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明清文學在東亞學術研討會」報導
|
|
8 月 29 日 (9:00-17:00)
主題演講
主持人:李孝悌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主講人:大木康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講 題:馮夢龍《山歌》研究的一些回憶
演講開始,大木康教授首先感謝此次會議召集人廖肇亨教授的邀請,以及各地遠道而來的發表人。關於大木教授與馮夢龍《山歌》的研究淵源,要從其東京大學一年級的回憶談起。課堂上,大木教授接觸到了馮夢龍 (1574-1646) 的作品,且特別喜歡《醒世恆言》中〈賣油郎獨佔花魁〉的故事,由此產生研究馮夢龍與晚明蘇州文人的興趣。晚明為俗文學繁盛的時代,然而當時為何會開始出現大量的白話小說及俗文學著作?帶著這些問題,大木教授開始沉浸於馮夢龍的世界。1984 年 7 月 1 日,大木教授在所上的碩士論文發表會,報告有關馮夢龍《山歌》的研究。報告結束後,尾上兼英教授提出了「《山歌》很重要!」的評價,由此讓大木教授決定博士論文要以《山歌》為研究對象。對大木教授而言,《山歌》是馮夢龍在四百年前以蘇州方言書寫的作品且充滿雙關語,若要了解文字意義與衍伸的詞彙,為極困難的挑戰。1984 年,大木教授赴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進修。他透過趙景深 (1902-1985) 教授的推薦信,認識了江巨榮教授。江教授帶著大木教授花了一年的時間細讀《山歌》。大木教授非常感謝江教授,並說「若沒有江老師,就沒有今日的大木康」。
1998 年大木教授取得博士學位,於 2003 年 8 月在新加坡以中文發表《山歌》研究,且結識保羅.聖安傑洛 (Paolo Santangelo) 教授。保羅教授建議大木教授以英文發表《山歌》研究,二人便開始一起編輯、出版英文版的《山歌》。大木教授感慨地說,能夠出版英文版與中文版的《山歌》,都要感謝一路上有貴人相助。大木教授透過回顧自己的研究生涯,鼓勵後輩學者繼續推展相關研究。
第一場
主持人:李豐楙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發表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清代中後期僧詩研究序說
發表人:賴思妤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論 題:移山倒海.過關斬將:從《說唐》樊梨花女仙將形象論小說敘事的道教傳衍與互涉
廖肇亨教授指出,過往時人多認為宋代為詩僧的高峰期。但據文獻基礎顯示,清代詩僧代不乏人,遍布宇內,遠及東瀛;詩文題材多樣,且僧詩選普及。由此,廖教授認為清代才是僧詩的黃金時期。從巨超清恆 (1757-1837) 的詩集中,可以發現有許多關於水患、民情的紀載。此外,清代僧人的詩文中也可發現許多對於界外的描述,例如寄塵〈琉球竹枝詞〉。僧人的遊記中多有著宏厚的世界觀與景物氣象,原因是進入晚清以前,世人鮮少有異國遊歷經驗。若將僧人與普通市民相比,前者出國的機會較多。清代僧詩的質量,為中國僧詩史上內容豐富性最高的時期。目前清代中後期佛教之相關主題尚具有可拓展空間,其中留下的詩、繪畫、文學資料豐富,佛教的知識展演具有許多待開發的部分,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賴思妤博士討論世人對於女仙將樊梨花的印象多來自戲曲,然而小說方真正彙整出祂完整的人物形象。有關樊梨花的小說,最早出現在《異說征西演義全傳》一書。樊梨花作為虛構人物,卻因文學作品的創作,最終變成宗教信仰。這類從小說中建構而來的宗教人物形象,是非常典型的文學與宗教互涉例子。在明清小說中時常出現諸多女武神,有別於過往《楚辭》中對於女神形象的刻劃。由此可見,明清小說中的女武神在宗教性別議題上非常值得關注。道教的女武神形象,同時具備傳統男性武神形象與女仙形象,即女武神可兼容文武兩種相異的形象於一身。此外,賴博士覺得不應從道教思想角度去詮釋有關樊梨花仙術的書寫,需以小說的視角來分析此類文本對於法術的描述。同時,賴博士也認為此類小說的宗教書寫部分,人文關懷的意圖大於宗教關懷,其目的主要是透過小說的教化,傳達正向的價值觀;歷史事實並非該小說的書寫重點,人的思想才是宗教小說意義之所在。
第二場
主持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荒木達雄博士(日本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亞洲研究圖書館)
論 題:明清白話在東瀛――日人無名氏的水滸傳讀書筆記
