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傳播.閱讀」第二十四屆歷史研習營活動報導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網址連結: http://www.ihp.sinica.edu.tw/~ihpcamp/
時間: 2015 年 2 月 2 日(一)至 2 月 6 日(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撰寫人: 吳靜芳(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張繼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知識.傳播.閱讀」第二十四屆歷史研習營活動報導
 

  2015 年 2 月 2 至 6 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第二十四屆「閱讀.傳播.知識」歷史研習營。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悠久,是現代史學的研究重鎮,並積極培育史學人才。自第一屆「國史研習營」至今,歷屆主題都是當時史學界的熱門話題,亦從中培育出相當多史學中堅。五年前,研習營邁向國際化,開始招收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使研習營成為國際史學同道交流學習、吸收新知的好機會。本屆研習營嘗試宏觀且綜合地探討知識史、傳播史與閱讀史,從古到今,比較中西,跨越學科。這是穿越時間的審視,既是比較的研究,也是自我的觀照。開幕式由史語所黃進興所長致詞歡迎學員與講師後,由研習營召集人史語所副研究員王鴻泰老師簡介本次研習的主題,以及介紹各位講師與導師;緊接著在 69 名學員一一自我介紹過後,展開為期五天的研習活動。

  研習營第一堂課,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院士主講「近代中國的訊息傳播與相關問題」。王院士指出,即使明清社會曾經出現過報紙與書籍的形式,但與近代中國發行量大、內容多元的出版品相比,無論幅度或者廣度都遠遠不如,對社會的作用也完全不同。因此,五四新知識分子才有機會藉著報紙與書籍具有眾多讀者的特性,廣開民智,形成公共輿論,並且改變原來的權力關係。也就是說,個人參與政治,出現了新形式與開放的討論空間,個人意見可以訴諸於讀者,形成一種橫向且匿名的支持網絡。因有別於官方意志與輿論,又容易形成社會共識,書報也因此成為獲得地位的新方法。近代訊息傳播的力量如此巨大,社會得以藉此來進行下層啟蒙,創造出新的文化氛圍,成為推動革命與動員群眾的新工具;甚至舊官僚與群體,亦想利用新媒體重申其主張。近代訊息因此充滿商品、競爭、教育、宣傳等多重個性,媒體、作者與讀者之間所形成的各種新關係,也影響了時代的變化。

  2 月 3 日共安排四堂課程,講師關注的議題為:不同媒材的使用、傳播形式的差異、作者與讀者的關係,以及跨域知識的形成。第一堂課「知識傳播──跨越媒材的界限」,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許雅惠老師主講。許老師首先簡介西方書籍史的演變,其中卷軸到書本形式的變化最為重要,因為這導致人們閱讀方式的改變。其次,從中國史脈絡來看,媒材的使用牽涉文字的作用,例如刻於毛公鼎、牆盤等青銅器銘文,既是紀錄也帶有宗教意義。此外,選擇石材或木材,也反映所載內容權威程度的差異。以南宋《宣和博古圖》為例,此書雖以木刻印刷,但是特意放入如同石刻拓本的插圖,目的不僅是仿古,也是強調作為古代禮器參考書的權威性。

  然而,當知識出現跨域傳播的情況,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經典權威是否仍牢不可破?第二堂課「變動的身體知識?寫本時代的疾病、醫療與文化」,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李貞德老師以《佛說父母恩重經》為例,指出佛經經文對出嫁之女的指責,反而是儒家規範對出嫁之女的要求。經典況且如此,那麼醫書又是如何?李老師以《醫心方》為例,分析丹波康賴擷取《千金方》、《小品方》、《產經》等有關婦人病的內容,強調胎產與婦人病由的密切關聯;但是若對照原書,《千金方》等中國醫書其實還提出了月經、生活習慣、情緒等致病因素。在傳抄過程中,從編撰者對引用書籍內容的取捨,可見女體醫學知識在跨域傳播過程中的變化。

  知識經過傳播流通的過程中,透過作者創作與讀者接受、再詮釋的循環歷程,才能持續充實內涵。這其中便涉及書籍史、出版史與閱讀史的問題。下午第三堂課「明清書籍與閱讀史研究的新方向」,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助理李仁淵老師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清末民初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為例,從嚴復譯《天演論》往前回溯歐陸承載此思想的文獻歷史脈絡,說明書籍帶來跨域思想傳播的變化。此外也指出,書籍透過「媒介」、「行動」與「機制」的交互作用,影響民眾接觸書籍的機會和閱讀模式,乃至成為將意念化為行動的契機。最後,李老師針對明清書籍史提出幾項反思,包括:一、活字印刷與雕版印刷在中國漢字印刷成本的差異;二、非營利出版品的流傳與讀者群呈現的社會意義;三、清中葉出版情況;四、文人社群以外,不同文化層級出版品的傳播情況。

