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賓教授講演「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紀要

 
講題: 體用論與相偶論——對今日儒學研究的反思
主講人: 楊儒賓先生(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主持人: 林月惠女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3 月 24 日(日)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吳孟謙(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楊儒賓教授講演「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紀要
 

  2013 年 3 月 24 日下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為楊儒賓教授《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一書舉辦新書學術座談會。本書於 2012 年底出版,結集了楊教授近十多年來反省近世東亞反理學思潮之論文,內容涉及中國的「氣學」、日本的「古學」與韓國的「實學」。

  楊教授提及當代新儒學在其治學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既是學問的起點,也是反省對話的對象。而東亞儒學研究的啟發、中國經學傳統的回顧,都是他思考儒學在當代意義的線索。故此書的撰寫目的在於拋出一個反思的議題,希望得到來自儒學研究社群的回應。

  本書歸納出「體用論」與「相偶論」兩種儒學類型,並以後者來概括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相偶論」力圖避免「體用論」可能失卻儒學本旨的危險,並強調倫理價值必然產生於人與人之間。此兩種理論雖反映出對主體的不同態度,但楊教授主張兩者並非互斥。他表示:理學家「天道性命相貫通」的工夫,揭示了人性中永恆、超越的面向;反理學思潮則重視人倫之間的共感能力,能使儒家本懷——對文化世界與倫理秩序的承諾——更具實踐性。

  楊教授表示,在新儒學的傳統中,牟宗三先生概念清楚、體系完整,對我們影響極大,但熊十力先生與唐君毅先生也可提供研究者不同的思考面向。楊教授希望藉著這本書的反省,重新審視儒學義理在「天道性命相貫通」這一主軸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詮釋方式?他也期待得到大家的回應,對自己的觀點做進一步的修正。

  接著,主持人林月惠教授依次請三位引言人回應。楊祖漢教授從道德形上學的立場,質疑反理學思潮的「相偶論」是否真的能夠與理學相調合?孔子以後,究竟誰是真儒學,固然不能輕易定於一尊,但也仍須給個答案。他強調儒家的「理」是康德所謂無條件的律令,也是牟先生所說純粹的道德意識,道德實踐必合乎此動機,而其表現則隨不同的情境做出調整。由此角度而言,「相偶論」可以為「體用論」所吸收,兩者應是上下的關係,而非並立(對立)的關係。

  李明輝教授認為,就思想史研究而言,反理學思潮在儒學史上有不能忽略的意義,本書將之發掘出來,貢獻甚大。但若要進一步做哲學判斷,仍如楊祖漢教授所問,究竟理學與反理學,誰較符合孔孟精神?孔子提出「仁」,給予「禮」一個超越的根據,挽救周文僵化的危機,但若只停留在人倫日用的關係,恐無法有超越性的突破。因此,李教授也不贊成調停理學與反理學思潮。

  黃冠閔教授提出兩個閱讀本書的觀察:第一、本書的詮釋策略是重寫儒學系譜,使反理學思潮另成一系,進而對理學有所補充。但儒學是否必須採用二元論的模式進行思考?氣的問題有可能未必是二元論,而是多元論的。第二、本書放在東亞的視野下,擴張了儒學的基盤,並理出中、日、韓儒者間遙相呼應的對話關係,且站在當代的問題意識下,「虛構」一東亞儒學的平台,使這些思想在詮釋中釋放能量,有其正面的意義。接著黃教授也提出幾個問題:「相偶論」中,對偶的主體關係,是否同時是對稱的(譬如:君可不君,但臣不可不臣,即不對稱)?本書重視「相偶論」的社會性、公共性,但道德與政治的連續性,仍被反理學者所肯定;若道德與政治也是一種「相偶」,在這之間,對權力的批判是否可能出現?

  引言過後,在場學者也踴躍發言。何乏筆教授十分肯定本書發掘反理學思潮的嘗試,但同時也認為楊教授不應太快做調合的工作。因為當代新儒學需要更徹底的反省,「相偶論」的許多優點,正可與二十世紀哲學對康德哲學的批判相連結。彭國翔教授提及大陸學界在侯外廬編《宋明理學史》時,已開始使用「反理學」一詞,並十分重視這一脈。鍾振宇教授指出「體用論」與「相偶論」的矛盾關係,近似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所論哲學與政治的相斥,哲學追求的是人的普遍本質,政治則要在多數人之間達到溝通協調。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晚年有「調停 」(Austrag) 的概念,或許對兩者的結合有所幫助。林月惠教授認為,楊儒賓教授所界定的「相偶論」,與阮元、丁若鏞等人所界定的意涵有別。她肯定楊教授有自己的當代關懷,但期盼他能將問題意識與理論建構做更清楚的論述。林維杰教授則好奇,「相偶論」去除形上學的態度,如何與仍有形上學預設的氣學結合在一起。

  楊儒賓教授非常感謝學者們的熱烈回應。他同意黃冠閔教授所言,此書確實有意建構一個「反理學的東亞」,並進一步補充「相偶論」不僅能解釋差異性,且通過氣化思想,也能找到人與人之間的共通性,為講求多元卻陷入溝通困境的當代政治社會提供出路。面對楊祖漢、李明輝教授從牟先生的立場提出質疑,楊儒賓教授表示歡迎,但也指出本書並非從社會學角度來談反理學思潮。他對「相偶論」的關注主要在於主體的批判,即將主體建立在氣化論之上的思想。「體用論」與「相偶論」之所以有調和的可能,是因人的意識起點本來就包含了理性的事實與經驗的事實,具體如何調和,已進入深刻的哲學問題,目前雖力有未逮,但能拋出議題已經心滿意足。楊教授也坦承此書中的「相偶論」,確實有自己的關懷,不全是先儒的原貌。他最喜歡的理論模型是從張載到方以智、王船山一系,此種超越的氣化論,較能回應統一與差異之間的問題。

  本場新書座談會在熱烈且意猶未盡的討論氣氛中圓滿結束。主持人並預告下次將邀請林鎮國教授到文哲所發表其新書:《空性與方法》,敬請大家期待。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