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圖像與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14 年 12 月 17 日(三)上午 9:00 至 2014 年 12 月 18 日(四)下午 5:25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林頎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美術史組碩士生)、沈筱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美術史組碩士生)
 
「物品、圖像與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長期以來十分重視婦女史研究,本次以「物品、圖像與性別」(Seeing and Touching Gender from Late Imperial to Modern China) 為主題,於 2014 年 12 月 17、18 日,舉辦為期二日,總共十四場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成員包括來自臺灣、美國、中國等各國婦女史及藝術史相關領域學者。近史所副所長游鑑明教授開幕致詞後,便由近史所副研究員連玲玲教授、近史所助研究員賴毓芝教授帶領研討會,就「物品、圖像、性別」之框架與議題進行討論。婦女史研究已發展了約二十年,大部分的歷史學者多以文字史料為研究基礎。但是近年視覺及物質文化蓬勃發展,使性別研究多元化,而各學科之間界線逐漸消融。藉由圖像、物品等史料去解讀婦女如何在歷史中被呈現,是目前的研究趨勢,也開啟了無邊界的新視野。

主題一:Making Imperial Women 清代宮庭婦女

主持人:張哲嘉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報告人: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題 目:從〈萬壽盛典圖〉看崇慶皇太后的慶生會
報告人:陳慧霞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研究員兼科長)
題 目:裝綴容顏:清代后妃首飾研究
報告人:彭盈真 (Ying-chen Peng) 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t, American University)
題 目:Fired Femininity: Empress Dowager Cixi (1835-1908) and Her Porcelains for the Studio of Utmost Grace
綜合評論人:王正華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乾隆皇帝為了慶祝母親崇慶皇太后的生日,多次舉辦慶祝活動,其中更耗費大量銀兩修繕寺廟,並繪製了〈萬壽盛典圖〉。賴惠敏教授就作品中的建築與慶典圖像,運用清宮檔案,加以分析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例如文獻記載女性多為乘轎出遊,但畫中的婦女卻能隨意遊長河,因此賴教授認為乾隆時期的女性可能較為開放。

  陳慧霞教授以清代宮廷婦女的簪飾,梳理清宮首飾演變的脈絡,並探究風格變化的來源。髮型上的變化是從小而簡單趨於大而複雜;簪飾的製作除了受到皇帝、皇后品味左右之外,西方傳入的技術與材料也是各朝風格轉變的重點。透過禮制、檔案的比較,陳教授認為道光和同光朝反映了前朝的風尚,並創造出當代特有的新風貌。

  彭盈真教授探討慈禧太后藉由燒造同治大婚瓷,進而了解燒造瓷器的流程,後來更訂製了一套「大雅齋」瓷器。她認為這款瓷器可能是中國宮廷藝術史上第一個由女性直接參與製作的作品,從印章的配置、花鳥紋飾、吉祥圖案及藕色(深紫)釉的選擇,都與晚清宮廷服飾密切相關,顯示出慈禧作為女性的個人品味。

  評論人王正華教授就各篇論文提出幾點意見:男性的主導性常會將女性相關的表現標準化與溫馴化,因此皇家女性的蹤跡比男性模糊許多。〈萬壽盛典圖〉只能透過乾隆對母親的孝心來了解崇慶皇太后,但如何以女性的角度去界定後者的身分則相對困難。至於簪飾,正如陳慧霞本身研究顯示這些首飾很多是代代相傳,其累積了歷代女人生活的痕跡,因此,陳教授所觀察到的可能不限於道同二朝之特色。另外,王教授也特別提醒此時新技術與新材質的出現,例如對於閃光切割寶石的使用,是否與歐洲的時尚有所關連,很值得進一步研究。從大雅齋瓷器可看出慈禧的意志與能動性,但顏色的選擇可能受到個人心境(退位)或是當時的風潮所影響,花鳥圖案的使用究竟是個人喜好?還是一個文化性的性別化的選擇?又將花鳥圖案與女性特質結合在中國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主題二:Engendered Eyes 性別化視角

