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華教授演講「晚明城市圖像的興起」紀要

 
講題: 晚明城市圖像的興起
主講人: 王正華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 2015 年 7 月 23 日(四)下午 2:30 至 4: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呂昀真(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王正華教授演講「晚明城市圖像的興起」紀要
 

  王正華教授現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藝術史、視覺與物質文化史。本次演講的內容,出自王教授正在撰寫的新書 Picturing Cities in Early Modern China: Art, Consumption, and Politics;此書探討藝術與城市關係的多重面向,以及圖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中國近代早期,城市文化及其文化價值的瀰漫,促進了新的美學品味和視覺感受的產生,「城市」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重要的圖像主題,貫穿了地方社會與清代宮廷。在地方社會方面,王教授於新書中主要討論藝術品的商業化、藝術市場的出現,以及低階藝術品大量生產背後的社會文化意義;在宮廷方面,王教授認為城市代表著皇帝統治廣大領土之中的某一種表現形式,和清代政治領域息息相關。王教授於新書之中,主要處理三個議題:藝術品商業化、乾隆皇帝宮廷的政治控制和想像、城市圖像中明顯的歐洲風格脈絡;這三個議題分別觸及社會藝術史、宮廷藝術史和全球史角度下的中歐藝術交流,為近代早期至近現代藝術史發展的重要課題。「城市」在藝術和視覺文化製造的過程中,扮演了多重的角色,不僅標誌著近代早期中國藝術發展的軌道,也帶入中國和歐洲藝術交流的全球視野。

  本次王教授的演講內容,為其書稿中的第一章「城市圖像的興起」,主旨在論證明代晚期 (1550-1644) 出現大量城市圖像的現象,並論及圖像的藝術與社會文化意涵。首先,王教授以城市圖像於畫面中所呈現的方式作為分類依據,區分出三種再現模式:一是延續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圖式,敘事性地呈現出從鄉村到城市的景象,表現於明清兩代的手卷之上,傳仇英《清明上河圖》與趙浙《清明上河圖》(1577) 即為此類;二是直接描繪城市內部的情景,諸如《南都繁會圖》、吳彬《歲華紀勝圖》冊的第一景〈元夜〉、楊爾曾《海內奇觀》收錄的〈北關夜市〉等;三是僅呈現城門與城牆,作為城市的表徵,包括張宏與袁尚統等人的作品。這些為數頗豐的城市圖像,顯現了新的「圖像地點 (pictorial site)」之誕生。

  所謂「圖像地點」,王教授解釋為是中國繪畫中經常出現某些地點,具備可辨識的物理特質,形成某種傳統,具有定型化的意義,需要文化上的素養才能加以辨識。中國繪畫之中常見的「圖像地點」,諸如朝廷、山水、村野、園林四類,各具不同的空間與社會文化、政治意義。王教授指出,儘管唐宋時期中國已有大型城市,但直至明代晚期城市與市鎮接連成大範圍,城市文化甚至擴及至鄉村,形成特殊的文化現象;若以視覺材料的數量、是否自成類別的判準觀之,「城市」至明代晚期才真正成為新的「圖像地點」,反映出當時成形的城市意識 (urban consciousness)。

  相較於城市圖像,據其他學者之研究,城市書寫的傳統更早形成。早期的城市文本,多是亡國後文人對前代都城的無限緬懷,強調宮廷苑囿的豪華與傾頹;直至南宋才有專門描寫城市生活的創作,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詳盡地描述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的繁華盛景與各時節的民俗風情。王教授表示,根據 Stephen West 的研究,《東京夢華錄》因為用語較為俚俗,在晚明前評價不高,待到晚明才受人矚目,也因當時的社會背景,才能欣賞這樣語言質樸、結構不具位階性、內容偏商業性的文本。另外,根據胡曉真的研究,關於杭州的城市書寫,明代晚期之後漸多,和城市圖像興起的時間大約同時。

  王教授進一步指出,晚明的城市圖像大多與社會文化相關;到了清代,城市才轉變為政治上的界線。當時的文人士大夫,認為明朝滅亡乃與糜爛的城市生活息息相關,不願再去推崇繁華的城市生活。再者,城市為官府所在地,代表新征服的清代政權,一如王汎森的研究,士人「不入城」成為一種不妥協於新政權的象徵性姿態。城市圖像也轉而被賦予濃厚的政治意涵,如石濤《桃花源》圖卷,不同於過去描繪桃花源的傳統,改於卷首便呈現出世外桃源的景象,隨著長卷逐步地展開,卷末出現城市,象徵著潛在的威脅;此乃清初士人避清的背景,不願意順從滿清政權的統治。

  至於如何理解晚明之前出現的城市圖像,像是過去經常被學界作為城市文明表徵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王教授認為北宋本《清明上河圖》並非繁華城市的表現,而是描繪交通路線上的一景,從畫中出現的商家大多與行旅有關得以證明,此卷所繪應是河運與行旅,而非繁榮的城市景象。再者,王教授採納曹星原、Jerome Silbergeld 及陳韻如等人的主張,認為此卷具有政治意涵,乃基於當時的政治脈絡所作,而非出於普遍的城市意識。

  演講結束後,評論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胡曉真教授和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賴毓芝教授,皆提出了關於城市圖像分類為三種再現模式、以及城市意識的問題。王教授進一步解釋,她是以城市圖像在全圖的位置與表現模式作分類,為一種比較客觀、清楚的分類模式。相較於有些人會將第三種再現模式視為山水畫而非城市圖像,王教授表示,在西洋藝術史範圍中的城市圖像研究,並未有此疑問;舉凡畫面上出現城市的剪影,包括城牆、城門、塔樓,都視之為城市的表徵。至於城市圖像的大量出現與「城市意識」的關聯,王教授認為這是關係到一種瀰漫的城市文化,其書稿第一、二章有所探討;所謂的「城市意識」並非指涉特定的城市,而是地方對於自己居住地的意識,這要到十八世紀蘇州版畫才能見到,這個部分在王教授書中第三章有更深入的討論,探討地方意識與城市地標 (urban landmark) 的關聯。

  王教授整理了明代晚期以來出現的大量城市圖像,探討其中的藝術與社會文化意涵;借鏡西方城市圖像的研究,提供了審視中國近代早期藝術發展的新視角。本場演講引發現場學者的興趣與諸多討論,也令人期待王教授新書的出版。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