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之流:日常記憶與融鑄認同讀書會 第四次聚會

 
報告人: 李小媛博士(中央研究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
時間: 2001 年 12 月 26 日
與會者: 汪榮祖、陸善儀、熊秉真、華瑋、王璦玲、盧建榮、 Peter Zarrow 、呂妙芬
 
涓滴之流:日常記憶與融鑄認同讀書會 第四次聚會
 

講題:探討人類認路學習與記憶的基因

李博士專門為記憶研究讀書小組預備了一次深入淺出的專題演講,主要是關於研究人類基因與認路學習的關係。李博士首先說明雖然實驗室是以白老鼠為研究對象,但因為白老鼠與人類基因有90%以上的雷同,且實驗用白老鼠是在同一環境內養育出來,每一隻的環境差異小,因此這個研究可以相當程度地做為瞭解人類認路學習與記憶基因的憑藉。

李博士首先簡單說明記憶形成和儲存的不同歷程,當刺激首先傳達感官後,經過一次過濾,形成即時記憶,即時記憶可能只存留幾十秒,並沒有涉及大腦結構性的變化,但其對人類日常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再經過過濾後,有些形成短期記憶,此記憶可能存留幾小時到幾個月之久,且已經會影響腦細胞的變化。短期記憶再經過過濾後,有些會形成長期記憶,且儲存在大腦皮質,對長期記憶的喚取,便是直接從大腦皮質提取儲存的記憶。在某些非常劇烈的事件中,人可能直接經由感官刺激將事件變成長期記憶,否則則是以上述的歷程經過層層過濾,從眾多刺激、即時記憶、短期記憶、到形成有限的長期記憶。

從臨床實驗得知,大腦的不同區域負責不同功能,與記憶相關的區域屬於海馬迴區,此區也就是關係認路學習的重要部位。早期英國愛丁堡大學的Morris利用水迷津空間學習研究白老鼠,即將白老鼠放入水池中(池外設計安排固定的認路標誌),強迫它們學習認路爬上池邊,結果發現在一群白老鼠中可以區分為認路學習能力快、普通、緩慢的三群。而我們知道長期記憶的形成必須有新的蛋白質形成(基因->訊息核醣核酸表現(mRNA)->在細胞質內做成蛋白質->長期記憶),因此另一位科學家直接研究蛋白質,以非洲大蝸牛為研究對象,對於學習緩慢和快速的二群做出其蛋白質圖譜,加以比照,不過此研究相當困難,因此李博士實驗室目前採直接從基因著手,利用聚合脢連銷反應差異表現法,找出學習緩慢者與學習快速者在基因上的差異,經過許多證實因果關係及排及其他先天差異的實驗之後,目前研究成果發現SGK(血清及糖皮質素可誘發的(酉+每))應該與記憶學習有關。如果人類記憶學習能力確實與SGKmRNA有關,此對於找尋對抗失憶症等病症的新藥物將有重要的幫助。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