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觀看、媒介、行動者」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題計劃主辦)

 
主持人: 羅麗馨(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
林聖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蕭麗華(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童長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石守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潘亮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
陳明姿(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二)——第十一至十八世紀間中日韓三地的藝文互動」主題計劃
網址連結: http://eastasiasymp.blogspot.tw/
時間: 2012 年 9 月 7 日(五)至 2012 年 9 月 8 日(六)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國際會議廳
撰寫人: 盧宣妃(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生)
 
「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觀看、媒介、行動者」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題計劃主辦)
 

  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二)——第十一至十八世紀間中日韓三地的藝文互動」主題計劃所舉辦的「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觀看、媒介、行動者」國際學術研討會,基於期待學界對此領域能有更深入的關懷並啟發學子對東亞研究的參與,除邀集國內外專精於東亞文化研究的學者參與外,在議程設計上另有二項特點值得注意:第一,考慮東亞研究在臺灣學界尚屬起步階段,東亞文化該如何定義尚在努力當中,故本次會議不特設主題演講,而將與會學者的發表視為一場場的演說,與學界相互討論;第二,會議中特別為研究生安排直接與學者面對面的「研究生座談」場次,讓雙方就東亞研究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鼓勵學子投入東亞研究的領域。

  相較於東亞研究在臺灣尚處於濫觴階段,日、韓二地在此領域的起步甚早。以日本為例,十數年前即陸續展開多項大型東亞研究計劃,如由松浦章、磯部彰、中谷英明、小島毅等主導的各項研究計劃。韓國方面,固然其有極為獨自的歷史發展,但因土地與中國相連,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與中國關係密切,故在典章制度、儒學、藝術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仍不免須涉及與中國交流往來的討論;此外,韓國與日本的關係也嵌結甚深,故韓日交流在韓國學界長久以來也備受重視。相對於日、韓東亞研究的組織龐巨與長年投入,臺灣學界在此領域的經營一直要到近年才出現整合型計劃,可以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石守謙教授主持的「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研究計劃 (http://proj3.sinica.edu.tw/~eaart/) 為代表,當中成員來自各個領域,企圖結合跨學科之東亞研究成果,採不同於朝貢體制、貿易網絡的研究角度,以中日韓三地所「共享」之「文化意象」的形塑狀況為觀察起點,來思考三地文化互動的各種現象。此計劃自 2008 年執行至今已進入第五年,期間曾於 2009 年舉辦過第一次國際學術討論會,成果論文集《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已於 2011 年正式出版。而 2012 年此次會議所邀請的學者,亦分別來自歷史、文學與藝術史學界,牽涉的研究範圍大致包含東亞世界的商業往來、印刷出版的流通、文學、儒學與繪畫作品的交流互動、使節的往還與作用等面向,深具啟發性。以下分從歷史、文學、藝術史學三個領域簡要報導本次會議論文。

  首先,屬於歷史學門的伊藤幸司與劉序楓二位教授的研究均以中日海上往來為共通背景。伊藤幸司教授透過渡海前往中國的日本禪僧使節在入明之後面臨國際關係變異與日本禪林文化風潮轉變等局勢,討論他們在行事、態度上所展現的特殊現象。劉序楓教授則藉由日本所收藏十八、十九世紀剪貼簿中的商標、廣告資料,試圖拼湊出清代輸向日本的商品內容、產地及商號所在地,並考察這些商品的生產、輸出路線,及當時日人對海外知識的追求與興趣。

  來自六位文學學門學者的論文大致可區分為二類。第一類的研究側重於討論中國文學(家)、理學(家)在進入日本、韓國的脈絡之後,所產生不同於中國的現象與作用。如朱秋而教授探討日本五山文學中對黃庭堅其人其作的解釋與認識;黃智暉教授討論傳入日本的明清白話小說於十八、十九世紀在日本文壇被重新詮釋、日本化的過程,尤其聚焦於以中國作為「異國」所反映出之文化意涵在讀本小說中如何被呈現;李育娟教授旨在考證日本平安類書《注好選》與敦煌《類林》系類書之間的關係;衣若芬教授則討論朱熹著作及「武夷九曲」意象藉由印刷品傳入韓國後,如何為李滉等理學家所理解而至「理學化」、在地化的過程。第二類的研究以廖肇亨教授、藍弘岳教授為代表。他們主要以使節為中心,透過東亞使節及其交往者的文字記錄,討論朝鮮使節(或渡海僧)進入中國、日本、越南後,與當地醫界、儒者、文人等就醫藥、儒學與文學各領域的對話,從中探析各國相異的知識關懷、價值取向及國族立場與態度。

