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學藝術」場次會議報導

 
時間: 2015 年 12 月 10 日(四)上午 9:15 至下午 6:00、11 日(五)上午 9:00 至下午 4:4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 3 樓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劉柏正(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楊宜佩(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2015 年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學藝術」場次會議報導
 

  「文學領域」共有 6 個主題組,3 場單篇論文的發表,合計 35 篇論文。這些論文述及的面向相當廣泛,包含城市、性別、圖像、商業、物質文化、少數民族、思潮變遷、晚清報刊等議題,來自各地的發表者提出各種新觀點,也積極挖掘新素材,以考察並多方面呈顯明清時期的社會、文化與文學。茲將論文摘要記錄如下:

第一場
論文組主題:近世漢文╱圖像的東亞流轉

主持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金文京教授(日本鶴見大學文學部教授)
論 題:〈十八、十九世紀朝鮮燕行使、通信使與中日文人之交流〉
發表人:沈慶昊教授(韓國高麗大學漢文學科敎授)
論 題:〈明清文學與學問在朝鮮的受容〉
發表人:毛文芳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論 題:〈禮物:朝鮮與盛清文人的畫像墨緣及相涉問題〉
發表人:郭劼教授(美國南卡羅萊那大學語言文學文化系比較文學副教授)
論 題:〈明清及江戶時代艷情作品繼承與回傳之啟示——對明清豔情作品物質性及視覺性的思考〉

  本場次探究明清時期的漢文書籍、詩文與圖像,通過朝貢、行旅等途徑形成的交流現象,思考漢籍作品刊刻出版、圖文敘事、詩文筆談與近世東亞漢文交流圈的形構,以指出此種交流活動的反饋與影響,開啟東亞文化的環流視野。

  金文京教授接續藤塚鄰教授的研究,進一步探討 18、19 世紀朝鮮燕行使、通信使與中日文人的交流,並利用中日韓文人交流的筆談文獻,論證《萍遇錄》中文人互動的錯綜關係,指出三國文人面對筆談與中國意識的不同反應。

  沈慶昊教授探討明清文學與學問在朝鮮的受容情形,探究朱子性理學在朝鮮中後期的具體變化,思考明清學術思想與文學意識如何影響朝鮮正祖以後的一代學風。對明代學術,朝鮮初期採取否定態度,繼而則以批判姿態面對,顯示朝鮮學者對中國學術並非全盤接受,而是在融入朝鮮本地的學術範式與知識體系時,進行有意識地轉化。

  毛文芳教授以「禮物」為視角,考察朝鮮士人金正喜與燕京文人畫像交遊的事蹟與朝鮮繪畫史。金正喜與翁方綱以畫像作為饋贈與回報體系的關鍵樞紐,建構了東亞文人交流圖像,也帶動了朝鮮畫像風格的蛻變,進而得以一窺漢文化圈的「近世」特性。

  郭劼教授延續高羅佩對日本版畫與中國艷情傳統的思考,以大英博物館 2013 年的展覽為對象,指出艷情作品得以在中國、日本之間流轉的物質性、視覺體驗,與其包裹的詩文圖像與醫學論述。跨媒介、跨文化的流轉,帶動了保存的可能,中國遺失的艷情作品遂可藉此在日本獲得保存。

第二場
論文組主題:戰亂時期的典範再創造

主持人:曹淑娟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評論人:王學玲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許暉林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李瑄教授(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教授)、Corey Lee Bell (Ph.D. Candidat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發表人:王學玲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論 題:〈入秦蜀與居廟堂——從以杜詩入帖論仕清後王鐸的心境與創作〉
發表人:許暉林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物、感官與故國:明遺民董說的《非煙香法》〉
發表人:李瑄教授(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論 題:〈袁宏道著作的刊刻流傳與其文壇影響力的擴張〉
發表人:Corey Lee Bell (Ph.D. Candidat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論 題:〈初探清初遺民僧團詩論對朱熹「動靜互涵」觀念的容納與轉化〉

  本場次探究文學書寫如何在離亂之際發揮撫慰、追憶、療癒的力量,顯示文學典範突破創作者身分框架,並通過書寫、刊刻與體驗等層面,對「典範」內涵的推展與邊界意義。

  王學玲教授認為王鐸仕清後,頻以各類書體寫杜詩,且集中於杜甫離開長安,進入秦蜀後的詩作,其實蘊含著宣洩情志、仿效杜甫面對亂離心態的特殊性。杜詩提供的典範意義,容納了王鐸遠離朝堂的夢想與囊空羞澀的現實處境,亦促成王鐸詩作藉杜甫以自慰的特色。

