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頌文博士演講「杜德之首創臺茶精製廠與華洋競合背後的英美角力 (1865-1878)」紀要

 
講題: 杜德之首創臺茶精製廠與華洋競合背後的英美角力 (1865-1878)
主講人: 黃頌文博士(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
主持人: 林玉茹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時間: 2023 年 3 月 14 日(二)上午 11:00 至下午 1: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17 室
撰寫人: 林榮盛(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黃頌文博士演講「杜德之首創臺茶精製廠與華洋競合背後的英美角力 (1865-1878)」紀要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社會經濟史」研究群本次邀請黃頌文博士,演講英商杜德 (John Dodd, 1838-1907) 的臺茶經營及其背後的英美角力。主持人林玉茹教授在開場時介紹,黃博士的碩博士論文〈清季臺灣開港前後英商杜德與寶順洋行的崛起 (1850-1870)〉、〈華洋競合下英商杜德與怡和洋行的臺茶經營 (1867-1881)〉均以典藏於英國劍橋大學的怡和洋行檔案為主要材料,處理英國商人杜德不同階段的商業經營發展。英商杜德是將臺灣茶推銷到世界市場的先驅,有「臺灣烏龍茶之父」的美譽,但目前對杜德如何經營臺茶的研究相當有限。林教授指出,既有研究多從總體的貿易數字看待臺茶的出口,呈現日益擴張的增長,而黃博士的貢獻,在於其文從個體經濟角度出發,發現西方茶商的茶葉生意經營其實並非一帆風順。此外,過去的貿易史重視臺灣本地,較少留意出口市場所面臨到的問題,特別是臺茶有 95% 的市場在美國;換言之,美國市場或當時全球經濟的變化實際上會嚴重衝擊臺茶的貿易發展。

  演講伊始,黃博士首先說明此次演講主要探討的問題有四:一、杜德是否為第一個將臺茶外銷到世界者?二、杜德的歷史定位為何,如何成為首位成功外銷臺茶的洋商?三、杜德外銷臺茶後是否便一帆風順,當時又面臨哪些競爭者?最後,杜德的臺茶主要銷售至美國,而美商在此間扮演何種角色?

  關於第一個問題,雖然相關研究多顯示,在杜德出現之前,臺茶僅運往福建銷售或留在島內消費,然根據 1861 年英國駐臺領事史溫侯 (Robert Swinhoe, 1836-1877) 的報告指出,當時臺茶早以「大陸混茶」的形式外銷世界,但是並非以臺茶本身作為商品。黃博士推論,此現象在 1800 年前便已出現,而會以這種形式出口,是因當時臺茶並不做烘烤、除溼、封箱等作業,品質容易劣壞,加上當時茶種的改良有限,臺灣漢人也並未用心栽培,只能將臺茶運往福州等大陸口岸,摻入中國的高級茶後出口。

  至於杜德,其在十二歲 (1850) 時隨父親的工作來到香港,因碰上太平天國亂事而轉至臺灣。在 1865 年以前,杜德的工作是顛地洋行 (Dent & Co.) 的走私船長,從事臺灣沿海樟腦、鴉片的走私貿易,幾乎不接觸茶葉生意。1865 年,清政府加強規範洋商在臺灣的商業活動,下令少數受地方官商包庇的特權洋商不得於非條約港口貿易並取締走私,迫使杜德登陸淡水轉作代理商,也因此開始關注北部臺茶的商業契機。

  過去的研究顯示,杜德首次將臺茶推銷向世界是在 1869 年的紐約,這次的成功為杜德奠定發展臺灣茶業的基礎。不過,此項成功實際上是透過諸多有利的因素與錯誤的嘗試獲得的。首先是地理、氣候上的優勢,臺灣氣候溫濕、丘陵地排水良好,是茶樹栽植的優良條件。此外,鮮少為研究者注意到的是,臺茶產地緊鄰條約口岸,運輸時間僅需一日。當時中國茶從產地運到口岸頗為費時,長者可達一週,不僅茶葉保存困難,還需提防盜匪,支付關口、旅宿等花費;相較之下,臺茶省去許多保存成本與風險,也更突顯物美價廉的競爭力。其次是當時的世局變化有助於臺茶發展,特別是美國市場的潛力。美國在 1864 年結束南北戰爭後,鐵路建設發展迅速,加速工商業發展以及移民、人口增長;同時因中國茶主要為英國壟斷,美國被迫在東亞邊陲較不受英國影響的地帶發展茶葉貿易,例如廈門、日本與臺灣。這些地區主要發展綠茶、烏龍茶,與英國市場的紅茶有所區別,除了避免惡性競爭,也成為杜德臺茶順利打進美國市場的重要原因。另外,輪船大量出現,以及蘇伊士運河於 1869 年完工,大幅縮短歐美與亞洲之間的航程,也加強了市場供需的穩定性。

