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亞洲海域間的信息傳遞與相互認識」報導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海洋史研究
時間: 2014 年 9 月 18 日(四)至 2014 年 9 月 19 日(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游智勝(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2014 年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亞洲海域間的信息傳遞與相互認識」報導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於 2014 年 9 月 18、19 日,以「亞洲海域間的信息傳遞與相互認識」為主題,舉辦為期二日、共計七個場次的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邀請來自臺灣、中國、日本、荷蘭等各國海洋史相關專家學者,一同參與盛會。開幕式由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朱德蘭教授主持。全場也藉此機會,為日前逝世的曹永和院士舉行默哀儀式。曹院士為臺灣海洋史研究先驅,亦是人社中心兼任研究員,對臺灣海洋史研究貢獻卓著。透過曾與曹院士過從的學者娓娓敘述與之交往的點滴,與會學者對前輩學者特立卓絕的研究精神與學術熱忱,感懷尤深。

主題演講

演講人:Prof. Leonard Blussé(包樂史)(Emeritus Professor, Institute for History, Leiden University)
講 題:Chasing Rumours: in Search of the Chinese Overseas News Communications in Early Modern Time
主持人:張彬村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包樂史教授試圖透過「流言傳聞」,在學者對於日本、荷蘭的研究資料基礎上,整理中國船隻帶到外國港口的新聞,重建並著手研究中國船運在近代早期時如何傳送新聞。所謂「傳聞」包括口頭及書寫兩個部分,在通訊技術尚未發達的近代早期,傳聞或者「風說」成為當時人們獲得異國或遠方資訊情報的主要來源。然而今日歷史學家對於經由船舶傳播新聞的效度和程序瞭解不多,且能真正了解的機會極低,因為口語傳播及其造成的流言傳聞不可避免地永遠喪失了。對歷史學家而言,要直接掌握過去的流言傳聞是不可能的。幸運的是,至少當時的日本政府試著蒐集一些可靠資料。研究這個題材唯一的方法是,研究過去流言傳聞是因何產生、如何被獲取並紀錄下來。

第一場

主持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報告人:山崎岳教授(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題 目:攜古詩書坑焚前,聖賢道化可無疑:日本貢使策彥周良的留華經驗
評論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報告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題 目:琉球冊封使詩文中琉球文化形象的嬗變:「馬耕田」與「僧能詩」相關記述為中心的考察
評論人:曾煥棋教授(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山崎岳教授指出,與策彥周良交遊的明朝文人並非一流甚至有其爭議性,對現實世界無法起多少積極作用,而這個中日之間文人的交流似乎反映著中日文化的不平等關係,又體現著明朝中國和日本室町幕府這些特定政權之間的關係。

  廖肇亨教授指出,「馬耕田」與「僧能詩」雖然無涉家國大業,但可以說明琉球書寫源流過程中的唱和、改寫、變奏與反響。除了文化差異造成的心理衝擊之外,汪楫著這兩個主題的感懷,對本國的政治、文化有所諷諭之意圖,並對後世使琉書寫影響深遠,亦不容忽視。

第二場

主持人:徐興慶教授(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報告人:劉序楓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題 目:從「韃靼」到「大清」:十七、八世紀日本幕府對清朝認識的建構
評論人:王振忠教授(上海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報告人:沈玉慧教授(日本九州大學人文科學院專門研究員)
題 目:十七~十九世紀東亞情報網絡——以清朝對日本的情報收集為例
評論人:徐興慶教授(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劉序楓教授指出,江戶時代日本的主流思想,是以儒教為中心概念化的「中華」觀,以及以日本為中心的華夷秩序論,因此蔑視由異族統治的清朝中國。但透過蒐集清朝情報而認識新興的清朝政權,從清初的「韃靼」到「大清」稱呼的變化,反映出雙方關係由敵對關係轉變為務實的貿易往來。透過唐船往來的長崎貿易,書籍、文物等商品,和大量往來的人員,給日本帶來源源不斷的情報與新知。日本幕府藉由對這些信息的分析與研究,建構了新的清朝觀和世界觀。

  沈玉慧教授指出,清代中日兩國間主要透過華商維持通商貿易往來,因此清朝蒐集所得的日本情報多與通商貿易有關。但華商抵日後行動多所限制,華商可提供的日本情報也具有侷限性。此外,與清朝和日本兩國皆具有國交關係的朝鮮,自明末清初期以來即被委任中介中日兩國之往來,提供兩國情報。清朝即利用在中朝兩國穩定而頻繁的國交關係下形成的情報網絡,取得所需的對日情報。