  圖像作為傳播知識的形式,重要性不亞於文字;但若圖文併用,則更能達到廣泛的跨域傳播效果。第四堂課「東亞的圖像與知識傳播——從《圖繪寶鑑》到《海內奇觀》」,由中研院史語所石守謙院士主講。石院士提到書畫鑑賞是戰亂後重新凝聚文人的重要活動,以夏文彥《圖繪寶鑑》為例,鑑賞品評需要參考資料,這可能是此書問世的原因。雖然全書僅有文字而沒有插圖,但是豐富的畫史知識,既能供文人撰跋參考,亦有助於創作時的想像。該書東傳到日本,更影響到室町時代的「畫聖」雪舟,從《圖繪寶鑑》建構的「雪山圖」系譜中找到自我定位。隨著 17 世紀以降旅遊風氣漸長,中國文人山水畫風格出現「搜奇獵勝」視覺經驗的新內涵,以滿足讀者對「奇觀山水」的喜好,《海內奇觀》即在此背景下問世。書中插畫呈現多景點組合等特殊風格,吸引朝鮮畫家鄭敾的仿效。插畫講究觀賞性的特色,也滲透到科技書籍,如 1637 年刊《天工開物》的「分金爐清銹底」插畫,爐邊還添有屏風、太湖石和松樹陪襯,反映出版商為吸引讀者,遂在插畫製作上盡可能兼顧技術紀錄和觀賞作用。

  2 月 4 日上午安排兩場參訪行程。一是參觀文物陳列館,由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吳秀玲老師導覽。吳老師引領學員從二樓「歷史空間」進入,按居延漢簡、珍藏圖書等展區順序,使學員親見展品,實際體會「媒材」與知識傳播的關係。展場一樓「考古空間」,按時間分類展區,目前有「甲骨明星展」(2014 年 12 月 10 日至 2015 年 12 月 9 日),展件包括刻有甲骨文的人頭骨、牛距骨、牛肩胛骨,以及世界僅存的兩件鹿頭骨等。二是參觀傅斯年圖書館,由館員簡凡雯女士介紹館藏文獻的特色,包括善本、古籍線裝書、金石拓片、俗文學資料、檔案與少數民族文書;此外,也參觀了名人書庫。

  課程至此所討論的跨域知識傳播,較多集中在中國知識東傳日本與朝鮮的情況;那麼,外來知識傳入中國的變化又是如何?4 日下午第一堂課「如何理解知識的跨族傳布——以嚴復為例」,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陳正國老師即以嚴復為例,探討晚清西方知識傳入中國之際,知識分子如何一方面應對西學帶來的挑戰,另一方面試圖從西學尋求現代性的可能。陳老師提到研究知識傳播,首先必須關注傳播過程中的行動者 (agent) 與脈絡 (context)。以此來看晚清社會,當知識分子欲將西方思想帶入中國,由於語境的差異,必須思索能與當地社會傳統脈絡契合的表達形式。對此,陳老師強調他所關心的並非嚴復翻譯內容的對錯或好壞,而是關注嚴復譯作具有的現代西方學科架構和意義,以及將自由主義導入中國的理想。

  「性別」同樣是探討知識、傳播與閱讀的重要研究視角。下午第二堂課「女書的表意深度:文本、情境與展演」,由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斐玟老師主講。劉老師提醒學員,流傳至今日的文本資料,受限於素材、政治氛圍或書寫能力等因素,可能僅呈現部分歷史真實,因此研究者必須進入田野收集當地材料,並且感受作者身處的情境,才能提高視野,看到文本背後的創作動機與社會關係。劉老師以貞節為例,對比女書與地方志的書寫內容,可見婦女的真實心聲與官方表面文書的落差。接著,針對三朝書進行分析。據江永婚俗,新娘嫁至夫家三天後,娘家必須向夫家致贈賀禮,稱「賀三朝」。賀禮中除了贈予男方親友的點心、煙等,也有送給新娘的禮物,其中包括女書。所謂「三朝書」就是指在賀三朝儀式中遞送的女書。劉老師認為這類女書內容表面看似呼應父權體制,但若能注意三朝書的文化情境,如賀三朝儀式中贈送新娘女書的過程,藉由展演建立新娘與夫家女眷之間的情感共同體作用,就能理解三朝書在婚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理由與象徵意義。

