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相與殊相:十八世紀前東亞文化意象的匯聚、流傳與變異」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時間: 2015 年 9 月 3、4 日(四、五)上午 9:00 至下午 5: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 B1 演講廳
撰寫人: 劉家幸(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共相與殊相:十八世紀前東亞文化意象的匯聚、流傳與變異」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第三屆中央研究院主題計畫之「共相與殊相:十八世紀前東亞文化意象的匯聚、流傳與變異」國際學術研討會,於 2015 年 9 月 3、4 日假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召開。本次會議廣邀臺灣、中國、日本、韓國等相關研究學者 32 人齊聚一堂,共享一場屬於東亞文化視域下派生之文學、藝術、歷史、物質文化等跨領域對話的知識饗宴。會議為期二日,共分為七個場次,宣讀論文凡十六篇,並有一場主題演講。


學者合影照

 

第一場

主持人:陳益源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評論人:徐興慶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論 題:星槎收盡域中奇:從《中山詩文集》看琉球漢詩中的自然風物與人文景觀
發表人:藍弘岳教授(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論 題:江戶日本的唐話人際網絡與徂徠學派對清認識

  本場會議首先以十八世紀前期日本、琉球文人學士對中國文化之認識與接受為論述中心。廖肇亨教授以琉球漢詩人程順則所編《中山詩文集》為研究對象,通過幾位使節西漸中國之經驗,以乍到福州為起始,取其所見聞之異國自然風物(鳳尾蕉及仙霞嶺)與人文景觀(京城宮闕及地方寺廟古蹟)加以書寫,一則凸顯詩人對中土山川景物之美好遐想與親身經歷後產生之文化衝擊,一則檢視琉球漢詩發展別具一格之特殊樣態。

  有別於廖教授以中琉文學中的文化意象差異為關懷課題,藍弘岳教授則聚焦在日本唐話教育所構成知識系譜、華夷之辨,與其所衍生對當時清廷之政治、軍事態度。該研究以徂徠學派為首之文士群體和長崎唐通事、黃檗僧侶之互動關係,具體勾勒出江戶中期唐話人際網路之構成。以徂徠學派為首的唐話人際網絡,不僅推動古文辭學與中國俗文學之在日發展,並孕育讀本、灑落本等日本庶民文學之生成;另一方面,徂徠學派以承繼明代復古派批判宋學立場之故,不特輕視當時受宋學氣息薰染之唐通事與來日華人之學問、文章,對於滿族政權負面觀感亦與日俱增,無形中強化日本優越意識。

第二場

主持人:張啟雄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評論人:蔡毅教授(日本南山大學外國語學部教授)
發表人:劉序楓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論 題:江戶時代日本人眼中的江南風物:《清俗紀聞》再考
發表人:沈玉慧(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論 題:朝鮮海外知識的形成與累積——以朝鮮《輿地圖》中的琉球為例

  本場會議之兩位發表者均以圖像為研究材料,試圖通過異域人士對於境外地理景觀、風土文物之描繪,藉由他者之眼反觀自我之今昔變容。劉序楓教授通過對十八世紀末編纂之《清俗紀聞》、十九世紀初薩摩漂民漂流江蘇後所記〈清國漂流圖〉之考察,討論江戶鎖國時期幕府如何透過海外訊息及來日商人等尋訪調查、漂流民返國之口供見聞,從而認識異民族統治下之新興清廷。二圖較好地反映清時江南富庶盛景,與當時日本儒者建構「夷風夷俗」之中國形象大相逕庭;對研究清代中期之江南庶民社會風俗,亦具相當參考價值,或可補中國圖像史之不足。

  沈玉慧博士則利用韓國奎章閣所藏《輿地圖》中之〈朝鮮日本琉球國地圖〉,分析朝鮮王朝時期與明清時期琉球國圖之形成與異同變化,證明朝鮮在繪製該圖時對琉球地理知識之來源,不惟建立在摹繪前人舊輿圖與文字紀錄上,同時包含對十六世紀後期成立之《琉球圖說》、十七世紀初之《三才圖繪》的攫取,以及當時漂流民、琉球人員提供之信息情報。或可知朝鮮與琉球兩國雖受限於明中葉以來政治斷交、清廷對琉球圖之繪製不如明代,以及輿圖自身難以流播等因素,卻未妨礙朝鮮對琉球之關心與地理情報蒐集;相反地,通過上述各種間接考察方式,可見朝鮮王朝對琉球知識情報之熱心未減,並為近世東亞情報之流通與累積,提供一種認識途徑。

