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第二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書名:
主講人:
發表人:
報告人: 楊正顯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 張藝曦教授(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主持人:
總結人: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與談人: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7 年 4 月 22 日(六)下午 2:00 至 7: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大樓會議室
撰寫人: 吳冠倫(科技部計畫專任研究助理、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刊登日期: 2017/4/22
 

  2017 年「近世儒學與社會工作坊」第二次學術討論會於 4 月 22 日(六),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大樓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由楊正顯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張藝曦教授(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發表論文,共 12 人出席。

  楊正顯教授發表的論文是〈父不父:大禮議中的明武宗〉,文章摘要如下:

  嘉靖帝不願「為人後」的堅持,掀起影響數十年的「大禮議」,甚至有導致明朝亡國之說。然考察《武宗實錄》內武宗的形象與事蹟,竟與正德末年藩王宸濠起兵檄文所言,不謀而合,其中的關鍵點是「武宗非孝宗子」之指控。追究這個指控的由來,發現弘治時期都信以為真,正德時期卻認定為假,直至嘉靖時期又宣揚成似真非假。透過《武宗實錄》內坐實宸濠指控的作法,一方面為「不為人後」的理由尋其根據,另一方面打擊當時掌握實權的昭聖皇太后與楊廷和等人。故爾後在宮闈內重刊《女訓》一書與欲以「謀逆」定張延齡兄弟之罪,目標都指向昭聖皇太后。而作為「大禮議」中永遠的缺席者——武宗,其歷史形象在政治的操作之下,成為後人所訾議的皇帝。

  發表完後,與會成員讚許楊教授運用了以往較少使用的《朝鮮王朝實錄.中宗實錄》,能夠幫助理解大禮議發生之時,中國周遭國家的理解與反應。另一方面,本文從《武宗實錄》切入,分析對武宗形象書寫的變化,並試圖連繫到嘉靖朝大禮議的政治環境,與以前研究切入的角度不同,也是本文的亮點之一。與會成員也提出若干建議:本文引用的文獻材料本身非常繁瑣,建議可以先消化部分艱澀的史料後,再用自己的話解釋與補充,讓讀者較容易閱讀。另外,「武宗非孝宗子說」是否只是宸濠用以合理化叛亂的理由?此與大禮議之間的關係,真有作者認為的那麼緊密嗎?作者此一論述頗有新意,但需再仔細思考論證過程,尤其論文中許多引文並未清楚指涉武宗非孝宗子。也有學者關注到,在大禮議發生時,王陽明的反應如何?建議作者增加這方面的討論。

  張藝曦教授發表的論文是〈明中晚期江西士人社集、宗室與制藝發展〉,文章摘要如下:

  關於明末文人社集的研究,過去較偏重在江南一帶以復社為主的活動,而對江西的社集注意不多,明末江西社集除了以陳際泰、章世純、艾南英、羅萬藻四人聲名最著,其他地區還有許許多多大小社集,這些社集數量既多,活動力與影響力也不亞於過去所熟悉的江南社集。因此,本文以江西為研究範圍,主要想討論:明中期以來,詩文結社及陽明心學的講會都頗為流行,但制藝文社在明末取而代興,三者間的勢力消長,以及制藝文社如何在此競逐中勝出?不過,關於文學、陽明心學、制藝三股勢力,不容易簡單說明其發展的消長態勢,所以以下將從幾個方面敘述及討論:一是從時間軸看社集發展的盛衰。在 1620 年以前,詩文社集及陽明學講會都曾有過盛況,並在萬曆 43 年一度大盛,但此後日益中衰,聲勢未能再與新興的制藝社集相提並論。一是從參與的成員看,由於處在多種流風交織的時期,觀察士人群體的走向,便不能只是就個別士人的師承或其著作討論,本文將著眼在社集及社集中士人活動觀察整個明末流風的變化,觀察明末士人群體的動向。江西宗室的參與與轉向則是頗關鍵的一環。說明何為「制藝」?

  這篇論文是張藝曦教授正在撰寫的學術專書中的一部分,希望與會成員能夠給予寶貴的意見,以期未來專書出版更臻完善。與會成員給予的修改意見,包括:建議張教授更清楚梳理江西士人的社集,探討江西社集何以重要,其文學主張與特色為何,並適度減輕江南社集活動的討論篇幅,或許焦點會更清楚。也有成員認為本文的史料非常豐富,但問題意識需更清楚地闡述,且針對史料的解讀太少,應避免預想讀者已有相關的背景知識,日後修改可新增對史料的解釋,讓讀者閱讀起來較為清晰。另外,目前論文所討論的層面、人物關係都較為龐大繁瑣,建議作者修改的時候,注意主次關係、文章枝幹,一些細節的討論可放到註腳或是附錄,人物關係可用圖表的方式呈現,較易引領讀者深入文章的主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