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七次讀書會紀要

 
報告人: 定宜庄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5 年 8 月 21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七次讀書會紀要
 

  今日讀書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定宜庄教授講述「清末民初的『滿洲』、『旗族』、『滿族』」,與諸位學人分享初步研究成果。講演內容摘錄如下:

  「滿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含義不同。清代並無「滿族」之稱,只有「滿洲」與「八旗」,兩者既有重合,也非同義。在 1911 至 1949 年之間,清帝國滅亡,民國肇建,八旗制度解體,旗人消失了;「滿族」作為一個群體,也面臨解構與再生的過程。1950 年以後,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民族識別工作下,「滿族」人員組成、經濟文化與認同意識,均與清代滿洲不同,成為一個新的「滿族」。

  近代學人多誤解皇太極的說法,認為「滿洲」既是族號,也是國號。例如:《滿族簡史》說:「1636 年皇太極去汗號,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清……前一年,他並定族名為滿州,廢除了諸申(女真)舊號。族名、國名的改稱是有其客觀原因的:一方面,統一後的女真各部需要有一個新的族名……另方面,多民族的遼東聯合政權已不是『金』的國號所能概括。從此,『滿洲』、『清』的名稱正式沿用下來。」

  事實上,皇太極明確表示:「我國建號『滿洲』。」「滿洲」是指國號,所謂「族號」是子虛烏有。查對滿文:ereqi julesi yaya niyalma muse gurun i da manju sere gebu be hvla,「gurun」,即滿語「國」之義。既然「滿洲」作為國號,至於「清」又如何解釋呢?「清」應是朝廷的名字,如同唐、宋和明一樣,皇太極仿效明朝建立政權之時,改元「崇德」,為自己取名「大清」。

  「民族」是近代出現的概念。滿語的「國」(gurun) 與今日的「國」也非同義。清代滿人的「族」是指氏族 (hala)。乾隆九年 (1744),《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以下簡稱《通譜》)告竣。 全書收錄 1114 個姓氏,即 1114 個 hala,即為官方欽定「滿洲」,從清朝皇帝到普通百姓,凡說「滿洲」或「滿人」,指的就是愛新覺羅皇室與這些被納入《通譜》姓氏的人。換言之,凡屬「滿洲」者,就是加入八旗之人。今日提起「滿洲」往往與「八旗滿洲」等同,其實是不全面的。《通譜》編入哪種人,排除哪種人,均有明確的原則。「滿洲」是清朝統治者自稱,他們對滿洲的定義是很清楚的,即使在八旗之內,他們也奉行「首崇滿洲」的原則。

  八旗組織從來不是一個血緣群體,也非一個族群,其來源十分複雜。「滿洲」只是它的核心部分。圍繞這個核心的人群,有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內務府包衣旗人(含滿洲佐領、蒙古佐領和旗鼓佐領,與其他人構成的佐領)、開戶人、各種莊園旗地的莊頭與壯丁,以及不同原因入旗籍,成為旗人或旗下家奴的漢、朝鮮、俄羅斯、回、蒙、越南等各種人口。這些人在不同時期的待遇殊異,但「首崇滿洲」原則始終未變。清代中期以後,八旗生計出現問題,清朝採取「出旗為民」政策,旗與民的界線逐漸明確,仍留在八旗之內的各種人丁,其社會地位逐步穩固,他們與滿洲人之間的差距也縮小了。

  長期以來,旗人是在清代社會中享有政治、經濟和法律特權的利益集團,也清楚意識到他們相對於漢人而存在的獨特地位。直至晚清,京城中已出現「只問旗民,不分滿漢」的說法。八旗與內務府三旗成員稱旗籍,猶如漢人稱民籍,「旗人」既是八旗人丁的自稱,也是漢人對滿人的他稱;旗與民的界線,比滿與漢的界線更為嚴格。

  清末民初,革命黨人與立憲派積極建構國族,過程中便要區別何謂「漢族」與「滿族」。他們常將滿洲與「族」聯繫一起,但如何稱呼「滿」,說法歧異。例如:《民報》的眾多論述中,革命黨人均將「滿」作為一個民族的名稱,指的是滿洲,而非旗人(漢軍旗人與內務府包衣不納入滿族之內)。但也有人不認同這個說法,認為應當將愛新覺羅從滿洲分離出來。

  旗人的態度與革命黨人不同,其中一部分人極力宣稱「旗人」是一個整體,並創造出「旗族」的稱呼,以表達旗人對滿族的認同。1911 年,辛亥革命以後,清朝與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擬定《清室優待條件》,保障八旗生計,使得「旗族」之稱一度盛行。民國二年 (1913),前清內務府三旗成員組織「共和旗族生計同仁會」,曾向民國政府遞文,主張內務府三旗與外八旗應一視同仁,發放糧餉。但民國政府將內三旗旗人一律視為皇帝的奴僕,身分與外八旗不同,不得請領糧餉,影響內三旗旗人生計。因此,這群人將自己的組織特別定名為「旗族」的同仁會,別具深意。換句話說,所謂的族群認同、族群意識,都未如「生計」來得重要。1924 年,北京政變,馮玉祥撕毀《清室優待條件》之後,旗族之稱亦不復存在。

  總而言之,研究清朝的「滿族史」,是無法只將八旗中的滿洲成分獨立出來,應該將八旗視為一個整體,將八旗內諸多非滿洲成分,一併視為「滿族」。但這樣的定義僅限清朝。在清朝之前與之後,都不可以任意使用。「滿族」和「旗族」在清末民初曾並行於世,旗族之稱,終因八旗制度不存在而消失。1950 年代初,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推動民族識別工作,「滿族」被重新建構了。這個族群,已經不是原來清代的那群人,當年為數頗多的旗人(包括滿洲人)並不認同這個新的「滿族」,而是加入漢族、蒙古族或其他民族中。直至 1980 年代,國家民族政策相對寬鬆,又有大量在清代從未加入八旗的一些地方群體和個人(包括金朝女真人與其他各種人的後裔)進入「滿族」中,致使滿族人口猛然突破千萬,成為今日僅次於壯族的中國第二大少數民族。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