第三場

主持人:顏娟英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巫佩蓉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發表人:林聖智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論 題:八仙的「變身」:狩野派八仙圖像的相關問題
發表人:陳韻如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
論 題:「徽宗山水」在日本
發表人:張辰城教授(韓國首爾大學考古史美術學系副教授)
論 題:Yi Insang’s (1710-1760) Ming Loyalism

  本場會議聚焦在十八世紀日、韓畫家對中國繪畫主題、畫風、筆力之承繼與嬗變相關探討,通過對一人、一畫以及一流派風格等具體而微之論述方法,反映其時中國繪畫在異域流傳與變異之面容。林聖智教授以狩野派成員狩野山雪〈群仙圖襖〉為考察對象,首先檢討中國八仙圖之源流系譜,並彙整歷代各類圖像素材,如金代山西墓葬所見八仙圖磚雕,元代之永樂宮純陽殿門額繪〈八仙過海圖〉、傳顏輝〈群仙祝壽圖〉、漆器〈樓閣人物鏍鈿八角盒子〉、龍泉窯青瓷,明代之〈群仙圖〉、〈八仙祝壽圖〉等,按圖索驥,釐清八仙圖像因讀者與作者「重讀」、「改製」之轉換過程而產生何種歧出樣貌。以此為據,林教授進一步指出八仙身分變異及其變身效應,是造成明中葉以後八仙圖像混淆之主因,並且指出此現象在山雪的八仙圖中得到反射,由是重新考辨其圖中各仙指涉為誰。

  陳韻如教授嘗試以日本畫史之觀點考察「徽宗山水」在日本之發展實況,通過中日韓三地資料之掌握,一則可見東亞三國各自對徽宗畫作之歷時性受容情形,二則可知徽宗山水在諸國文化交流活動中展演之共時性雙向互動關係,從而使徽宗山水經不同地區與時代之發展後,產生不同於以往之面目。陳教授由瀟湘山水圖作為比勘基礎,並分析對渡日樣式、高麗古樣之特色,初步推論出日本中世對徽宗畫風之掌握係上承南宋前期院體畫風之類型,而當時著名畫家雪舟所繪〈破墨山水〉,甚至還有可能與華北樣式相關之瀟湘山水有關。

  張辰城教授則以朝鮮著名文人畫家李麟祥作品對明遺民畫家之推崇與倣傚為例,指出李麟祥有意識地將自身與畫僧弘仁、明宗室後裔石濤並舉,並踵繼其繪畫風格及題材,與他親明反清之情結密不可分。從而,通過李祥麟之案例,吾人可以管窺忠明思想如何深刻影響十八世紀初期之朝鮮知識階層,以及明遺民意識在朝鮮的存續情形。

主題演講

主持人:石守謙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演講人:島尾新教授(日本學習院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教授)
講 題:日本美術中的唐物——東亞文化交流史的一個面向

  本場次為主題演講,島尾新教授從漢文化、向和移位的漢文化、和文化三個層次,討論作為日本美術中的「唐物」在東亞文化交流史脈中所呈現之歷史意義與價值。唐物原指自中國輸入日本之書畫與工藝品,但隨著長期浸於日本時空、歷經重置後,遂融入日本文化並發生變異,從而兼具中國美術與日本美術之雙重身分。

