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會議室「文學」論文報導

 
撰寫人: 劉芷妤(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生)
 
2013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會議室「文學」論文報導
 

  第二會議室共有兩天、九場、 33 篇以「文學為主軸」的論文發表。這些論文的共同特色,是多能提出前人未曾注目的觀點,除解析已知的文本,亦對有些早已存在卻未獲學界重視的材料有新穎的應用。茲將各學者於第二會議室發表的論文摘要記錄如下:

第一場

論文組主題:中西之間:明清基督宗教文學藝術論
主持人:李奭學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李奭學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林熙強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銅鑑以鑑吾形,書鑑以鑑吾心:《勵脩一鑑》與《炤迷四鏡》中「鏡」的文學〉
發表人:林惠彬(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晚清基督教漢文小說插圖初探〉
發表人:鄭海娟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明清天主教文獻中的《舊約》故事衍義〉

  本場次旨在探討明、清兩朝,傳教士如何借用中國傳統文學與藝術以宣揚基督教的義理,三位發表者的研究主題分別涉及鏡喻的轉化、新教漢文小說中的圖像,以及時人對《舊約聖經》故事的改寫。

  林熙強博士的〈銅鑑以鑑吾形,書鑑以鑑吾心:《勵脩一鑑》與《炤迷四鏡》中「鏡」的文學〉,指出崇禎末年有兩部耶穌會士作品,皆以鏡為題,撰述宣道文字,藉以承載道德寓意,表達宗教意義。李九功抄錄的《勵脩一鑑》,即以聖賢之行為借鑑,認為可以勵己,是外在之鏡;孟儒望所著的《炤迷四鏡》,則以理為借鑑,認為可以達理,而所謂理性其實等同靈性,是內在之鏡。而另一位會士高一志主張經由攻格致、明物理、慕道德、崇聖母(天主)、入聖域的過程,便能達到信仰,使二書的理論得以結合。

  新教傳教士於 1807 年入華,為了傳教,遂有計畫地撰寫、翻譯、刊刻一系列基督教漢文小說。林惠彬〈晚清基督教漢文小說插圖初探〉一文,先介紹小說中的木板畫、銅板畫、石印畫,再指出這些圖畫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覆刻原著的圖像,不更動內容;其二是改造原著,保留基本架構,但更動服飾、面貌、建築等部分,且將天使、魔鬼的形象轉換成中國本土的神仙、妖怪。最後指出當圖像與文字結合時,插圖就具有獨特的敘事、宣揚教義功能。

  鄭海娟博士發表〈明清天主教文獻中的《舊約》故事衍義〉,內容在分析《衫松行實》、《聖教古史小說鼓詞》兩部改寫自《舊約聖經》的作品。二書以說理、議論為主,重教義問答,經典中的抽象、簡省、多元闡釋性質多被抹煞。雖作者為耶穌會士,但改寫《舊約聖經》故事時,卻減弱宗教性,而強調其中的故事性與文學性,將情節補充得更為完整,對人物樣貌、心理刻劃也頗費筆墨,且有意識地結合中國的孝道文化。這些手法,不但有利於傳教,也使教義由抽象到具體,從普世化到本土化。

第二場

論文組主題:明清小說中的國體、身體與病體之隱喻
主持人:劉瓊云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評論人:李志宏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陳秉楠(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論 題:〈繁殖情慾:《素娥篇》中的身體表述與圖像隱喻〉
發表人:劉柏正(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論 題:〈忠義?不誣?論〈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的反諷敘述與國家權力〉
發表人:鄭淑梅(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論 題:〈刀圭之文:《夜雨秋燈錄》中的病體與喻體〉

 

