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2014 年年會」報導

 
時間: 2014 年 3 月 1 日(六)上午 9:00 至下午 5:3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撰寫人: 顏瑞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2014 年年會」報導
 

  此次年會,包含兩場由新秀發表論文的會議,以及一場專題演講。上午安排兩位碩士上臺,下午則由三位博士登場,分別講述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並敬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教授徐泓教授,以「明代向上流動再探」為題發表演說,對於明清史研究領域中重要的社會流動議題提出新見。

第一場:明代研究論文發表會

主持人:張哲郎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發表人:張正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 題:〈狐媚燕京——海之王國占城對明朝的朝貢策略與影響〉
發表人:張月姝(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論 題:〈晚明士人軍事知識運用及其深化〉

  第一場首位報告人張正諺,題目為〈狐媚燕京——海之王國占城對明朝的朝貢策略與影響〉,探討明朝的兩個藩屬國占城與安南在爭霸的過程中,如何運用朝貢外交爭取明朝的支持,以獲取取最有利的外交空間。

  首先運作朝貢來影響明朝的是制蓬莪,這位占城雄主頻繁且恭謹地向明朝朝貢,充分營造出與明朝友好的氛圍,成為明初東南亞諸國中與明朝互動最親密的國家。占城巧妙利用朝貢的時機處理與安南的軍事糾紛,先向明朝控訴安南的暴行,將雙方的爭執解釋成安南單向地入侵占城,掩蓋占城侵擾安南的實情,混淆明朝對於兩國糾紛的認知,致使明朝面對占城與安南之間的衝突,立場明顯地偏向占城。

  當明朝出兵消滅安南後,占城與明朝的關係產生變化。占城展開多手策略爭取自身利益,一方面出兵搶佔原屬安南且盛產金礦的地區,另一方面則扶持安南殘餘勢力與明朝對抗;這兩項舉動導致占城與明朝正面衝突。但與此同時,占城也積極地向明朝朝貢,進行賠罪、解釋。明朝因正值南北用兵之際,分身乏術,故只能給予占城口頭上的警告,不深究其挑釁行為。

  隨著安南的不斷反抗,終於迫使明朝撤兵,安南也正式復國。在安南英主黎聖宗即位後,東南亞局勢又起變化。黎聖宗先要求占城用「事大之禮」的錫禮,對安南表示敬意,藉此挑釁占城;在對明朝朝貢時,則控訴占城的侵邊之舉,讓明朝不分情勢真偽,只得先採取中立態度。隨後,黎聖宗起兵攻占城,幾滅其國,占城從此一蹶不振。戰事成功後,黎聖宗對明朝更表恭順,多次透過朝貢向明朝訴說自己的弱勢,以至於當占城也向明朝控訴安南時,得不到明朝的積極回應。

  第二位報告人張月姝,題目為〈晚明士人軍事知識運用及其深化〉。明代中葉以後,由於南倭北虜的問題日益嚴重,加上各地盜亂不絕,導致士人談兵論劍的風氣大興。而此時勃興的城市文化所交織的人際網絡,亦成為孕育士人多元知識的重要憑藉,促使這股談兵風尚快速流傳。影響所及,士人莫不迫切追求軍事知識,以致相關書籍的刊刻大幅增加,充分展現士人經世之理念。士人往往向古籍探尋軍事知識,如宋代以降的《武經》、《百將傳》這類傳統軍事知識,以及《左傳》這類包含許多軍事記載的經典,皆風靡一時。顯而易見地,談兵之風助長傳統軍事知識文本的刊刻與續補。此外,像李材這類能講學又能帶兵的人物,更讓士人景從,視為「以儒證兵」之代表。

  隨著國勢動盪、士人的危機意識與日俱增,議論如何經略邊境的籌邊、籌海類著作,以及軍事技藝書籍也大量出版。這類書籍多半是士人於擔任相關職務之際,深感時人對於相關知識的闕乏,乃將關於邊防、輿圖的知識付梓;而隨著這類出版知識的豐富,亦逐步建立起明代籌邊、籌海的知識體系。此外,尚有許多身歷戰亂的士人,深知實務性軍事技藝的重要,遂不遺餘力地傳播戰技知識,許多火器、戰技知識便有賴軍事技藝類書籍而得以普及。

