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學、思想史與宗教」場次會議報導

 
時間: 2017 年 12 月 18 日(一)下午 1:30 至 12 月 20 日(三)下午6: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館
撰寫人: 施柔妤(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2017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學、思想史與宗教」場次會議報導
 

  「文學、思想史與宗教」領域共有十個主題組,合計三十八篇論文。主題涵蓋明清時之中西文化交流、東亞諸國文本傳鈔、邊疆地區的文化策略、跨領域的文本解讀等,論述視角各異,涵蓋社會思想各層面,深化與會學者對明清時期的認知。茲將論文摘要記錄如下:

第一場
原教:晚明的「宗教」地景

主持人:祝平一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祝平一教授
論 題:《景教流行中國碑頌正詮》析論
發表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儒學本天、儒學經世:以安世鳳《尊孔錄》為主的討論
發表人:陳慧宏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
論 題:耶穌會士李瑪諾與明末江南
發表人:程玉瑛教授(美國馬利蒙學院歷史與國際研究)
論 題:本土與世界的接軌:晚明儒家講學與耶、回二教的宣教

  本組論文聚焦於晚明時外來宗教與本土宗教的興起,探究晚明士人、信徒、傳教士對於宗教之認知與檢討。主題論及晚明天主教背景下對理學的理解,接受天主教的初代中國信徒,在面對外來宗教與傳統文化間所面臨之問題,亦論及耶穌會教士於江南一帶之活動、天主教徒對儒家講學之參與等現象,並析論晚明時外來宗教與本土宗教之流布與影響。

  祝平一教授析論陽瑪諾《景教流行中國碑頌正詮》書寫的歷史脈絡及其「文本政治」(textual politics),以理解傳教士與晚明的天主教信徒如何藉由「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表彰其信仰和政治訴求。在以往景教碑研究著重於碑文內容與唐代景教盛況的考述,增闢另一種研究視角。

  呂妙芬教授探討明清之際的儒學轉型,以儒學宗教化與結合經世濟民思想為切入點。擇安世鳳之《尊孔錄》為主體,參酌王啟元《清署經談》、許三禮《天中許子政學合一集》等清儒著作,說明清儒與安世鳳與思想之類同,以增益對明清學術轉型之認識。

  陳慧宏教授以耶穌會教士李瑪諾為核心,李氏做為江南、澳門、日本耶穌會連絡之管道,程君房《程氏墨苑》中所載由日本輸入之聖母像,即由李氏傳入。江西文人熊明遇、熊士旂、鄒元標與李瑪諾之交遊,藉由李氏理解天主教,亦為文章著重之處。

  程玉瑛教授由講學的角度出發,以早期傳教士、第一代天主教徒與回儒之著作為核心,探討耶穌教與回教在晚明的發展。考察此兩種外來宗教以本土化的講學方式進行傳教,並進一步推測儒家講學在世界宗教交流中的角色。

第二場
明清戲曲中的性別書寫與世變關照

主持人:曾永義教授(中央研究院)
評論人:侯淑娟教授(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李佳蓮教授(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性別•權力•世事――論李漁《凰求鳳》之改編自作及其梨園改本《三鳳緣》
發表人:高禎臨教授(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銘刻永恆――明清女性劇作中的時間藝術與生命體悟
發表人:林智莉教授(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論 題:明末清初落難女子題詩與文人書寫想像:論丁耀亢《西湖扇》的寓意寫生

  本組論文分別析論男性劇作家與女性劇作家之不同視角,觀照劇中人物之性別流動與跨界詮釋。以《西湖扇》、《鳳求凰》、《鴛鴦夢》等劇作為主軸,探究在「世變滄桑,人多懷感」的明清之際,劇作家如何藉由劇中人性別的多重視角,展開文本自我的對話,寄託一己世變之感遇。

  高禎臨教授著眼於以明清女性劇作中的重要主題,即對時間流逝過程中所帶來的各類變化為開展,探究女性劇作家將生活轉化為戲曲作品的過程。以及就文本中與現實殊異,更貼近內在心理與想望,藉由劇作進行人生課題的再思考之種種現象進行析論。

  李佳蓮教授探討李漁小說《連城璧》改編之傳奇《鳳求凰》,在歷經清初的傳播後,又有梨園改本《鳳求凰》。以此三種文本敘事主軸之異同,論述三部作品由男女性別的顛倒與越界,所建構出的性別觀與文化意涵。

  林智莉教授以丁耀亢《西湖扇》為主題,論此劇作中對寫明清易鼎之時,才女落難、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對應丁耀亢藉由此作的書寫,以虛實交錯、意象轉換的手法,寄寓一己或當代文人於革鼎之際落難時之情感。

