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七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小王子」汗統與歸化城的建城問題
書名:
主講人:
發表人:
報告人: 李華彥教授(樹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主持人:
總結人: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與談人: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6年 7 月 29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謝仁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刊登日期: 2016/07/29
 

  今日中西檔案讀書會邀請樹德科技大學李華彥助理教授報告最近的研究成果,講題是「『小王子』汗統與歸化城的建城問題」,內容摘錄如下:

  歸化城興建於明晚期,自此之後到清末,該城都是草原與長城以南往來之商貿、宗教重鎮。已有研究討論歸化城的歷史,以及該區域主要的蒙古土默特部源流,但還有延伸討論的空間。興建歸化城的關鍵人物是阿勒坦汗,也就是漢文文獻中的「俺答」,李教授主要以十七世紀撰成的《阿勒坦汗傳》漢文譯本和明人所寫成的《萬曆武功錄.俺答列傳》兩份傳記文本,討論建城相關事件,並且整理自明中期也先到達延汗家族的關係、「小王子」稱號的繼承延續。

  李教授認為,許多研究著作對於北元政權及其汗王世系之變化仍不甚明白,所以無法確定後來阿勒坦建城的動機。考諸史料,元順帝遷回蒙古草原後,僅維持著表面上的統一,可汗也不一定出自元帝系。蒙古世系向來講究由「黃金家族」後裔繼承,永樂年間因此出現東韃靼、西瓦剌各自與明朝通貢的情形。景泰四年 (1453),北元可汗被殺,瓦剌部也先創立新汗廷,移居漠南,成為明朝外患。天順初年,也先敗亡,其子被立為汗,有別於北元「大王」,自此開啟「小王子」稱號。直至阿勒坦先祖,共計七位瓦剌可汗延用此號。

  由此延伸來談,自十五世紀中到十六世紀中,小王子一系的更迭,是歸化城和土默特部重興的遠因。但阿勒坦祖上發展,因蒙古內各部的爭端而屢有遷徙波折,其家族政權發展直到正德、嘉靖年間才逐漸穩定,內部轉為團結,開始向西、向長城以南擴張。總結來看,阿勒坦幼年四處遷逃,爾後在土默特部展開較穩定的生活,可能是他中年以後轉向定居,且選擇在後來歸化城一帶建城的原因。

  自嘉靖二十五年 (1546) 以來,阿勒坦開始有建城之舉,並要求明朝協助。然而彼此並沒有達成共識,致使阿勒坦採取以戰逼和的手段。在這段建城的進程中,蒙古方面需要有技藝之人協助。其中最有力者,乃是向北投奔的山西北部民眾,因而建村,引導這一區域部落民眾走向定居模式。嘉靖中期與蒙古交戰的督撫都傾向開市貿易,以絕侵擾。嘉靖、隆慶兩朝交替期間,明朝一直在尋找議和的契機。到了隆慶四年 (1570),議和契機出現。隆慶五年 (1571) 阿勒坦接受明朝封號,這一年也開始大規模建城。萬曆三年 (1575),城建完成,由明朝賜名「歸化城」。

  總的來看,歸化城的建立與北元汗統,以及後續的各部發展相關。阿勒坦本人生長於流離的環境中,讓他在中年以後漸轉向定居發展經濟模式。然而他與明朝在貿易形式的認知有所衝突,以致採取「以戰逼和」的模式,兩方的交戰延續了四十年左右。最終兩方各自達到議和、建城目標,自此也開啟歸化城以貿易為主的發展態勢。

  報告結束後,讀書會成員討論了幾個問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候選人蔡偉傑針對李教授對「城」的定義進行討論。另外有成員提到建城目的以及選址問題,討論建城地區是否本來就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地理特性,使得阿勒坦選擇在此建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許富翔指出,明朝與蒙古兩方交界綿長,選在此處建城的原因值得思考。此外,與會成員也討論了明人對於蒙古汗統的理解、明蒙兩方彼此貿易與戰爭兩套模式的摩擦與調整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