第二場:明代研究論文發表會

主持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吳大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論 題:〈明代的雜職官制度——兼論《吏部四司條例》的史料價值〉
發表人:曾美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論 題:〈崇禎己巳之變北京城戒嚴期間的後勤肆應〉
發表人:張繼瑩(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論 題:〈祈雨與灌溉:明清山西旱作的農業時序〉

  第二場首位報告人吳大昕,題目為〈明代的雜職官制度——兼論《吏部四司條例》的史料價值〉。明初雜職官在官員群體中佔多數,正統朝起雖陸續裁革雜職衙門,但雜職官仍是一個很大的群體。過往對於雜職官的討論甚少,本文乃從其與中央的關係、升遷管道、考核方式、職責歸屬這四方面考察雜職官的群體。最後,兼論本文所仰賴的重要史料《吏部四司條例》的價值。

  明代雜職官起源於唐、宋以來的監當官,負責政府在田賦以外的各式收入。在元代,該制度乃與戶計制度結合,因為元代依職業、宗教、技能等屬性將百姓編入不同的戶計,各戶計皆由專職官員進行配套管理,這些官員就成為雜職官。在元代,雜職官擁有專職且獨立運作,到明代則品秩下降,變成包含正、從九品和未入流的官職,散置於政府各單位,無獨立的職官系統。此外,元代原本以各種戶役支持雜職官衙門運行,入明後,因里甲制的出現,雜職官衙門遂失去運作的基礎。以上因素,促使雜職官漸漸受州縣官管控,喪失獨立性;雜職官所擔負的稅課,也如同州縣賦役,逐漸走向定額化。

  《吏部四司條例》清楚記載洪武朝末年至建文朝的官制變動資料,有助於考察雜職官制度在有明一代的變化。在靖難後,明成祖以復舊的名義,對建文朝的官制改革進行全面性的更動,《吏部四司條例》就收錄當時吏部尚書蹇義向明成祖報告恢復各衙門制度的清冊,裡面詳載建文朝官制的更動情形,誠為最接近建文朝的官制資料,故吳大昕指出此書將來可成為研究建文朝政治制度的重要史料。

  第二位報告人曾美芳,題目為〈崇禎己巳之變北京城戒嚴期間的後勤肆應〉。己巳之變時,後金軍突入長城,包圍北京,京城宣布戒嚴,以致原本往來京師的交通阻絕,加上此刻又有大量援軍匯集北京,造成明朝在各種物資調度、供應上出現問題。

  當北京一發布戒嚴後,戶部馬上調集物資,主要項目有:作為薪餉的白銀、民生必需的煤炭、戰馬賴以維生的飼料、運輸用的載具等。另一方面,為了發送和管理物資,戶部也進行人事的調整,除了派遣郎官總理各倉場的調度,並於各重要出入口設司官管理糧料的給發,確保各軍皆能領取到物資。尤其當京師備戰時,各軍行糧當比月餉更豐,以激勵士氣。然而管控大筆物資的發放,實為一大難事,戶部原本主張按軍隊清冊領餉,但由於此時各軍普遍出現佔額吃空餉的現象,各軍將領不願實行此一辦法,戶部遂無從取得軍隊清冊,自然無法發送物資。此外,尚有因軍隊抵制,造成延誤發餉的情形。凡此種種,導致各軍與戶部的關係緊張,戶部亦難以完成交辦的任務。