第三場
詩選與詩話――清代乾嘉詩壇的文本新詮釋

主持人:廖美玉教授(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評論人:廖美玉教授
發表人:陳漢文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論 題:乾嘉詩壇與元詩的接受――以《元詩百一鈔》為中心
發表人:張俐盈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神韻與格調:論陸時雍、沈德潛詩學承變關係
發表人:陳美朱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唐詩別裁集》與《唐詩三百首》中的杜牧、李商隱形象――兼論兩部選本的詩教觀
發表人:王怡云教授(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隨園詩話》中的女性詩學

  乾嘉時期是清朝統治的全盛時期,亦為詩歌、批評理論創作與實踐之全盛期。本組論文以乾嘉詩壇之詩選本、詩話為範疇,探究盛世詩人如何透過選詩與論詩,回應強勢的政權,拓展乾嘉詩壇文本的詮釋面向。

  陳漢文教授以《元詩百一鈔》為考察範圍,論此選集如何掃除元詩「纖」的印象,及此元詩選集於《五朝詩別裁集》中的定位,並析論此集於乾嘉時期元詩接受史中的詩學意義。

  張俐盈教授論晚明陸時雍與沈德潛詩學觀念之離合,以沈德潛論詩著作中,常襲引陸時雍《詩鏡》之文字,以及沈德潛融會神韻格調兩說,與陸時雍兼容漢魏盛唐,以神韻為宗的取法相類,凸顯別於一般批評史中,以明七子、神韻說作為沈德潛詩學淵源的視角。

  陳美朱教授論孫洙《唐詩三百首》、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中的詩教觀,以李商隱、杜牧為主軸,考察兩部選集對兩位詩家的形象建構。沈德潛選集刪去輕薄穠麗之詩,以具有遠韻遠神之作為主體,孫洙則選取言情詩,並批點其要,本文亦以近情與雅正的詩觀差異,析論清代讀者之接受。

  王怡云教授以詩歌鑑賞中,作者與讀者、讀者與作品、讀者與讀者等三種關係入手。再藉由詩話與女性作者的論辯、詩話對女性詩作的評論、詩話論女性詩作的背景等三方面探討詩話與女性作者之關係,以袁枚《隨園詩話》所見,論乾嘉詩壇女性詩作的樣貌,以及袁枚對女性詩作之看法。

第四場
近世中國的知識傳播與轉型:權力與空間

主持人:林文凱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評論人:林文凱教授
    區志堅教授(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
發表人:郭嘉輝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
論 題:法祖講學:明中後期《高皇帝御製文集》刊行及其意義
發表人:布琮任教授(倫敦政經學院國際史系)
論 題:萬里海疆:十八世紀清代有關內海與外洋的論述
發表人:區志堅教授
論 題:神創造萬物至現代地理學知識的傳播:道光至光緒歷史地理知識的發展
發表人:劉龍心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從金石到地質:地質學與近代空間概念的形塑

  本組論文以「歷史空間」等地理概念的書寫,論清代官方與學人在籌議海洋政策時如何規範、詮釋「內海與外洋」的概念。並由文本傳播為切入點,探討道光、光緒年間,西方傳教士傳播基督教「開拓天地及萬物」觀點時,改變時人對自然地理環境的理解。藉由此二種脈絡,探討近世士人、傳教士如何透過教材、刊印文集、講學將知識散布與轉型。因此,本組文章藉由文集、策論、教材、譯本等素材,探究知識的轉播、轉型與權力、空間的互相交織關係。

  郭嘉輝教授分析嘉靖、萬曆時期對《高皇帝御製文集》五次刊刻,說明南直隸士人,藉由勘刻改變「敕撰書」性質,以及對「太祖」的認知。並著重聞人詮、徐九皋、王惟賢等人的行動,最終藉由此時期的數種小說、稗史等著作,探討晚明對「太祖」形象建構之意義。

  布琮任教授認為清人對於海疆概念的書寫,具有「內海與外洋」的概念。此二者牽涉地域距離,海權延展,實質管治與海賊緝捕等方面;內洋與外海更具有並連性 (relationality)、變動性 (malleability) 、共存性 (mutuality) 與對立性 (contrariety) 等關係。布教授即依據上述數種面向析論清帝國的海洋治理策略。

  區志堅教授以道光時期西教士所編宗教《三字經》的教材,以及同治、光緒年間西教士所譯之《美理哥合省國志略》、《大英國志》、《泰西新史攬要》等教材為範疇,析論其中所論「天主開天地」之說與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的學說間的關係。

