過心性理氣等觀點來解說《易》,未必能將《易傳》講得好。還有學者認為,伊川的《周易程氏傳》應該從經學角度來評斷。對此,報告者提出伊川甚重「體用一如,顯微無間」之意,因此儘管《周易程氏傳》表現在「用」,此「用」當不離「體」而顯用。至於有學者認為,伊川所言卦象中,有言春夏秋冬等自然之則,此似乎未能從道德之「理之當然」來看。許博士對此問題的回應為,人所關切的固然是人如何面對自身的存在,但就整體的理性的活動而言,人是不可能只停留在自身的體會,必然也希望對此一世界、此一宇宙有一完整的了解,並歸之於「一」。因此,從「當然之則」,推而視天地萬物的存在也只是此一「當然之則」,這是很自然的。是故,儘管伊川言四時的變化,萬物存在的理序,但絕不可認為這是自然科學的探析,與人倫之「道」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