  此外,戶部還須處理比城內京軍戰備物資調度更為艱困的挑戰,包括面對城外各路援軍的到來,該如何因應各個部隊補給糧餉數目的不同?又應於何處補給?何時發放?而當京師處於戒嚴狀態,城內外交通中斷,又如何將餉銀與戰備物資運送至城外援軍手中?大約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戶部才漸漸形成戒嚴時期的供給程序:援軍初抵時,戶部會按兵部送來的咨文所載之援軍人數,先發一筆米、豆、草料,供疲憊的援軍使用,再派專門負責援軍糧餉的官員,稽核軍中實際人數和糧餉的派發方式。雖說由於各地的物資無法及時運抵進京城,隨著戰事日久,京師所存各項物資日益匱乏,物資的調度也更趨吃緊,但所幸金兵包圍一月有餘就退兵,否則戶部戰時的儲備物資也瀕臨告罄的危機。

  後金軍退兵後,戶部後勤壓力暫告舒緩,但更嚴重的財政問題卻在此時出現。己巳之變中,戶部總計支出白銀一百零五萬餘兩,其中約六十萬兩係屬額支,預算早已編列,可以核銷;但高達四十五萬餘兩的額外開銷,就成為戶部的一大負擔,因其打破崇禎即位後力求收支平衡的原則,成為崇禎朝財政的一大隱患。

  第三位報告人張繼瑩,題目為〈祈雨與灌溉:明清山西旱作的農業時序〉。一般而言,順應農業時序,再配合作物的選擇、掌握自然的能力、農人經驗的累積等三個要素,是農作能否順利耕作、收成的關鍵。作者透過考察壽陽、榆次兩縣的農業環境與耕作記錄,探討山西的農業時序以及發展多熟制的局限。

  本文透過祁寯藻以自身農務經驗所撰著之《馬首農言》,考察壽陽縣如何在缺乏灌溉的情況下,透過搭配不同糧食作物的種植來維持產量。山西地區本屬雨水較少的旱作種植區,時常有跨季度的缺水情形,種植越冬宿麥的風險最高,故《馬首農言》中勸當地人勿種植過冬麥作。面對乾旱情況,當地農人為確保作物收成,往往等到雨澤到來再進行播種,或即時改種更耐旱的其他作物。光緒末年發生丁戊奇荒時,山西農業之所以能恢復正常,正是因為同時採取等待雨澤、進行補種的辦法,才得以擺脫旱災的干擾。但由於降雨時間一直無法符合播種與補種的時段,因此旱災的影響仍延續兩到三年以上不等的時間。作者並進一步分析民眾對於祈雨靈驗經歷的描述,從中歸結出山西由於是以旱作為主的農業區,雨量過多反而是害處,倘若綜合考量祈雨的時間點與需水量,所謂靈顯的祈雨事蹟其實等同於對降雨規律的期待。

  對照壽陽縣缺乏灌溉的農業,榆次縣的農作活動則相當依賴水利灌溉。透過榆次縣洞渦水的水程,可以知曉洞渦水上、中、下游分水的狀況:在上游引水最為便利的地區,有固定水量可以種植過冬宿麥,克服山西時常面臨的跨季度缺雨問題;反觀下游地區,因為春季幾乎無水可用,故不種植宿麥,只能種植雜糧作物。顯然地,榆次縣各區域因灌溉用水的不同,產生不同的作物選擇,這也可印證祁寯藻建議缺乏灌溉的壽陽縣勿於春季栽植需要一定水源的宿麥,並非無稽之談。上述現象證實,欲成為多熟制區域,水源充沛乃為先決條件;在缺雨、且灌溉區水量不甚充沛的山西旱作區域,多熟制是難以發展的。壽陽縣與榆次縣的例子,展現水利灌溉對北方農業發展的影響。

第三場:專題演講

主持人:林麗月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主講人:徐 泓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教授)
講 題:「明代向上流動再探」