  4 日最後一堂課,由國立宜蘭大學陳偉智老師為明日戶外教學準備的行前課程。陳老師先是以童玩節、民主聖地、農地出售廣告等,討論今日的宜蘭形象。其中,龜山島具有悠久深遠的象徵意義。從 19 世紀以來,經由各式文本的轉載,為龜山島作為地景現象增添了特定的文化意涵,例如成為遊子思鄉的書寫對象。此外,陳老師談到兩百多年來多元族群文化相互影響的痕跡,反映在許多方面,如地名中的「圍」、「結」、「姓仔底」等;音樂有「西皮福祿」的雅俗之分;諺語如「陳李林,結生死」、「西皮依官,福祿走入山」;以及地理上溪南、溪北之分,仍隱約存在於今日的政治地理現象。

  2 月 5 日為一整天的參觀與考察活動,安排學員前往宜蘭參觀蘭陽博物館、宜蘭縣史館,以及在城內進行歷史考察。閱讀與傳播的技術日新月異,所謂閱讀也不僅限於書本,博物館的展示與歷史現場的考察,都可以視為閱讀的一部分。蘭陽博物館裡,陳列著宜蘭山海資源狀況以及人文社會的發展過程,從博物館的展示可快速獲得噶瑪蘭族的生活面貌,以及漢人開墾後的文化交融狀況;隨著時代變遷,各種自然與人文的景觀套疊在今日的宜蘭地區。宜蘭縣史館所敘述的宜蘭歷史,不僅是歷史知識的展現,更重要的是民間文獻的徵集。在館長廖英杰先生的導覽下,學員從閱讀文獻的層次提升到整理文獻的實用層次。宜蘭之行最後一站前往宜蘭舊城區,考察重點有二:其一為代表文化發展的文昌宮;其二為地方仕紳運作的鸞堂,後來成為祭祀岳飛的碧霞宮。透過實地田野考察,理解時代對於地景的新詮釋,以及如何從田野調查中抽絲剝繭重建歷史的過程。

  2 月 6 日邁入活動最後一天,本日安排兩場課程演講。首先由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呂紹理老師講授「從品評會到博覽會:近代農學知識的傳播網絡」,主要討論日治時期農業知識傳播對臺灣農業變革的作用與影響。呂老師著眼於品評會與博覽會所產生的知識效應,認為透過展示成果以及互相品賞產品的過程,可以將日本帝國的農業新知以及對農產品的喜好,推達到每個農民身上。由於品評會與博覽會的舉辦有一定的審查制度,因此更加強技術知識的傳播作用。演講中,呂老師提出多層面的歷史現象來討論臺灣農學知識的改變與傳播。就品種而言,水稻與甘蔗的種植都曾進行過品種引進與改良。水稻改良,為的是提供符合日本人口味的稻作,甘蔗則是為了符合工廠榨汁製糖而引進外來品種。此外,近代世界上農業發展的概念與新技術,也透過日本轉輸入臺灣。受到商品化與工業化影響的耕作制度、民族國家競爭下對糧食的觀點,以及化學工業與生物學的作用,都是透過品評會與博覽會展示傳入臺灣農業社會。雖然在日本的話語中,臺灣多數是「愚昧的農民」,但不能否認臺灣農業的在地知識仍舊發生一定的變化。這樣的結果,也就使臺灣近代農業的發展同時具有東洋與西洋新知的影響,並且保留部分農民自有的種植體系。

  最後一堂課,由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林富士老師講授「何謂數位人文學?」。這一堂課主要總結本次研習營的主題,並且探討運用數位科技對人文學科造成的影響。首先,林老師談到近來相當熱門的科技話題「大數據」,認為巨量資料的出現,將改變過去看待現象與解讀意義的觀點。接著追溯人文學科與科技碰撞的歷程,與相互引起的火花。林老師指出,1980 至 1990 年代,人文計算 (Humanities Computing) 興起與發展,計量史學成為重要的史學方法;20 世紀的最後十年,數位典藏 (Digital Archives) 與數位學習 (E-Learning) 的觀念盛行;2000 年以後,數位人文 (Digital Humanities) 成為新興的研究概念。由此可見,使用數位工具或者數位內容來進行人文研究,將成為人文學科發展的未來。世界各地的學術、民間機構,也正積極建立大量的數位資料,有朝一日,這些資料的公開與串聯,將會帶來新的研究成果與對世界的新看法。最後,林老師回顧史語所推動「新史學」的使命。1928 年史語所成立,建立現代學術的研究機構,並且以「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為學術旨趣,造就現代史學研究;1984 年起,史語所展開數位史料的建置,至今已趨近完成。史語所的老招牌也隨著數位人文時代的來臨,有了新的發展與任務。

  課程結束後,為期五天的歷史研習營也接近尾聲。最後,由黃進興所長頒發修業證書給每位全程參與的學員,第二十四屆歷史研習營至此圓滿落幕。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