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解讀工作坊」三至五月活動紀要

 
講題:
書名:
主講人:
發表人:
報告人:
主持人:
總結人:
召集人: 林玉茹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詹素娟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與談人: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5 年 3 月 31 日(二)、4 月 28 日(二)、5 月 26 日(二),上午 11:00 至下午 1: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17 室
撰寫人: 蘇峯楠(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
刊登日期: 2015/05/26
 

  本年度「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解讀工作坊,主要鎖定在不同版本臺灣番界圖的取得、研讀與比較。經過初步籌備討論之後,工作坊在 3 月邀請南天書局創辦人魏德文先生蒞臨演講,隨後分別在 4、5 月,進行了第一、二次地圖解讀會。

魏德文先生演講

  首場演講於 3 月 31 日舉辦,由本工作坊與臺灣史研究所族群史研究群共同合辦,邀請長期致力於臺灣古地圖、歷史文獻與影像收藏的魏德文先生,分享他對於臺灣番界圖的觀察及分析,講題為〈禁地、境界與民番界址圖〉。

  魏先生回顧了臺灣史上空間境界的概念,並且取用 Johannes van Keulen 的海圖、法國耶穌會士馮秉正等人測繪《皇輿全覽圖》等地圖,說明 17 至 18 世紀臺灣空間圖像的表現方式。其次,整理了目前所知臺灣番界圖其他版本,並特別介紹一幅目前由旅法臺裔家族私藏、尚未公開面世的〈御製平定臺灣(中間疑漏字)地理職掌全圖〉。此圖的內容,與中研院史語所典藏的紅藍線番界圖(以下簡稱〈中研本〉)相當類似,但此圖的書法字跡較為工整,繪圖也較精緻。在地圖內容的描繪與註記上也有很大不同,如鳳山縣界址、隘寮、土牛的標示,以及臺灣府城多繪一座小西門,這些部分皆不見〈中研本〉所繪。演講人也透過兩圖長度比例的計算進行比較,如紅、藍線並存的斗六至烏牛欄地區,此圖較〈中研本〉壓縮了 61%;大甲溪至基隆的藍線部分,此圖則較之壓縮了 33.7%,顯示此圖的空間圖像較〈中研本〉為窄。最後,魏先生認為這幅番界圖的題識「平定臺灣」等字,如果指的是林爽文事件,那麼其年代斷定則有線索可循。

  由於〈御製平定臺灣地理職掌全圖〉是首次介紹,此圖引起了現場與會者的熱烈回響。大家除了討論該圖年代外,對於圖上題識的「平定臺灣」等字究竟何義,亦有不同意見。

第一次解讀會

  自 4 月起,工作坊開始進行每月定期的解讀會。第一次解讀會於 4 月 28日舉辦,由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蘇峯楠導讀,講題為〈大英圖書館藏臺灣番界圖的初步考察〉。大英圖書館典藏一幅山水畫式臺灣地圖(以下簡稱〈英圖本〉),特別是圖上沿山地區亦繪有紅、藍線番界。此次導讀主要在確認其時間年代、繪圖者、繪製用途等基本資訊,並且針對圖中望寮、番界等細部訊息進行觀察和討論。

  報告人指出圖中主要記載的地名係聚落、汛塘(並詳記道里數字)、望寮等防備性質的地名,但是整體格局卻與番界圖有所差異,因此認為〈英圖本〉事實上並非「番界圖」,而是另有專屬主題,是一幅「繪有番界的軍備主題圖」。至於地圖年代,依據圖中鳳山縣番界、土牛格局完整,而紫線番界尚未出現等狀況來看,初步判定〈英圖本〉年代大致落在乾隆四十六至四十九年間 (1781-1784)。然而,此圖在全臺沿海汛塘、彰化縣內陸之汛塘,以及彰化縣城、番仔溝、大里杙庄等非汛塘地點處,都貼有黃籤。若這些貼籤為原物,以這些貼籤地點來看,報告人推測可能是在乾隆四十七年 (1782) 十月起臺灣鎮總兵金蟾桂至彰化縣城處理漳泉械鬥事件,以及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討論加強沿海邊防等過程裡,取用本圖討論所留下的痕跡。如此則本圖的年代,應縮小範圍在乾隆四十六至四十七年間 (1781-1782)。

  接著,報告人再結合其他地圖進行比較觀察,除了認為日本天理大學典藏的臺灣軍備圖乃是〈英圖本〉更精緻的後續延伸作品之外,也認為〈英圖本〉上註記甚多的「望寮」,與臺灣府知府蔣元樞的建築圖冊及其望樓整建工程有密切關聯。最後亦指出,〈英圖本〉所繪番界,與其他番界圖有部分不同,例如諸羅、臺灣兩縣交界的紅線番界,相較於中研院所藏紅藍線番界圖,更往東擴展至烏山山脈山腳下。這個界線變動,並沒有在北京故宮藏紫線番界圖裡被表現出來,可能當時沒有定案;但這似乎說明了,即使乾隆四十八年 (1783) 林淡事件可說是乾隆四十九年 (1784) 新定紫線番界的肇因,但事實上番界沿邊的動態與官府的應對,似乎在更早之前,就已有蠢蠢欲動之勢。

第二次解讀會

  第二次解讀會於 5 月 26 日舉辦,由中研院臺史所訪問學員鄭螢憶博士生導讀,講題為〈清乾隆中葉「大英圖」:彰化縣的隘與望寮〉。報告人在前一次對〈英圖本〉的討論基礎上,將觀察視野鎖定在古彰化縣的特定範圍,針對該縣境內隘與望寮的描繪、制度施行與在地方社會的實際進行狀況等部分,進行更細緻的討論。

  彰化縣望樓的設置,可溯至乾隆十一年 (1746) 戶部議覆高山先前條奏「貼近生番莊社各設望樓」的想法;此後,陸續有望樓被改建、添建、計算數量,並且募丁巡警的記錄,直到知府蔣元樞的建築圖說裡,仍可見有彰化縣望樓建設圖,但是在該圖中,卻出現了兩種不同圖案的描繪。報告人據此認為,乾隆朝臺灣的望樓可能有兩種脈絡,一種位於番界沿邊,它們與隘寮互相搭配,具有邊防特性;另一種則位於平原聚落旁,與汛塘互為聯繫。前者,可以萬丹坑隘與望樓的歷史回顧來說明;後者則可從岸裡社口「望寮」一地的具體田野記錄來印證。而在蔣元樞的望樓圖裡,就同時存在了官府新建望樓與地方原有望樓這兩種脈絡,至於〈英圖本〉記載為數甚多的「望寮」,可能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地方原有既存的舊望樓。到了乾隆四十六年 (1782),巡臺御史塞岱整體檢討了這些位於「要路、隘口」的各種望樓,並打算繼續酌量增建以強化巡防,說明此時官方想要重整山區與平原兩種望樓的想法,因此〈英圖本〉的繪製用途,可能與這些望樓、汛塘整建工程有所關聯。

小結

  透過這幾次演講與解讀會的初步討論,工作坊成員對於目前不同版本臺灣番界圖在世界各地的存藏狀況有了基本了解,並且開始針對其他存藏國外、未曾面世的地圖史料進行整理與解讀。這樣的基礎,將有助於我們走出以往只能夠以〈中研本〉作為唯一番界圖版本的困境,而能夠一定程度地掌握現存地圖史料的狀況,並且在相關課題的討論深度與廣度上有所提升。另一方面,這段期間工作坊的運作,也確立了往後的進行方式,未來除了持續針對地圖史料進行解讀外,並規劃延請海外學人來臺交流、實地田野考察等相關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