  本場次旨在探討文人如何藉由身體的書寫,抒發一己的家國之思或身世之感,三位發表者的研究主題分別涉及情欲、國家權力與個人生命的衝突,以及時代動盪如何反映於肉體病痛。

  陳秉楠的〈繁殖情慾:《素娥篇》中的身體表述與圖像隱喻〉,認為《素娥篇》成於萬曆四十年 (1612) 前後,其刊刻、流佈應與江南文人圈關係密切,尤其是汪道昆於萬曆十一年 (1583) 創立的白榆社,由此可一窺當時文人的人際網絡與文化生產方式。文人將《素娥篇》一類的春宮圖畫視為可怡情養性的藝術品,許多艷情小說也以真情包裹縱慾,藉以迴避社會或自身的道德監控;但《素娥篇》的作者,卻仍無法在情慾、道德之間找到平衡點。

  劉柏正以〈忠義?不誣?論〈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的反諷敘述與國家權力〉指出,馮夢龍創作時有意藉由歷史時間的錯置以古諷今,譏誚政策的荒謬、吏治的不彰、權力傾軋造成的混亂,以「隱忠顯義」為敘事原則,並以「權姦掌國」與「忠義遭遣」為對應邏輯,直指國體、個體間的緊張關係,以及政治所強調的忠、江湖所強調的義之間的衝突。馮夢龍對主角的性格有贊許,有批判,對其際遇更不僅止於嘲諷而已。

  鄭淑梅發表〈刀圭之文:《夜雨秋燈錄》中的病體與喻體〉,指出宣鼎經歷道光二十年 (1840) 的鴉片戰爭、咸豐元年 (1851) 的太平天國之亂,飽嚐顛沛流離之苦,遂以疾病連結身體、自我與社會,並勾勒人間百態,寄寓對國家失序的感慨。宣鼎以惡疾談人性之惡,以奇疾談報應,以人化為禽獸比喻不自見其病的百姓、官員,揭露社會種種醜態,以因果、鬼神、報應之說為療方,呈現融會道德、宗教的治療觀。但宣鼎對現實的有心無力,終究難以掩蔽。

第三場

論文組主題:知識轉型與體式蛻變:晚清的新文類與新文體
主持人:鄭毓瑜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評論人:鄭毓瑜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發表人:張治教授(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清代怪誕小說研究〉
發表人:黎子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
論 題:〈借歌寓意:張佃書《無名小說》(1895) 的宗教敘事〉
發表人:袁一丹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
論 題:〈「實學」與「虛文」之間:晚清改試策論的困境 (1898-1905)〉
發表人:陸胤教授(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論 題:〈「想像一種「國文」:清末啓蒙教科書的新文體意識〉

  本場次在探討世變激烈、西學東漸、俗文化盛行有年的時代背景下,知識轉型,如何導致清代中期以降各種新式文類層出不窮;四位發表者的研究主題,分別涉及怪誕小說、時新小說、策論文體、啟蒙教科書。

  張治教授的〈清代怪誕小說研究〉,認為清代怪誕小說家每每以營造緊張、恐懼或喧鬧氛圍來製造效果,修辭重離奇、虛妄、怪異、淫褻,樂於寫卑陋齷齪之人與事,並反抗原有的禮教秩序。這種手法,可能促使清末長篇章回小說處理時事素材時,總樂於誇張、扭曲社會問題,並盡可能將駭人聽聞的傳言納入筆下。

  黎子鵬教授的〈借歌寓意:張佃書《無名小說》(1895) 的宗教敘事〉,認為《無名小說》將西方宗教小說《天路歷程》改寫成中國的流行時調,刪去原著夢幻敘事的特徵,增強現實色彩,並雜揉了儒釋道進來。書中採用清末流行的時調體式,以曲調抒情,有意追求中國情景交融的意境。作者引用許多中國宗教文化概念描述天界、天路,使基督教得以用新的跨語境形式傳播。

