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 |
日本江戶漢文世說體著作之受容與生成
清初姜瓖之變與北方社會控制 (1648-1661)
晚明清初佛門對儒道世界觀的會通與析判 |
書名: |
|
主講人: |
|
發表人: |
|
報告人: |
劉家幸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張繼瑩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吳孟謙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
主持人: |
|
總結人: |
|
召集人: |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
與談人: |
|
主辦單位: |
|
網址連結: |
|
與會者: |
|
時間: |
2017 年 10 月 21 日(六)下午 2:00 至 7:30 |
地點: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一樓會議室 |
撰寫人: |
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
刊登日期: |
2017/12/11 |
|
2017 年第五次「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討論會於 10 月 21 日(六)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究人員劉家幸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張繼瑩博士,以及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吳孟謙教授報告,共 10 人出席。
第一場由劉家幸博士報告〈日本江戶漢文世說體著作之受容與生成〉一文。本文為作者博士論文之一章,討論的個案為秦鼎的《世說箋本》。劉博士先說明其博士論文主要探討《世說新語》在日本江戶時代刊刻出版的情形,以及《世說》體後來影響日本人對自我歷史的書寫。秦鼎的《世說箋本》是經常被閱讀引用的文本,但幾乎無人研究,故選擇以專章個案的方式進行研究。
劉博士先介紹秦鼎的學術淵源、傾向,論其於訓詁考據功夫、詞章義理辨析均有可觀之處,指出《世說箋本》之注疏以校勘、會評二法見長。《世說箋本》箋釋會評之方法與特色有八點:糾謬、補闕、存疑、備異、解義、別見、評騭與論辯,並分別舉例說明。指出《世說箋本》的缺點,包括轉引他書舉證時,於引用處筆削取捨,故常有斷章取義、誤讀誤引之謬,或因失之查證原典,致使其推論錯謬等。另外,秦鼎還著有《周易解》與《補義莊子因》等,《世說箋本》中亦反映其《易》、《莊》觀點。作者認為秦鼎援《易》、《莊》之書以解《世說補》之方法,較江戶諸家注本更見文本義理內涵。
與會學者首先針對論文的寫作方式、架構提出建議,認為文字太過文言,用詞受到研究對象影響太深,章節名稱太長,或可試著用主題式的標題貫穿,點明主旨。此外,以本章的個案研究放在全書的架構中也略顯突兀孤單,或許可以多增加幾個個案以增添分量。與會學者們亦認為應該說明《世說新語補》熱潮的社會背景,參與此風潮學人間彼此關係,以及當時日人如何評價這些學者。就文本性質而言,學者認為應釐清本書是否為教科書,若為教科書,則研究的角度、理解均會有所不同,也建議作者加強與當代學者的對話。
第二場由張繼瑩博士報告〈清初姜瓖之變與北方社會控制 (1648-1661)〉一文。本文透過清初姜瓖之變(姜瓖在一年之間先降李自成,再降清,又反清),探討清代將防禦重心轉移到東南時,如何透過平亂與重整,消除過去明朝為抵抗北方敵人所設的軍鎮之軍事威脅。
由於這段史實留下的史料甚少,因此僅能透過官方公文尋求蛛絲馬跡,以理解清代如何收編過去邊鎮的勁旅,使之成為新朝的武力,又要在體制內避免過去浮冒餉缺等弊病,使一切支應能有制度化的合理規範,從而穩固北方,進而理解姜瓖為何在降清後不久又反清等問題。張博士指出姜瓖降清後,清廷陷入整頓前明邊鎮的兩難困境,一方面需要以姜瓖防禦北方,一方面也對其勢力感到警覺,設法防止姜瓖控制山陝地區。降清後的大同鎮仍有缺餉的問題,姜瓖私人的捐助造成中央與地方的緊張,清廷因此進行裁軍並指責姜瓖心懷「叛逆」,試圖阻止其擴張勢力。清廷的作法激起姜瓖的反叛,亂後,清廷善後處理影響地方社會甚鉅,長時間嚴格調查叛亂者的人際網絡,造成地方關係緊張,甚至有趁機挾怨報復的複雜情況。清朝地方官反倒扮演平衡中央政策與地方實情的中介者,而清朝地方官平反冤獄也使得人們改變對清朝的反感。
與會學者均對本文個案興趣濃厚,認為作者將姜瓖叛清一事寫得生動清晰。然而由於該事件留下的資料甚少,有人認為地方的複雜性尚未梳理清楚,仍只以清廷對地方治理,及訴諸恐懼心理的方式來解釋,或許可以從叛亂以前明代遺留下的書面史料、碑刻,以及當地口傳故事尋找線索,看能否找出地方權力與派系的關係。與會學者也提到應當多注意當時姜瓖與清廷的複雜關係,以及從清朝在兵制的改革及政策方面,來說明如何重建地方社會秩序。
第三場由吳孟謙教授報告〈晚明清初佛門對儒道世界觀的會通與析判〉一文。作者指出中國傳統的世界觀原是以儒道兩家「天人合一」、「氣化流行」的思想為基礎,而佛典的傳譯帶入了新的知識體系。在三教世界觀的具體論述上,晚明清初的佛教文獻有著較中古時期更強的會通傾向,而當時廣為流通的《楞嚴經》正是孕育這些論述的主要經典。
本文首先說明憨山德清與蕅益智旭如何通過《楞嚴經》的世界生成次第之說,與代表儒道思維的《周易》世界觀進行會通。接著說明雲棲祩宏、管東溟等如何以佛典如來藏緣起思想融攝儒道的氣化宇宙論。最後,說明明清佛教學人對宋僧溫陵戒環《楞嚴經要解》以五行生剋的思想詮釋經文中支持及反對的意見。透過以上研究,作者總結三點:一、明清之際的三教會通展現排他性減少而力求會通;二、會通同時亦兼重析判;三、或「收」或「揀」因人而異。
與會學者首先肯定本研究具有開創性,值得進一步開展。但由於本文涉及較多佛法義理,因此建議作者應該思考寫作的目標讀者群為何,在佛教專有名詞加上更多的說明與解釋。也有人對於本文究竟是一個義理的研究,或是歷史的研究提出疑問,若本文將自身定位為歷史研究,就必須考慮為何要將研究時段扣在明末清初?為何在此時有特別強烈會通三教世界觀的企圖?此外,也應考慮對於論文中所觸及的人物、當時社會背景,以及《楞嚴經》在各人思想中的地位等問題,提供更詳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