  許暉林教授認為董說《非煙香法》表現的嗜香之癖,應當置放於晚明玩物文化與明清鼎革的遺民處境中加以檢視。董說將其焚香與聞香的感官經驗轉化為文字書寫,在製香、用香的說明文字中,身體感知轉化為面對國變創傷的療癒方式,而歷史經驗的再現與隱蔽,讓董說於玩物體世的方式中面對亡國情境。

  李瑄教授將袁宏道出版文集的方式稱為「密集滾動式」刊刻,從其刊刻數量與頻率的量化分析中,勾勒出袁宏道累積文壇聲名的質性意義。通過刊刻出版,袁宏道也得以宣揚其文學主張,帶動了精英文化圈對於文學典範位移的可能性。

  Corey Lee Bell 主張明清之際僧人如覺浪道盛、今釋澹歸等人的詩作,轉化了佛教傳統文學觀對「山居詩」的典範框架。遺民僧團詩論肯定了「抒情」、「言志」等傳統士大夫詩學觀念,且會通晚明佛學的性情論與朱熹「動靜互涵」觀念,在亂世中以慈悲入世,藉由「情之動」悟見「寂靜」,開展了新的詩論觀點。

第三場
論文組主題:複製:明清視覺文化中的媒材、風格與視覺性

主持人:林麗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評論人:馬孟晶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歷史所副教授)、梅韻秋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發表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論 題:“Mediating Tradition: Japanese Copperplate Printing and Art Reproduction in 1880s Shanghai”
發表人:盧慧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論 題:〈十九世紀金石學中的複製與知識生產〉
發表人:王靜靈博士 (Curator of ancient Chinese art,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論 題:“Dutch Images in a Chinese Woodcut: An 18th Century Chinese Suzhou Print and Its Personal, Domestic and Global Context.”
發表人:王廉明教授(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學研究所中國美術史教席助理教授)
論 題:“How Chinese Perceived European Prints? The Transmedia Copying in Ming-Qing Visual Culture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本場次聚焦於明清藝術的「媒材」與「複製」問題,探究不同媒材的流通與複製方式,如何影響時人觀看藝術品的方式。四位發表者的討論,凸顯了跨媒材的製作技術與跨文化的流通管道,開啟藝術史研究的新課題。

  賴毓芝教授通過岸田吟香 (1833-1905) 的個案,主要以《吟香閣叢畫》與《點石齋叢畫》兩套畫冊為材料,討論十九世紀下半從日本輸入中國的照相銅板印刷,與幾乎同時興起的上海西式石版印刷的競爭關係。晚清上海新媒體的商業競爭激烈,必須占有價格優勢、又能表現傳統中國筆墨的畫素,才能在書畫市場立足。照相銅板技術因未能兼顧上述條件,故無法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盧慧紋教授分析清代金石學的收藏與複製,藉由錢泳的個案,彰顯文人交遊網絡與古刻複製的多種方式。探訪蒐羅、委託製作,顯示了方法的多樣性;原本複製或縮小的刻印,則涉及體製變化。錢泳的石刻複製,不僅是金石學傳統的延續,更是一種具有生產性的「超媒介敘事」。

  王靜靈博士以現存於柏林國家圖書館的《牧林特立圖》為例,指出 17 世紀至 18 世紀之間,歐洲銅板畫對蘇州版畫藝術之影響。研究指出,對蘇州版畫的研究,不應僅放置於中國藝術史脈絡考察,若藉由作坊老闆的營銷策略以及目標讀者的剖析,可以發現歐洲銅板畫建構的意象,實際上已被蘇州版畫挪移運用於中國背景內,顯示了全球藝術史脈絡的意義。

  王廉明教授不克出席,由王靜靈博士代讀論文。王教授將視野轉移至瓷器與其上繪畫的製作方式,討論明清瓷器跨媒介的特性。研究指出,明清瓷器在 17 世紀後期的景德鎮與 18 世紀 20 年代後的廣州,出口前已預先描繪上圖案線條;這類圖像是中國藝匠參考西方傳至中國的圖像繪製而成,呈現出交錯又同時並存的兩種觀看方式。

第四場
論文組主題:Submitting to the Throne: Writing for the Imperial Gaze in the Kangxi and Qianlong Reigns

主持人:劉瓊云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評論人:劉瓊云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發表人:曹官力(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長生殿》的創作意識與王府媒介——兼論徐麟《慶千秋壽劇》的發現〉
發表人:Einor Keinan-Segev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s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論 題:“Fit for an Emperor? Qianlong and the Paradox of Waterborne Spectacle.”