  袁一丹教授發表〈「實學」與「虛文」之間:晚清改試策論的困境 (1898-1905)〉,認為晚清改試策論的主張是國力急轉直下的產物。雖明言棄虛文,勵實學,廢八股,改策論,但以文取人的科舉制度本身就帶有反智傾向,改試策論又限制答題範圍,結果重在揣摩上意,而非直抒胸臆,且士人功令心態未改,終究無法成為挽救清廷國祚的良藥。本文指出另一個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便是文類傳統牽制了知識轉型。

  陸胤教授的〈「想像一種「國文」:清末啓蒙教科書的新文體意識〉,認為清末蒙學讀本、國文教科書的文體,雖主張以淺近文言文為主,意在訓練語文能力、推廣普通文,卻仍有文字雅化的趨勢。相對地,當時被引入中國的外國讀本,則追求通俗易懂,容納各種知識,文字雅化與否並非首要。隨著語言文字成為獨立學科的意識浮現,各式各樣的國文教科書也推陳出新。由此觀之,清末民初新文體文白雅俗的界限,未必如後人以為的清楚分明。

第四場

論文組主題:晚清翻譯文學:新文類、新文體與新文化的建構
主持人:黃錦珠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評論人:黃錦珠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發表人:張麗華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師)
論 題:〈「演義」傳統與清末民初短篇小說翻譯──以吳檮、劉半農、周瘦鵑為例〉
發表人:潘少瑜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從言情走向教育:《空谷蘭》的歐亞文學系譜與譯寫策略〉
發表人:蔡祝青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想像偵探的方法:以《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為潛文本的《中華小說界》偵探小說創作〉
發表人:崔文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新小說與新傳記之間:以晚清女作家湯紅紱的翻譯小說爲中心〉

  本場次目的在探討清末民初文人翻譯外國小說時如何借用中國傳統文學的資源,以及譯本中傳達或反映的文化觀念。四篇論文的主題,分別涉及短篇小說、言情小說、偵探小說以及民國初年的女翻譯家湯紅紱。

  張麗華教授的〈「演義」傳統與清末民初短篇小說翻譯──以吳檮、劉半農、周瘦鵑為例〉,認為晚清的翻譯界存在一種譯演模式,亦即翻譯者等同敘述者,不追求忠實呈現原著,更重視在譯文中自我表達以及預期達到的效果,且可以隨時對小說進行評論。吳檮、劉半農、周瘦鵑的譯文,皆延續了中國演義傳統的敘事修辭手法,在形式和意旨上偏離原著,導致這些譯本無法成為新文類。

  Bertha Clay 撰寫的 A Women’s Error 被黑岩淚香譯成《野の花》,包天笑又據此譯出《空谷蘭》,潘少瑜教授的〈從言情走向教育:《空谷蘭》的歐亞文學系譜與譯寫策略〉認為,這是一段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撰成的通俗小說之跨文化歷程。《空谷蘭》強調親情、孝道、婆媳之情,解釋中西文化差異的同時,並引進新式婚姻觀念。小說中,言情與教育兩大主旨始終緊緊相扣,且逐漸由言情轉向教育,是一本有啟蒙意義的作品。

  1916 年 5 月,由劉半農等十人以文言文合譯的《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出版;這些譯者同時嘗試將偵探小說與公案小說作有機的結合,積極活用西方的敘事方法、人物設定與科學辦案手法,創作中國式的探案作品。蔡祝青教授的〈想像偵探的方法:以《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為潛文本的《中華小說界》偵探小說創作〉一文,除探討此一轉化,亦認為這反映了被殖民者期望透過吸收帝國語言,自我改造,最終反制帝國的心態。

  崔文東發表的〈新小說與新傳記之間:以晚清女作家湯紅紱的翻譯小說爲中心〉,認為湯紅紱受到民初小說革命的啟發,亦深受梁啟超提倡的啟蒙說影響,雖然其所譯介的日文作品是日俄戰爭後越發興盛的軍國主義產物,但她拋棄原著的體例與文風,轉而模擬梁啟超的文字及其所倡導的慷慨激昂文體,借鑑莊嚴的新傳記,融合中日民族主義思想,並以日本評傳的內容與形式傳達軍國主義小說的思想內涵,從譯文中展現愛國、冒險與尚武精神。