主持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報告人:吳方正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
題 目:女性與博覽會——兩個 1907 年個案的研究
報告人:Joan Judg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York University)
題 目:The Woman Behind the Camera: Ancient Ruins, Poetic Loss, and Photographic Remediation
綜合評論人:周芳美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吳方正教授就 1907 年中國清廷參加的「梅勒本女工賽會」與上海舉辦的「萬國賽珍會」二例,來探討博覽會體制的改變如何促使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變化。澳洲舉辦的第一屆婦女勞作展覽會,使中國女性第一次有機會藉由工藝產品在國際上展現自己。上海萬國賽珍會純粹是由租界的西方婦女為賑災而舉辦,這個由女性發起的先聲,或許比由男性主導的不纏足運動更值得深思。

  Joan Judge 教授透過著名作家、革命家張默君所拍攝的古代遺跡照片與她的詩詞集《西陲吟痕》,分析在當時政局不穩的情況下,她想恢復的民族意識,認為中國的存亡與婦女是有所聯繫的。陳三立曾用「奇女子」評論張默君,認為她結合了男性和女性的特質,並超越了性別的角色。之後張默君來臺定居,仍然以過去的史料作為媒介,收集古玉文物並捐贈給臺北歷史博物館,以傳達國族不朽的精神。

  評論人周芳美教授指出,中日交流是發展刺繡的重要因素,中國於 1907 年派女留學生到日本學習新式刺繡及水彩畫;然而原屬於女紅的刺繡,在博覽會中得獎的作品卻是男性所製作。從中可以探討在專業性別化後,女紅與女工的關係如何?而傳統女性的技藝要如何在此專業化,甚至工業化的潮流中,立足於國際市場?張默君以詩詞和古代遺跡與古人看齊,並喚起對國家的認同。她想從男性的角度去創作,而不願與女性產生連結,是否可以從這裡可以思考的張默君性別角色的位置,及其與同時代其他女性(例如秋瑾)的異同。

主題三:Technology and Women’s Work in Transformation 女性相關之技術與產業轉型

主持人:顏娟英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報告人:黃逸芬 (I-fen Huang,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the History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Brown University)
題 目:Gender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Embroidery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報告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題 目:舊行業的新行銷與新技術:《鏡影蕭聲初集》研究
綜合評論人:馬孟晶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黃逸芬博士討論「顧繡」在民初時期如何轉變,以及婦女刺繡教育改革和性別之間的關係。傳統中國男性認為刺繡是婦女的工作,代表女性的美德。然而日本的新刺繡技術促成清末民初中國刺繡的現代化,從傳統手工藝上進行改革,為婦女提供了參與公共領域的機會,促進國家工業化。黃博士也指出肖像繡的出現,是中國刺繡對於西方與日本挑戰的回應,開立一新流派。並解釋了繡人像如何在世界博覽會中,成為國家的外交禮品。

  《鏡影簫聲初集》是上海 1870 年代大量以「名妓」為主題的寫真圖記或冶遊指南的一種。賴毓芝教授指出,此書除了善於利用《申報》進行宣傳外,相較於同時期的名妓圖譜多以木板或新式石版印刷,此書強調其為日本匠人以銅版印刷。藉由重建其編輯與印製的過程,討論性別的呈現與不同技術和媒材之間的關聯。《鏡影簫聲初集》銅刻出一個永恆且具有可觸性的情色世界,為一波女性圖像的新風潮。可惜仍不敵石印的價格優勢與晚清通俗文化的潮流,未再出版續集。

  同樣以清末民初的上海為背景,馬孟晶教授指出無論是「顧繡」或《鏡影簫聲初集》,皆與照相術、日本、《申報》有所關聯。晚明版畫的技術及風格取向,建構了之後的女性性別角色。對於女性的想像,透過「窺看」的模式,以「鏡影」呈現。銅板的特殊性、圖像中的部分女性姿態較為男性化,可能是受到照相術的影響。「顧繡」於清末為了因應市場而大量生產,以畫代繡,色彩、繡線、針法等技術都加以革新。雖然是由女性所執行,但其「西學」的丈夫,可能是風格選擇的來源,如此一來女性的主導性為何就成為必須再思考的問題。

主題四:New Media and New Styles 新媒體與新形象

主持人:羅久蓉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報告人:沈揆一 (Kuiyi Shen) 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Visual Ar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題 目:From Wenhua shenghuo to Elle—The Ideology of Consumption in Post-Soscialist China
報告人:游鑑明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題 目:虛幻的家庭生活?1950-1960 年代臺灣的家政漫畫
報告人:連玲玲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 目:笑「畫」戰爭:「敵國人集團生活所」的圖像再現
綜合評論人:黃猷欽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

