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文學經典的傳播與詮釋」專題紀要

 
撰寫人: 廖宣惠(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生)
 
2012 年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文學經典的傳播與詮釋」專題紀要
 
  睽違十二年,國際漢學會議於今年 6 月 20 至 22 日在中央研究院盛大舉行,此次國際漢學會議由余英時院士、黃進興院士擔任正、副召集人,集結院內七個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單位共同舉辦。本屆國際漢學會議旨在檢視最近十年的漢學動向,探索未來人文研究的新格局,而「跨界」對話更是這一屆漢學會議的重要精神。余英時院士的講稿指出:「漢學」作為一專門學科並不獨立存在,與其他學科緊密相依(包括語言、文學、歷史等);其次,地理上的漢學「中心」亦不存在,每一地區的漢學都或多或少展現其獨特的歷史與文化風貌。



  文哲所「文學經典的傳播與詮釋」專題會議分九個場次,圍繞共同主題而有不同焦點,可從文學經典內涵變化的角度,看出近年漢學研究在現代多元開展的影響及縮影。

  會議首日第一場由李歐梵院士主持,主題是「抒情與革命——古典到現代的文學理論」。清華大學中文系蔡英俊教授論文〈「再現」與「變奏」:再論「擬古」與「擬作」〉,藉由重審常被批評為「為文而造情」的「擬古」、「擬作」,析論中國古典文學傳統中的審美感受樣態;他指出,「原作」與「擬作」之間的關係,有別於古希臘定義中的「模仿」,其意義不只是對於自然或生活世界的一種「模倣」,而是以一種類似古典音樂曲式中「主題與變奏」的形式出現。因此「原作」與「擬作」的關係也不再屬於文學史範疇中所處理的「影響」問題,而是一種技藝的展示,本身就是「展演」。臺灣大學中文系鄭毓瑜教授的論文〈晚清民初的「文學」情境——以「文」、「學」與「言」、「文」關係為主的討論〉探論文學的現代性革命,特別透過晚清民初「文學」情境中「文」、「學」與「言」、「文」的關係,探討當時多層次的、複數的「文學」概念。論文分析當時「文學」分科的原則,百科全書的知識形式導致文學定義去脈絡化的現象,乃至於西方文法概念輸入後「文字」如何傳習,而「文法」又如何與「句讀」拉鋸等問題。在此可見舊學與新學如何互相對話、過渡與轉換的實踐軌跡。

  第二場會議主題為「古典詩詞與文學經典」,由文哲所研究員嚴志雄教授主持,文哲所研究員林玫儀教授發表〈稿本《梁苑集》對王鵬運研究之意義——以開封時期之交遊為中心〉一文,透過稿本《梁苑集》所收錄的、已散佚的王氏詩作、雜文等材料,考訂詩文酬答與王氏生活之互動關係;並透過「據人訪書,因書知人」的研究方法還原當時諸文士的交遊情景,得以探知王氏開封時期的交遊與生活梗概。接著由文哲所研究員楊晉龍教授代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黃霖教授宣讀論文〈《詩經》評點與《詩經》傳播——以晚明時期為中心〉,本文討論晚明以文學評點套路來批點《詩經》蔚然成風的文化現象。雖然此等《詩經》評點本在傳統的經學家看來並不入流,然而這些評點本不但適應了科舉教學的需要,也受到了商業利益的驅動,在不同程度上從「以經觀《詩》」走向「以文觀《詩》」的道路,突破了傳統以「理、事、情」的《詩經》批評角度,轉而以「文、法、趣」等文法、句法的審美觀來理解《詩經》文本。

  第三場會議主題是「敘事演義與地域文化」,由文哲所研究員李奭學教授主持。會議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奚如谷 (Stephen West) 教授開場,其論文〈朱長文與其《樂圃記》〉探討北宋朱長文在其父過世後,回到蘇州老家,住在園林樂圃時所撰詩文,剖析「地點」、「空間」與文本之間的密切關係。文哲所胡曉真教授的論文〈炎徼與我杭──田汝成的地方「聞」「見」〉,則關注派任或貶謫至帝國邊緣地區的中華官員如何以征服者、統治者、旅遊者的多重眼光理解並再現他的聞見經歷,以及卸任官員或地方文人如何出於地域認同與鄉土意識重新感知並記錄其人文情懷。胡教授以「博學工古文,尤善敘述」的明代文人田汝成為個案,考察田氏《炎徼紀聞》、《西湖遊覽志》與《西湖遊覽志餘》三種著作的選材與文字,觀察其如何以文字扮演說書人的角色,重新講述遐方與故土的故事。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的商偉教授發表 “The Story of the Stone and Its Visual Representations, 1791-1919” ,探討紫禁城長春宮 18 幅大型《紅樓夢》壁畫;透過其幻覺空間的營造與情節特色,檢視《紅樓夢》的影響及文學文本與視覺藝術的交涉過程——戲臺在中央的設計、人物回首邀約的表情、真實與虛構的門與窗互相黏合、以假幻真的空間透視畫法,在在展現創作者如何引導觀看者進入虛構空間的手法,並呼應曹雪芹《紅樓夢》「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一語。從壁畫設置的幻覺空間,清楚可見《紅樓夢》的真假相對命題如何滲透並延伸到藝術創作。