  劉龍心教授以清末傳入中國的地質學譯本、地質教科書及各種地理與歷史書寫文本,探究清末中國人,是以何種體系理解自西洋傳入之地質學。再依地質學的分層、年代及研究視角等層面,析論地質學如何影響近代中國人的空間觀念和表述方式。

第五場
Case Studies of Embedded Intermediality as Exhibited in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Visual Arts and Theater in the Late Ming Era

主持人:毛文芳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評論人:毛文芳教授
發表人:李嘯非教授(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論 題:湖邊的劇場:《環翠堂園景圖》的觀看程序和戲劇性表述
發表人:張靜教授(佛羅里達州新學院中國語言和文化系)
論 題:“Real or Illusory? The Porcelain Pillow, Illustrated Dreams, and Late Ming Printed Plays on “The World Inside a Pillow””
發表人:徐芃教授(美國索思摩學院現代語言與文學系)
論 題:不肖的肖像畫:從《金瓶梅詞話》的兩幅肖像畫看晚明劇場道具的情感力量
發表人:蕭麗玲教授(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亞洲研究系)
論 題:表演繪圖與鑑賞:解讀杜麗娘自畫像的跨媒體性

  本場次論文以視覺藝術及戲曲為範疇,探討晚明戲曲與圖像間的對應,以及作者、讀者與文本間的互文關係。四篇論文述及藝術史、印刷文化、戲曲與文學各領域,由物質到文本建構晚明研究的一種面向。

  李嘯非教授考察晚明的視覺文化,論《環翠堂園景圖》的特殊性在於為複製性媒介進入繪畫及園林的菁英文化體系,可為晚明視覺資源多方交融的典型。並由此圖的結構及布局上的諸多疑點,藉由考察園址,發掘作者利用地理、人文環境及戲劇化的視覺語言,體現其特定意圖。

  張靜教授以湯顯祖傳奇曲文做為跨媒介載體的探索,藉由天啟元年 (1621) 吳興閔光瑜刻本探究閱讀、觀看、排演間的互文關係。亦論及插圖本中畫師對夢境圖、夢仙圖的戲擬,所產生的傳奇文本的多媒介閱讀體驗。

  徐芃教授以卷軸畫及晚明繪畫界的歷史動向為切點,探討《金瓶梅詞話》的兩幅肖像畫的繪畫史背景,以及卷軸畫作為道具於劇作中的情感力量。

  蕭麗玲教授探討《牡丹亭》中〈寫真〉與〈玩真〉兩折,在舞臺上所呈現的肖像畫鑑賞,以及表演圖繪的呈現方式,探討傳統戲曲中跨媒體呈現與其意義。

第六場
近世漢文圖像的視覺流轉與東亞觀看

主持人:張伯偉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兼域外漢籍研究所)
評論人:張伯偉教授
發表人:金文京教授(日本鶴見大學文學部)
論 題:《二十四孝》文本╱圖像之演變及其東亞視野
發表人:沈慶昊教授(韓國高麗大學校國語國文學科)
論 題:朝鮮時代的雅集與題畫
發表人:丁克順教授(越南漢喃研究院)
論 題:越南近世雕版印刷的圖文書
發表人:毛文芳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清的履歷圖誌與東亞觀照

  本組論文考察近世漢文化圈(中國明清、韓國朝鮮、日本江戶、越南黎阮)中,中國明清時期的詩文、經籍與圖繪透過朝貢、外交、郵驛、經商、行旅、漂海等各種管道在東亞各國間流布,以及在此過程中,各國文士載錄學思、傳遞情志、評比品味、啟迪民智的觀看經驗,尋繹近世東亞文化的轉型。

  金文京教授考述《二十四孝》文本之源流,由敦煌發現五代《二十四孝押座文》起始,經由高麗《孝行錄》反映宋元時期中國北方所流行之二十四孝,及至元末閩人郭居敬編《二十四孝詩選》,再轉為現行《日記故事》系統,爬梳二十四孝的演變史,兼論其圖像於中韓日東亞諸國之流變

  沈慶昊教授以朝鮮時代文獻中關於雅集與題畫的紀錄,梳理於雅集中創作的各種繪畫與題畫詩文,析論朝鮮知識階層獨特的同類意識與審美觀,以此做為理解朝鮮歷史文化相當關鍵性的關鍵文獻。