  本主題討論現代化新媒體所帶來視覺影像中女性形象的流轉。沈揆一教授爬梳 20 世紀中國雜誌中女性影像與其定位,並聚焦於 1990 年代以後消費傾向的雜誌群,其中「中國新女性」圖文並貌地傳達了受教育且優雅的女性形象,這種形象大受歡迎,並且有別於 60 年代毛澤東所強調的中國農村婦女。時尚雜誌所引介之新生活風格雖然備受肯定,但理想新女性與真實中國女性之間仍存在鴻溝,在此類型雜誌的快速成長下,不但加深都市生活風格的改變,亦加強了一種想像中的單一視覺性的現代女性形象。

  20 世紀新興媒體蓬勃發展,除雜誌外亦流通多種報刊,其中與婦女有關的報刊往往以穿插插圖漫畫等方式,向女性傳達家政知識。游鑑明教授以 1950 年代發行的三本刊物《豐年》、《婦友》和《新中國婦女》為例,從其發行者與讀者之身分背景不同推測其編輯旨趣,並發現其刊載內容從圖像多寡、文字深淺皆有所差距,藉由圖文之比較,觀察到此類型家政圖像所承載的並不只有實用的家政知識,還背負著發行者所認可的意識形態,部分建構出虛幻的家庭生活景象。而與會者則進一步討論到這種單一方向具有階級性的「指導」女性家政知識,亦參雜了某種程度上的父權主義思想。

  不同時期媒體中所建構之性別概念往往有一既定形象,然而在與社會隔離的特殊環境中,這種性別形象會一如往常嗎?連玲玲教授研究二戰時期日本在上海建立的集中營「敵國人集團生活所」中,英國人 Eric Cumine 所繪一冊名為《龍華集團生活所》(Lunghua CAC-kles) 的漫畫集。在敵僑被納入一新「集體」之中,抽離原處的社會脈絡後,兩性概念亦隨之生變,性別分工面臨重構,性需求亦並非男性獨有,其中展現出在拘留環境中獨特的性別形象與兩性關係。

  評論人黃猷欽教授特別以「郵票」此一特殊媒體形式中的性別概念來回應各主講者。首先呈現 20 世紀中國與臺灣郵票上的女性形象差異:臺灣郵票中幾乎以母親做為女性身分之代表,而中國則加入農工兵等不同職業別之女性,強調其社會面向。另外不同年份的中日友好郵票,中國與日本之擬人化形象多由女性人物表現,但到 1992 年最後一次出版時,中國改為是男性形象,而日本卻是女性,其中政治意涵與性別概念之關聯值得玩味。

主題五:Visualizing and Materializing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身體與性別建構

主持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報告人:李雨航(Yuhang Li) 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題 目:Embodying Guanyin through Hairpins as a Means of Transcendence
報告人:伍美華(Roberta Wue) 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題 目:Ren Bonian's Nüwa and Other Animated Rock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Shanghai
綜合評論人:高彥頤 (Dorothy Ko) 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李雨航教授研究明代女性喪葬傳統中,受葬者使用的假髮裝飾,髮髻上有佛像裝飾的現象,這種髮型類似女性化觀音像。觀音起源於印度的男性形象,在明代早期卻完全地被視為女性神祇,其轉變原因複雜。李雨航認為這種新的陪葬形式與觀音信仰密切連結,女性藉由自身裝束模仿觀音,將流行與信仰彼此重疊。李教授由此觀察到一種新的宗教實踐方式,即透過模仿崇拜主題去連結崇拜者與被崇拜者,使兩者在物質上具有一致性,信徒外表與女神的相似性使有限世界得以達到宗教上的超越。

  伍美華教授的研究則從 19 世紀末上海藝術家任伯年的畫作著手,討論中國繪畫中歷史悠久的「雅石」題材,及其與中國男性文人形象的連結。任伯年藉由在畫面中加入雅石,暗示其所對應者的道德價值和優雅紳士的象徵,雅石的概念被視為自然中的男性。任伯年女性主體作品中偶爾出現的雅石元素也值得關注,特別著名的例子是 1888 年《女媧煉石圖》,女媧的下半身衣紋被描繪成類似岩石質地,這樣的選擇顯示出某種程度上雅石意義的流動。