第三場

主持人:黃富三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報告人:鄭維中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題 目:荷蘭東印度公司人員在台海兩岸間的水文探測活動 (1622-1636)
評論人:康培德教授(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
報告人:游博清教授(中興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題 目:十九世紀早期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水文調查初探:以 James Horsburgh 的著作為中心
評論人:朱瑪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報告人:朱瑪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題 目:信任的邊界:1860 年代香港與上海間的港際情報體制與滙豐銀行的成立
評論人:張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鄭維中教授指出,在 1620 年代荷蘭人開始調查臺海兩岸情形時,葡萄牙人先前的成果、沿岸漁民與大明水師的協助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1630 年前後,荷蘭人逐步適應了兩岸的水文環境,主動調查海峽兩岸可資運用的灣澳,並根據南北季風不同季節以綜合不同的航行法,並挑選避風港。1636 年,已經產出確定的海圖、海岸描述與航路指引,使得新加入此一航道的舵手能藉此減低船難的風險,增加遭難時生還的機會。由於水文調查確定了可資運用的港灣位置與條件,東印度公司高層也能據以參酌此一航道上所載運的商品型態,來評估最適合使用的船隻類型,以及貨物配置;甚至據以擬定造船計畫,減低商業成本;亦可從側面取得不少關於當時中式帆船運用這些港灣與航道的概況資料。

  游博清教授指出,從分析 James Horsburgh 主要著作的前後版本可知,1816 年的阿美士德使節團是英人對中國水文調查的重要分界年代。在此之前,英人水文調查範圍較集中於廣東一帶海域;此後,隨著 1830 年代鴉片貿易興盛等緣故,英人對於中國東南沿海各地,以及長江以北許多區域的水文,認知程度顯著提升。

  朱瑪瓏教授指出,匯豐銀行的成立代表了以香港與上海這兩個港口城市為中心、在地大洋行為主的商業勢力的集結,以及由此展現的信任圈的建立。這個在地信任圈的運作,依賴於一個在各港口間彼此消息互通的「港際信息網絡」。密集的輪船交通,以及口岸城市商業報紙的發行與彼此訊息的交換,在匯豐成立時的 1860 年代,成為此一網絡的物質基礎。

第四場

主持人:古偉瀛教授(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報告人:李毓中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題 目:洋老爺的一天:從《拜會華官問答【匯編】》看明末耶穌會士的日常生活〉
評論人:潘鳳娟教授(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
報告人:王振忠教授(上海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題 目:十九世紀清日貿易與長崎聖堂祭酒的日常生活——以《向井閑齋日乘》為中心
評論人:劉序楓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李毓中教授指出,從《拜會華官問答【匯編】》可知耶穌會所的一天是如何地運作,也可發現耶穌會士十分提防他們的中國僕人;從日常生活的記錄,可知耶穌會所的經費大概都投資在維持各種人際關係上的禮物及食物,會士自己的日常開銷則盡量節儉,且可從中發現當時各地物產的資訊;亦可從耶穌會士與華人之間的問答,觀察到雙方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接受與給予知識的角色不斷在變換。

  王振忠教授指出,《向井閑齋日乘》提供了十九世紀清日貿易與長崎社會生活的諸多資訊,其中有不少內容較以前的史料更為細緻、翔實。同時從日記當中彰顯了向井雅次郎的身分以及江戶時代日本文人的漢文修養。此外,從日記當中也透露了當時長崎當局對於前來貿易的中國人與荷蘭人的態度不同。

第五場

主持人:鄭永常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報告人:孫來臣教授(加州州立大學 Fullerton 分校教授)
題 目:The Transmission of Warship Technology across the Asian Watersduring the Century of Warfare (c. 1550-1683)
評論人:陳國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報告人:陳宗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 目:Selden map 有關日本的描繪及其知識淵源
評論人:錢江教授(廣州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
報告人:錢江教授(廣州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
題 目:商賈與朝貢使節:清中葉中國帆船在蘇祿群島的貿易
評論人:鄭永常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孫來臣教授此文為其著作《東亞的戰爭世紀 (1550-1683)》(The Century of Warfare in Eastern Eurasia, c. 1550-1683) 的一部分。文章著重於此時戰船科技於全亞水域的散播,其中包括兩種傳散:一是從東南亞式叭喇虎船散布到中國水域,另一則是東南亞和中國水域模仿的歐式戰船。孫教授認為「戰爭世紀」中頻繁的海戰刺激了戰船科技的傳散,因而成為亞洲前現代歷史上最活躍的戰船建造科技時期。

  陳宗仁教授透過耙梳許多當時關於地圖繪製的方式,認為日本地圖的繪製應是受到十六世紀中葉歐洲繪製的 Mercator 型地圖影響,並指出針對 Selden map 局部地域描繪的研究,顯示繪圖者是參考不同系統或國別的地圖資料繪製而成。由於這些地理訊息有不同的知識來源,追蹤其來源亦將顯露繪圖者的身分或出身。