第五場

論文組主題:明清小說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以《紅樓夢》和相關作品為中心
主持人:陳益源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主任)
評論人:陳益源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主任)、阮南教授(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
                 教師)、洪濤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翻譯系助理教授)
發表人:阮南教授(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教師)
論 題:〈淮南橘子在他鄉:越南人如何接受和詮釋《紅樓夢》〉
發表人:陳益源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主任)
論 題:〈越南阮朝圖書館所藏的《紅樓夢》及其續書〉
發表人:王三慶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論 題:〈《紅樓夢》的現代化〉
發表人:洪濤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翻譯系助理教授)
論 題:〈「大國崛起」之論與明清小說對外傳播的問題——以《紅樓夢》、《水滸傳》的英譯案例為中心〉

  本場次旨在探討晚清以來,《紅樓夢》如何為後人和周邊國家所接受。四篇論文分別解析《紅樓夢》在越南的流傳、《紅樓夢》成書至今的各種版本、中國學者對《水滸傳》和《紅樓夢》英譯本的評價等。

  阮南教授的〈淮南橘子在他鄉:越南人如何接受和詮釋《紅樓夢》〉指出,《紅樓夢》傳入越南,應在 19 世紀後,且僅在精英文人當中流傳。1932 年 9 月 29 日至 1933 年 1 月 1 日曾於報紙連載,至第 17 回便戛然而止,只連載 74 期,且譯文與原意差距甚大。1959 年,中國越劇團赴越南演出一個半月,給予觀眾的是《紅樓夢》旨在批判封建道德的印象。

  陳益源教授發表〈越南阮朝圖書館所藏的《紅樓夢》及其續書〉,在查閱《聚奎書院總目》、《內閣書目》、《新書院守冊》、《古學院書籍守冊》等越南阮朝三座公立圖書館的藏書目錄後,指出越南阮朝內閣等處收藏的《紅樓夢》應是程甲本系統的一百二十回本,但未曾重刊。直至 1963 年,越南方有《紅樓夢》譯本,且譯本與中土傳入的版本關聯不大,可知越南研究《紅樓夢》的風氣遠遜日、韓等國。

  洪濤教授的〈「大國崛起」之論與明清小說對外傳播的問題——以《紅樓夢》、《水滸傳》的英譯案例為中心〉,認為孫建成博士對賽珍珠 (Pearl Buck, 1892-1973) 翻譯《水滸傳》、崔永祿教授對霍克思 (David Hawkes, 1923-2009) 翻譯《紅樓夢》的批評,皆太吹毛求疵;評論者只選用有利於自己論證的材料,有以偏蓋全之嫌,過於偏重對抗性的一面。以此為例,洪教授指出此現象恐係後殖民研究傳入中國,與大國崛起之類言論合流後,開始有人懷疑西方翻譯家是否有意侮慢中國文化。

  王三慶教授因故未能出席,由洪教授代為宣讀論文〈《紅樓夢》的現代化〉。該文認為《紅樓夢》成書以後,因商業利益、技術改良、推動新文學等種種原因而有各式各樣的版本問世;由傳統木活字、石印本、鉛印本、新式標點本到電視、電影,近年市面上更充斥各種追求感官刺激的商品。學者不必爭名逐利,卻也不該自外於這一波文創產業,致使《紅樓夢》作為經典文學的價值為世人所忽視。

第六場

論文組主題:儀式與記憶:文學與思想史視野下的明清祭祀
主持人:楊儒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評論人:楊儒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許明德(哈佛大學東亞研究系研究生)
論 題:〈暮春野祭作神弦——夏允彝之死及其相關詩文〉
發表人:胡琦(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生)
論 題:〈「氣節」還是「道脈」——東林書院祠祀與清初士風之轉折〉
發表人:陳亮亮(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生)
論 題:〈儀式、記憶與秩序:清文人戲曲與地方社會關係之考察〉