  本場次論文以帝王眼光與文藝活動的互動為討論主軸,從康熙、乾隆時期戲曲的搬演到因應南巡的系列活動,揭露了文藝與政治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論文分別關注戲曲的書寫意識,以及水上活動對皇室權威的彰顯問題。

  曹官力從文士獻戲的脈絡,探究洪昇的創作意識;亦即利用《長生殿》出版時的詩文跋、題詞等材料重建歷史情境,直指戲曲中隱含的帝王意識與香草美人等抒情傳統。《長生殿》定譜者徐麟《慶千秋壽劇》的發現,亦證實文士獻戲脈絡於當代的發生,揭示了戲曲創作與皇家權力的互動語境。

  Einor Keinan-Segev 關注乾隆南巡時期的水上活動,聚焦於王文治《仙醞延齡》與厲鶚《百靈效瑞》的分析,指出水在帝國不僅是一種水上娛樂消遣活動,更是帝國權威的展演。

第五場
論文組主題:文藝傳播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發表人:李嘯非教授(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講師)
論 題:〈書中的「主人像」:環翠堂與十六世紀書籍中的圖像消費〉
發表人:潘汝端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副教授)
論 題:〈大小牌:一類流傳在臺灣與日本傳統音樂中的明清歌樂遺響〉
發表人:徐芃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d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
論 題:“Finding the “Singing Hermit”: A Case Study of Drama Publishing in Early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發表人:蕭麗玲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of Chapel Hill)
論 題:“Picturing Music: Min Qiji’s Illustration of “Yingying Listens to Zither” for Xixiang ji.”
發表人:羅莞翎(日本東北大學比較文化史學研究室博士候選人)
論 題:〈江戶時期明清艷情小說之傳入及其閱讀性質——以《如意君傳》和刻本、通俗本、考證本為例〉

  李嘯非教授認為,晚明出版業的發展,使原本僅具點綴性質的插圖,搖身變為承載意圖的版畫作品,揭露了圖像消費的特殊性。作者以晚明環翠堂為個案,指出徽州樣式的圖像生產與消費,最終建構了書坊主人的文雅品味與社交資源,形塑了出版物對觀者的視覺體驗與美學認知。

  潘汝端教授透過田調與抄本、曲譜的比對,勾勒「大小牌」這一樂曲形式的發展、結構與內容。此一樂曲,以貿易、外交等途徑流傳東亞諸國,雖然具體源頭仍待考察,然形式結構的相似性,亦闡明文化傳播的動力與其在地適應的能力。

  徐芃教授主要探究晚明戲劇的商業出版問題,首先釐清《伯喈定本》的作者歸屬,認為徐奮鵬不是作者,而是陳繼儒的好友陸明輔。對於戲劇內容的思考,則進一步將文學、園林文化以及表演藝術相互綰合,論證晚明戲劇鑑賞如何在文人交遊圈中建立,商業出版的營利模式也成為構築晚明戲劇表現的重要面向。

  蕭麗玲教授思考音樂如何圖像化,藉由分析閔齊伋繪製的插圖本《西廂記》,尤其著重於「鶯鶯聽琴」此一情節與插圖如何再現音樂,比較同一情節場景在其他圖像的衍生,嘗試梳理晚明以繪圖想像音樂的方法。

  羅莞翎考究《如意君傳》東傳日本後,和刻本、通俗本與考證本的讀物性質。和刻本以漢字為主的特性,可視為日人的唐語教材;通俗本改變和刻本的訓讀方式,則將焦點挪移至小說美學;考證本,則是以歷史讀物為定位。通過三者的介紹比較,勾勒出漢籍東傳日本的在地適應與江戶出版文化的多元面貌。

第六場
論文組主題:書籍環流與知識互動——近代中日士人的西學閱讀

主持人:潘光哲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韓承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陳建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宋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生)、葉楊曦教授(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發表人:韓承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詞彙、概念的相遇和互釋:晚清時際的「群學」和「社會學」〉
發表人:陳建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從「啟蒙」到「啟蒙運動」:近代中國 “Enlightenment"的概念史〉
發表人:宋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西學閱讀與清學復古——清末民初「文藝復興」比附下的學術互動〉
發表人:葉楊曦教授(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論 題:〈書籍環流與知識轉型——以岡千仞漢譯西史為中心〉