  藝術史學門的學者共有七位,研究主旨環繞在中、日、韓三方藝術表現的互動。其中,第二場的 Yukio Lippit 以尾形光琳《波濤圖屏風》為中心,探討此題材與中國宋元觀潮圖間的關係、觀潮圖進入日本之後的作用,以及從中反映出以足利將軍收藏為代表的中國畫典範在日本的影響。石守謙教授則以版畫對繪畫的影響為基礎,探討晚明旅遊風氣興盛下促成觀眾對「奇觀山水」的需求,及當此意象、相關版畫傳入朝鮮之後,在當地文人社群與畫家間所造成的影響,並產生與中國爭勝之心態與實踐。

  第五場三位教授的研究主要以在地脈絡的新詮釋為重點。其中,Jeong-hee Lee-Kalisch的研究聚焦於理學如何具體進入朝鮮文人的生活,以伴隨朝鮮時代理學思潮興盛所出現、作為隱居生活象徵之園林「草亭」為重心,討論其如何被展現在園林建築與繪畫作品中,又如何作用於時人的生活。Seunghye Sun則以中國文人陶淵明的意象為中心,探討陶淵明作為一種理想典型,如何在其文集、相關繪畫傳入韓、日之後被接受及產生新面貌的過程。簡言之,在朝鮮時代,陶淵明形象與儒學價值觀密切結合,在日本則進一步發展出多樣化、多層次意義之陶淵明形象。黃立芸教授旨在討論中國十五、十六世紀以呂紀為代表的四季花鳥圖傳入日本後,如何在雪舟系與狩野派畫家手中發展出四季花鳥結合山水的新樣式。論述以大仙院狩野元信所繪《四季花鳥圖襖繪》為中心,探討此新樣式之特殊性,並由此發展反映出日本對唐物概念的形成與相關之文化意義。

  第六場二位學者則是從宗教性題材來討論藝術表現之範式於移地後的改變與作用。陳韻如以維摩像在日本維摩會中之表現與使用為起點,探討日本中世維摩形象的樣式發展與傳佈脈絡,並追溯與文士形象相結合之維摩形象在中國的形成及此形象與其他元素相結合後發展出「維摩天女」圖式的過程。林聖智教授則以日本房総地區的妙見菩薩信仰與造像、繪畫的表現為始,探討日本對中國道教之真武圖象的吸納、選擇與轉化的過程。

  此次會議參與人數眾多,綜合座談的討論也頗為熱烈,雖然研究生座談礙於時間無法有太多對話,但多位教授仍就各地東亞研究現況與入門方法給予學子們懇切的回應與指導,如宣承慧教授介紹了韓國正在進行的「人文韓國」計劃,Yukio Lippit 教授也推介 Thomas DaCosta Kaufmann 教授提出的 “Geography of Art” 及 Joshua A. Fogel 教授的 “Sinosphere” 概念作為東亞研究進路的參考。整體而言,此次會議十分獲得肯定,不僅為與會者提供東亞交流研究的示範,也為將來臺灣東亞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一個開展的基礎。

  從與會學者的演講中可梳理出,東亞文化交流研究大抵可從「傳播者或仲介者角色的存在」、「傳播媒介物的流轉」與「關於『在地性』的理解與闡釋」三方面來架構,尤其在地新詮釋的部分於交流研究中十分重要,也是此次學者們共同關注的焦點。透過對「關鍵『轉換者』的存在」、「在地社群的重要性」以及「外來觀念的轉換與『在地』作用」等的討論,可幫助吾人具體理解交流過程中之在地化的表現與作用。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