  丁克順教授論及中國的雕版至越南之流傳,以黎朝時刊刻寫《博物新編》,以及阮朝時旅越法人亨利•奧格組織畫工,將越南傳統工藝雕印成畫集《安南的技術》,以及《雲僊古跡新畫傳》等書籍,展示越南走向現代的圖文閱讀世界的進程。

  毛文芳教授以朝鮮「平生圖」、越南「雲僊古跡畫傳」為範疇,探討東亞諸國對明清履歷圖誌的發展,以及其中所顯現之自我特色,並如何以此輻射出漢文化圈之共構圖像。

第七場
近世《世說新語》文學經典的建立與轉化

主持人:江建俊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評論人:江建俊教授
發表人:鄭幸雅教授(南華大學文學系)
論 題:明代《世說新語》文學經典的形成――從王世貞刪定《世說新語補》說起
發表人:張伯偉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兼域外漢籍研究所)
論 題:日本江戶時代的《世說》熱
發表人:金貞淑教授(韓國外國語大學教育大學院漢語教育專攻)
論 題:《世說新語》在許筠尺牘中的典範性
發表人:錢南秀教授(美國萊斯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世說》與占卜

  本組以「近世《世說新語》文學經典的建立與轉化」為題,探討近世《世說新語》在地與全球化之間的文化流動與詮釋架構的建立。各篇論題依其主旨之相關性,可分為經典的生成及經典的閱讀與詮釋,由此探究《世說新語》作為經典所呈現的超越時間限制與規範的價值。

  鄭幸雅教授論及王世貞刪訂之《世說新語補》,是明代《世說新語》經典化的關鍵。文章藉由王世貞的刪定、評點家的批點、不同時期的文人序跋與評議,以及當時社會風氣、審美心理的變化和流行的對話過程,考證《世說新語》在明代的「經典化」進程。

  張伯偉教授論江戶日本對王世貞合《世說》及《何氏語林》刪補之《世說新語補》的熱潮,體現在注解、模仿、引用等各種層面上。與同時代的朝鮮、中國相較,日本具有明顯的《世說》熱,張教授就此現象之成因、特點、價值和意義作出多方面的論述。

  金貞淑教授注意到許筠尺牘中,大量運用《世說新語》典故的特徵。文章自許筠寄給南庠谷青梅竹馬的書信切入,分析《世說》在許筠尺牘上的典範作用,以了解《世說》與許筠文學之間的交涉內涵。

  錢南秀教授考述《世說新語》中的占卜方法及其學術思考。再考察其後明清中國與德川日本的仿作中,「占卜」方法如何在不同社會、政治、與思想時空下產生流傳衍變,及其各自包含的文化意藴。最後以社會性別觀點切入,省察婦女在與父權社會的衝突互動中,如何經由占卜活動獲得自主權力,並惠及家庭社會。

第八場
從晚明到晚清:世變之局與明清文人的隱微心曲

主持人:嚴志雄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評論人:嚴志雄教授
發表人:張齊迎(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
論 題:論《列朝詩集》中的「吳中始有北學」
發表人:呂識途(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歷史劇的新變:論吳震生「南北朝」題材的戲劇
發表人:張思靜(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情禮之間:《湘煙小錄》的編纂和接受
發表人:陳建銘(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沈曾植遺民詩歌蠡測

  本組論文橫跨明清,探析世變中文人的書寫以及文人書寫中的世變。首先由錢謙益《列朝詩集》「吳中始有北學」一說,追蹤嘉靖復古思潮南傳的痕跡。以及康乾盛世下,吳震生對於南北朝史曲文的顛覆性詮釋。再論嘉道年間,陳裴之等人的《湘煙小錄》探究清中葉知識階層對明季文化的追憶及回應。最終以沈曾植回顧明末亂世,鎔鑄遺民心事入詩,考察遺民詩學踏入現代之關鍵。

  張齊迎論及吳中北學始於嘉靖二年至六年間 (1523-1527),時任蘇州知府的胡纘宗已將北學復古之風引入。錢謙益於《列朝詩集》中,謂吳人黃省曾對李夢陽「北面稱弟子,再拜奉書而受學」為吳中北學之始。錢謙益對胡纘宗的省略,具有士人降志的批判。

  呂識途由吳震生四部「南北朝」題材的歷史劇《秦州樂》、《成雙譜》、《樂安春》、《生平足》為範疇,藉由考察劇中的性別觀念、欲望想像與戰爭場面,分析其身處禁令森嚴之康乾盛世,卻寫充斥著色情暴力之曲文,其書寫之由及所蘊含之創作理念及個人趣味。