  本場次共發表 3 篇論文,三位發表者分別由詩歌、文章、史書記載、小說取材,以明清時期的祭祀典禮為中心,探討文人如何藉由祭祀抒發一己之悲,建構道德標準,甚至重塑社會記憶,以及儀式對個人、國家的意義。

  許明德的〈暮春野祭作神弦——夏允彝之死及其相關詩文〉,解析夏完淳、陳子龍、宋徵輿三人悼念夏允彝的詩歌、文章,發現三人因所處立場、經歷、寫作時間的不同,三個人下筆時的態度大相逕庭,或從容坦然,或茫然羞愧,或淡化夏允彝的忠義形象,是理解明清之際文人心態的一個參照點。

  康熙三十三年 (1694),江寧巡撫宋犖下令清查東林書院的祀典名單;胡琦的〈「氣節」還是「道脈」——東林書院祠祀與清初士風之轉折〉認為,據此可知湯斌主張祭祀應當首重道學傳承,而非氣節;且湯斌欲以此舉平息江南一代東林後學議出議入之爭,並整頓聚訟紛紜的江南士風。此後,明代東林崇尚的氣節傳統漸受非議,而為清廷所鼓吹以學術品評人物的觀點所取代。

  陳亮亮〈儀式、記憶與秩序:清文人戲曲與地方社會關係之考察〉指出《忠孝福傳奇》是一齣在家族祠堂表演的劇目,面對宋家祖父殉明、兒孫侍清的國族斷裂,作者黃之雋以「忠孝之家」的庭訓傳承取代政治認同。《北孝烈》、《雙鴛祠傳奇》均取材自真實事件,並有意令女性的死亡具有道德價值,沖淡死亡的悲劇意味。三劇除了有保存、形塑記憶的用意外,神道設教的色彩濃烈,顯示士大夫欲藉此維護當地的社會秩序。

第七場

論文組主題:文本、媒介與近代轉型
主持人:王璦玲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教授)
評論人:王璦玲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教授)
發表人:大木康教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論 題:〈晚明士大夫之「發現群眾」——論白話興盛的背景〉
發表人:陳廣宏教授(復旦大學古籍所教授兼副所長暨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論 題:〈移植與調適:晚清民初「中國文學史」體制的生成〉
發表人:毛文芳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兼學報總編輯)
論 題:〈明清畫像的文本複調〉
發表人:郭劼教授(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語言文學文化系比較文學副教授)
論 題:〈晚清民初中西方對雲南及邊民族群之圖文表述初探〉

  本場目的在探討文本此一媒介,如何在新∕舊、雅∕俗、主∕客、中∕西、傳播∕接受、小眾∕大眾之間游移,並從中找出近代轉型的各種徵兆。四位發表者的研究主題,分別涉及通俗文學、畫像、雲南與中國文學史的塑造。

  大木康教授發表〈晚明士大夫之「發現群眾」——論白話興盛的背景〉,認為公安派重真詩與真情、喜愛民間歌謠的文學觀,以及李贄倡揚的童心說,都對馮夢龍影響頗深。由於對現實社會充滿危機感,以士大夫自居的馮夢龍,遂以白話小說作為教化民眾的利器,以之勸善懲惡,批判社會現況。加上經濟繁榮,市民意識興起,商人因而成為明中葉之後知識分子的對話對象。

  毛文芳教授〈明清畫像的文本複調〉一文,將明清時期的圖像分成個像、群像分別討論,指出因技術介入造成形式媒介轉換,並以「視覺史料學」角度切入,套用班傑明 (Walter Benjamin,1892-1940) 的理論,認為明清畫像原本只是精英文化、小眾社群的產物,但藉由不斷的摹刻、出版,遂成為大眾文化,亦可算是一種文化工業,且其中或許還蘊藏著近代化的某些特徵。

