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泰教授講演「暴力美學——明清士人的武俠風尚」紀要

 
講題: 暴力美學——明清士人的武俠風尚
主講人: 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持人: 陳登武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
時間: 2013 年 4 月 18 日(四)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
撰寫人: 何幸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王鴻泰教授講演「暴力美學——明清士人的武俠風尚」紀要
 

  王鴻泰教授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長期致力於明清城市生活與士人文化的研究,近年特別關注明清士人在科舉制度下的生命歷程、心態及其所衍生的行為。此次王教授的講題為「暴力美學——明清士人的武俠風尚」,內容包括:「尚俠心態」、「談兵習武風尚」與「倭刀的傳入」等三方面,實為他這些年有關明清士人習武風尚研究的整合。

  「尚俠心態」的形成與發展,很可能與明清士人在科舉制度下的挫折心態有關,此種心態使他們產生有別於科舉仕進、理想人生的想像,甚至將這種想像化為實際行動。當時所謂的「俠少」大都帶有不顧現實、揮霍生命的形象與心態,繁華的城市社會就成為他們展現此類面向的舞臺。事實上,「輕財結客」的「豪俠」價值,可能被當時的士人刻意鼓吹,企圖讓商人扮演這種角色,促進後者對更多文藝與逸樂活動上的資助與開展。

  另一方面,明代中晚期的各種戰事,讓當時士人對國家、社會、鄉里的危機有所警覺,尤其是倭寇於沿海的騷擾行動,更讓南方士人活在暴力威脅的不安之中。約從正德年間開始,由於武宗對戰事與軍功的興趣,以及帝國面臨的內憂外患,敏感於時代氛圍的讀書人因應種種現實的需要(另亦由於上述科舉制度的挫敗心態),積極習武藝、讀兵書、談兵法,此為當時士人在知識與身體上實踐的行動。而邸報的發行與傳佈也使國家戰事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

  基於倭寇、民變等可能深入地方社會的暴力威脅,部分地方官會聘請專人習武練兵,藉以加強保衛鄉里的武力。江南士紳子弟之間也形成習武、聚眾、談兵的風尚,有些士大夫甚至曾有實際帶領鄉勇參與戰事的經驗。當時部分精於兵法、騎射、擊劍的士人,甚至被地方官紳請去講學。像王守仁,他不僅在學術思想上自成一家,還將兵法融會貫通,縱橫大小戰場未曾一敗,成為許多士人效法的典範。隨著時代危機的逐漸加深,談兵習武的風尚越來越大——武術、兵法等「武」的元素影響了素來傾向於「文」的學術發展。

  明清士人習武並非只出於「經國濟民」的動機,當中也有遊藝、玩樂的面向。筆記作品中不乏讀書人將其武藝用於惡作劇的案例,而在晚明一些習武、任俠士人的傳記中,亦可見士人與名妓戎服騎馬招搖過市的記載。換言之,讀書人以武術或武人打扮自我彰顯,展現「俠氣」的行為,其實是城市遊樂生活的一環。

  明代士人也開始注意到倭刀,進而研究、配戴、收藏,甚至學習倭刀術,此為明中期以降倭寇帶來的武力威脅與衝擊所致。而倭寇活動的主要地區——江南,正是士大夫的大本營。在這種暴力的切身威脅下,明代士人展開了對倭刀及其刀術的學習、瞭解與想像。在他們看來,倭寇在對明軍戰事中取得的優勢,主要來自於倭刀的使用,故如何對付倭刀,便成為時人研究如何戰勝倭寇的重點。如戚繼光的鴛鴦陣,以及學習棍術、組成武僧兵團等方式,都是為了對付倭刀而發展出的戰術。戚繼光為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甚至訓練士兵使用倭刀。

  透過對上述議題的探討,王教授認為,晚明很可能是中國武俠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期。當時在士人群體中形成的「武俠風尚」,含有「經國濟民」與「遊藝」兩種層面。前者源自人們對國家、社會、鄉里危機的感知,士人為求解除這些危機,致力於國家及個人的武功追求;後者則與明清城市生活發展有關,士人由裝束、行為等方面著手,試圖營造自身的「武俠氣質」,乃至其生命中的「武俠世界」。王教授更將此論題延伸至一個更大的思考層面:中國傳統文化如何處理「暴力」的問題?他認為不同社會、文明處理「暴力」的態度,頗能反映出該社會、文明的特徵、型態。而倭刀在中國士人群體間引發的迴響,亦可視為中國與日本兩個文化於十六世紀相遇後產生的效應。此外,民間宗教與武術的關係,以及武術與巫術的分合,也是值得繼續探討的議題。

  王教授在演講中,以這個尚待開展中的論題為例,為在座的研究生提供研究上的建議。他認為透過二手研究找尋論文題目,容易失去研究上的先機,不妨回到原始材料,從中發現有趣的現象,再查找是否已有相關研究成果,若此研究可行,便著手進行,探討該現象的社會乃至歷史意義。王教授還分享了這些年從事研究的心得,認為學術研究應與自身的生活經驗與人生體悟相結合。

  最後在與研究生的問答中,王教授表示此一研究所徵引的材料,多出自江南的文本,這自然是因為當地相關材料較多。不過由現有史料已可發現,明清士人的「武俠風尚」,存在著區域性的差異,如江南、北方、華南等地區,都發展出特有的相關文化現象。目前王教授只處理到大方向、同質性的層面,而這同中之異,則有待日後進一步的探究。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