  張思靜以清代嘉慶道光年間,陳裴之《湘煙小錄》的編撰和接受史為主軸,並比照晚明同類文本如《香畹樓憶語》,探討清中葉對晚明文化的追憶、回應、反思和發展。

  陳建銘以沈曾植為切入點,藉由沈氏回顧明季,對彼時人物的賦詠,析論其對出處、死義等問題的思考。並論及沈曾植詩作中,對遺民心事的鎔鑄,並就沈氏安頓、馴化「他者」入詩的現象,考察遺民詩學踏入現代,或者後現代的進程。

第九場
宗教與地方政治:明清西南邊境人群的文化策略

主持人:連瑞枝教授(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
評論人:黃淑莉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陳志剛教授(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論 題:明代上川南地區的佛教與地方社會
發表人:連瑞枝教授
論 題:林俊毀佛與滇西土官儀式的重構
發表人:王廷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論 題:一場儀式語言的戰爭:從第二次金川戰爭檔案中的儀式語言展演來反思清帝國的亞洲治理框架
發表人:張江華教授(上海大學人類學民俗學研究所)
論 題:「文明」到邊疆:一個現代性概念在廣西土司地區的傳播與實踐

  十六世紀以降,明朝推動的儒家儀式正統,以及「以華變夷」的政治架構,建構天下秩序。本組論文則由四川、雲南、廣西的土官社會,考察隨著明清政治往外擴張之時,邊境人群如何在活絡的人口流與不斷擴張的市場網絡中,重組他們的社會。

  陳志剛教授考察明代上川南地區的佛教發展,其地理位置橫跨嘉定州、雅州、眉州、邛州和黎大所、天全、黎州。論及西番朝貢貿易下的藏傳佛教傳播,以及此地區佛教的社會接觸與地方適應、佛教寺庵與地方家族的關係。

  明代正統年間,鶴慶土官高倫以「欲謀害親母」之罪遭致支解,連瑞枝教授以此事件為起始,考察其後土官藉由修建家寺宦祠、將神話轉為符合儀式正統的山川祭祀、建立宦譜等舉措,將氏族傳說系譜納入正統歷史敘事,並強化邊境土官世系的優越性,以維護地方聲望與地方利益等文化策略。

  王廷宇討論儀式語言的戰爭,經由二次金川戰爭檔案的儀式語言表現,再思清帝國的亞洲邊疆治理。他提出,此歷史事件部分是有關於儀式語言的使用與表現,若能看重這部分,便會對二次金川戰爭有不同理解。特別是經由藏在儀式語言與表現之後的不同語言思想體系,了解到在清帝國儀式語言的系統中,存在著某些歧異空間。而清帝國與地方嘉絨藏區二者,同時可從此歧異中裨益。

  張江華教授以 1892 年西壯族太平土州土官地區的村落中所見「文明」一詞,考察彼時土官以實踐「文明」為理由,將受教育的資格賣給土民,合理化土官對地方的剝削與壓榨,以及化解清朝與官員對土官「野蠻」的指控。

第十場
明清儒學對基督敎的解讀

主持人:楊沅錫教授(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金宣姬教授(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人文科學院)
論 題:“Tao(道) and Xue(學): Confucian Xu Guangqi(徐光啓)’s Incorpor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and the Expansion of Confucianism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發表人:李惠京教授(韓國首爾大學人文學研究院)
論 題:“The Political Justification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hang-ti as the Final Base”
發表人:梁一模教授(韓國首爾大學自由専攻學部)
論 題:對於自主之權的對於「自主之權」的兩種解釋:丁若鏞與康有為

  金宣姬教授探討「道與學」,指出晚明時期,儒家徐光啟將西方學說引入,影響了儒學的發展。耶穌會士將西方宗教、哲學和科學理論,引進中國,對於明清和同時代的朝鮮半島思想史影響甚鉅。西學東進,中國、朝鮮儒家趨之若鶩,不僅在其新穎先進,更是耶穌會士有目的的傳教策略,其中以晚明儒家徐光啟和耶穌會教士利瑪竇,為此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人物。

  李惠京教授指出,太平天國的起義以上帝為依歸。「拜上帝會」的理論,在中國取代了儒學,成為國家倫理思想體系。這個政治起義以上帝為依歸,「拜上帝會」宣稱信奉基督教,根據洪秀全的闡釋,上帝是實質、有形體的,促成了太平天國的起義,其建立為了推行正道、為罪悔改修善其身。

  梁一模教授分析清末圍繞「自主之權」概念展開的論爭,考察《萬國公報》、《佐治芻言》等西學書籍中出現的這一概念的例句,進而從儒學和基督教對話的角度,考察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文人理解此概念的過程。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