發表人:劉瓊云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形式與意義:內閣文庫本藏《西遊記》李評本中的神魔情態與身心意趣
荒木達雄博士以東京大學總合圖書館藏《水滸傳全本》三十卷為討論對象,該文本相較容與堂本、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等所謂文繁本來得簡略。不過三十卷刪節本的文本,和其他卷本的內容大不相同,可以說是現存《水滸傳》中孤立的文本。此外,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八的內容,與繁本不同,其中包含著所有繁本中均未收藏的內容。荒木達雄博士認為,透過《水滸傳全本》三十卷中的讀者筆記,可以窺見當時日本讀者如何解讀此文本。雖然目前尚無法推測筆記的正確書寫年份,然荒木博士認為應是在 18 世紀中葉到 19 世紀後期。此藏本中的筆記可以分為六種,一、讀音,二、單字句子的解釋,三、回目,四、修正或補抄正文的文字,五、抄寫其他版本的正文、注釋、評語,六、圈點。其中,讀音的筆記極少,只出現在第一卷,此外在圈點中,使用了許多不同的符號標示。
劉瓊云教授就《西遊記》內閣李評本中神魔描繪之意義與旨趣展開討論。在內閣李評本中有許多精細的插圖,劉教授探究其中副文本的編排、圖像以及詮釋,是否有其獨自的意義。論內閣李評本之圖像趣味,可以發現在李評本中一直都以瘦小、笑口常開的樣貌建構孫悟空的形象,譬如在 21 回〈黃毛貂鼠黃風怪初遇孫悟空〉與 31 回〈遇寶象國公主〉中均有描述,在各人物首次遇見悟空時,都驚呼其瘦小、骨少;然而在其他版本中多以威武、雄壯之形繪製孫悟空。內閣李評本中特別喜歡刻畫精怪綁架取經人唐僧的場面,劉教授推測或許內閣李評本在繪製時,有參考明代《搜山圖》中精怪擄人或兵將征討妖魔的場面;經過比對後,可以發現其中表情與人物動作相似。
第三場
主持人:王學玲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蕭涵珍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覺為莊子,迷為蝴蝶:曲亭馬琴《大龢莊子蝶胥笄》論析
發表人:吳翠華教授(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
論 題:清末北京童謠的海外譯介――《孺子歌圖》與《北京兒歌》
蕭涵珍教授點出〈莊周夢蝶〉是曲亭馬琴 (1767-1848)《大龢莊子蝶胥笄》這部作品主要的概念。《大龢莊子蝶胥笄》的序言、腳色命名與故事情節,皆能直接看出與〈莊周夢蝶〉的連結,其透過夢來體悟奧義,同時也夾雜了佛教色彩。在日本文化中,對於蝴蝶有不死不滅、靈魂轉世的聯想,這也與《大龢莊子蝶胥笄》藉由輪迴轉世的框架,展示因果報應的內容契合。《大龢莊子蝶胥笄》除了與〈莊周夢蝶〉相關外,也可以唸做「やまとそうし」(yamatosousi),若用漢字標示,可以為「倭莊子」、「日本莊子」。 1784 年大阪上演的歌舞伎《傾城倭莊子》中,以死後化蝶暗喻男女愛情的連結,當時許多宣傳圖冊中也可以看到蝴蝶雙飛的繪製。《傾城倭莊子》中〈莊周夢蝶〉典故的運用與《大龢莊子蝶胥笄》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蕭教授推測,曲亭馬琴因二者之關聯性才會以「やまとそうし」來為自己的作品命名。
吳翠華教授以 1896 年義大利漢學家韋大列 (Guido Amedeo Vitale, 1872-1918) 編纂之《孺子歌圖》(Chinese Folklore-Pekinese Rhymes) 與 1900 年美國傳教士何德蘭 (Isacc Taylor Headland, 1859-1942)《北京兒歌》(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 為討論對象,試圖透過其中收錄的童謠來了解清末北京民間的生活以及兒歌流傳的狀態,並進一步比較兩部作品差異。《北京兒歌》為最早由外國人收集、整理、翻譯的北京兒歌童謠集;在歌詞的註解中,分析了大部分歌謠的背景與內容,同時以文字的形式還原大部分歌謠的演唱環境。《孺子歌圖》為韋大列針對漢語學習者所設計的教材,希望透過歌謠讓讀者了解中國日常生活狀況和詳細情形,內容重視節奏感,在翻譯時做了許多改寫。尤其值得注意之處,為《孺子歌圖》的每一首民謠皆有附上照片。
8 月 30 日 (10:10-17:50)
第四場
主持人:卓清芬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佐髙春音教授(日本大阪大學人文學研究科)
論 題:金聖歎本《水滸傳》:文本與評點的新式融合及其閱讀樂趣
發表人:上原究一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論 題:誰將呂布寫成「最強」?――現代日本亞文化中的呂布形象
