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一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爭權奪利:再探庫倫金礦開採始末 (1896-1911)
報告人: 王士銘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時間: 2020 年 2 月 7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大樓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黃品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一次讀書會紀要
 

  2020 年「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一次讀書會,由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王士銘博士主講,講題為「爭權奪利:再探庫倫金礦開採始末 (1896-1911)」。色楞格河流域是喀爾喀人的重要農牧經濟區之一,多數的喀爾喀人都在此活動,著名的草原城鎮庫倫、恰克圖皆在其中。由於它緊鄰俄羅斯,向來是清朝與俄羅斯互相爭勝的場域,因此在地人的政治意向左右喀爾喀的政局。以往學界著重分析此區域之政治、外交情勢,但近年來因新史料陸續發現,它的社會、經濟發展更為人所重視,其中以俄國商人柯樂德(V. Iu. Grott,生卒年不詳)開採庫倫金礦事件最受注目。因此,講者擬在前人研究基礎上,以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案、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藏蒙古國檔案、上海圖書館《全國報刊索引資料庫》及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為主要材料,重新梳理庫倫金礦開採始末,並聚焦於清朝官員、俄國商人、內地商民與在地喀爾喀人在採金利益上之各種盤算,以及採礦事業對在地政治、社會、經濟之影響。

  十八世紀以降,清廷有條件限制內地商民前往庫倫貿易,並下令不得潛入該區域山林採礦。十九世紀中葉,清廷基於《中俄北京條約》,開放俄國商人前往蒙古貿易,自此常傳出內地民人、俄國商人潛入庫倫附近山林非法種地及採礦情事。與此同時,清朝官員曾對解除庫倫礦禁一事有過爭論,最終他們擔心喀爾喀人反彈而作罷。直至光緒二十二年 (1896),清廷為彌縫甲午戰爭賠款之財政缺口,乃開放各省礦禁,增加財源;其中即有清朝官員提出開採庫倫金礦之政策。爾後光緒二十五年 (1899) 清朝同意俄國商人柯樂德在該區域開採金礦。

  柯樂德的身分很特別,目前只知曉他自光緒十四年 (1888) 四月進入海關總稅務司署工作,光緒二十二年擔任海關總稅務司署副稅務司,隨李鴻章訪問俄羅斯。訪俄期間,他被李鴻章、俄國駐華公使喀希尼 (Arturo P. Cassini, 1836-1919) 介紹給俄國財政大臣維特 (Sergei Iu. Witte, 1849-1915) 認識,爾後柯樂德取道恰克圖返回北京,旅途中結識庫倫辦事大臣連順。因此柯樂德與清朝、俄國官員建立了友好關係,成為日後辦理庫倫礦務的基礎。

  講者指出,柯樂德認為當時俄羅斯非常重視西伯利亞地區的開發活動,而庫倫鄰近俄境,開發當地金礦必然有利可圖,因此他邀集俄國資本家集資成立蒙古金礦公司 (The Mongolor Company),採勘庫倫各處金礦,連帶開發周遭的山林水澤,並接通西伯利亞鐵路,將相關物產送往歐洲。

  光緒二十五年 (1899),柯樂德在李鴻章、庫倫辦事大臣連順及在地喀爾喀王公協助之下取得二十五年期的開採權,正式開採金礦。然而好景不長,柯樂德及其團隊未全然遵守〈開礦章程〉,而是毫無忌憚地擴張墾殖範圍,危及在地的喀爾喀人及內地商民的生存空間。清朝為避免事態擴大,影響邊疆秩序,遂於光緒二十六年 (1900) 勒令柯樂德停辦。直至光緒二十九年 (1903),清朝因庚子賠款才重啟開辦庫倫金礦之政策,而承辦者仍是柯樂德,並且其開採金礦過程仍舊爭議不斷。

  最後,講者總結,開辦庫倫金礦一事,以政府立場來說,清朝雖鼓勵各地方官員辦理礦務,但又涉及邊疆統治秩序,因此不可不謹慎處理。官員們亦因立場不同而有所爭論:中央官員雖贊成開礦以充實國庫,但更重視邊疆的穩定性,故在政策上略顯保守;地方官員則意在發展地方經濟。然而正式開礦之後,清朝未能處理好開礦事宜,導致在地居民權利受到損害,造成地方社會不穩,埋下喀爾喀人獨立之動機。至於俄國在十九世紀中葉積極往喀爾喀擴張勢力,其中透過民間商業資本開發庫倫金礦,是涉入喀爾喀政治及經濟的最佳機會,而柯樂德因其過往在清朝任職經歷,得以在此間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以商人立場來說,內地商民與庫倫各部落自十八世紀起就建立了緊密的貿易關係。雙方往來過程中知道當地富藏金礦,但這些商民沒有足夠資本開採,更未獲得清朝允許。當柯樂德及其團隊挾帶大筆資金、技術人員及清朝核發的執照前來庫倫辦礦時,對這些商民而言,他們雖是競爭者,但不失為合作的對象。這些俄國人透過他們轉介租得喀爾喀人的土地,並雇用不少從內地前來庫倫的新移民當採金工人。

  以喀爾喀人立場來說,他們歡迎任何外地人在尊重游牧風俗前提之下前來庫倫貿易,並改善部落生計。但內地商民與各部落長年以賒欠方式交易,導致各部落債臺高築,喀爾喀人自然對內地商民印象不佳。俄國商人因《中俄北京條約》、《中俄陸路通商章程》而得到商稅減免優待,他們批貨至庫倫各部落販售的價格比起內地商民的貨品更具競爭力,於是喀爾喀人似乎更樂意與俄國商人交易。雖然目前尚未找到史料,但有理由相信柯樂德與這些喀爾喀人暗地裡達成協議,除給予法定津貼外,保證各部落可獲得額外補貼。想當然這些保證並非盡善盡美,因此柯樂德在採金過程必須時常回應喀爾喀人需求,以減緩他們抗議聲浪。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