  錢江教授指出,中國帆船在蘇祿群島貿易活動特色,一是持續時間很長,其規模發展平穩,直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末期才開始走向衰微;二是以廈門為基地的福建商人壟斷了中國與蘇祿群島之間的海上直航貿易,包括官方朝貢貿易,但是雖然利潤豐厚,卻必須冒著可能被官方懲罰、盤剝的風險。錢教授認為,透過官方朝貢貿易,蘇祿蘇丹鞏固了蘇祿王國對附近各島嶼的控制,從而可以堅持與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抗衡。

第六場

主持人:Prof. Leonard Blussé(包樂史)(Emeritus Professor, Institute for History, Leiden University)
報告人:查忻教授(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題 目:從〈華人美色甘條例〉看十九世紀初期巴達維亞的社會福利事業
評論人:翁佳音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報告人:李貴民教授(長庚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組兼任助理教授)
題 目:越南阮朝明命帝的海洋性格研究
評論人:孫來臣教授(加州州立大學 Fullerton 分校教授) 
報告人:太田淳教授(廣島大學文學院助理教授)
題 目:Reconsideration of Maritime History of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c. 1400-1870
評論人:Prof. Eric Tagliacozzo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rnell University)

  查忻教授指出,遺產管理機構美色甘自 1640 年代建立,至 1828 年經過重組,事實上不單具有社會福利的意義,也因為掌理華人病厝,更強化其社會福利的功能。透過兩種版本之間的對照,也可以進一步探討當時巴達維亞殖民地社會中的各種樣貌,以及華人對荷蘭人統治諸機關的理解。此外,從條例中「唐人」與「華人」的交替運用,推測「中華」的認知已經逐漸生根了。

  李貴民教授透過研究越南阮朝明命皇帝,指出其繼位時的十九世紀初,正面臨新一波的西方列強東來。在面對不斷叩關的西方勢力,明命皇帝所展現的行為似乎具有強烈的海洋性格,他認為要能夠管理對外貿易,背後就是要有堅強的海防實力作為後盾。在當時的舊思維裡,明命皇帝仍能盡力突破,積極學習西方事務,並將其運用在對抗西方勢力侵擾的努力,可惜後繼皇帝並未繼承其思想。

  太田淳教授則試圖將中國貿易時期放在東南亞歷史及全球歷史的脈絡中討論,並建議畫分這四個半世紀的印尼海洋史為早現代期 (1405-1830) 及現代時期 (1830-1965),與全球史的發展連結。太田教授認為,在 1760-1830 年間,由於中國商人的貿易需求,逐步建立了印尼群島趨向市場導向的貿易型態。這種回應外來的新需求,從中推展貿易和移民,並建立了新國度與新貿易模式,為印尼群島海洋史和全球歷史接軌的方式。

第七場

主持人:林滿紅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報告人:朱德蘭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題 目:泰益號神戶客戶的信息情報 (1901-1931)
評論人:林滿紅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報告人:湯熙勇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題 目:我國南海四沙群島體系與南疆範圍的形成
評論人:陳鴻瑜教授(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

  朱德蘭教授利用泰益號神戶客戶書信,指出泰益號信息網絡是由親誼、姻誼、戚誼、鄉誼、友誼、寅誼結合而成。神戶雜居地華商制定之商業規則,雖帶有商幫的凝聚性與封閉性,但也有若干開放性與擴散性。因長崎、神戶與遠隔地華商共同合作從事跨洋貿易方式,以馬尼拉來說,華商依賴地緣、血緣、業緣等多元關係,一方面建立完備的信息互聯網、財貨流通網;另一方面,也以口頭、記帳方式對其往來客戶提供融資或商品。此縱向及橫向介面的統合,應是華商壟斷菲島仲介貿易、零售業的主要因素。

  湯熙勇教授指出,就南海諸島名稱調整的歷史過程而言,可以分為四期:第一、第二時期僅將南海諸島依照地理位置劃分為二至三個群島。第三時期於 1933 年方才確立現今四沙群島之體系,及曾母暗沙礁為我國極南領土所在地;1935 年 4 月建立我國南海四沙群島體系及南疆範圍,重建我國海洋島嶼的秩序。第四期為 1946 至 1947 年,內政部公布東沙、中沙、西沙及南沙等四沙群島與 U 形線,具體載明四沙群島的經緯度及我國南海疆界範圍,並首度在南沙及西沙群島派兵駐守,成為我國海疆防衛線的前哨站。

  綜觀上述共計十八位學者發表的論文,其中不但有為海洋史研究立基的專家鴻論,亦不乏青年學者的研究成果,頗有世代傳承之意味。而與會來賓多為精於海洋史研究的專家學者,眾人在會議當中相互意見交換與討論,更增添了本次會議的深度與廣度。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