  除了這些外部因素,杜德自己也建立了一套「臺茶收購體制」來穩定茶葉的貨源收購。由於杜德本身並沒有太多資金運作茶葉產銷,遂向顛地洋行借款轉貸給茶農,並透過買辦李春生扮演中間人,說服茶農加入。顛地的資金來源維持到 1867 年倒閉前夕,之後杜德被迫加入怡和洋行 (Jardine Matheson & Co.),成為代理商,臺茶的收購貸款轉而來自怡和。杜德收購的臺茶範圍,包括雞籠、艋舺、艋舺西南淺山、水返腳、深坑、暖暖、海山堡與拳山堡等處,涵蓋大部分臺北盆地。然而,臺茶起初不太受到市場喜愛,因其精製作業主要都在廈門處理,在臺灣並未有烘烤保鮮與封箱處理,品質不易維持。約莫 1868 年,杜德決定將精製作業轉移到臺灣,在艋舺設立首座臺茶精製廠,並從廈門、福州招來茶師傅、茶工,但不久後發生「艋舺租屋案」,杜德因而於 1869 年遷廠至大稻埕。儘管如此,杜德在當年烘製出的第一批精製臺茶便在紐約市場大受歡迎。

  當杜德的臺茶在美國取得成功時,他也警覺到臺茶事業受到眾多華、洋商人的覬覦。1870 年 2 月,杜德與怡和洋行商量對策。由於當時茶葉可以與鴉片兌換交易,因此西方商人若欲取得茶葉,也只能以鴉片來貿易。據此,杜德試圖以怡和掌握鴉片進口的優勢來逼退競爭者。然而,此時著名的印度沙遜洋行 (Sassoon & Co.) 已然崛起,收購兼併印度的鴉片產業,使得怡和的優勢大不如前,因此怡和最後並未接受杜德的提議。同年 5 月,廈門的怡記 (Elles & Co.)、德記 (Tait & Co.) 與水陸洋行 (Brown & Co.) 登陸淡水經營臺茶,後續也有少部分廈門華商陸續來到淡水買茶;至 1872 年,淡水已有五大洋行相互競爭。

  臺茶的驚人獲利也引起清廷官府的注意。1871 年 4 月間,清廷官員突然決定徵收茶釐,引發業者們抗爭,拒絕運茶外銷,甚至煽動地方角頭聚眾作亂,導致臺灣道黎兆棠下臺。最後雖然訂下遠低於中國大陸的茶釐稅率,但仍對臺茶產生不小的短期影響。茶釐事件後不久,杜德的大稻埕茶廠遭受火災,損失大半。同年,茶販為降低抽取釐金的衝擊而提高茶價,杜德與其他洋行被迫減購甚至拒買,才逼使業者降價。然而,茶價在後續一年內始終不穩定,1872 年下半開始,更有茶販為壓低成本,在高級臺茶中混摻劣茶,造成臺茶「高價劣質化」,導致美國拒買臺茶。這波拒買臺茶的狀況斷斷續續地持續一年,直到 1873 年上半,臺茶價低至谷底,美商才突然湧現採買臺茶潮。

  1875 年,因牡丹社事件而實施的「開山撫番」,解除臺灣的封山令,從而開啟臺茶墾殖的無限商機。這一契機促使福建茶商,特別是廈門茶販大舉來臺,讓華商實力遠遠凌駕於英商。在這之後,臺灣出現許多以廈門茶販經營的箱子館,兼辦採茶、精製、封裝臺茶,以及製造各類貨箱等工作;而在箱子館背後,還有廈門買辦為主的媽振館,其為箱子館的資本來源。此二者具有密切的互賴關係,也有相當的資本與實力,因此當英商等洋行拒買臺茶時,只會將臺茶市場拱手讓與來自廈門的華商,對英商形成龐大的排擠競爭壓力。