  郭劼教授的〈晚清民初中西方對雲南及邊民族群之圖文表述初探〉,剖析 Archibald R. Colquhoun 的 Across Chrysê : Being the Narrative of a Journey of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Border Lands from Canton to Mandalay 以及丁文江於 1932 年 6、7 月發表於《獨立評論》的一系列文章。郭教授認為儘管兩人都沒有輕視中國傳統資料,但主要的研究方法仍是學自西方,故兩人對雲南的紀錄成果可視為十九世紀以來帝國擴張、中西文化碰撞下的產物。

  陳廣宏教授因故不能到場,故由毛教授代為宣讀論文〈移植與調適:晚清民初「中國文學史」體制的生成〉。陳教授意欲了解晚清民初的中國文學史如何建構而成,指出歐洲於 19 世紀初、中期形成國別文學史的知識體系,中國則於 18 世紀後期,因《四庫全書》的編纂形成傳統的文學史觀念;兩者對接,促成近代知識系統的轉型。而在雙方知識的接觸過程中,明治時代的日本則是重要的溝通橋樑。

第八場

論文組主題:從日本比較觀點審視明清漢籍
主持人:賴振南教授(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評論人:賴衍宏教授(銘傳大學應用日語學系助理教授)、梁蘊嫻教授(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助理教授)、林淑丹
                教授(文藻外語大學日本語文系副教授)、吳翠華教授(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發表人:賴衍宏教授(銘傳大學應用日語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夏目漱石〈掛軸〉與高濂《遵生八牋》〉
發表人:梁蘊嫻教授(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助理教授)
論 題:〈《繪本三國志》對《三國演義》圖像之接受及轉化:以「周曰校本」「李卓吾本」「英雄譜本」「李笠
                 翁本」為中心〉
發表人:林淑丹教授(文藻外語大學日本語文系副教授)
論 題:〈論《情天比翼緣》的才子佳人敘事模式〉
發表人: 吳翠華教授(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論 題:〈呂坤與貝原益軒女子教育觀之比較——以對班昭《女誡》的受容為線索〉

  本場次以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的觀點切入,探討日本的知識份子創作時如何利用明清漢籍。四位發表者的研究主題,分別涉及茶書、《三國演義》繪本、才子佳人小說,以及中日儒者對女教的看法。

  賴衍宏教授的〈夏目漱石〈掛軸〉與高濂《遵生八牋》〉,認為明朝文人的審美趣味對日本茶道確實存在著影響力。高濂所著的茶書《遵生八牋》出版不久便流傳至日本,透過此書,讀者方能正確理解夏目漱石創作的短篇小說〈掛軸〉中,賞鑑家主角與好事家配角的性格及其意義,而掛軸、茶房布置、壁龕裝飾也反映了明代文房趣味。

  梁蘊嫻教授發表〈《繪本三國志》對《三國演義》圖像之接受及轉化:以「周曰校本」「李卓吾本」「英雄譜本」「李笠翁本」為中心〉,認為《繪本三國志》除了參考寶翰樓本、遺香堂本的構圖外,也受到「周曰校本」、「李卓吾本」、「英雄譜本」、「李笠翁本」的影響。《繪本三國志》吸收各版本構圖的長處並加以修改,重在描繪人物動作的瞬間,畫風在剛柔間保持平衡,並巧妙突顯人物特徵。

  林淑丹教授在〈論《情天比翼緣》的才子佳人敘事模式〉文中認為,三木愛花撰寫的《情天比翼緣》,乃日本漢文界水平相當高的白話小說。該書的敘事手法採用中國才子佳人小說的模式,如以第三者作戀情的媒介、運用詩句傳情、男女主角歷經磨難終成眷屬;語言運用方面,則大量加入許多中國典故,明顯受到中國小說的影響。全書聚焦於才子佳人的感情牽繫,不重在反映社會問題,致力強調主角對愛情的忠貞。

