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 |
|
書名: |
|
主講人: |
|
發表人: |
|
報告人: |
林勝彩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史甄陶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
主持人: |
|
總結人: |
|
召集人: |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
與談人: |
|
主辦單位: |
|
網址連結: |
|
與會者: |
|
時間: |
2016 年 4 月 23 日(六)下午 2:00 至 7:00 |
地點: |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大樓會議室 |
撰寫人: |
吳冠倫(科技部計畫專任研究助理、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 |
刊登日期: |
2016/04/23 |
|
2016 年第二次「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討論會於 4 月 23 日(週六)下午二時,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林勝彩、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史甄陶報告論文,共 13 人出席。
林勝彩博士發表的論文是〈清初浙西遺民理學的流衍——以楊園學派為中心〉,文章摘要如下:
明清之際,因為國家的滅亡與異族的入主,促使知識分子對過往生活世界做出深刻的追悔和反省。部分知識分子對新興政權採取不認同、不合作態度,過著隱居求志的遺民生活。清初的浙西地區(主要為桐鄉、石門、海鹽、海寧等地),以張履祥(字考夫,號楊園,1611-1674)為核心聚集了一批知識分子,他們基於共同的政治態度和文化理念,藉由頻繁的學術交流與生活互動,形成一頗有特色的遺民社群,後人以「楊園學派」稱之。這批知識分子多將晚明政治敗壞、學術空疏、社會動亂等種種亂象,歸因為陽明學盛行所導致的結果,所以多選擇回歸程朱之學,以朱子學為理學信仰的終極依歸。同時因為亡國的刺激,選擇回歸家庭和子弟教育,拒絕晚明以來流行的講學、黨社、詩文社集等活動,形成一鬆散的地域性道德共修互助團體,而張履祥則成為這一遺民社群思想上的指引者。本文想介紹理學對浙西遺民社群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和意義,以及此種地域性學風的特色。
與會成員對本文提出了一些問題:論文題目標出「以楊園學派為中心」,但內容主要為關於張楊園的研究,故建議更緊密扣緊題目與內容。餘論的部分,林博士欲探討楊園從祀孔廟的原因與歷程,與會成員則建議探究張楊園「著作刊刻」的過程與目的。另外,張楊園及其學派與當時的遺民文化或治生活動有無不同?張楊園的著作在刊行時是否被刪改過?張楊園教養子弟的內容與程朱理學有無不同?亡國後的遺民與理學之間的關係為何?林勝彩博士一一答覆,並說明從明遺民受到亡國刺激的角度去思考,較能理解這群遺民的想法;而其主要想探究的是,理學提供了遺民社群什麼樣的思想資源。
史甄陶教授發表的論文是〈朱公遷興論研究〉,文章摘要如下:
本文以元代學者朱公遷「興」論為研究中心,為了凸顯他對《詩經》「興」此一寫作手法的特殊觀點。朱公遷最主要的貢獻,是對朱熹的興論提出系統性解說,其要點如下:首先,朱公遷從「義相因」和「語相應」與否,以及文勢反或順、用語正相呼或反相呼等方面,共提出九種「興體」成立的條件。其次,朱公遷所謂的「義相因」,主要談的是興句之義與應句之義的關聯,然而這種關聯性,著重在形而上之「理」。這並不代表朱公遷另立新說,而是與朱熹在不同的層面上解釋《詩經》。就方法論而言,朱公遷運用朱熹「格物窮理」概念解釋興體的文本,乃是朱熹學說的延伸,也可說是繼承了輔廣的觀點。然而,他也藉此方法,對詩的寫作手法,提出與朱熹不同的判斷結果。第三,就「語相應」的情況而言,朱熹僅有在〈小星〉和〈揚之水〉中,言及虛詞助字的相應,但是朱公遷將此原則發揚光大。他所注意到的語詞,有虛詞也有實詞,但是的確以虛詞助字為多。並且在這些相應的語詞中,也有同字相應和異字相應的差別。同時,他不僅找出「無取義之興」的語詞相應,更關注「有取義之興」的語詞相應。在「無取義之興」的語相應中,朱公遷的觀點,提示了虛詞助字得以幫助《詩經》的聲律、節奏和句式,使得《詩經》便於歌詠;在「有取義之興」的情況下,朱公遷清楚地傳達出「語相應」是「義相因」自然產生的結果。同時,朱公遷從「語相應」解釋興體,也可以較為清晰地解釋朱熹所謂兼比之興,或者兼賦之興。然而,朱公遷雖然採納朱熹的解說,卻有意識地回到《詩經》文本中,找尋語詞相應的例證。這與朱熹的態度,並不完全一致。
與會成員建議史教授先解釋「興體」的相關背景知識,以免不熟悉該領域的讀者難以理解。與會成員也提出疑問,例如何英論朱公遷《詩經疏義》的特點時說:「凡興體之作,語意呼應,尤切究心焉。」此是否反映朱公遷對於《詩經》的思考?朱公遷詮釋興體的分類與解說,對《詩經》的理解有何幫助?朱公遷的著作在詩經學史的重要性如何?朱公遷的著作與朱子「格物窮理」的關係似乎需再加以闡述清楚等。史教授一一答覆以上問題,並說明從朱公遷的著作可見其努力尋找一套規則來解釋朱熹詩經學的觀點,因此希望更深刻地討論朱公遷的思想;史教授也認為今日的討論有助其未來對此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