  島尾教授通過對現存寺院樓閣、大名會所之建築設計與空間規劃的分析,指出日本對中國文化之吸收態度,大抵有二:一係以鐮倉至南北朝時期,憧憬並期待成為中國禪僧樣的日本禪僧為主體,體現出「共有志向」之一面;另一則以南北朝時期,將唐物視為武家趣味、炫富誇耀之表現的婆娑羅(バサラ)大名為主體,體現出「輸入志向」之一面。室町時代以還,足利義滿將軍致力於兩種志向之調和,企圖通過對北山殿建築風格融入和、漢元素,以象徵凌駕皇權之上,成為國家新一代支配者。此類有意為之的「綜合美學」,為日後催生出一個嶄新的唐物世界,包括具體物件之唐繪、唐紙、茶道、佛像之出現,乃至作為精神意象的對南宋文化記憶之建構、中國筆樣(畫風)之模擬,都可視為其產物。

第五場

主持人:范淑文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評論人:朱秋而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林桂如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中國案例故事在江戶之傳播——以曲亭馬琴《青砥藤綱摸稜案》為中心
發表人:商海鋒(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論 題:「相、禪、詩」在北宋與室町時代的初會——以黃庭堅和「山谷抄」為中心

  次日首場會議內容,分別關注中國文學、文化在日本雅╱俗世界之交會、流傳與變異情形。林桂如教授以江戶著名戲作家曲亭馬琴所著讀本《青砥藤綱摸稜案》為例,依其創作版式、內容,首先探討中國案例故事《龍圖公案》、《棠陰筆試》在江戶時代之傳播,乃至落地生根形成諸多圖文並茂之翻案小說。繼而通過馬琴與書賈山東京傳、蔦重三郎等人之交流,一者討論當時書肆活動與該書出版之聯繫,二者藉由作者、書賈雙方私下書籍借貸、邀稿催稿等頻繁互動過程,為聽眾再現江戶底層文人日常生活之生動寫照。

  商海峰博士則從宋型五山一脈為背景之東亞文化史視野下,考察北宋詩壇巨擘黃庭堅以「香」為題之詩組,通過對香方之蒐集、研究與文學實踐,一方面推動北宋中後期香方熱潮;另一方面更創造以聞香為途徑之禪修方法,從而顛覆隋唐佛教對「香塵」之負面意象,建立屬於宋型文化之「香禪」形象。此一轉變,直接催生東亞香史上重要著作《香後譜》之誕生,亦間接推動以蘭坡景茞、萬里集九為首之五山僧群,假「山谷抄」將宋型文化相關之香事學問內涵普及於中世日本菁英世界,一定程度上啟發日本香道之確立。

第六場

主持人:朱德蘭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評論人:蔡家丘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發表人:黃立芸教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吳著溫(屋慶名政賀,1737-1800)繪畫初探
發表人:平川信幸教授(日本沖繩縣教育廳文化財課)
論 題:近世琉球期琉球肖像畫的成立——從中國祖先像影響談起

  本場會議集中在圖像之討論,通過對諸位琉球畫家傳世作品之探索,反窺中國傳統繪畫風格、法式帶給琉球畫家何種視野與啟迪。首先,黃立芸教授以十七世紀末期琉球宮廷畫家吳著溫為論述中心,考察其於 1770-1772 年赴中留學經驗對個人創作生涯、琉球繪畫發展,乃至東亞地區繪畫史產生哪些重要意義與歷史評價。黃教授在檢視幾件畫家存世之山水作品後,發現吳著溫等曾有旅中經驗之琉球畫家,實際創作更多地受到圖式傳統之影響,而畫譜扮演一重要角色——既提供傳統筆墨紙絹之繪畫指南,亦反向影響畫家之筆墨表現,從而啟發繪畫表現之可能性。

  復次,平川信幸教授從現存的近世琉球肖像畫,探討其所受中國祖先像之影響與特異性。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明清鼎革為東亞世界帶來劇變,受國際情勢影響,琉球朝廷對官員階級與身分制度之強化益發鮮明。平川教授通過對肖像畫中人物衣裝之細部描寫與構圖方式,一則指出明朝官服與琉球衣冠間之承繼關係,二則延伸解釋官員宗親制度之構成與其祖先祭禮之舉行,係受到中國儒家文化與日本家族制度影響。