  第六場的討論重點,主要著眼於知識人的閱讀需求,如何促使書籍、知識的環流與跨界、互動,試圖以多維度呈現近代中日的書籍環流與知識互動。

  韓承樺認為,十九世紀末期是西方「古典社會學」的發展時期,也正為傳統中國經、史學知識架構崩解,新、舊混雜的知識學說逐漸形成之時。「社會」以新名詞之姿,躍上眾聲喧嘩的思想舞台,乃至於社會學與各類相關的社會理論,形成關於「社會」的新知識論域。從詞彙、概念史的角度,在東亞世界的知識環流脈絡中,描寫從中國原有詞彙「群學」轉變為「社會學」的歷程,試圖從中思考此一變化究竟是如何的開展與衍異。

  陳建守主要著眼與探究「啟蒙」、「運動」這兩個詞彙是如何交疊相錯,以至於後來衍化、拼湊成「啓蒙運動」一詞;而環繞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傳統與脈絡又是如何因隨歷史情境的變化、域外思想的傳布,面臨到轉化或重整的態勢。進而釐清、分梳「啟蒙運動」此一概念,深入討論究竟如何從遠方殊域的歐洲大陸,經由日本的轉譯,飄洋過海進入近代中國的國土。

  宋雪認為 “Renaissance" 最早由傳教士介紹到中國,日後透過遊歐,蔣方震、梁啟超對「中國的文藝復興」均有闡述。在「西方的沒落」時代,任公對「科學破產」的論說和對清學「科學精神」的強調,開啟了近代中國「科學方法」的深入思考。

  葉楊曦教授認為日本著名漢學者岡千仞,以其《法蘭西志》、《米利堅志》二書對晚清西學影響甚大,所以試圖通過分析近代中國知識人對岡氏譯著的接受與評價,探討其在晚清的命運;從而初步勾勒出岡氏譯著在世紀之交所體現出中日兩國間文獻交流、文化傳遞、學術互動與思想轉型等方面的作用,進而為岡氏譯著的意義與價值作出適切定位。

第七場
論文組主題:明清文學與朝鮮文學的交涉樣相

主持人:毛文芳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評論人:簡錦松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發表人:鄭雨峰教授(韓國高麗大學國文學科敎授)
論 題:〈19 世紀朝鮮文人對《呻吟語》的受容及其意義〉
發表人:朴英敏教授(韓國高麗大學民族文化硏究院硏究敎授)
論 題:〈朝鮮後期才女的寫作活動與明清文人的影響〉
發表人:朴京男教授(韓國高麗大學民族文化硏究院 HK 敎授)
論 題:〈16-17 世紀明朝和朝鮮文人王世貞與金昌協的《史記》理解〉

  本場次主題,旨在考察明清文學與朝鮮文學的交涉樣相,探討朝鮮文藝如何批判地吸納作為東亞文明中心的明清文藝,透過模仿、改編等新穎多元的創作形態,進而開闢獨有的作品和文化。

  鄭雨峰教授旨在考察朝鮮後期文人對呂坤《呻吟語》的受容及其意義,特別以十九世紀後半葉的金昌熙為中心展開論述,並且將金昌熙的《譚屑》與呂坤的《呻吟語》進行比較分析,呈現十九世紀朝鮮文人接受的樣貌及其意義。

  朴英敏教授考察朝鮮後期才女吸收知識和編輯過程,以及活動背後複雜的關係網絡及其意義。認為朝鮮後期才女的寫作活動全面性地擴大,特別是凴虛閣李氏的《清奎博物志》、《閨閤叢書》等作,不但受到李氏丈夫徐有本家族出版、著述與藏書活動,也受到了明清文人出版的影響。

  朴京男教授認為,十七世紀朝鮮文人金昌協,對明朝文人王世貞的《史記》理解給予批判,並試圖摸索繼承《史記》。由於王、金以不同方式繼承被視為文學性典範之一的《史記》,研究進一步比較分析兩人對《史記》的理解方式和文學性實踐。

第八場
論文組主題:翻譯、重寫、想像:晚清文學的文化交流和融匯

主持人兼評論人:童元方教授(東海大學講座教授暨文學院院長)
發表人:汪詩珮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論 題:〈擇選眼光與翻譯策略:德庇時的中國戲劇推薦書單〉
發表人:余文章教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論 題:〈晚清法文小說《黃衫客傳奇》的性別和文化觀〉
發表人:潘少瑜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論 題:〈晚清時期的西洋情書翻譯及其影響:以〈古情書〉和通俗言情小說為例〉