  第二日會議第一場主題為「戲曲與文學經典」,由臺灣大學中文系曾永義教授擔擔任主持人。臺灣大學戲劇系王安祈教授〈崑劇流傳過程中京劇因子的滲入〉一文,透過田野調查與訪談當代崑劇傑出藝人,梳理出「乾嘉傳統→清末全福班→民初傳字輩→當代崑劇藝人」的傳承脈絡中「劇壇主流、流行劇種」影響的事實與複雜性。戲曲除了時間上的影響變化,空間上的傳播影響也不容忽視。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容世誠教授論文〈進入全球網絡:近代粵曲唱片的生産與傳播 (1903-1914)〉,根據歐美圖書館所藏中國戲曲唱片目錄,以及新加坡和三藩市中文報章,配合有關檔案資料和唱片實物,重構西方唱片公司在二十世紀初的戲曲唱片灌錄活動,探討「聲音媒體」與「消費市場」的變化,以及對於中國戲曲的生產、傳播與接受的歷史意義。

  第二場主題為「英雄、歷史與文學再現」,由商偉教授主持。美國華盛頓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何谷理教授 (Robert Hegel) 論文 “Reading and the Ming Novel”,以蘇軾的〈前赤壁賦〉起首,探索中國古典文學傳統中,詩與小說閱讀之間類比的可能性;他提出詩人憑弔歷史英雄與小說寫作人物,皆需透過想像與共感,因此明清小說的讀者可順著「詩言志」這一脈絡,透過與小說虛構人物的情感共鳴,融合歷史與當下、真實與虛構,深化對現實人生的領悟與理解。文哲所研究員王璦玲教授〈論清代中期戲曲「風教觀」之事理化與世情化發展〉,探討明亡之後,針砭王學流弊與痛斥豔詞淫戲之論盛行的背景下,蘇州派作家為矯挽日趨頹靡的社會風習,結合世情倫理與道德精神的戲曲作品。此一景況自清初延續至於清中葉,劇論之「風教觀」由是崛起,傳奇創作內容出現了「由情返理」的趨向;而戲曲風教觀的藝術表現,主要見於道德內容的「事理化」與傳奇藝術的「世情化」。

  第三場主題為「文學經典與東亞文化傳播」,由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教授主持。南京大學文學院張伯偉教授〈論杜詩在東亞文學中典範地位之形成〉,分述杜詩典範在中國文學史、日本文學史與朝鮮半島文學史上成形的過程,並比較其異同,指出文人、學者、君王三種不同的力量分別主導了杜詩在東亞三國的傳播態勢與接受情況。韓國高麗大學中文系崔溶澈教授〈朝鮮時代中國小說的刊本與抄本〉先介紹朝鮮時期接受中國小說的概況,朝鮮王室與高級官員的小說愛好,接著探討朝鮮時代中國小說刊本與抄本的流傳情形,並析論包括《太平廣記》、《剪燈新話》、《三國志傳通俗演義》等幾部重要作品在朝鮮的接受過程,以及其中各版本差異的情況。北京清華大學外語系王成教授則以〈《菜根譚》在近代日本的傳播與闡釋〉一文,探討明治時期,漢學內容開始擺脫古典的學術體系,作為修養的素材被重新認識、定位的現象,並立論《菜根譚》在日本的流傳和闡釋具有現代性和大眾性。

  第四場主題為「宗教與文化傳播」,由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周伯戡教授主持。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所金文京教授〈南北朝偽經《法沒盡經》所見釋迦派三聖至中國之説試探〉一文,通過分析六朝時期流行的救世信仰主月光童子及其相關典籍,討論漢代至南北朝時期,儒、道借老子、孔子、顏淵三聖來自印度之說與佛教競爭的現象及此說的演變。文哲所研究員李奭學教授以〈如何製造儒家的格言文本?〉為題,檢視明末西學傳播背景下,中國士人趙韓所撰的《欖言》。對比於西方來華傳教士在《詩》、《書》、《易》等古籍中尋找天主教的奧義,轉化這些中國古籍成為「天主教文本」;趙韓的「西學」著作《欖言》恰反將書中匯集的西方傳教士撰述轉化為「中國文本」,消解了當中的西學與西教色彩。兩篇論文皆突顯了詮釋者與在本地文化與外來文本之間如何重構一套新的解釋系統。

  會議第三日第一場主題為「經典、思想與再詮釋」,由李歐梵院士主持。接續跨文化地域的思索,本場次探討一個思想如何變成社會運動,而一個流動的主體在變遷中思想又如何變化。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劉紀蕙教授發表論文〈「一分為二」的播散與詮釋:冷戰結構的內部以及與歷史發生學的問題〉,從「一分為二」的思想播散與詮釋觀點,探討冷戰結構的內部以及與歷史發生學的問題;文哲所研究員彭小妍教授則從張競生這位留學歐洲的博士為個案,探討其被稱為「性博士」及其與歐亞後啟蒙論述的思想變遷的關連。

  第二場主題是「旅行文學與跨國文學傳播」,由彭小妍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董炳月教授從〈野村榮三郎《蒙古新疆旅行日記》中的若干問題〉,思索日本文學的紀行文與日記交流,是否可以變成旅行文學的文本?法國國家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文系何碧玉 (Isabelle Rabut) 教授論文 “The Canon of Modern Sinophone Literature in France”,則討論臺灣文學研究在法國的發展現況,相關議題包括臺灣文學的法文翻譯,經典性的建立與轉化等等。

  最後,本次會議由胡曉真所長作結束發言。她表示一個兩天半的大會,通常到第二天已是強弩之末,本場會議從古典文學到當代文學,還有經典跨領域的傳播問題,從古到今,由中到西,從各方面多角度來審視經典的詮釋問題,直至最後一場,大家的討論都還興致高昂,尤其可貴,也讓本次會議有個圓滿的結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