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開幕活動紀要」

 
撰寫人: 吳佩瑾(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助理)
 
2012 年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開幕活動紀要」
 
  1980 年 8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央研究院於臺北召開第一屆國際漢學會議,當時揭示的會議目標有三:一、為弘揚中華文化。二、為復興漢學研究。三、為加強學術交流。其後又分別於 1986 年 12 月 29 日至 31 日、2000 年 6 月 29 日至 7 月 1 日,召開第二屆及第三屆漢學會議。為了延續這個傳統並檢視最近十年漢學研究格局,以及探索未來人文研究的新動向,中央研究院再度集結歷史語言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七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單位,共同舉辦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本次會議邀請國內外學者針對 27 個議題撰文發表,共得論文 338 篇,分 69 個場次進行討論。這次會議嘗試打破學科畛域,會通中國文化與漢學研究的各方面,讓來自不同背景、學術訓練的與會者都能暢所欲言,各盡所能,共同成就一場豐富的知識饗宴。
 
        副總統吳敦義先生、中研院翁啟惠院長、大會秘書長黃進興所長輪流致詞。黃進興所長表示:本屆漢學會議比以往各屆邀請更多年輕學者參與,希望與會學者能以更宏觀,也更細致的觀點切入議題,提出跨領域、跨地區的研究視角與對話,重構漢學研究的界線,也期許中研院漢學研究能更上一層樓,繼續發揮在學界的影響力。黃所長並宣讀余英時院士的致賀信,完整內容詳見這裡。
 
  王汎森副院長擔任本次會議的主題演講,講題為「漢學研究的動向」。王副院長根據本次會議發表的論文,分別就主題、史料、工具三面向,提出他對於近年漢學研究動向的觀察。他指出本次漢學會議在主題上不同於以往,以東亞做為特定思考範疇的論文增加很多,對於中國與域外的互動及相互建構、漢與非漢關係、中心與邊陲、海洋視野等議題的關注也明顯增加。除了文化史的眾聲喧嘩,自然與人文之間的交融更拓展了歷史研究的範圍,不再侷限將歷史與文化本質化,而呈現多面向、多學科、多元主體的探論,域外漢學可說已將漢學研究推展至非一時一地的國際學問。
 
  其次,晚近大量史料的出土與整理,使得原先只有少數人能看到的史料,現在以一種新的方式為大家所運用。大量新史料的出土也大幅改變了研究者運用史料的可能性。此外,數位史料或數位漢學的時代正來臨,數位資料庫的工具性革命,改變了「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的史學操作,為研究者提供更充分的資訊,得以進行更好的解釋或歷史趨勢分析。
 
  王副院長也表示,漢學研究介入現代生活與歷史記憶的種種關聯,皆是未來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漢學研究並不是單一學科、也不是一時、一地、一群人特有之學,乃是一種國際之學。能與其他偉大文化系統的發展互相參照、輝映、比較、補充,建構出一個更寬廣的研究場域,則是未來努力的目標。
 
  與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盛大召開同時,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與「中央研究院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亦於院內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地下一樓舉辦「臺灣人文的普世視野——臺灣的漢學資源及其數位典藏」特展,介紹本院清領時期、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後,以及近年因資訊科技飛快成長所發展出來的新研究資源。配合會議力求「跨界」整合的主旨,資料展示分為檔案、典籍與文書、圖像與戲曲、物質文化、語言與文字,以及地圖與地理資訊系統六大類。詳細內容請參考特展網頁。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