  第八場的主題,主要聚焦於晚清西學東漸與中學西傳的轉折期,此時期影響了中國文學的域外傳播,進而更替了傳統文類的面貌。本場次分別從小說、戲劇、情書三種文體入手,考察中國讀者的域外想像,以及域外讀者的中國想像。

  汪詩珮教授從晚清英國漢學家德庇時《漢宮秋》譯本〈前言〉開列的一份中國古典劇作推薦書單,考察其擇選眼光與域外觀點;並比較中、西兩地對書單中出現的作家、劇類等風格的異同,藉此論述作為兼跨翻譯研究與戲劇傳播課題的初步探索。

  余文章教授以性別為出發點,分析十九世紀歐洲主流媒體對中國男性的描寫,探討《黃衫客傳奇》中的性別與文化因素,嘗試透過其與原作差異的比較,剖析上述意念如何反映於這部譯作中,以及深入探討「文化」概念對書中性別論述的影響。

  潘少瑜教授指出,晚清時期西方言情文學的大量譯介,使得西式愛情文化逐漸滲入中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現象之一,便是情書的寫作。故以晚清翻譯的〈古情書〉、《巴黎茶花女遺事》與《迦茵小傳》等通俗言情小說中的情書為案例,探討譯者如何挪用中國文學傳統來表達心意並製作新穎詞彙、句法,進而將西方的浪漫愛情觀與情欲論述引入中國。

第九場
論文組主題:圖像與詩文

主持人:王正華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黃莘瑜教授(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副教授)
論 題:〈化機:草木類譜錄中的鳥獸蟲魚〉
發表人:杜娟教授(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副教授)
論 題:〈從明代書畫題跋與著錄看上層士大夫階層的書畫鑒藏活動——以王世貞、嚴嵩為例〉
發表人:王建國教授(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論 題:〈「春風又綠江南岸」——論清初臺灣堂構園林之書寫語境〉
發表人:張寅彭教授(上海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
論 題:〈「古英雄初無大志」說與乾嘉時期士的詩生活——《隨園詩話》新論之二〉
發表人:王鵬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眾聲喧「畫」:《欽定書經圖說》的苗蠻圖繪〉

  本場次藉由圖像與詩文的交會,透過彼此的交融互攝,多方面形構出明清之際的社會、文化、藝術等方面感官與文字之間錯綜複雜的影響與接受。

  黃莘瑜教授不以清代目錄學或生物分類法之閱讀明清「譜錄」類著作,而是去關注一個生趣活潑的境域。研究指出一條蹊徑,能夠顯豁一種不止限於「譜錄」,而涉及更加廣泛之古典人文傳統中,生命的相互關聯與實踐。

  杜娟教授以嚴嵩的書畫抄家目錄與王世貞的書畫題跋等文獻入手,試圖通過對兩人的書畫收藏對比分析,勾勒出上層文官藏家因不同的收藏方式、收藏旨趣、所展現不同性質的書畫鑒藏活動,特別是鑒藏背後隱含的精神內涵,以及對文化資源、文化話語權的掌控意識,以分析其中呈現的文化意義與啟示作用。

  王建國教授認為江南的中國園林及江南之南的臺灣園林,皆經歷「春風又綠江南岸」,由「殘山剩水」轉變成為「青山綠水」的過程;所以,試圖追索挖掘其如何藉由實際舉措與書寫產生此番變貌,討論中國江南堂構園林地景與臺灣江南堂構園林地景之間,所產生的微妙語境與可能的辯證關係,甚或是共同構築大清帝國新秩序的嶄新詮釋空間。

  張寅彭教授指出袁枚《隨園詩話》大寫乾隆盛世「士」的日常詩生活,儼然一幅「詩教」傳統復興的社會盛況,但已非「詩言志」的「志」,而是「食色性也」的「性」了。故袁枚掀起「性靈」詩潮,其企圖心並不限於文學的範疇,而欲擴及傳統「教化」的範疇,雖然其方向與內容都已有所變離。

  王鵬惠博士主要以官刊石印的精品圖冊《欽定書經圖說》為討論核心,分析此圖冊如何在歷史文本上,添繪想像的異族形貌;以及探討圖冊中的多幅征伐、馴服苗蠻圖像,力圖呈現當中的邊疆地景與異族文化樣態。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