  評論人高彥頤教授總結道,這兩場分別關注女性髮飾與女性衣紋的文章,皆以女性身體為出發點,討論物件的性別化。身體的意識是主觀的,但透過語言與物質文化可以理解過去身體與性別的關聯。太湖石從擬人化的男性,在圖像中與女性互動,甚至被轉用於女媧的衣紋上。或是逝世女性將其身體做為物質,藉由模仿觀音去接近神界,並加強對於女性化觀音的信仰。與會者提問踴躍,討論到死者用身體模仿神祇的方式並非明代特有,但女性模擬觀音的確為一新嘗試,且女性在創作觀音圖像時,也具有特定的意識形態。

主題六:Female Artists in A New Age 新世紀女性藝術家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報告人:Julia Andrews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Art, Ohio University)
題 目:Women Artists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A Prehistory of the Contemporary
報告人:阮圓 (Aida Yuen Wong) 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Brandeis University)
題 目:Calligrapher Xiao Xian (1902-1997): A Woman in a Man’s World
綜合評論人:馬雅貞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中國在 20 世紀開始出現了現代女子學校,同時也是女性主義以及女權運動的萌芽時期,Julia Andrews 教授透過大量資料,彙整了 20 世紀從早期女子教育到 1930 年代女子書畫會的成立,與 1950 年毛澤東時代的藝術,直到現在國際化的藝術形式。在看似蓬勃的女性藝術發展進程下,實際上成功的女性藝術家少之又少。文革時期女性更是寧願退回家庭,顯示出傳統中以丈夫、父親為中心的父權體制,其主導者只是轉移為國家,而其體制本身並未改變。文革與政治審查是控制 20 世紀女性藝術的兩個關鍵,在中國的特殊狀況下,女性藝術家的能動性和女權主義仍然頗受質疑。

  阮圓教授則從 20 世紀女性藝術家中挑選出獨特案例「蕭嫻」來討論。蕭嫻是金陵四家中的唯一女性,當時書法領域的話語權仍掌握在男性手中,作為一名女性創作者,她透過持續將自己塑造為「非女性」的形象,無論是從她的書寫稿本與金石書體,都盡可能的展現男子氣概,並且透過其師康有為的潤例支持,成功在書法界打下一片江山。這種成功主要原因仍是蕭嫻將自己男性化,而非藝術界對於性別歧視的鬆動。

  評論人馬雅貞教授回顧此兩篇文章,其共通點在於點出 20 世紀女性藝術家仍處於艱困環境。1980 年代後開始出現研究女性藝術家的熱潮,例如陳書、沈壽、顧二娘等,增進對於近代女性藝術家的認識;而討論中提到的蕭嫻,其成功顯示出現代中國女性藝術家必須與男性雄健風格相結合才能出頭,但是可進一步觀察的是,其女性特質是否因應現代世界而改變?其書體與碑石風格應看作是男性化的風格,還是當時代對於政治與國家意識下所產生的風格?無論答案為何,都呈現出女性所服膺的父權體制,在 20 世紀仍難以撼動的現象。

綜合討論

主持人:孫慧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回顧與結語:高彥頤教授 (Dorothy Ko) 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研討會最後綜合討論時間,由高彥頤教授對本次研討會進行回顧與發表結語。高教授指出這次研討會共發表 14 篇論文,區分為 6 個主題,透過這些新的研究,能夠得到許多收穫。首先是「新的歷史分期」,透過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婦女與物品的關係,來重新認識該時期女性概念的建構。第二、「圖像的現代性」,20 世紀新媒體的使用與製造,使得大量圖像進入生活,而圖像不僅建構一種認知真實的途徑,又真實以外的圖像也提供女性新的社會位置。高教授從此處延伸出第三點收穫,即「新的研究命題」的產生,以技術、媒體、身體三者與物的互動為核心,作為新的問題意識方向。

  同時也有新的挑戰隨之而來,歸結本次研討會內容,高教授發現許多歷史材料說明除了文字以外,女性亦使用身體建構知識,如口述、體驗、實作等等,而研究者也應多加重視這些面向的資料。最後,高教授重申,性別不是天生,而是不斷被建構出來的,建構是權力的表現。實際表現上透過話語言說、圖像與物品,建構出的知識也因此具有性別性;因此在進行研究時,不可忽略性別位於權力知識體系中的重要性。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