  最後壓軸的是徐泓教授的專題演講,題目為「明代向上流動再探」。此一演講是在何炳棣對於明清社會流動的研究基礎上,重新審視明代階層向上流動的課題。

  何炳棣於各領域的研究向來擲地有聲,成一家之言。他在《東方的搖籃:紀元前 5000 年至 1000 年華夏技術及理念本土起源的探索》(Cradle of the East: An Enquiry into the Indigenous Origins of Techniques and Ideas of Neolithic and Early Historic China, 5000-1000 B.C.) 一書,以文獻、考古資料及古動植學,證明中國古代文明源於本土,打破西方學者以為世界文明源自西亞的一源說。羅友枝 (Evelyn S. Rawski) 教授接任美國亞洲研究學會主席的就職演講,曾以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再觀清代: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 一文,批判何炳棣對滿清王朝「漢化」問題的論斷。何炳棣則發表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捍衛漢化:駁斥羅友枝的《再觀清代》〉),批評羅友枝簡化、曲解自己的觀點。由此可見他對自己的研究相當有自信,而且敢於為自己的學術成果辯護。

  何炳棣最具代表性的學術作品,當屬《明清社會史論》(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該書大量運用附有三代履歷的明清進士登科錄及會試、鄉試同年齒錄等稀有史料,並透過量化統計,討論明清時期的社會流動,被譽為討論科舉與社會流動最全面的一部經典鉅著。

  然而近年來,何炳棣對於明清社會流動率的統計遭到挑戰與質疑,較著名的學者有美國的郝若貝 (Robert M. Hartwell)、韓明士 (Robert P. Hymes) 等。他們認為何炳棣不能僅以直系父祖三代家世為據,而應擴大「精英」定義的範圍,如此其中能被視為精英的平民階層在範圍上將縮減,平民階層在科舉上的成功率大幅向下修正。艾爾曼 (Benjamin A. Elman) 亦認為何炳棣對於出身平民的進士之比例估計過高,過分低估中式家族及其婚姻對向上流動力的作用;科舉制度事實上僅是統治階層「再生產」的機制。中國學者沈登苗、錢茂偉則以何炳棣未使用的明代天一閣藏進士題名錄,批評何炳棣的方法與資料。但實際上,何炳棣早就知道有此收藏,惟在其寫作的年代,大陸並不開放這批資料,何炳棣也只能作罷。

  如今,隨著大陸各圖書機構的開放,現存的進士登科資料——包含登科錄、會試錄、進士同年錄、進士履歷便覽——比何炳棣當時所掌握的數量多出 59 科,共 140 種,故而可以運用這批新出資料,再次進行明代向上流動的研究。除去漶漫不清、無法使用的兩個科次,此研究共採用 57 個科次,有效樣本增加至 15,528 件,而且均勻分布於明代各個時段,彌補何炳棣於部分朝代資料不全的缺憾。此外,並依何炳棣原本的統計方法重新計算,不但可以驗證何炳棣統計結果的有效性,亦可回應部分論者的質疑與誤解,更全面地呈現明代社會流動的面貌。

  此一新的明代向上流動的研究,與何炳棣研究的不同之處,在於將何炳棣未考量的分類因子,如三代履歷中出現的散官、佐雜官、吏職、擁有軍職或家屬受封贈等,重新納入分析,以使統計結果更貼近實況。重新調整後的分類,可歸結為 A 類:三代履歷中未曾出現任何功名、任官與「封贈」;B 類:三代履歷中出現過一個以上的生員資格,「不包含任官與封贈」;C 類:三代履歷中出現過高於生員資格,包含任官(低於三品),「以及與其相應的封贈」;D 類:三代履歷中出現過高於生員資格,包含任官(三品以上),「以及與其相應的封贈、榮譽」。(「」處是此次研究所增加的定義)

  經過再次統計發現,A+B 類(平民家庭出身)的比率,從明初的 75.84% 跌至明末時僅剩 45.74%;代表官員家庭出身的 C+D 類,則由明初的 24.16% 至明末時提高為 53.75%;再以明代的平均值來看,平民家庭出身與官員家庭出身的比例是 56.29% 比 43.61%,此證實了何炳棣的論點:寒微人士要爬上科舉的階梯日漸困難。從數據的趨勢來看,此一不利寒微之士的現象,始於明中期弘治年間;而這個趨勢又與明代中後期社會經濟發展的脈絡相暗合。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