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美國學界明史研究的新趨勢
書名:
主講人: 戴彼得 (Peter Ditmanson) 教授(英國牛津大學中國學系)
發表人:
報告人:
主持人:
總結人:
召集人:
與談人: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5 年 11 月 28 日(六)下午 3:00 至 5:0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四樓視聽教室
撰寫人: 陳妘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刊登日期: 2015/11/28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此次邀請戴彼得 (Peter Ditmanson) 教授前來演講,講題為「美國學界明史研究的新趨勢」。戴教授任職於英國牛津大學,主要治明代史學史,其研究不僅重視歷史脈絡,亦從新文化史、出版文化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明代史學的問題。

  戴教授首先介紹美國明史研究社群的網站 (http://mingstudies.arts.ubc.ca/)。此社群運作的面向,包括出版期刊 Ming Studies,舉辦演講、論壇等活動,並於每年在亞洲研究協會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AAS) 會議中發表成果。

  其次,由於近五年英、美出版的明史研究論著眾多,戴教授遂以對他自身有影響的主題著手介紹。戴教授表示,最明顯的研究趨勢為明代的國際化。西方學界於冷戰時代開始研究明史,當時的中國大陸影響了歐美學者對明代的想像,常作人物比擬,如將毛澤東比作明太祖;當時歐美教科書描述明代封閉、不與他國交流,這種印象便是來自冷戰時期的中國。但這樣的想像至今已有極大的變化,其原因是中國已成為開放的國家,對中國明代的想像也隨之改變,而將明代視為國際化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 Timothy Brook 的 Mr.Selden’s Map of China: Decoding the Secrets of a Vanished Cartographer (2013), 主要講述一位十七世紀中葉的英國船長從中國船長手中購入地圖後,回到倫敦,地圖由商人 Selden 購買並捐予牛津大學圖書館。三個世紀以來沒有人注意到這幅地圖,至 2008 年,學者才輾轉於牛津大學圖書館發現。在這幅地圖中,可以見到從中國到印度、非洲的航線,且中國並非位於地圖的中間,而係繪於一旁;位於中間者是往來的貿易航線,顯現貿易在當時的重要性。關於明代外交的論著也不在少數,例如 Arturo Giraldez 的 The Manila Galleons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Economy (2015), 呈現當時菲律賓及中國位於世界貿易中心的情況;David E. Mungello 的 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1800 (2012, 4th edition),談論以傳教士為主的中西交流史; Geoff Wade 的 Southeast Asia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The China Factor (2010) 研究明朝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博士論文 Spelling the dragon (2014) 談及明朝覆亡時英國對中國想像圖像的改變,再再都證明了明朝的國際性。

  第二個趨勢為明代朝廷的性質。在此主題中,最重要的研究者為 Craig Clunas,其書 Screen of Kings: Royal Art and Power in Ming China (2013) 跳脫過去西方學者的見解:認為歐洲王國和亞洲的區別在於貴族階級的有無,而明朝沒有貴族階級,導致了明朝皇帝的獨裁;Clunas 強調明朝的王府便是貴族階級,書中分析王府的政治及文化影響力,特別是王府與文人社群的關係。David Robinson 的 Martial Spectacles of the Ming Court (2013), 在此議題中特別強調皇家的軍事、武術文化,以區別士大夫的文人文化。不過,戴教授認為,這樣的區分會帶來結構上的問題,如果皇家的文化與士大夫的文化是二分的,那朝廷到底是什麼?戴教授提到,使用 “state” 或 “government” 做為「朝廷」的翻譯太過模糊,“court” 也沒有辦法完全詮釋朝廷一詞。John Dardess 也研究皇家和士大夫之間的關係,著有 Ming China, 1368-1644: A Concise History of a Resilient Empir (2012)、A Political Life in Ming China: A Grand Secretary and his Times (2013)。他將明朝政治與現代政治做比較,例如:東林抗議與天安門抗議、蘇聯史達林與嘉靖皇帝。但戴教授指出,Dardess 的問題在於太過相信「實錄」就是歷史真相,應對此多加留意。

  第三個趨勢為文學及文獻的研究。近年來,歐美明史學界不僅研究書本的內容,也探討出版過程、傳播的演變,代表者為 Joseph Dennis。戴教授認為,Joseph Dennis 的著作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Gazetteers in Imperial China (2015) 將會在美國帶來巨大的影響。這本書首先回顧地方志的歷史與定義何謂地方志;其次探討地方志的出版過程,如何蒐集資料、由誰付錢等,並分析地方志、家譜與墓誌銘之間的關係;最後,闡述地方志如何流通、可以做何使用、什麼人在讀地方志等面向。戴教授同時提醒,運用地方志須注意的問題在於,地方志出版後,可能在不同時間加入新的內容,但出版時間卻沒有更動,造成事實的混淆。另外,學者對戲劇、文學的研究,已不僅研究文本內部,也探討與社會的關聯,例如 Sophie Volpp 的 Worldly Stage: Theatrical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2011),及博士論文 From the Center to the Margins: The “Shuihu Zhua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Vernacular Fiction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在研究水滸傳及其傳播方式的演變。

  最後,戴教授指出西方明史學界仍有待研究開拓的面向。其一為數位人文及地質的研究方法尚未被廣泛使用,哈佛大學 CBDB Project (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 的材料多集中於宋代,但目前已有明史的材料包括在內,應妥善利用。其二,戴教授認為十五世紀明朝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目前已有 Tian Yuan Tan 的 Songs of Contentment and Transgression: Discharged Officials and Literati Communities in Sixteenth-century North China (2014) 討論成化、弘治年間的官人文學,以及 Geoff Wade 的 Southeast Asia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Khee Heong Koh 的 A Northern Alternative: Xue Xuan (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 (2011) 等書,都談及十五世紀的外交、思想史面向,但仍缺乏政治史的討論;而在信息流通及出版文化方面,部分學者認為明代出版事業的發展從十六世紀開始,而戴教授提早到十五世紀末,認為當時的人都以為他們所屬的時代,出版已有很大的發展。因此,戴教授指出成化、弘治時期明代社會經歷非常重要的轉變,至十六世紀時,呈現的風貌已與明代早期不同,例如:在明朝初期皇家掌握最多資源,所以他們的文化有較大的影響;但成化以後,文人擁有的資源漸增,文人的文化影響亦開始增加。儘管臺灣、中國學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歐美明史學界對這個時期各個面向的討論仍然不足,值得投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