  吳翠華教授在〈呂坤與貝原益軒女子教育觀之比較——以對班昭《女誡》的受容為線索〉文中提出,呂坤撰寫的《閨範》、貝原益軒撰寫的《和俗童子訓》兩書,皆主張女子應當具有卑弱、婦行、專心、和叔妹等德性,但後者更強調孝順公婆一事。由此可知,中日學者雖皆以班昭所寫的《女誡》一書教育女性應具備種種婦德,但雙方的詮釋並不盡相同。

第九場

論文組主題:Ming and Qing Novels as Sources for Cultural Historry
主持人:Prof. Roland Altenburger (Full Professor, Chair for East Asian Cul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Wuerzburg)
評論人:Katrin Weiss (Doctoral Candidate, 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 Barbara Witt (Doctoral Candidate,
                 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 Ph.D. Kristina Janotova (PhD Candidate ,University of Zürich,
                 Switzerland), Prof. Roland Altenburger (Full Professor, Chair for East Asian Cul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Wuerzburg)
發表人:Katrin Weiss (Doctoral Candidate, 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
論 題:“Inventing the Human World in Late-Ming Historical Novels”
發表人:Barbara Witt (Doctoral Candidate, 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
論 題:“Traces of Childhood: Children in Ming Dynasty Novels”
發表人:Ph.D. Kristina Janotova (PhD Candidate ,University of Zürich, Switzerland)
論 題:“Honglou meng Illustrated: Text, Image and Reading Culture”
發表人:Prof. Roland Altenburger (Full Professor, Chair for East Asian Cul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Wuerzburg)
論 題:“Bending Competence: Greeting Gestures in Mid-Qing Social Novels”

  本場次以明清小說為中心,試圖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思想資源、文化觀念,以作為理解當時社會現況的橋樑,並認為小說可視為文化史的一部分。四位發表者的研究主題,分別涉及明代知識分子如何解釋天地初開、童蒙教育、閱讀文化,以及小說中的儀禮問題。

  Katrin Weiss 的 “Inventing the Human World in Late-Ming Historical Novels”,分析《盤古至唐虞傳》、《開闢演義》兩本講述開天闢地故事、採用歷史演義形式的小說,指出書中經常將人間種種器物、發明或技藝歸之於英雄、聖賢、神仙的妙手,且明代文人除了採用傳統的陰陽五行觀解釋宇宙的起源外,也明顯受到佛教緣起說的影響,亦有泰州學派「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蘊藏其中。

  Barbara Witt 的 “Traces of Childhood: Children in Ming Dynasty Novels”,先羅列中西方學者對兒童教育的各種說法,再就《封神演義》中的李哪吒、《三遂平妖傳》中胡永兒的成長過程進行分析。二人皆生於能提供良好教育的家庭,天賦異稟,卻與父親衝突不斷,有時強調紀律的育兒方式會因母親的介入而終止,且鄰居、家庭教師等外人也可能捲入教育兒童的紛爭中。

  Ph.D. Kristina Janotova 在 “Honglou meng Illustrated: Text, Image and Reading Culture” 文中,分析王希廉評點的《新評繡像紅樓夢全傳》,認為寶玉、黛玉葬花完畢後讀《西廂記》的情節並非偶然,而是作者精心的設計,並將花卉與十二金釵的對應關係一一分析。最後,指出圖畫的巧妙運用能跨越語言的障礙,刺激讀者的想像力,使其更能領略故事的深意。

  Prof. Roland Altenburger 發表 “Bending Competence: Greeting Gestures in Mid-Qing Social Novels” ,認為小說具有紀實的功能,考察《儒林外史》各種人物的行禮方式後,提出社會上存在著一套既定的禮儀以區分人物階層,如問候方式的不同即顯示階級落差,且禮儀有時是做為溝通的橋梁。因此,當不合宜的致敬禮儀出現時,必須詳細閱讀上下文才能理解作者的諷喻所在。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