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府二戰時期領土訴求與戰後變局
|
內容簡介:
本次講演的主題,是希望配合本館活動,針對珍珠港事變之後10年,中華民國作為同盟國之重要成員,所曾設想的種種世局規劃,以至最終流產的過程。講者嘗試以「列強連環性」為中心,跨越1949年,加以回顧重組,說明若干觀點,包括同盟國戰時的矛盾及折衝,戰後的僵持以至冷戰,終使中華民國政府原初的領土訴求,一再遭到侵蝕。既證明著盟友之間,「吃相」未必比敵人好看;也說明自二戰至韓戰,盟國在領土訴求、勢力範圍上的「地震」頻仍,影響及於中華民國在臺澎的發展。
※本演講採現場報名入場:13:30起至額滿為止,限85人。
※演講中請勿錄影、錄音、直播,或未經授權將演講內容及影像公開傳播。
※聯絡信箱:國史館采集處第三科 extension@drnh.gov.tw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本次講演的主題,是希望配合本館活動,針對珍珠港事變之後10年,中華民國作為同盟國之重要成員,所曾設想的種種世局規劃,以至最終流產的過程。講者嘗試以「列強連環性」為中心,跨越1949年,加以回顧重組,說明若干觀點,包括同盟國戰時的矛盾及折衝,戰後的僵持以至冷戰,終使中華民國政府原初的領土訴求,一再遭到侵蝕。既證明著盟友之間,「吃相」未必比敵人好看;也說明自二戰至韓戰,盟國在領土訴求、勢力範圍上的「地震」頻仍,影響及於中華民國在臺澎的發展。
※本演講採現場報名入場:13:30起至額滿為止,限85人。
※演講中請勿錄影、錄音、直播,或未經授權將演講內容及影像公開傳播。
※聯絡信箱:國史館采集處第三科 extension@drnh.gov.tw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