發表人:林桂如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清小說中的大宋文武曲星包拯與狄青:以《萬花樓演義》為中心
佐髙春音教授論及金聖歎本《水滸傳》正文中附加了大量的評點,如回文中有眉批、夾批,在文前有總評;圈點以「、」或「○」來標註值得注意之處。圈點與批語之間有較高的關聯性。至今為止,金聖歎的評點研究已成為中國古典小說理論研究的熱點;關於其文學性與趣味性,佐髙教授特別關注文本中出現的三種模仿現象,分別為在批語中模仿「說書人」、「讀者(或聽眾)」、「故事人物」。佐髙教授認為,這些批語中的模仿表示金聖歎不僅享受閱讀的過程,同時還希望讓讀者透過批語,更深刻地投入到小說故事中。由此,這些批語已不再是批評,它們成為「創作」,因批語體現了一種接近作者領域的態度。
上原究一教授就呂布形象是如何被塑造成「最強」為題,探討在日本亞文化中呂布形象的改變。《三國演義》在日本廣受歡迎,其內容改編成無數漫畫、動漫抑或是電子遊戲。然而這些作品中,有逐漸將呂布塑造成「最強男人」的趨勢,這與中華傳統文化中呂布形象有所不同。對 1970 至 80 年代日本產生極大影響力的橫山光輝 (1934-2004)《三國志》中,呂布尚未被刻畫成「最強」形象。但於 90 年代時,呂布形象便逐漸往「可怕」趨近。現今,坊間作品甚至流行以「最強の鬼神」來形容呂布。其形象改變的原因,可能在於 1980 年代後期以降的電子遊戲以及吉川英治 (1892-1962) 的翻案小說《三國志》,影響日本人對於呂布的印象。
林桂如教授以清中葉的出版環境為背景,探討《後續大宋楊家將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傳》(簡稱《萬花樓演義》)中包拯 (999-1062) 與狄青 (1008-1057) 的形象。同時也試圖處理《五虎平西前傳》和《五虎平南後傳》中的狄青形象、以包拯為主角的《百家公案》與《龍圖公案》,並且探討楊家將公案《楊家府演義》、《南北宋志傳》對於狄青與包拯故事的影響。由於狄青出生家境平凡,性格穩定,由此相較於其他小說中的人物,欠缺戲劇性。此外,狄青與楊家將的身分都為山西人、武臣,導致狄青故事的發展性受到文曲包拯、武曲狄青框架的約束,而較難突破。
第五場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千賀由佳教授(日本龍谷大學法學部)
論 題:《西湖二集》中的佛塔
千賀由佳教授表示,佛塔的歷史源自古代印度,人們建造佛塔存放舍利。在中國,佛塔已成為文人筆下的創作素材之一。周清原《西湖二集》的出版年代推測為明末崇禎期間,透過該書對於佛塔的描述,可考察明末佛塔的發展、江南文人所想像之佛塔,以及周清原對佛塔的理解。《西湖二集》中出現的佛塔,多在杭州與南京,如杭州雷峰塔與西湖三塔,其透過將地方實存的佛塔寫入故事之中,以加深讀者對小說的興趣並增加親切感。此外,可於江南文人筆下的文章,發現當時文人崇拜舍利,認為供養舍利的佛塔有神秘力量,由此協力建造佛塔。《西湖二集》書寫的佛塔之神秘力量,反映文人對於佛塔的想像。該書的內容引用《高僧傳》、《皇名從信錄》,增加了故事內容的可信性,也使得小說的佛教色彩更為濃烈。
第六場
主持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笠見弥生教授(日本高崎經濟大學經濟學部)
論 題:《二拍》與江戶文學
發表人:張文薰教授(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論 題:台北帝大東洋文學講座的明清文學研究
笠見弥生教授利用江戶時代對於《二拍》的接受之分析,討論曲亭馬琴 (1767-1848) 與《二拍》間的關係。曲亭馬琴為江戶時期著名的小說家,他的作品受到許多中國古典小說與白話小說的影響。其中,《二拍》也是馬琴在創作小說時的參考文本之一。曲亭馬琴的日記紀錄了許多購買、借閱《拍案驚奇》的內容,同時也提及自己在創作《千代褚良著聞集》、《(開卷驚奇)俠客傳》、《(新編)金瓶梅》等小說時,借鑑許多《拍案驚奇》中的故事。由此可見,《二拍》於江戶時期確實已流傳到日本,並對於當時的小說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張文薰教授以台北帝國大學時期的神田喜一郎 (1897-1984) 之教學與研究為對象,討論漢學如何過渡到現代文學。張教授論及 1908 至 1945 年的 37 年間,台北帝國大學「東洋文學講座」的神田喜一郎與其他學者、作者在周邊人士的思考與著述之下,如何體現漢學在現代的價值。其中,張教授特別關注這些學者論及東洋學、支那學、中國學、漢學之概念的交織和界定,以進一步分析台灣作為漢學研究場域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