  既然臺茶出口的最大市場在美國,為何只見英商與華商競爭,而不見美商參與其中?過去研究多認為英商在臺茶領域中占主導地位,美商則居於弱勢,黃博士認為其實不然。黃博士指出,美商在中國的最重要據點之一即在廈門,臺茶銷往美國也幾乎都會經過廈門。因此,廈門的箱子館與媽振館很可能與廈門的美商有密切關係。至於為何不見美商在臺經營臺茶?黃博士說明,在臺設行的成本較高,美商或可透過廈門的華商來臺辦理,不必親自經營。

  此外,美商對於臺茶的介入與影響,多少也能從杜德身上略見一斑。其一是 1877 年杜德的「準印度式茶園」試驗,其二是 1878 年杜德的地產遭到法拍。黃博士表示,扣連這兩項事實,可以看出美國旗昌洋行 (Russell & Co.) 與英國怡和洋行在臺茶上的競爭角力。為了應對福建茶商來臺對洋商造成的強烈挑戰,1877 年起,杜德與怡記率先發起在大嵙崁一帶進行「準印度式茶園」的試驗。經由文獻證據的交叉對照,黃博士認為這項試驗很可能是杜德在旗昌洋行的支持下進行的,且兩者已接觸多年。1878 年發生世界大蕭條,當時杜德的經營遭遇危機,怡和洋行似乎對其失去信心,竟依照約定拍賣掉杜德的地產來抵債。後續杜德積欠怡和的債務,多經旗昌洋行匯款給怡和洋行償還,由此亦可見杜德與旗昌的密切關係。

  演講結束後,臺史所曾品滄教授首先提問,演講中提到大嵙崁的大地主是誰?是否為板橋林家,有沒有相關資料?其次,箱子館應該是後來臺茶產業鏈中相當重要的環節,但其似乎是封裝、保存茶葉,或製作箱子的機構,為何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作用在哪?最後,曾教授建議黃博士可以利用相較《淡水廳志》編纂時間更早的《淡水廳志稿》,其中有許多關於南港、汐止(水返腳)地方產茶的記載。黃博士回應,他與曾教授想法相同,認為大嵙崁的大地主可能就是板橋林家,但由於英文資料中並未具體寫出,故只能暫時存疑。至於箱子館的作用,其不只製作茶箱,也製造樟腦箱與其他的貨箱,更重要的是,廈門來的茶商以箱子館作為臺茶的精製場所,藉此掌握茶葉收購、精製與銷售,具有多重功能。

  臺史所陳肇萱博士則好奇當時美商是否有在世界各地進行產銷一體化的投資,例如演講中提到大嵙崁的試驗,是否有在其他地方進行過,因而影響到其在臺灣的做法?另外,茶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是否有品味上的改變?或是美國茶商會不會在茶的風味上主導,從而影響其在亞洲的投資?黃博士回應,從大環境來看,美國當時處於內戰結束後的恢復狀態,對外尚無足夠的實力;美國要對外施展影響力,約莫要等到 1890 年代。至於美商是否有產銷一體化的投資,當時美國主要是順應市場來採取相應的經營策略,沒有實力做產銷一體化。另外,關於美國市場的茶品味偏好及其變化,確實是個令人疑惑卻又有趣的問題,這部分可能還要進一步研究才能釐清。

  東吳大學歷史系曾獻緯教授詢問,美商當時有哪些競爭者,而臺茶本身具有什麼優勢得以打進美國市場?又,杜德為何要建立「準印度式茶園」,其發揮的效益如何,對臺灣茶業發展又產生了什麼影響?黃博士回應,臺茶能夠進入美國市場,或許與先前提到的地緣政治因素有關。由於英國占據了紅茶的主要市場,再加上臺灣或廈門生產的紅茶不受英國市場喜愛,因此最有競爭力的還是臺灣北部生產的烏龍茶。其次,杜德發展「準印度式茶園」,是鑒於臺茶生產的品質不穩定,又擔心華商「混茶」的做法擾亂市場,進而影響其商業利益。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