第七場

主持人:甘懷真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評論人:顏智英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副教授)
發表人:金程宇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域外漢籍研究所副教授)
論 題:東亞漢文化圈中的盧仝像
發表人:蔡毅教授(日本南山大學外國語學部教授)
論 題:五山禪僧的蘇軾別解——以《四河入海》為例

  本場次二篇論文探討唐宋著名詩人及其詩作在東亞文化圈所建構之文化意象,與該意象如何表現在日韓二國之文學、藝術層面上。金程宇教授以東亞漢文化圈中對盧仝之接受及傳播現象為例,先是以日本杏雨書屋所藏高麗本《玉川先生詩集》,細緻比勘盧仝詩歌文本在域外之嬗遞變化與版本異同;繼而通過〈月蝕詩〉和〈茶歌〉在韓國、日本漢文學產生之影響深淺,討論中日韓三國對盧仝詩歌審美認知差異。最後,金教授特別鉤稽中日盧仝圖像,發現諸畫咸以煎茶為題,其構成主要受到韓愈〈寄盧仝〉詩影響;惟韓國未見相關圖像,似因茶文化不興使然。

  相對於金教授對盧仝像在東亞文化圈中受容現象之發明,蔡毅教授則通過五山禪僧對蘇詩注本《四河入海》之別解,重新詮釋其所認知五山時期日本人心中之東坡像。該議題以詞句釋義、章節解讀和總體篇講之三重視角,分別指陳時下學問僧如何假一字一句乃至一章之考辨,新解東坡貶謫嶺南時期所著之三首詩歌,不特顛覆歷來學界對蘇詩認識之既定觀點,由此亦可略窺蘇詩在東亞文化意象流變軌跡。

第八場

主持人:簡錦松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評論人:李紀祥教授(佛光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發表人:鄭珉教授(韓國漢陽大學韓文系教授)
論 題:18 世紀東亞文化交流媒介——「筆談」的文化內涵
發表人:趙太順教授(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論 題:朝鮮帝王書法之研究
發表人:衣若芬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教授)
論 題:韓國古代文人對「北京八景」之「薊門煙樹」的憧憬與創生

  本場會議主題旨在探討韓國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之受容與變異問題,並聚焦於傳播途徑、異國體驗與異文化之在地化發展諸面向,為聽眾勾勒一個十八世紀以前韓國漢文化接受史之梗概。鄭?教授先是以韓國文人與中國、日本文人間之筆談活動為考察範疇,指出三國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之文人,於筆談中透露出因漢文造詣之強弱而產生之「排序」與競爭心態,或直接導致彼此之親疏關係。此外,鄭教授更運用諸多珍貴之一手「談草」記錄,以及經整理出版後之筆談書籍,試圖還原當時筆談交流之場景與其進行方式。

  其次,趙太順教授將研究目光轉向朝鮮王朝自太祖迄高宗止,歷代帝王留下之書法作品——御筆。朝鮮時代之書法特色一改前朝高麗時代王羲之、米芾、蘇軾等人尚意書風,而接受元代趙孟頫所創雪松體;其時儒教、理學思想流行,書法不特普及於百姓日常,且成為晉身宦途之重要手段。趙教授以《列聖御筆》中所收朝鮮帝王作品為例,通過爬梳 19 位帝王生平學養、內外政治關係與個人心靈狀態,說明歷代帝王對某一書風之推崇如何影響當代書壇流行文化。

  作為本次研討會終場發表人,衣若芬教授在進行論文宣讀前,首先扣緊大會主題為聽眾說明所謂「亞洲全球化 (Global Asia)」概念,迥異於西方中心或中國中心主義;全球化概念下的亞洲,應被置於「平等共存的亞洲(東亞)」此一之思維向度下思考;而研究者之觀看視角,不僅是由內而外、由外向內的單向觀照,更應從雙向的相互觀看方法以了解彼此。接著,衣教授藉由朝鮮使節、文人對「北京八景」中之一景薊門位置之誤解而產生認知混亂,說明薊州之薊門煙樹在朝鮮如何積累三百年歷史乃至成為一種創生,可謂中國文化意象在韓國流傳與變異之一證;以今日文化詮釋角度論之,可見文化之流衍不能單以是非論斷。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